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一一章︰六道輪回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一一章︰六道輪回

隨後時間,李長安又在大五莊觀歇了幾天。有時與四十八弟子談論一些玄門功法,有時也听鎮元子開壇講道。只是李長安只是到萬壽山做客,又過了幾天,心中便起了回紫陽山的心思。隨後,辭別鎮元子。帶上人參女圭女圭,便駕起雲頭,往紫陽山而去。

「長安哥哥,你駕雲速度太快,等等我吧。」

身後一個話語傳來,卻是那剛剛化形的人參娃。

「怎麼你叫鎮元道友卻叫道兄,反而叫我長安哥哥?」

听得人參娃喊話,李長安便放慢雲頭,與人參娃一道前行。

「鎮元道兄萬萬年我便認識與他,是故在記憶深處,便將他稱為道兄。但實際來說,我才剛剛化形,以前一切都是前世,與我現在是沒我多大干系的。」

人參娃一說,李長安才算明白過來,這便和投胎轉世一般。這人參果樹縱然活了個萬萬年,那也是他的前世,現在的這個人參娃與人參果樹雖然有些關系,但卻不是同一人。

「這就是紫陽山了。」

別看人參娃駕雲速度不及李長安,但也是極快。從萬壽山到紫陽山,兩人只用了一兩個時辰,便已來到。

「好地方。」

人參娃剛剛踏進紫陽洞府,便已感覺此地之紫陽之氣濃厚,對其修行大有好處。也不待李長安發話,自己就盤腿修煉起來。

「師叔,這小女圭女圭誰呀。」

六耳見李長安帶回來了一個可愛女圭女圭,大感奇怪。加之人參娃長的可愛,心中便自歡喜。要不是李長安在此,指不定他就帶著人參娃下得洞府,介紹給那些個妖怪們認識。

「這個……」

李長安一時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人參娃一個小屁孩子,但輩份卻是其大。唉,管他,也就告訴六耳,說他道號叫做玄明。然後查看了下六耳的修煉情況,也就沒再理會,自己來到紫陽山巔,盤坐修煉去了。

又是幾月過去,李長安終于將在萬壽山中的領悟全部消化。心念一動,便已感知自己渡得五行之土劫的時機來臨。

「土曜星君,土劫之地是在何處?」

「回稟主公,土劫之地,並不是在地仙一界,也不在人間界,而是在地府。」

「地府?」

怎麼回事,這土劫之地,怎麼跑到地府去了?

「自後土娘娘化身輪回之後,土劫之地,便已跟著後土娘娘,進入到了地府之中。而若要渡得土劫,便要入得那輪回之所。」

土曜星君雖然只是輕聲細說,但李長安卻是嚇了一跳。入得六道輪回,那豈不是一個不好,便是投胎轉世去了?傳說那六道輪回之所,便是仙人入得其中,也是迷芒不知其處。最後中了胎中之迷,就此陷入輪回。可想而知,這六道輪回之力,何其大也。

「還是先到地府再說。」

想不到這土劫,卻是如此難渡,李長安頭痛無比。本以為按著太白金星的指點,後面的土劫,木劫,火劫,便可任意渡得。但卻沒想到,遠非心中所想。也許,太白金星也只是猜測而已。要不然,太白金星指不定就修得金仙之身了。

「玄明道友,我卻要到地府渡得五行之土劫,待我回來,便與你一道上得昆侖。」

說罷,李長安身形一閃,便已來到九曲黃泉界。

「怪了。」

上次與鵬魔王比試腳力之時,便可飛至陰山之上。而如今,至李長安下得九曲黃泉界後,居然不得橫穿而過?只能一步一步,延著通往地府的道路前行。

「幽冥地府鬼門關。」

行得半個時辰,前方出現一座石門,石門之上,刻有「幽冥地府鬼門關」七字。想必,進入此門,便是來到了地府。為了不讓他人注意,李長安搖身一晃,化為一只鬼差。隨後大搖大擺,就已進入鬼門關。

