三花聚頂 正文 第十八章︰踏罡步斗

作者 ︰ 陳觀魚

又是一年光景。

這一年中,李長安的三位師弟成長的很快。雖然三個皆還處于「開光境」,但已不是如剛上山時中俗世小孩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修煉的提高,三位師弟的靈智增長飛快。再加李長安平日不時教習他們一些聖人之言,所以三人對修煉的理解又高了一層。

而李長安在這一年的時間當中,早已習得神宵秘傳之中的各類法術。特別是「赤書玉字印符」及「九天碧潭雷法」,李長安練的最是得心映手。只是這二類法術消耗靈力過大,往往是李長安召喚出了九天碧潭神雷,卻再也無力劃出」赤書玉字印符」。

對此,李長安也只能潛心修煉,希望能打開「闢谷境」大門。

「安兒。」

正在教習三位師弟的李長安,突然看到盧月雪來到落雁峰中。忙停了下來,但仍卻叫三位師弟們繼續修煉。

「嬸嬸。」

李長安對三位師弟交待了幾句,即回過頭來。嬸嬸近段時間也不知道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已很少來落雁峰。李長安今日見盧月雪來到,想必是有什麼事情要跟他說吧。

「嗯,安兒,我們到「天水橋」那邊走走。」

「天水橋」寬十丈,長有千丈,連通著「水連天」內的瀑布,故名天水橋。從天水橋上不僅可以將整個瀑布大收眼底,還會讓行走于「天水橋」上的人士產生人在虛空中飄行的念頭,讓人如痴如醉,久久不願離開。

「嗯,好。」

李長安也不知道盧月雪所謂何事,但已有多日未見盧月雪,就算只是陪陪盧月雪在落雁峰逛逛,李長安也是心滿意足。李長安可是盧月雪看著長大的,至七歲以來,直到現在,盧月雪如自己的娘親一樣。關杯倍至,令李長安份外感動。

說罷,盧月雪將李長安帶至天水橋。

天水橋座落于落雁峰上,地勢甚高。加之水連天瀑布之氣,不時結成雲彩散發于橋上。兩人行走于橋上,如進入神仙玉殿。

「安兒,你來神宵道派,現在數數已有八個年頭,也不知道安兒最近修煉的如何?」

待至天水橋邊,盧月雪開口問起李長安來。

「安兒天資愚笨,雖是八個年頭,但只修煉至胎息境,現在仍未進入闢谷之門。」

李長安模了模頭,其實他並不是感覺自己的修煉速度慢,也不認為自己愚笨。但是和師父朱方時及嬸嬸比起來,境界相差之大,李長安稍稍有些不好意思。

「誰說安兒天資愚笨,八年時間里,安兒也只有三年時間在修煉我神宵道術,能修煉到胎息境已是難得。」

李長安僅僅只用三年時間就修煉至胎息境,這個消息,在神宵道眾師伯師叔那里,引起了不少驚嘆。甚至連蕭不凡都郁悶了幾天,難道當初自己看花眼了。這李長安哪是什麼普通資質,簡直就是少有的蓋世奇才。縱觀修真一界,大都修煉至胎息境者,往往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別看築基容易,但其中積累存儲靈氣達到胎息的境界,實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盧月雪只看一眼,也就知道了,李長安哪里是什麼胎息境,而是胎息巔峰,離「闢谷境」都只差一層薄紙。只要輕輕一模,也就過了。

這次盧月雪來到落雁峰,也正是給李長安踏入「闢谷境」的機會。

「安兒,今日嬸嬸有個事要托付給你。」

「什麼事?嬸嬸盡管說來,安兒一定辦到。」

李長安本應該叫盧月雪師娘的,只是至七歲開始就已叫著嬸嬸,一時改不了口,也就一直叫到現在。現在听盧月雪說有事要辦,不說李長安是盧月雪至小帶大的。就算是以師徒關系,李長安也要盡力完成盧月雪所教給的事情。

「也沒什麼大事,只是我神宵道外門弟子那邊有一個俗世法事要做,嬸嬸想派你去見識見識。」

「做法事?」

神宵道外門弟子,李長安自然是知道的。若不然,落雁峰的柴米油鹽怎麼可以天天用之不完呢。這些俗家之物,是為外門弟子每月置辦而來。只是盧月雪叫李長安今日隨外門弟子去俗世做趟法術,李長安卻有些不解。

在俗世中做法士進行亡魂超度之類,只要請一般道士即已足夠。就連神宵道的外門弟子去俗世中做場法事,已是免為其難了。如果不是出了重金,恐怕也就不會過問了。更不用說,派李長安這個名正言順的神宵道派第十二代大師兄去做什麼法事了。

「本來這凡塵之事,我們神宵道派是不管的。只是那場法事中,有幾個厲害一些的鬼類,可能我外門弟子一時無法超度。所以,嬸嬸也就派你前去。一來長長見識,二來也順便超度完那幾只無知鬼物。」

