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三四章︰鴻蒙紫氣入紫微,紫宵宮中傳玉符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三四章︰鴻蒙紫氣入紫微,紫宵宮中傳玉符

當年通天教主,靠著此四劍,加上誅仙陣圖,擺下誅仙大陣,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皆破不得。後來尋得西方二聖,四聖齊力,方才破得那誅仙劍陣。

從中可見,這誅仙劍陣之威,該是多麼的厲害。

只是很可惜,誅仙四陣凶則凶矣,但殺戮之氣太過強盛,不能震壓氣運。所以截教一干個弟子,入那封神榜的有之,棄道入佛者有之,不知所蹤者,也有之。

「師兄,不妙。」

準提道人見通天教主召喚回誅仙四劍,心下大駭。當年他等四聖齊聚,方才破了這誅仙四劍。如今這西方便只有二位聖人,如何是他等對手。不說原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在這,便是通天教主擺出一個誅仙劍陣,他們也奈何不得。

「難道這就是定數麼?」

西方二聖,其實是極其聰慧之輩。只是很可惜,卻沒那先天至寶震壓氣運。如此,封神時期,就來東土渡得有道真君。如今萬萬年過去,天地大劫又來,佛門氣運本來就弱,若不想得他法,恐將步入截教後塵。是故不惜與三清交惡,也要點化李長安。

「師弟,我佛門,便拜托你了。」

這時,那接引道人卻是下了一個決定。腳下九品金蓮全身大動,一時飛速旋轉。整個金身,如千丈光芒,瞬間進入到了極樂世界。

「師兄,萬萬不可。」

接引道人此會,便是用自己全身精血,化為意志,融入到紫微帝君身上。從頂中用無上大法灌入,如果事成,則接引道人的全部意志,皆會被紫微帝君吸收。

若是換做普通人,接引道人此法,便是奪舍之法。可李長安如今已是金仙頂峰之境,更斬出天魂,隨時都有可能三魂齊斬,進而位列大羅金仙。接引道人此舉,無異于自殺。

「師弟,莫急,就算我身死,那紫微身上,也無時無刻的流傳著我的意志,等于第二個接引。」

此中之意,便說是接引重生也不為過。不過,這只是安慰準提道人的話語。

「不好,大師兄,那接引道人,卻是準備拼命了。」

原始天尊見接引道人大放光芒,無數精血破頂而出,比之日月之光明強萬千億倍。此舉,便是要將自己的全部意志,刻到李長安內心之中。就算紫微沒有變成佛徒,恐怕接收完接引道人的全部意志之後,就要成為第二個接引道人。當然,這個第二個接引道人,並不是真正的接引道人。他仍然是紫微,只不過,有很大一部分接引道人的意志罷了。

「無量天尊。」

太年老君心中震動,想不到那接引道人,為了教門興盛,居然肯舍去自己性命。這份魄力,三清之中,沒有一人能夠做到。就如那通天教主,也是不能,更不用說那原始天尊了。

見接引道人此舉,三清只能眼睜睜看著,卻是生不出任何辦法阻攔。

而就在接引道人化出無數精血灌入李長安頭頂之時,李長安頭頂突然閃現三味真火。三味真火,瞬間吐出,無邊熾熱之氣,一下就已噴了出來。那極樂世界的一處場腳,也被這一股真火,燒成了個灰盡。

「心火。」

心藏神,五行屬火,故曰心火。心火破頂而生,便是五行之火劫到來。

此劫乃五行大劫中最後一劫,只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火,便能平安渡過。想不到,那接引道人之精血,居然引動了李長安埋藏于體內的心火。如此,這心火大劫,卻是要提前到來。

