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正文 第五十四章︰突襲望夏

作者 ︰ 陳觀魚

「也好。」

想不到,又得去大理一趟。

大理,長安村,是為李長安的故鄉。

「何時動身?」

「立即前往,到了大理之時,自然有人聯系你」

兵貴神速,一個命令下來,由不得李長安考慮。不過,李長安倒沒覺得什麼。反正他只是一人,在皇城當個右統統是尋機突破,去大理也是一樣。

「是。」

李長安正要離開,然後又想起一件事,「將軍,天師那里,還望帶我轉告。」

「長安放心,我必當前往。」

郭子儀並不知道袁天罡與李長安是何關系,但袁天罡堂堂一代天師,怎會無緣故的推薦李長安呢?想必,李長安與袁天罡的關系非同一般。所以,郭子儀也有必要去袁府走上一趟,將事情說明。

大理。

長安離大理相隔千里,不過,一路快馬加鞭,倒沒花多少時間,李長安就到了大理城。

為了不引人注意,李長安在大理城逗留了幾天,又欣賞了幾天大理風景,換了三四個行頭。最後發現已沒人注意,又換了一身粗布衣衫,前往大理南部的一處軍營。

這幾天游玩之中,李長安打听到了,大理城此時正在征兵。這次前來大理探察,最好的去處,就是軍營了。

十幾年來,大理城一只相安無事,也不知近來為何,駐守于大理城的大軍,居然開始大量征兵。不說你自願跑去,就算你不願,也將你拉去。

一切都很順利,李長安成功的混入了軍營之中。但這個軍營,顯然只是一個訓練營,並不是正式的兵營。在嚴格訓練了半個多月後,李長安等一些身體強壯之人,隨後被調入到了大理城最南部的一個軍營之中。

隨著軍營,一直趕跑,十天過後,軍營終于在一個地主駐扎了起來。

這個地方,名叫「望夏」,靠近「南昭國」。

听說,這一次大理城征兵,正是為了攻打「南昭國」。

這是李長安第一次真正的進入軍營,就算在守衛皇城之時,御林軍那區區幾千人,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軍隊,遠遠比不得這里。

從踏入軍中的第一步,李長安就已感覺到三軍將領全身散發的氣血。這份氣血,比之郭子儀身上的純陽剛烈之氣,還來得猛烈。

特別是鳴鼓吶喊之時,吼聲震天。所有士兵的精氣,伴隨著這一吼,精氣凝而成團,一時直沖雲宵。天空之中,籠罩著一股無邊的煞氣。不說李長安未達「出竅」境,就算是達到了「出竅」境,只要元神在軍中上空行得半步,都會被無盡的氣血吞沒。

世俗之中的一場戰爭,想不到還有如此之大的威力。難怪區區凡人,雖然個個都身小力弱,但卻還能掌控人界。

李長安不想表現的太過特殊,只想和其他衛士一般。感受著三軍將領的滾滾氣血,李長安體內的那顆內丹,也不時的跳動起來。李長安知道,這是周邊氣血強大,從而影響到肉身,進而有了一些本能反應。

除了這些以外,對于沿途的一些設施,李長安也暗暗記在心上。但這些,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是這些將領的作戰策略,還有糧草存放之地。

如果李長安能模清這些,基本上,任務也就完成了。

當然,李長安其實是很願意來這個軍營。戰場軍營,軍中戰魂,如果將這些意志化于月復內,比之在皇城,都能更好的磨礪自己。

這一日,望夏軍營的統領召集了所有三軍將士,對南昭國發動了一次突襲。

三軍,分為前,中,後三軍。

前軍,稱之上軍,是為開路搭橋,運送物資之軍。中軍是為士卒,鐵騎,作戰之軍也。下軍,又稱為後軍,是為後勤補養之軍也。

三軍之中,以中軍最尊,上軍次之,下軍又次之。

李長安所在的軍營,是為中軍,就是正規與南昭國作戰之軍。

「攻城。」

鼓聲傳來,號角響起。

咚……咚……咚……的戰鼓聲,如巫師的咒語,一次一次的激勵著士兵們的血氣。

戰場之中,最怕士兵頭腦冷靜。只要氣血一熱,前方就算是刀山火海,這些士兵,都會一往無前,不會有半點退縮。

一聲令下,攻城就已開始。漫天箭雨,飛至「望夏」城中。

第一道攻城利器,是為重型弩箭。

重型弩箭造型並不是平常弓箭,兩手持弓就可以射出。而是得以雙手,雙腳並用。將重型奴箭放于地面,雙腳踩著弓臂,雙手緊拉弓弦。然後,腰身往後,將弓弦拉開。一箭射去,就算是金鋼巨盾,也要洞穿。可見,重型弩箭的殺傷力,是如何的巨大。

往往一箭之威,能連穿透多個人的身軀。一翻箭雨過去,就算是硬如鋼鐵的圓球,都會被射成如刺蝟一樣。更不用說,區區防護城牆了。

這還不止,除了重型弓弩,幾百輛投石車也招了過來。一塊塊巨石拋于城中,有的石車之中,更帶有火種。一拋過去,城中就燃起了熊熊大火。一些防御設備,皆被大火燒著,派不上用場。而且,大火燒著之時,滿片黑煙,城中士兵一聞,就咳嗽不止,刺人眼鼻。

箭雨夾著巨石,凡人之軀,如何檔得?