延路前行,行至孟婆亭,走過奈何橋,又到望鄉台,最後來到三生石旁。

這三生石也不知是何法寶,傳說有大神通,只要過往的鬼族被三生石一照,便能看到前世的點點滴滴。此時三生石旁,已然站滿了無數鬼類。有滿臉皆笑者,也有啼哭不止者,更有傷神惱怒者。人間百態,便在三生石旁,顯露無疑。

「我之前世不知是誰?」

李長安看的真切,就要化為孤魂混進其中。隨後卻又搖搖頭,心中暗道,我便是我,以後休得再想什麼前世。再不多做非分之想,認準六道輪回之地,就此而去。

「主公,這便是土劫之地了。」

土曜星君指了指那六道輪回之所,回稟于李長安。

「我已得知。」

李長安點點頭,心中知道。但一時卻站在六道輪回之邊,不敢下得輪回。他怕就此一下,便與那些個魂魄一般,就此進入無盡的輪回之中。

「啊,我不想投胎成豬呀。」

這時,輪回之地,一個孤魂大喊,就是不入輪回。

「哼,萬之福,你生前做盡惡事,本來卻要將你打入十八成地獄,念你祖上積善,這才送你投胎,即便是豬身。只要你日後好自行善,百來年後,同樣可再渡為人。」

說著,幾個鬼差,也不管他再怎麼叫喊,就是一把,將萬之福推入輪回之中。

「你怎的也不入輪回。」

幾個鬼差將萬之福推下之後,便見一個粗衫書生一直停步不前,就是沒有入得輪回。

「我便是忘不了今生,才不敢入那輪回。」

粗衫書生學識過人,但不知為何英年早逝。

「哈哈,常青,你卻好糊涂呀。」

這時,他身後來了一人。

「榮添,你怎麼也到這了?」

這個叫常青的書生剛問得一問,隨後卻是明白過來,說道,「還是我連累了你。」

「什麼連累不連累,結拜之前我們不是說了麼。生前我們是為兄弟,就算是死後,我們也是兄弟。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今朝便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何其快哉。走,我們一道下得輪回。」

說罷,這個叫做榮添的,便來到了粗衫書生旁,拉著他一道,來到輪回之前。

「榮添一語喝醒于我,剛才我卻是迷芒了。」

粗衫書生一語醒悟,朝著榮添楫了一禮,大笑道,「走,我們來世再做兄弟。」

說著,二人一道,就此進入輪回之中。

爾後,陸陸續續,又有不少人等,皆于入得輪回。隨著每一個人的路過,他之一生之景,赫然之間,李長安仿佛全都看到。

如那剛剛進入輪回之人,他生前便是一位縱橫沙場的大將,戰功無數。只是沒想到,在一次很小的戰役之中,居然被冷箭射中,當場死亡。雖然千秋功業仍未完成,但命已不再,只得在輪回之地長嘆一聲。沒有多說,也進入了輪回。

更多的,便是那些老人。

「老頭子,走走走,我們下得輪回。」

這時,一個老人家摧著邊上的一位老頭。然後又說道,「還有什麼好看的,兒子有了,孫子也有了,我們也是七老八十,勞累也勞累過了,享受也享受過了。雖然沒什麼轟轟烈烈,但也平淡安然。這人間一界,我們亦沒算白來。走走走,這輪回別人害怕,我們又有什麼畏懼的呢?再說了,我等一生行善,對得起天地良心。雖然我與你都已沒有命在,但此之輪回,不正是又一片生機麼?」

這老人家雖然是個女子,但想必生前,便出生于大方之家。這一翻談將出來,無不讓人感動。就連邊上一些心中害怕的孤魂,听到這位老人家的話語之後,便已心神震奮,一步就跨入那輪回之地,說不出的蕭灑。

