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四二章︰玉虛金仙助駙馬,石敬塘公然謀反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四二章︰玉虛金仙助駙馬,石敬塘公然謀反

且說李從珂廢了李從厚,從此稱帝,國號清泰。

只是如今正處天下大亂,中土仍是四分五裂,諸候國無數,便是清泰本朝,卻也有一大禍亂。至李從珂廢李從厚稱帝之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便在今日,說是身體羸弱,乞解兵權,肯請李從珂調往他鎮。

「陛下,萬萬不可。」

那石敬瑭本來就擁兵自重,李從珂正沒有辦法將他除去他呢。沒想到,他居然說退老還鄉。李從珂接到折子之後,卻是心中一喜。即日早朝,與群臣商議此事。沒想到,剛剛說出,眾臣皆是反對。

「敢問眾位愛卿,為何如此?」

如今李從珂廢除了李從厚,朝中一干大臣,皆是自己門下,可謂是親兵。

「回陛下,石敬瑭乃朝中駙馬,當年跟隨先皇立下戰功,擁兵數十萬,此翻說是告老還鄉,實則是因為陛下剛剛登基,假做試探。若是陛下允之,石敬瑭不日必反。」

先皇,是為「李嗣源」,也就是「李從珂」與「李從厚」的父親,只是「李嗣源」身死,卻沒將皇位傳給李從珂,而是傳給了「李從厚」。而「石敬瑭」當年跟隨「李嗣源」立下赫郝戰功,李嗣源便把自己的女兒「永寧公主」許配給他。這石敬瑭,也就成為了朝中駙馬。

朝中大臣也是有眼見之人,哪會猜測不到石敬瑭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便不允?」

李從珂也不是什麼昏君,自然知道自己剛剛登基,帝位還不穩當,應該先拉籠眾多諸候。

「若是不允,恐怕更助長石敬瑭的氣焰,假以時日,他仍會反。」

這時,又一個大臣說道。「這允之,石敬瑭不日便反,不允,仍是會反,眾位愛卿,爾等叫朕如何?」

「這……」

一時之間,眾臣卻是沒有辦法。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大楚國滅亡之後,一直都處于下天爭霸之中,各路諸候國無數。就算是未稱王者,也是擁兵一方,不听朝中號令。便是你稱上帝位,也得不到他方承認。更有兵力強大者,若是殺到洛陽,便可再換一個天下。是以此時天下大局,哪能是個安穩之地?

「陛下,既然石敬瑭早晚必反,若不允反而助長其勢,不如允之,許他一個河東候。料他縱算想反,也沒膽殺到洛陽來。到時,陛下再點其兵馬,一鼓作氣,便將他拿下。」

這時,六耳卻在旁邊說道。

「國師所言甚是。」

六耳助李從珂打下江山,位封國師,見君不拜,地位超然。其他眾臣雖有意見,但一想這個國師乃是方外仙人。若是叫他稱臣,指不定他就拋下眾人,另立新主。是以,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能保得新唐江山,管他什麼。

河東。

「聖旨到……」

不日,李從珂一道玉旨,便已傳至河東。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應駙馬連日征戰,勞神傷精,特允駙馬告老還鄉。念及隨先皇征戰多年,勞苦功高,特封駙馬為河東候,賜金銀珠寶兩車,封田千畝……」

「砰……」

待持旨太監走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暴怒,就是一拍,石板應聲而裂。

他李從珂,也就是一個犯上作亂之賊,卻沒想到,居然一路進攻,乘其不備,拿下了洛陽,換做是我,說不定拿下洛陽之人,便是我了,真是時運不及呀。

「將軍息怒。」

這時,石敬瑭的心月復李知遠,卻是說了一句。

「如何不怒。」

河東與洛陽相距甚遠,石敬瑭便是立刻謀反,也不一定能打進洛陽。

「李從珂如今剛剛登基,若是不允將軍告老還鄉,反而被其他諸候小視,是以允之,也只是作給天下人看的。我當其是外強中干。將軍只要備足兵馬,聯合其他一些諸候,要拿下那李從珂,卻是易如反掌。」

