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一九章︰七夕天河鵲橋現,紫微回得北極宮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一九章︰七夕天河鵲橋現,紫微回得北極宮

九天銀河。

說白了,就是天庭的護城河。

別看天河恍如仙境,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天河之底埋葬了多少尸骨。李長安只是近得身前,迎面一陣惡風就是吹了過來。此風之烈,是為九天之上的罡風,直吹人的心底。隨後,又有烈火襲來,更有無數的雷電相伴其中。

「還是渡得地花大劫成就神仙再說。」

地仙之後,便是神仙,再後面是為金仙,最頂上的境界,便是大羅金仙。

九天之上的種種威脅,以現在李長安的肉身強橫來說,可以說並不畏懼。可若要強行橫渡,仍要廢些功夫。畢竟命功修煉,在某些時刻,並沒有性功修煉來的玄妙。

想後,李長安並未著急的就此橫渡九天銀河。而是駕起雲頭,飛入了九天銀河之上。

九天銀河之上,有天雷。

此天雷,也就是九天之雷。李長安駕雲而上,便是要渡得地花大劫,成就神仙真身。

「轟……」

剛到九天半空,李長安便已听見天雷炸響的聲音。此中天雷,比起當年在青丘山渡劫時的天雷,卻又強橫的多。只是李長安如今性命雙休,若是「三花聚頂」之時的天地人三花抵檔不了,大可以用肉身抵檔。如此,卻也可以輕而易舉渡得這地花大劫。

天地人三花,聚于天門。

一旦三花聚頂,則萬邪不入,千妖不侵。

李長安見那道天雷,轉眼便已來到,瞬間就調動起體內之三花,守護于自己的頂門。

三花大開,元神出竅。

若要渡得三花大劫,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頭頂之三花吸收到天雷之中的純陽之意,成就一個清靈之身。如此,方可入仙神之道。

心念一動,純陽元神在李長安神念的指揮下,轟隆一聲,沖開了天門,一躍飛至天空。

「昔年我住北極宮,今朝故地又重游。諸天星君是否在,我為紫微入天宮……」

一句唱曰,那九天之雷,便已劈到純陽元神之上。

「收。」

無數的雷庭之力,瞬間灌入于元神之內,不時絲絲炸響。頭頂之上的三花,也在雷霆之力的灌入下,沖撞的左右旋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變,變……」

待吸收得雷霆之力後,九天之上的元神突然之間,全知晃動。隨即卻是一分為二,接著,二分為三,三化出千千萬萬個元神。

「億萬化身。」

渡得地花大劫者,是為天地神仙,可身化萬千,分神無數。

「神仙之境,卻是如此的妙不可言。」

感受著身化萬千元神,李長安一時沉靜其中。就算是閉著雙眼,周天世界的一切一切,都通過萬千元神的感觀,傳遞至李長安的心中。

此中之境,又比化出三魂純陽,又高明了一些。

「性命二功,果然是各有所長。」

李長安細細感悟,片刻之後,便已招回元神。爾後,看著前方那一道萬萬里之天河。那什麼罡風,什麼烈火,什麼飛沙,李長安再也不放在眼里。前腳一踏,便是飄浮于銀河之上。

「九天銀河好風光,萬里濤濤起波浪……」

李長安心情大好,一邊渡河,一邊吟起詩來。行至半個時辰,突然半路之中,飛來萬萬只喜鵲。一時唧唧喳喳,好不熱鬧。看他們的樣子,好似在迎接什麼。爾後,萬千喜鵲,卻又排成一字,橫跨于九天銀可,組成了一道鵲橋。

