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正文 第二十六章︰再練還真

作者 ︰ 陳觀魚

「劍來。」

落雁峰頂,一道劍虹從天邊而過。

隨著劍虹的劃過,落雁峰頂一道身影站了起來。腳踏七星,步斗踏罡,高歌吟唱︰

「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陳,氣仿佛兮如浮雲。」

腳下步法隨著八卦之中的方位,不時轉動踏過。隨後又依著天上日夜星辰運行之意,行走于八卦罡圖之中。隨著身影呼吸吐納及腳踏罡步的加快。落雁峰的天空,一朵彩雲浮現,無窮的星辰之力聚在這朵彩雲之內。

「七星動兮上應天,知變化兮有吉凶。」

雖然這個身影只是在落雁峰的山頂之處踏罡步斗,但依著「步訣」中的節拍,仿佛這個身影已然形走在無窮的天地之間。日于夜的距離,似乎只要輕輕一踏,即可達到。無上星辰,也只是他的踮腳石塊。

走過北斗七星,踏過日夜星辰。天地之間,皆是他的身影。四時變化,一切在他的掌握。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也全憑他意……

「過天輔兮望天沖,入天芮兮出天逢。」

這是一段上古音節。

傳說上古之時沒有文字的時候,古時有智者,已是就創作出了一些音符,用來溝通天地。

這些音符之意傳到現在大都模糊不清,但是,隨著身影的吟唱,天地萬物也跟著他的音符舞了自己的節拍。

天空中的雲彩滾滾翻動,日夜星辰皆藏于其中。

就在身影高歌完畢,步法全部踏完之即。天地星辰之力隨著雲朵的降落滾滾而下,周天萬物之氣傾巢而出,整個落雁峰頂浸泡在天地元氣的海洋之中。

落雁峰中的巨樹,小草,甚至是野獸,無不歡呼喜悅。

這一天,不知有多少生靈通了靈智,也不知有多少妖獸化成了人形。

但不管如何,在他們心中,那個點化自己之人,就是那個站于落雁峰頂的天外飛仙。

神宵道場。

幾十個新收弟子正在檢驗自己所修之道術,突然,落雁峰處,一片金色雲彩出現。滾滾元力,就連遠隔很遠的神宵道場都撲面沖了過來。

「二師兄,三師兄,快來看,快來看,那是大師兄……那是大師兄。」

「我就知道,大師兄一定會回來的。」

落雁峰中的聶無雙高興的踏著小腳,大聲的對著陳大明,劉少陽兩人喊道。

九宵峰。

「師兄,你看,安兒所在的落雁峰。」

神宵殿後堂。

一位白須老者,雙目金光之中,夕陽之下的身影時時閃現。

祖師堂。

無數歷代弟子的法寶皆沖天而起,大放光明。

整個神宵道門都在凝望著落雁峰中那一個如千百年來不動的身影,無數的元氣齊齊涌入他的體內。

身影大喊一聲,凝結元嬰,成就我神。

伴隨著身影的神念,周天之力在他的體內齊聚凝結。

有萬物靈力,有日月之力,山水之力,星辰之力……無數的元氣,最後匯集成了陰陽二氣。

一陰一陽謂之道也。

陰陽之氣在身影的體內,快速的凝聚出了一個嬰兒。又是在很短的時間里,嬰兒快速的成長起來。接著,身影體內,紫氣東來,沖上九宵。身體內元嬰冉冉飛出天門,在天地之外不時旋轉,瘋狂的吸收著天上的星辰及萬物靈力,最後再度回到月復內。

身影終于停了下來,天邊的雲彩也漸漸散去。而落雁峰頂巨涯之上,那個「與天地參」的怪人,終于踏在了一柄飛劍之上,逍遙而去。

這個身影,就是李長安。

兩年的時間里,終于讓李長安從「闢谷」境,跳躍至「元嬰」境,省去了中間的「金丹」境。

眼前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兩年前。

話說李長安告別師父之後,他就回到了落雁峰中。

當時的李長安回到落雁峰後一句話也沒有說,連看到三位師弟師妹皆是不言不語。在屋內呆呆的坐了三天之後,出了房門,來到落雁峰頂的一塊巨石之上。

從此,李長安就在這巨石涯上渡過了兩年時光。

在兩年的時間里,李長安在巨涯之上,不斷的從築基之時的打坐抱訣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只望能夠重新再來。

李長安已不記得有多少次的失敗,失敗已漸漸麻木,留下的只是心中堅持的意念。

千萬次的失敗之中,終于在有一天,給了李長安一絲希望。

那是一次如往常一樣的呼吸吐納,李長安突然感覺這次的一呼一吸之間,大量的天地元氣齊聚一身。雖然入于體內之時,皆于消失。但是,從吐吶之術中吸取的天地元氣實在過于巨大,甚至李長安都能感受到,天上的浮雲都被自己的一呼一吸間,帶動的飄忽不定。