心火順勢一燒,若不是接引道人是為周天聖人,肯定當場就要消亡。饒是如此,那接引道人也被李長安頭頂之中的心火,燒得個灰頭土臉,受了點點輕傷。

「師兄,你沒事吧。」

「我沒事。」

李長安心火大劫來臨,那接引道人,卻是無法將自己的意志灌入其中。只好跳將出來,在一邊觀看起來。

再看那三清,見接引道人退了出來,心下暗松了口氣。可是不想,又見那李長安心火大劫到來,手中又捏了把汗。這心火大劫早不來,晚不來,就在現在這個時候來臨。若是沒有渡得,止不定就被心火燒成煙灰,永世不得超生。

……

話說李長安被準提道人的七寶妙樹一刷之下,本來是要被拉往西天極樂世界,卻沒想到,三清突然而來。隨後,便定在了半空。之後,又有西天極樂世界飛過。傾刻間,李長安便進入到了極樂世界里面。

只見極樂世界之中,現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有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又有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無數梵文經卷,群佛禮唱,滾滾宏願之力,瞬間穿透內心。

在此之中,只要心念稍想,便生出無上智慧,頭頂之光,如日月之明萬千億倍。又天生神力,妙眼世千。只是一觀,三千大世界便在其中。聞得「阿彌陀佛」之名,就算從未修得佛門中論何一種功法者,來到此處,便感覺自己就是那無上佛佗。

此中之境,是為大圓滿。

此中之意,是為大極樂。

極樂世界,便是無數安樂。心中所想,便能心想事成。論何一人進入這里,都不願就此離開。說不出的歡喜,言不盡的多情。如那眾佛子,一起唱曰把經講。又有那菩薩,歡聲辯經樂無常。此中逍遙,此中快樂,不足為外人道人。

難怪多寶如來,只說的一點極樂世界的妙處,萬千佛子,便拜入其門下。

而後,又聞得接引道人的四十八願。那些還沒有感受到的樂處,一瞬間,便又傳遞至李長安耳中。隨著宏願,卻是一一體會著其中之妙境。如那神足之力,他心通之境,全身如紫磨金色,光艷盛潔。

雖然這四十八願,一一被三清破去。但那只是破得其表,宏願之根,並沒有就此散去。只有破得四十八願,再破去極樂世界的地水火風,才是真正的消滅此中極樂。

「這里雖好,卻不是我之故土。」

看遍極樂之景,若李長安之前沒有感悟,恐怕還真會留戀其中。但明白了那「苦中有樂」之真理,那份極樂就算再強,也留不住李長安。就在李長安快要醒來之時,突然又感覺頭頂之上,有一股極強的意志灌頂而入。

心中神念一起,那一處埋藏在內心之中的心火,就此一噴,沖出體外。

五行之火劫,便正式開始。

「這火居然厲害如斯。」

剛開始這道心火只是為了抵抗那接引道人的意志灌頂,待將接引道人的意志沖出天門之後,李長安才真正的感覺到了,此火的恐怖。

什麼叫做火煉真金,這便是了。

無數的心火,從心底而生,經由全身脈落,通透整個。一時之間,李長安整個身軀,全部都是火紅之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李長安自小到現在,讀聖人古籍,行聖人作風,以為做到了明心見性。可是,到了現在,他才真正的了解到自己。原來心底之中,那份惡念,私念,欲念……種種念頭,卻是猶然而生。而那心火,便是由這些念頭化為而成。不管是私念,善念,邪念,全部化為心火。

如道家自開始修道的法門,便是那入靜之功。這個入靜之法,為的就是不讓自己產生任何念頭。這種念頭,不管是善惡也,惡念也罷。只要有了念頭,便是來臨。有了,就不能做到清靜如水。無法做到清靜如水,古波不驚,便修不得那無上神通。

「唉,就連堂堂巫族,萬萬年來,都沒有一人渡得了這火劫,也不知那紫微帝君,為何下得俗世之後,卻要練那什麼命功。」

太上老君感慨了一句,回想起當年巫族全部身隕的下場,不免長嘆口氣。心中想到,換做是我,恐怕也無法止住自己念頭,同樣也渡不得那心劫。

天地三清,還有西方二聖等人,皆是性功修煉之輩。雖然沒有修得命功,但性功煉的是天下無雙。最後將無數念頭,全部寄月兌在天地人三魂之下,此後一劍揮去,就此斬出三魂,位證大羅金仙。