見此異事,李長安卻是停下了腳步,駐足觀看。

爾後不久,鵲橋之上,走來了一男一女。

「娘子。」

「夫君。」

原來這一男一女,卻是一對夫妻。兩人相見,一時感慨萬千,久不能語。

「太白金星,這兩人是誰,我怎的感覺份外熟悉?」

此一男一女,李長安越看越像周天星辰中的星君,只是轉世過後,很多事情,李長安都忘的一干二淨。

「回稟主公,此乃織女星君與牛郎星君。」

「既然是牛郎與織女,他們怎的再此相會,而且還用喜鵲搭橋?」

李長安不解,又問道。

「這事卻有一些典故,主公容我細細道來……」

原來織女星君與牛郎星君,便是天河邊上的兩位星君。萬萬年來,兩星搖星對望,彼此產生了情意。後來,牛郎星君找著良機,下得凡間,投胎轉世。織女星君見此,也棄了星位,便也下了凡間,與牛郎做起了人間夫妻。

只是王母娘娘知道此事,便派天神將織女抓回,牛郎挑起一兒一女便要來追。那時,恰逢七月初七,正好追至天河這里。王母見牛郎緊追不舍,心中大怒,便拿出銀釵,往九天之上一畫。一道天河,便就此產生。

牛郎見此,只能含恨離去。並約定,每年七月初七,都在天河兩邊搖相對望。萬千喜鵲有感兩人的情份,便在七月初七這一天,齊齊飛至九天銀河,為他兩人搭上一座鵲橋……

「難怪這麼多的喜鵲……」

等等,什麼,稍後一想,李長安卻是感覺有點不對勁,「這兩位星君,是為周天星辰之神靈,乃我紫微掌管,何時輪到王母派天神下凡捉拿?」

「主公有所不知,織女星君雖然是為周天星辰神靈,但卻是昊天玉帝的孫女,是故,那王母為了天道的威嚴,便大義滅親。」

想不到還有這一層關系。想想當年紫微下得凡間不在天庭,爾後又出現這等事情。那王母插手進來,也算不上什麼。

「唉,我為周天星辰之主,沒想到,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

李長安嘆了口氣,雖然這件事情是在他下得凡間之後出現,但若要說起來,也是李長安掌管星辰無方。若不然,就算紫微帝君下得凡間。這牛郎與織女,也不會發生如此事情。

「也罷,我便成全你們。」

事情既然發生了,便要有個解決的辦法。那王母一畫九天,將九天分為兩半,多出一道天河,看起來固然傳奇,但對于牛郎與織女來說,卻是一種責罰。

「天府,左輔,右粥,文昌,文曲,貪狼,七殺,破軍,武曲,天同,天相,天機,天梁……」

一道玉召,李長安便將十四主星及一些助星召了出來。隨後身外化身,將元神附于周天星君之上。而後李長安搖身一晃,化為紫微帝君。

百官開道,紫微來臨。

「牛郎,織女,帝君有旨……」

太白金星手持玉旨,大聲念道。

「參見帝君……」

牛郎與織女見帝君到來,心中有些慌張。

「免禮。」

李長安大手一揮,微微一笑,朝著牛朗織女說道,「你等之事,我已知曉。念及你們多年不得相見,想是我掌管周天星辰無方。今日宣旨,便允許你們二人下得凡間,結為百年夫妻。百年過後,再渡回歸天庭,不得再有思凡之念。」

六百年後量劫便要來臨,兩人之心願,我便達成于他,又有何妨?

牛郎織女見紫微帝君沒有責怪,反而讓他們下凡結成百年夫妻,心中感動,齊齊參拜。

「時間不多,你等快快下得凡間,王母那邊,我自會去說。」

「多謝帝君。」

「多謝帝君。」

萬千喜鵲見此,也紛紛朝著紫微帝君拜了一拜,最後劃為長虹,抬著牛郎織女,下得了凡間。

李長安見此,便又招回周天星君,爾後仍化為天府娘娘。待渡得九天銀河之後,便是到了南天門。

「這不是天府娘娘麼。」

守護南天門的是為四大天王,也就是佳夢關魔家四兄弟。

一為魔禮青,身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青鋒寶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這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著此刃,四肢化為齏粉;若論火,空中金蛇纏繞。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擋。職風。