一個大膽的想法由然而生。

金丹是為清靈之氣所化,元嬰胎兒是為金丹粉碎所化。

既然我丹田無法存儲靈力,那麼,我就在吐吶之中成就元嬰。

只要吐吶之術足夠強大,一口氣從口吸到腳底,把周天星斗,天地萬物之氣都吸收到體內。

一但天地元氣滾滾而來,就算不聚于丹田,大量的天地元氣,也能在體內成就元嬰。

李長安想到這里,後面的修煉任務也就簡單了。

在後面的時間里,李長安都在一遍一遍的練習著吐吶之術。也許,李長安是有大毅力之人,或許,也是有大智慧之人,更可能,他是一個有大氣運之人。

這一天,天邊的雲彩再度飛來。而在雲彩之下的李長安,神念隱隱一動,一呼一吸之間,上方那朵雲彩皆被其消化。

隨後李長安站了起來,踏起了盧月雪傳授的禹步。

身踏禹步者,能借日夜星辰之力為已用。李長安就是想借日夜星斗,周天萬物之力,助他成就元嬰之境。

這一刻,天地為之顫抖,星辰皆為他用。

無比磅大的日夜星斗之力,成就了他的絕世元嬰。

一朵銀色花兒也在李長安成就元嬰巔峰之境時盛放開來,其色為白,藏于心府,此之謂「地花」也。

…………

「各位師弟,好久不見。」

李長安御劍從山涯而下,輕輕下得劍來,對著一旁盯著自己的三位師弟說道。

「大師兄……大師兄……」

聶無雙兩眼垂淚,見到李長安下來,沖進了李長安懷中,「大師兄,我好想你。」邊說邊哭,一會又說道︰「我以為你再也不會下來了,再也不會教我們讀書寫字了。」

「小師妹,怎麼會,師兄怎麼舍得了你們。」

已是兩年,當初年幼的師弟師妹已然長大,就連小點的聶無雙,也有十五歲了。李長安現在再看這個小師妹,已長的婷婷玉立,氣若幽蘭。

「好了,小師妹,都長這麼大了,還哭鼻子。」

聶無雙見李長安取笑于她,忙擦干眼淚,輕拍李長安,嗔怒道,「哼,還不是因為你,你要再有下次,我……我……」

聶無雙一下子不知道說些什麼,又瞪了他一眼︰「總之,就是不準有下次了。」

「好了,師兄已回來了,走,我們回家吃飯。」

李長安拍了拍聶無雙的頭,又擁抱著兩位師弟。

陳大明已長得有李長安一樣高了,只是臉上還有一些稚女敕。再看劉少陽,雖然也成熟了不少,但天生的女圭女圭臉,有些長不大的樣子。

幾位師兄弟,雖然每日都能見面,但卻感覺這是兩年來的第一次重逢。千百句的話語,也抵不過四人一起在廚房里忙活著做出一餐豐盛的佳肴。

時間過的飛快,李長安下得山涯之後。轉眼,又是幾天過去。

「雖我現在達到了元嬰之境,但我之丹田仍未修復。」

抱訣坐于床前,李長安吸了一口氣,靜靜的想著自己的情況。

別看李長安達到元嬰之境是何等的威風,但是誰又知道,他現在的所有法力,皆是靠著他的一口呼吸吐吶之力而來。

就算修到了元嬰之境,也並沒有修復李長安的下丹田。(肚臍下三寸)

不積滴水,無以成江流。不積江流,何以成大海?

現在的李長安能夠靠著一口氣震懾他人,到了更高一些的境界,李長安也就再也無能為力。李長安一口氣呼吸就是再厲害,也比不上別人千百年來的深厚積累。而且,李長安又不是一次的吐吶,都能借出星辰之力。

之所以李長安能夠成就元嬰引出天地異象,實乃李長安兩年來的積累之功。

李長安用兩年每日每夜不斷的打坐抱訣及不斷的呼吸吐吶,換來了一次借助周天星斗之力,成就元嬰之機會。

而下一次何時能夠再現,只有天知道。

這道家各派修真法門之中,最多修煉的只是「性功」。對于命功,卻是很少涉及。

看來,也只有這本「還真訣」,才能解決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

李長安已經渡過了「煉腎」之境,接下來,也就是「還真訣」上面所述的「煉肺。」

肺藏魄,後天為鬼魄,先天為義,空於怒,則魄定。

這句話是「還真訣」中對「煉肺」的總結。

人有三魂七魄。

三魂為天魂,命魂,地魂。

七魄是為︰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五魄中樞,位于肚臍之處,接近于下丹田。如果按「還真訣」中的體系鑒定,李長安是傷了七魄中最為重要的一魄——中樞魄。

中樞魄與命魂連續最為緊密,又將這一魄稱為命魄。

李長安若要修復下丹田,必需修煉「命功」,達到「煉肺」的境界,到時「下丹田」自然完好如初。

可是,一但命功修煉至「煉肺」境,那麼就會鎖住自己的七魄,不得七魄外出,達到靈肉合一之境。如果這樣,到時候李長安要使得元嬰出竅,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但李長安卻也知道,就算自己現在達到了「元嬰」境,如果不修煉命功,仍是個修真廢才。

不修命功前面無路,修得命功前面也有可能無路。

李長安權衡利弊,終下訣心,「這個還真訣,我練定了。」

===================

PS︰書評區沒什麼人氣,如果覺得還行,可以到書評區留言,或加入小魚書友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