「啊……啊……」

慘叫聲不時響起,連李長安都暗暗心驚。李長安雖然命功修煉至「北斗」境,但從小至今,卻未殺過一人。現在來到軍中,終于知道,人命如草芥。

兩軍交鋒,哪有手軟之情。你不殺他,他就殺你,有什麼慈悲可言。

「搭雲梯。」

一翻箭雨及巨石過後,攻城之雲梯架了過來。而李長安,也開始登上了「望夏」城中。

「殺……」

耳邊的殺字不時響起,只是李長安卻一直沒有放開殺戒。在望夏城頭,最多只是一掌擊暈他人。手中之刀,一直沒有揮起。

「李兄弟,殺呀。」

與李長安一道進入兵營的兄弟,看著李長安傻傻發欏,不由的急道。說完,一刀又砍向了一個南昭兵。

「啊……」

又一聲慘叫,這一刀下去,一條手臂,都被活生生的砍了下來,重重的掉落于地。鮮血一撒,就撒到了李長安臉上。熱辣辣的感覺,讓李長安心頭滿不是滋味。

「李兄弟……李兄弟……」

邊上大聲喊著李長安的士兵,長的虎頭虎腦,大家都叫他虎頭。虎頭為人憨厚,不怎麼說話,但卻天生神力。現在看到與自己一道上城的李長安,居然發起呆來。

虎頭心下不由著急,參兵之前,虎頭的大伯就跟他講過當兵打仗的故事。說是兩軍要是一打起來,膽小的怕是一見鮮血,就可能沖亂了他的心智。這樣的人,十有八九都會被敵軍一刀所滅。而李長安現在的樣子,正是虎頭大伯跟他說過的一樣。

虎頭兄弟很講意氣,一個多月以來,與李長安的關系混的不錯。現在見到李長安發傻,哪願意讓李長安就此送死?

「小心。」

就在李長安發呆之時,一支冷箭射了過來。

這箭雖然是普通之箭,但卻比平常之箭快了數倍。好在虎頭動作夠快,身形一閃,就閃過這道冷箭。只是虎頭閃過之後,那冷箭卻射向了李長安。心下大驚,也不回頭,右手往後一撈,就將這支冷箭抓在手中。

只是虎頭雖然將冷箭撈著,但他卻忽略了這只冷箭的威力。右手一抓,冷箭之威,就已將他的右掌,震出一道箭痕,滲出血來。虎頭心叫不好,但卻心志堅強,哪里肯松手。

「砰……」

就算是被虎頭抓住,但冷箭威力仍未有減。急沖之下,箭勢之威,就將虎頭帶至了城牆之上。然後,砰的一聲,虎頭整個身軀撞上了城牆。而冷箭之威仍還未停歇。又是咻的一聲響起,穿進了城牆之中。

這個時候,李長安卻被這道驚虹冷箭,驚醒了過來。順著這道冷箭望去,卻見「望夏」城中,一個身穿金甲的將領正在那里搭箭,似乎又要一箭射來。

從剛才那支冷箭射來之威中,李長安就已知道,這位金甲將領,恐怕是「武者」巔峰之境,差一線,就要進入「大師」境界。

李長安正待要下去解決這位將領之時,卻見虎頭那邊,已危險不堪。隨手幾拳,將一旁的南昭兵擊退,將虎頭救下。這時,又一支羽箭射了過來。

李長安是何人,堂堂北斗境高手,在大楚國都找不出幾個。現在清醒之即,就算這支羽箭力量再強些,李長安都不會將他放在眼里。

「拍叉……」

李長安右手一抓,就將這支羽箭抓住,輕輕一用力,這支冷箭就被李長安一手捏斷。

「哇,李兄弟……」

虎頭這才發現,原來李兄弟這麼了得。

金甲將領一箭射出之後,就被李長安一手折斷。心下震驚,又見李長安眼露凶光,心生懼意,跨上馬背,就要逃走。

見他要走,李長安哪會讓他如意,躍下城牆,快步就追了過去。金甲將領還未逃跑,只一瞬間,就已被李長安追上。凌空一掌,就將金甲將軍拍下馬背。

一個時辰之後,南昭兵開始撤退。這也標志著,望夏城已被大楚國佔領。

這場戰爭之中,由于李長安抓住了一位金甲將領,破例將李長安提升為「百夫長」。

而從這一場戰爭打了下來,李長安也了解到,莘正元一部的兵鋒是何其利也。而且,這一戰中,大都還是新兵。就算這些是新兵,但發揮的戰斗力,亦不是南昭士兵所能檔的。

這只是攻城戰。如果是平原戰,更不敢想。

听說莘正元一部有三萬鐵騎,若是三萬鐵騎一個沖鋒,怕是無人可檔。

李長安心下盤算,以莘正元之兵鋒,就算是了解了他的用兵之道,朝庭恐怕都不敢來攻。

================

PS︰此書是為古典仙俠,不是架空歷史,比較明顯的架空歷史的情節已改。謝謝各位的建議,謝謝各位的支持,謝謝各位讀者的打賞。總之一句,萬分感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