五位聖人,看得李長安這一切,皆是連連搖頭。心中暗道,此翻那紫微帝君,恐怕是渡不得心火大劫,這天地大劫,怕變得更加是撲朔迷離,再無大勢可尋。

「我卻是要死了麼?」

李長安喃喃自語,那心火之威,燒得他全身顫抖。再渡得個盞茶功夫,他便也要跟著那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入那地府之中。

就在李長安支撐不住之時,胸中光芒一閃,一片祥和之光開始籠罩著李長安。那心火本來是千萬丈光芒,踫到此祥和之光,卻也變得溫和如常。

「功德之力。」

最後關頭,那超辦水陸大會取得的功德之力,卻是救了李長安一命。

眾位聖人雖然驚奇這功德之力,但還是搖了搖頭。這功德之力雖然神奇,但卻太過稀少。若有當年女媧造人之時產生的功德之力,便可一躍之間,化為天地聖人。可惜,那水陸大會產生的功德之力,也就只有那麼一點。最多能延遲一些時間,仍解不了那心火之威。

果然,就在眾位三清搖頭之時,那本是溫順如常的心火,突然之間,又猛烈的噴出了幾丈。雖然沒有最開始的威猛剛烈,但經此下去,不用多久,肯定又是烈焰千百萬丈。

「哈哈,就讓這心火,來的更猛烈吧。」

不知何故,那被心火重重包圍的李長安,卻是大笑了起來。不知是回光返照,還是清醒過來。

眾聖不知何故,以為那心火,已將李長安燒得神智不清,開始胡言亂語。一時之間,卻是不忍再看。而那西天兩聖,也也是念了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

我為紫微萬萬年,位于北極星恆天。

洪荒年間我已生,封神之後我才現。

突聞天地大劫至,我棄河圖下人間。

如今心火從身起,皆是心中存雜念。

若要棄念證無欲,但卻令我無歡顏。

今朝看山還是山,任他心火上身前。

一道唱詞,李長安再不管心中雜念,任他私念,善念,惡念,邪念,還有無數雜念。心火要來,便讓他來。心火要滅,也隨他滅。

而就在李長安如此舍去一切,放開心神之時,卻不想,正合了道家最高層的道義。

「煉虛合道。」

道家修煉有三境界,一為煉精化氣,二為煉氣化神,三為煉神返虛。

無數人等,連煉神返虛都做不到,更不用說,那傳說中的煉虛合道。就連三清,西方兩聖這五個周天聖人,也只做到煉神返虛。

傳說煉虛合道之境,就只有他們的老師,也就是鴻均道人才做到了。

而這個煉虛合道,不光要做到將自己放于虛空之中,爾後,忘記虛空。最後,還要做到,知道自己是在虛空。如果拿來比喻,便是忘與不忘,存與不存,若有若無,若分若聚。

此中忘與不忘,存與不存,若有若無,若分若聚,便是混沌之意。

李長安將心神全部打開,將雜念放于虛空之中,忘記之中又記得,記得當中,卻已忘記。

無數心火,便因李長安此舉,卻是轟然熄滅。那萬丈之高的火焰,一瞬間,便已不知去向。仿佛剛才之火,只是天地之幻想。一切都是虛幻,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五氣朝元。」

伴隨著李長安平安渡得心火大劫,胸中突然之間,卻是自成五氣,隨即一吐,居然五氣朝元。無數玄黃之氣,開始涌入李長安體內。

三清見得這玄黃之氣,全身皆是震動。這股氣息,實在是太熟悉了。

如亙古傳說中的玄黃之氣,一瞬間開始凝結。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傳說之中,天地開闢之初時,便是玄黃兩色。而宇宙二字,說的意思是為,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明確一點,宇宙,便是時間與空間的統稱。