二為魔禮海,手持一根銀槍,背上一面碧玉琵琶,上有四條弦,也代表地水火風。撥動弦聲,風火齊至。職調。

三為魔禮紅,手持混元珠傘,以傘之義諧「雨」;傘上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塵珠,碧火珠,碧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還有珍珠穿成四字「裝載乾坤」。這把傘不敢撐,撐開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轉一轉,乾坤晃動。職雨。

四為魔禮壽,用兩根鞭。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現身似白象,肋生飛翅,食盡世人。職順。

四人合而一起,便是風調雨順。

李長安化身的天府娘娘剛上得南天門,四位天王便問了一聲好。隨後又問,「敢問天府娘娘,紫微帝君下得凡間,已有幾百來年,不知可有蹤跡?」

紫微下凡之事,天庭誰人不知,幾百年來,都是天庭談之又談的話題。

其實這倒不是怪事,當年後土身化六道輪回,天庭眾神,也是聊了個幾百年。最後便說,四御不可缺一,那長生大帝便補了四御之缺。今朝北極紫微大帝下得凡間已有幾百年,誰知道跑去哪了。那四御之位,豈不是又空出了一位。

所以,這便與當年後土一般。諸多天神對那北極紫微之位,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只是北極紫微之位,說是在昊天玉帝之下。但掌管天神之數目,卻在玉帝之上。比如那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便是玉帝也派不出如此多的精英。而且,紫微帝君乃北極星化身。周天星辰無不是環繞北極星而動。若是紫微不在,那北極星也不在,可能周天星辰都會因為北極星的消失而消亡。但現在北極星仍在,那便是紫微仍存于世。

李長安听得四位天王問起,不想多說暴露身份,只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然後滿月復心事,與四位天王搖了搖頭,便往北極星宮而去。

……

「恭賀帝君回歸。」

北極星宮早有周天星君迎接,三百多位星君齊齊來拜,場面何其壯觀。

「眾位星君平身。」

北極星宮與靈宵寶殿差不多,皆是帝王宮殿。

「容得各位星君之天魂相助,我才能夠回到天庭……」

說起來,李長安能夠性命雙休,除了自己有大氣運之外,周天神靈之天魂入體,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回稟主公,我等皆是依附于帝君而存之神靈,若帝君不在,我等亦也不在。區區天魂,卻是不足道也。」

紫微星乃北極星,是為眾星之主。當年紫微帝君全盛時期,能一口融入三百六十五顆星君。這些星君,可不是什麼天魂之類,而是周天星空中的日月星辰,包括星辰之上的諸天神靈。境界之高,他人無法預測。

說話之人,是為至紫微下得凡間之後暫時掌管周天星君的天府娘娘。

「有勞天府星君。」

隨後,李長安便又問起,自己下得凡間之後,北極星宮是否發生過什麼大事?

「周天星曜得帝君掌管有方,就是百年下得凡間,仍是自施其職。除了牛郎星與織女星思凡之外,未曾有大事發生,只是……」

天府娘娘略一沉吟,卻未有說出。

李長安見天府星君沉默許久,卻未說話,便問了起來,「我至下得凡間,不說境界退化,便是記憶也參差不全,天府星君不妨直說。」

「是,帝君。」

得到李長安的答復,天會星君這才一一道來。說道,「我等周天星君與帝君同管周天星辰已有萬萬年,如今,便是大限將至,恐怕不用多久,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便要輪回轉世。」

「卻是有這等事。」

李長安心中驚訝,突又想起牛郎與織女下得凡間一事,想必也因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大限將至的原因。

「嗯,我已知曉。」

李長安閉著雙眼,仔細的感受著天地的變動。

「量劫。」

渡得木劫之後,便是可以前知。

李長安仔細的感受著天地的變化,終于讓他發現了一些端倪。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所以大限將至,也與量劫有關。只是再仔細算去,再也得不出任何內容。

「若是洛書河圖在此,則一切便已明了。」

為了穩住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心,李長安待天府娘娘說後,便說道,「此之事,我已知曉。剛才吾亦感知到天地變化,眾星君大限之事,我自會安排。」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