李長安看的真切,心中漸漸變得明朗起來。現在的李長安,好像與這些個魂魄一樣。來此不是為了渡劫,而是為了輪回。

是的,李長安便要渡這輪回。從這輪回當中,找到一線生機。

想著這一切,李長安朝著那老人家楫了一禮。與他人一道,沒有再多遲疑,就此踏進了六道輪回之中。

「三娘,我們的兒子,就叫他長安吧。」

長安村中,一個老實村夫抱著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隨後大笑的對著躺在床上的說道。

「長安,李長安,這名字好。」

默念了幾聲,于是,這孩子便取名叫做李長安。

「娘親……爹爹……」

李長安大叫,便要抓住娘親。只是,境像卻是破碎。爾後,眼前又出現了一座高山。此山名為神宵山,神宵山上有一座山峰,號落雁峰。

「安兒,跟我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年少的李長安,在听得這個美婦說後,便已搖頭晃腦,跟著念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哥哥,原來我姓李,我應該叫李小扇。」

此時,一個十三四歲,很是高興的拉著李長安的手。

「公子,我叫敖青……」

忽然間,又出現了一個身影。青衣飄渺,三尺劍寒。

「敖青。」

李長安默然的念了句。

爾後,又有許許多多之景,一遍又一遍的傳遞至李長安的腦海之中。

「道友,你可認得于我?」

這時,輪回之中,出現了一個女子。女子身著鳳衣,臉露大悲之以,頭頂之上,又有無數聖潔之光。此之光芒,不是佛教之金光,也不是「三花聚頂」生出的仙光,更不是明心見性所悟出的希望之光。而是萬千聖德,救濟天下之人的功德之光。

「道友有些面善,但我卻不識得。」

此般母儀天下之容貌,卻是在哪里見過。只是想來想去,仍不記得。

「這倒無妨。」

女子微微一笑,便將李長安請到了她的洞府之處。

「三界六道終有歸,生死兩忘是輪回。」

洞府之上,貼著一幅對聯。

「好一個生死兩忘是輪回。」

李長安若不是听得那個老婦人所講,便是沒有勇氣踏入這輪回之所。

「倒讓道友見笑了。」

這時,早有童子奉上仙茶。

「如果在下所猜不錯的話,道友便是那後土娘娘。」

據土曜星君所說,輪回之地,便是後土娘娘所化。自己身入輪回,卻仍能被她請進府中,想必這個女子,便是後土娘娘了。

「道友還是如此聰慧,不錯,我便是後土。」

見後土承認,李長安卻是一楫,「聞得後土娘娘身化輪回,實乃無上功德之事,在下每每想起,便是佩服的緊。若是換做是我,此時便沒有這份大義。」

若要李長安身化輪回,恐怕他還真不願意。至少目前來說,李長安是不會這麼做的。而且,也沒有能力這麼做。

見李長安稱贊,後土娘娘卻並不認同。隨後伸手一指,六道輪回之處的景物,便出現在李長安眼前。過了一會,後土娘娘便指了指另一位老婦人,「說道,就算是我化為輪回,如果換做在人間一界,比起這位老婦人,也是不如的。」

隨後,輪回之處,便出現這位老婦人的生平。

「這個老人家,我亦是佩服的。」

老婦人自幼家中著難,嘗過無數辛酸。七歲便失去雙親,爾後又賣于他處,嘗進苦難。但仍是樂觀與待,並未厭惡世人。而且一有機會,便常常相助他人。直到後來,可能是老天照顧,她終入找到了一個好歸宿。隨後結婚生下三個兒子。兒子長大,說要征戰沙場,老婦人欣然同意。只是一去,就再沒有音信。

隨後二兒子又說,男兒生于當世,便要保家衛國,又去了邊疆。如此,與他大哥一般。最後就連她的三兒子,也被她送到戰場。臨走之前,老婦人還特意交待。

說道,「你這一去,我卻不知是否與你大哥二哥一般,但縱算如此,娘還是要讓你前去。無國何以為家,就算我兒身死,但卻能保得萬千家園,娘就算無子送終,也別無所怨。」直到最後,這位老婦人死去,仍是無子送終。