「這樣呀,好,嬸嬸,你讓安兒幾時下山。」

神宵道外門弟子並不習神宵道術,而是如世俗道觀一樣,平時接收香火,偶爾也做下法事。只是因為這個道觀設于神宵道派的山腳下,幾百年來,也就將其納入神宵派外門弟子之例。平常時候,神宵道派會有專門的人士前往外門弟子之中,將一些開光法器,靈符等一類物件,遞交給外門弟子手中。而外門弟子靠著神宵道的靈符,法器,倒也在當地闖出了些名頭。

「不急,不急。你此次下山,嬸嬸也不放心,我這有一門「踏罡步斗」的術法,今日也就傳授予你,這幾天你且好好修煉,三天之後,再度下山與外門弟子會合。」

盧月雪所說的「踏罡步斗」之術,雲笈七簽里有專門的介紹。說是修真之人,在對敵及平常修煉之中,踏著一些奇跡的步法,可以增加法術的攻擊強度。這些踏罡步斗之法,各家各派皆不相同。傳說最為厲害的,叫做禹步,乃夏禹所創。

「是。」

「這門踏罡步斗的步法,是依據八卦圖中八個方位及中宮演化而來的。安兒,你仔細看好。」盧月雪說完,即已擺好姿式,踏起了奇異的步法。忽左忽右,身形變幻不定。明明李長安只認為嬸嬸在這個方位,一眨眼,即好像轉至另一個方向。這並是速度飛快移至那的,而是盧月雪所踏之步法,造成了李長安的錯覺。

坤,震,離,巽,乾,坎,兌,艮,及中宮,一共九個方位。盧月雪依著方位,一邊踏罡,一邊將口訣傳授給李長安。

吾領眾神下坤宮,循震與離雷火風。

巽步令下召萬靈,禹步交乾登陽明。

坎宮捕捉邪魔精,兌宮鋒芒八卦封。

赦向艮宮封鬼路,中請諸將護壇宗。

「這是我這門踏罡步斗的口訣,安兒,你好好記住。」

盧月依著「踏罡步斗」的步法在天水橋不時轉動,隨著盧月雪的轉動,再加上口念著步斗之法訣。周天星光突然大放光明,無數的星辰之力,從億萬里的星空中灑落下來。如大海一般的純淨元氣皆入于盧月雪體內。這個時候的盧月雪,宛如九天仙女下凡,周身星光閃動,手中長劍吸收著星光之力,不時震震作響,隨後盧月雪一躍而起。天空之中,一道劍光直沖雲宵……

「禹步。」

竟然是禹步,李長安雖然境界不夠。但自身對修真的認識,卻很是豐富。盧月雪僅僅才踏出三兩步,再加上踏罡口訣,李長安就已經知道了這門踏罡步斗的步法,就是傳說中令鬼神震驚,夏禹所創的禹步。

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以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昔大禹治水……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禹遂模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制作,故曰禹步。」

這是禹步由大禹所創之傳說。

傳聞修得禹步者,能招九天日夜星辰之力,更能憑著此步法,避開種種災難。而且,自夏禹所創禹步以來,後人推演百端,觸類長之,更添禹步之威。

雲笈七簽中說道︰「能知三五禹步之宗門,即入長生不死之道。」可見,這禹步的威力。可以說,憑此禹步之法,足可以在修真一界開宗立派。

李長安沒想到,盧月雪會將「禹法」之術傳授于他。

「嬸嬸,這是上古先賢夏禹所創的禹步麼?」

「安兒,你怎麼知道?」

「弟子何德何能能參此術,嬸嬸還是收回步法,安兒剛才所看之內容,我也會盡快忘掉。」

「傻孩子,嬸嬸能將此步法傳給你,自然是有嬸嬸自己的考慮。這禹步雖說有種種不可預測的神宵,但到底他只是一種術法。你師父對你說過,術法一道,皆是身外之物,你難道還不明白嗎?」

「術法一道,皆是身外之物。」

初時李長安心中所念之神宵引雷劍訣,被朱方時怒喝了幾句。這些年修道歲月,李長安從未對任何術法有過什麼期待。但現在有大神通擺在李長安眼前,卻讓李長安矛盾起來。現在再次被盧月雪開導,方才明白過來。身外之物,雖說不能太過期待。但真正來時,也不要將他的位置擺放的太高,擾亂自己的心性。

盧月雪的意思,就是告訴李長安。這禹步之術,安兒你就當平常神通練習吧。

前朝有富人之子,胸有治國之方。亦常讀聖賢古籍,聖賢書中所言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其深以為然。于是辭別家人,入深山修行。不想幾十年過去。富人家眾尋得他時,此人已化獵夫,再沒有往日的治國大才……

這個故事,李長安是從一本雜書中看到的。此書不知名目,但所寫之觀點,無不直指本心。如富人之子,此書作者有雲,此子非天才之輩,實乃一廢才也。

「這禹步甚是精妙,嬸嬸參了一百多年,也只知皮毛。希望這禹步之法,能在安兒手中發揚光大,也不負嬸嬸將此法傳授于你。」

一百來年,只知皮毛?

盧月雪所說雖有些夸張之意,但也不難看出,這禹步確實是一部高深莫測的無上法門。

===============

PS︰兄弟們,推薦,推薦,收藏,收藏,簽到,簽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