最後的洪荒,意為元始。元為本源,始來開始。

合起來的意思,稱其為道。

這股玄黃之氣瞬間融入李長安的肉身,李長安一躍之間,卻是跳出了極樂世界。仰天大喊了一聲,如洪荒之時開天之盤古。身形一晃,全身玄黃之色,如盤古真身。

爾後,頭頂三花,飛速旋轉,與那五氣朝元,相互輝映。瞬間,地魂,命魂,也在李長安的一念之間,全部斬出。

一念斬三魂,天下震動。

無數大能之輩,都感應到了這一切。就連三十三天外,宇宙混沌之界,那個一直處于閉關中的聖人之師,卻也睜開了雙眼。

「紫微聖人,終于出世。」

這人緩緩開口,說了一句話語。手中一道鴻蒙之氣,卻是纏在了手中,朝著六合八荒界一放。鴻蒙之氣,瞬間便穿過了靈動九天界,飛至到西域。

只見天邊飄過一道紫氣,不偏不移,正好掉落至李長安身上。

「鴻蒙紫氣。」

五位聖人從來都沒有想過,這道萬萬年來不出的「鴻蒙紫氣」,卻是留給了李長安。要知道,當年洪荒時期,眾人問及天地聖位之時,鴻均道人便說,天地聖人之位有七。

一為太上老君,二為原始天尊,三為通天教主,四為女媧娘娘,五為接引道人,六為準提道人。而就在眾人問及第七個聖人,又是誰時。鴻均道人,卻是將手一指,把這道「鴻蒙紫氣」交給了紅雲。至此,洪荒大劫,便從此開始。

而李長安在得到這絲「鴻蒙紫氣」之氣後,心中一念,突然明白了許許多多之事。從此,他便成為了天地之間第七位聖人,無量量劫不死。

「恭喜,紫微道友。」

想不到,那洪荒年間便已生出的紫微星,便是這道「鴻蒙紫氣」的主人,難怪紅雲會枉死。

三清見李長安終于證得大羅金仙,皆齊齊來賀。就連剛剛要將李長安渡為佛徒的西方兩大聖人,此時也伸了伸手,在一旁恭喜李長安來。

爾後,又說道,「剛才多有得罪,望紫微道友不要怪罪。」

「哪里,哪里。」

果然是「天地大劫摧人死」,便連那周天聖人,也都會忘乎所以。

李長安見眾人楫禮,也抱著手,回禮以到。

回想前剛剛發生的一切,有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為天地大劫渡他成佛者,也有三清為天地大劫救他者。這渡與救,皆不是出至他們本心。而是這天地大劫,摧使他們而為。是以接引道人渡他,他並不恨。三清天尊救他,他也不喜。

「天地七聖歸位,來我紫宵宮。」

就在眾人祝賀李長安時,三十三天外,宇宙混沌界,卻是傳出了一道玉符。

「老師閉關出來了。」

三清听得這聲音,卻是大喜。他等三人,是為鴻均之弟子。而接引與準提,只不過是記名弟子。誰輕誰重,一眼便知。

「紫微道友,你剛剛證得大羅,可能還不知道紫宵宮的位置,便與我等一同而入。」

三清見李長安站著不動,不知他之何意,便開口相邀。

「也好。」

那鴻均听說是諸聖之師,李長安雖不認得,但卻想見一見的。听得太上老君相邀,便對陳希夷說道,「希夷,你且先行回紫霞山,我去去就回來。」

「是,師父。」

陳希夷也是福緣深厚,雖然境界不高,但跟著李長安一道,從中原到西域,爾後,又經過琉璃世界,婆娑世界,看得那極樂世界。觀得李長安渡那心火大劫,就連成就大羅之境,他都在場。這份機緣,恐怕天上地下,也只有陳希夷一個人了。

如今見師父要去那紫宵宮,便點了點頭,自己一個人無行回紫霞山。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