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正文 第四十六章︰御林軍

作者 ︰ 陳觀魚

「不知李公子今後有何安排?」

袁天罡明明知道李長安在白鹿洞書院讀書,也不知道,為何如此一說?

李長安沒有回過神,待仔細分辨袁天罡之意,再結合自己情況,才算明白。

「白鹿洞書院只是晚輩暫居之所,至于今後有何安排,目前仍未考慮。」

「我倒有個去處,不知李公子是否願意前往?」

「天師不妨告知。」

最要緊的不是感悟什麼聖人教誨,而是突破靈肉合一,再之後則是入得青丘山中。

「我與御林軍總統領「郭將軍」有些交情,不知李公子是否願意前往御林軍處,暫居帶刀護衛一職。」

「御林軍?」

御林軍是做什麼的,李長安還是知道的。只是他卻不明白,袁天罡所說之話,卻是何意?袁天師是知道的,李長安是一個修真之人,為何還將李長安推至御林軍處?

「不錯,正是御林軍。我觀公子性命雙修,此時恐怕已經靈肉合一,若無法突破這個境界,則終生就與修道無緣。」

「天師慧眼,只是我卻不知如何突破此一境界。」

「貧道介紹你去御林軍中,也正是為此。」

「難道天師有何秘法?」

李長安說完,隨後又暗淡了下去。如果袁天罡有秘法突破靈肉合一之境,那他豈不是也性命雙修了。現在來看,袁天罡雖然境界深不可測,但仍只是修的性功。

「秘法倒是沒有,但貧道卻知道有一條門路,至于這條道路能否走的通,就靠你的努力了。」

「是何路?」

「元嬰修得純陽之時,方可突破靈肉合一之境。」

別看出竅元神與人的一般無二,但元神卻是純陰之體。只有渡過天劫,元神吸取天雷中的純陽之力後,方可化為純陽元嬰。

看起來這個方法很簡單,但卻難倒無數修煉之人。要吸取天雷中的純陽之力,至少得修得頂上三花成為地仙之體,方能吸取。而區區元嬰境,想要吸取天雷之力,無意于找死。

「只是這跟進入御林軍有何干系?」

「御林軍乃我大楚國禁軍,直接奉命于天子,權勢濤天。若在其中修煉,對公子的幫助非常之大。公子你若進得御林軍,想必不要多久,就能突破大師境,進而體生金光,達到北斗境。而「北斗」之上,則是武聖境。武聖境有一句話,稱為全身純陽……」

「全身純陽。」

徐慕白也說過這句話,現在袁天罡再度說來,李長安已徹底的明白過來。

「多謝天師指點。」

突破「靈肉合一」之境的方法,竟然是修得全身純陽。李長安大喜,我終于找出了一條突破此境的道路。

「公子不要太過于驚喜,武聖境的全身純陽,只是肉身上的純陽,並不能將純陽之力附于元嬰之上。」

「啊……也就是說,達到武聖境,也不能使得元神由陰轉陽。」

那豈不是仍沒有辦法?李長安大失所望,直看著袁天罡,兩只眼楮分明說著,天師,您老不要玩我好不好。

「公子莫急,性命雙修一途,縱觀天下,並沒有幾人修得成功。以貧道多年經驗得之,肉身修煉的越厲害,則渡過天雷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子不仿先將命功修煉至武聖境,待全身純陽之後,再做打算。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公子就有可能自己發現了一條突破此境的道路。」

「多謝。」

現在靈肉合一的境界,李長安道術是不能煉了,只能往命功上下功夫。而若要修習命功,呆在世俗書院十年,說不定仍沒什麼機會突破。而若進入御林軍,那可是方便許多。

大隱隱于朝,難怪如此。

所謂六扇門中好修行,李長安只要入得御林軍,一來有足夠的時間修煉,二來,也有足夠的錢財購買所需要的修煉之物。三來,更可以與無數的命功修煉者交流切磋。有如此之多的好處,李長安去那御林軍中又有何不可呢?

「正好今日恰逢初一,郭將軍要領兵視察皇城,現在想必是在玄武門處。」

袁天罡留李長安至皇城,雖然有利于李長安修利,但更有利于李長安完成他所托付之事。見李長安答應下來,袁天罡這就領著李長安來到了玄武門。

「玄武門。」

據說在「玄武門」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兵變。那時大楚國皇帝並不是國之儲君,為了爭奪皇位,就在此處,發動了一場兵變。大楚國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只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鏟除了對手,從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當然,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會知道這什麼變與不變。只要生活富足,管他天下是由誰當皇帝。

「郭將軍。」

「哈哈,天師好久不見。」

這時,玄武門中一位騎著高頭大馬,身披盔甲的英武將軍來到袁天罡面前。

「是呀,好久不見,今日可是老朽特意來看望將軍。」

「哦,不敢,不敢。」

英武將軍下得馬來,然後大笑說道︰「豈敢讓天師看望,折煞我也,不知天師有何事找郭某。」

「將軍果然英明。老朽今日前來皇城,一來是為勘測皇城地形,二來是向郭將軍推薦一位良才。」

「是嘛,天師果然深知我意,我郭某是求閑若渴呀。」

郭將軍甚是高興,想不到袁天師竟然帶領人才來投奔于他。以袁天師的眼力,推薦之人,又豈會一般?