這一比較,似乎後土身化輪回,也不見得有多偉大。

只是卻不然,越是修煉有成之人,越是好生惡死。若是修得長生之道,又有哪位仙家想著身死感恩?李長安來至地仙一界,看過無數眾人,大都是一心只為修得長生大道。別之雜事,卻是一蓋不管。再比得一比,後土身化輪回,仍是無上功德。

如此,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後土娘娘見李長安早記不起前塵,心中感慨,便不想多留。說道,「道友能看破輪回,便有機緣,這五行之土劫已然渡過,你這就去吧。」

說罷,李長安眼楮一黑,便消失于地府。

待李長安睜開雙眼,突然卻發現,自己居然又回到了紫陽山,好似剛才入得地府,只是南柯一夢。不過,待李長安輕輕吐吶了一翻之後,便已明白。剛才自己,的確是到了幽冥地府。

「劍來。」

一劍東來紫氣升,萬霞同輝現彩虹。

李長安輕輕一吐吶,無數元氣便已入得月復內。如江河翻滾,好似有無數的神力。持劍一削,天面便出現一道彩虹。

脾之作用,是為調節三焦,屬土,渡得土劫者,便是土劫人仙,亦稱為殺劫人仙。

之所以稱其為殺劫人仙,便是因為渡得土劫之後,周身之內便有了黃天厚土之力,用脾之調節,進而溝通天地,有無上威能。只是心中意動,無數神通便已展現。一招打出,金仙之下,無人敢敵。就算是修得金仙者,面對著李長安這個殺劫人仙,亦不敢在力道上與其爭鋒。

紫陽山一干妖怪,何時見過李長安施展道法。現在見到李長安一劍之下,卻是有如此威力。心中那拜師之念,又加了幾分。

「玄明道友,我卻是渡得了土劫,這便與你一道,前往昆侖。」

李長安境界上來,隨意吐吶,便有日夜星辰之威。加之悟得命運一道,有了一絲趨吉避凶之念,心中掐指細算,卻是知道。此次前往昆侖,雖然有些驚險,但仍能成事。于是便叫著人參女圭女圭,說是一同前往昆侖。

「那好吧。」

此時那人參娃正跟六耳玩的火熱,不是李長安說起,那五行之木劫,他都可能忘記。李長安見此,心中想到。這人參娃剛剛化形,心思婉如嬰兒,天性卻是愛玩的。就是不知道此翻過去,人參娃是否能渡得那五行土劫。而若是他有個什麼閃失,我卻如何跟鎮元子交待?

「罷了,罷了。」

鎮元道友都不懼,我怕什麼。想著,就已駕起雲頭,與人參娃一道,前往至昆侖山。

昆侖山。

是為地仙界名山也。據說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及若干金仙弟子,便在昆侖山中修行。無數散修聞得其名,紛紛前往昆侖。只是元始天尊收徒謹慎,天資根骨稍不如意,便不收。而且,萬年以來,傳說一直在幫他一些個弟子恢復實力,更未曾收徒。

兩人駕雲速度及快,沒用多少功夫,便看到了一座高山。

此山大而雄偉,連綿萬萬里,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而山之巔處,便是那玉虛宮,也就是元始天尊居住的地方。李長安本想駕雲落到山之巔處,只是不想,只是剛剛將雲頭駕到昆侖山邊,便已被昆侖山中的金光所擾。

「元始天尊一門,果然不同凡響。」

見到如此,李長安只好下得雲頭,從山腳開始上得昆侖山。

「此乃玉虛宮金霞洞,師尊早已謝絕仿客,道友若是要上得玉虛宮,這便請回吧。」

ps︰兄弟們,小魚現在就靠中文網吃飯了。希望有能力的讀者,還是訂閱一下,支持正版,支持小魚,謝謝大家。也請那些d貼網站的混元大羅金仙,高台貴手,留小魚一口飯吃。ps內容不計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