「這位李公子是我至交好友之孫,近期才來長安不久。苦于一生力氣,不知去往何處。老朽不才,將其推薦到郭將軍這里。」

「在下李長安,參見將軍。」

李長安抱了抱拳,為了不辱袁天罡推薦之意。特意將氣勁付于口中,一句話說出,如浪打濤聲,雖然音調不高,但卻震人心神。在一旁呆著的眾御林軍士,都被李長安這一句話,震得心神不寧。

「好,好,好……」

郭將軍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心中暗嘆,這少年了不得。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知公子可願意來我御林軍。」

「早就听聞將軍大名,在下願往。」

「既然如此,那就多謝天師推薦,你且先當帶刀護衛一職,你看如何。」

「屬下听令。」

李長安說完這一句後,就已知道,他已經是御林軍中的一員。

……

白鹿洞書院。

「李兄大駕光臨,請。」

白鹿洞書院,除了夫子,也就徐慕白與李長安最為熟悉。明日就要前往皇城,李長安來到徐慕白之住處。好在徐慕白今日卻在,李長安剛到門口,徐慕白即已出來。

「請。」

李長安也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兄功夫大進,可喜可賀呀。」

「多虧徐兄指點之功。」

「哪里,哪里,李兄若只是愚昧之人,就算是人仙在世,也無能為力。」

「哈哈……多謝徐兄贊許。今日我之前來,是為向徐兄告別。」

「告別?」

徐慕白有些驚訝,不知道李長安為何無緣無故就要離開書院,難道是前幾個月不知所蹤之故?

「明日我將前往皇城,入得御林軍中,今日特意來向徐兄告別,以謝徐兄指點之恩。」

「御林軍?難道李兄前幾個月,正是去了皇城?」

「這倒沒有,我是這幾天才決定下來。」

「只是我觀李兄,並非喜歡爭斗之人,怎麼想到去那御林軍中。」

「白鹿洞也好,御林軍也罷,只不過是我的一個暫居之地,徐兄不必多慮。」

「我就知道李兄志在遠大,怎麼可能受他人指使?走,我們去寶安街的太白酒樓,讓徐某為李兄送行。」

「走。」

當初李長安與徐慕白就在寶安街認識的,今日離別,兩人再度來到寶安街。

「李兄,上次這壺醉生夢死,你我都沒喝個痛快,今日離別,不仿醉上一場?」

「醉上一場?不瞞徐兄,李某還不知醉字何意呢?」

「好呀,李兄。原來如此,我就說嘛,上次李兄與我辯論,就是承口舌之快。我看李兄,並非是個純粹的酒徒。」

「還是書生意氣用事呀。」

想起當天論酒一事,李長安微微臉紅。李長安並不是好喝酒之人,只是看徐慕白說的頭頭是道,心中書生意氣上來,也就開口反駁起來。

「讀書人嘛,有些傲氣是應該的,來,我們喝酒。」

徐慕白應該算是個好酒之人,不管是從喝酒之中,還是論酒之中,李長安都能感受到。只是他一直很是奇怪,這位徐慕白,他到底是何人?

又是一杯下去,但徐慕白始終保持著風度,即所謂的品酒。

「李兄,你觀大楚國國運如何?」

不知何故,徐慕白問起了國事。

「現今大楚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百姓安居樂業,上有賢君,下有能臣。以現在我大楚國的國勢,應該還能享得幾百年的國運。」

「不錯,以現在大楚國的國勢來說,應該還能有幾百年的安樂日子。」

「不知徐兄要說什麼?」

李長安不知徐慕白何意,好端端的,怎麼談起國事來了?

「沒什麼,只是感嘆,天朝盛況之下,卻沒人發現他的隱患,實為可悲。」

徐慕白那日已然說過,借仙詩一事,述大楚國事。可是,這徐慕白殺氣滾滾藏胸,並不像是個憂國憂民之士呀,難道是?

李長安默然不語,在他的猜測里面,可能這徐慕白並不是大楚國人。

「徐兄,你多慮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有享得萬世江山的朝代。古之大秦國,第一代帝王名為秦一世,不就是希望他所開闢的朝代能夠一直永保江山,傳至萬世麼。可惜,區區只傳至秦二世,大秦國就已滅亡……」

「唉,是我多慮了。李兄,來,我們再喝一杯。」

徐慕白將朝著北邊皇城的目光收回,舉起酒杯,這次是一飲而下。

==============

PS︰讓票票來的更猛烈些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