李知遠有些謀略,是故分析的頭頭是道。

「知遠,與其他諸候聯合倒是一條策略,只是我新唐江山,豈容他人插手。到時便是拿下了李從珂,也白白便宜了各路諸候。」

石敬瑭怎麼說,也是新唐的駙馬,對新唐還是些歸屬感的。只是如今天下大亂,他又擁兵數十萬,便有了自立為王的念頭。

「唉……」

如果不聯合其他諸候,以石敬瑭一人之人,卻是很難攻到洛陽。若是再準備個一兩年,恐怕李從珂帝位已穩,再要拿下,便是晚矣。

一時之間,兩人皆是思索。就在這時,有探兵來報。

「報將軍,外面有九個道人求見,說是將軍是為真龍天子,他等乃昆侖玉虛宮門下,特此下凡,助將軍成就霸業。」

「快快有請。」

石敬瑭大喜。如今天下大亂,諸多方外仙人,便是傾巢出動。這玉虛宮是何教派,他不知道,但昆侖山,他卻是了解的,那可是天下第一山。在那里修道成仙者,無不是天上神仙。是以得到探兵來報,便急急有請這些道人。

「劉將軍,還是我等一同前去。」

想了想,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便當先一步,自己親自前去迎接。

「多謝各位高人前來相助,石某感激不盡。」

只見八個道人,個個身穿道衣,飄渺出塵,散發著仙人之氣。只看得一眼,便知道是方外仙神。其中神力,凡人不可估量。

「石將軍乃真龍之身,天命所歸之人,是以我等這才來助。」

爾後,石敬瑭便將九個道人一一請入府中。之後,卻是設宴為其接風。三日過後,石敬瑭一部,兩列排開,卻在大殿商議大事。

「眾位道長,如今石某雖然擁兵數十萬,但離都本城洛陽著實甚遠,若是一直呆在河東,最多做一個土皇帝,成不了氣候,不知眾位道長有何良策?」

這時,石敬瑭卻是問起了九位道人。

「我等下山,便是助將軍成就大事。不說將軍擁兵有數十萬,便是只有一兩萬兵馬,我等也能用大神通,助將軍攻入都城,拿下李從珂。」

「好,先派一萬兵馬與眾仙長,暫先當討賊先鋒。」

說著,石敬瑭便要傳召,說要點齊兵馬,交由九位道長領兵。

「哎,將軍多慮,有我等在此,何需一萬兵馬,只用三千步兵,我也可將他之拿下。」

這時,其中一個領首道人說道。

「好,好,好。」

石敬瑭此舉,也只不過是試試那些個仙人的實力。

「太乙師弟,此次討賊,就由你當先鋒。」

這九位道人,便是昆侖玉虛宮的九位金仙。分別是廣成子,雲中子,赤**,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靈寶**師,共九位金仙。

九位金仙齊聚,不說小小一個人間界,便是攻上天庭,也能周旋個一翻。

「是,大師兄。」

太乙真人領命,回稟過大師兄廣成子。爾後,出了府門,帶著三千兵馬,且當先鋒。

話說太乙真人領了三千兵馬,不日,便來到了一處重城。

此城號「清河城。」

守城將軍「袁庭」征戰多年,又通兵法之道,石敬瑭與其交手無數次,未有功破。

「爾乃何人?」

袁庭正在奇怪,怎的那攻城之將,不是劉知遠,也不是遼東任何一個將軍,卻是一個打著道旗之將,莫非是一干個道士過來了?

「我乃玉虛宮門下太乙真人是也,聞得石敬瑭有真龍之氣,是為真命天子,特此下山助他成就霸業,你若識得我玉虛神通,便快快下城投降,若不然,傾刻間,便毀了你的城池,也讓你見見,我玉虛宮的厲害。」

「大膽妖道,妖言惑眾,受死。」

真是天下將亂,必有妖孽。如今天下大亂,無數牛鬼蛇神便是紛紛出洞。這個玉虛宮是什麼個道場,鬼才知道。是以待太乙真人說完,便紛咐城頭之兵將,射下一道道利箭。

只看得漫天箭雨,破空之聲大作。

「哈哈,小小木箭,不說是我,便是我玉虛宮的一個看茶童子,也可將你破去。」

也沒見太乙真人怎麼動彈,那飛來之箭,居然在半空中就此停住。爾後,紛紛落下。

「這人妖法厲害。」

袁庭大驚,始才知道太乙真人的厲害。

「哼,這點能耐算得了什麼,看我破你城池。」

說罷,太乙真人便掏出了一道八卦,就勢朝清河城一砸,轉眼之間,那三丈多高的城池,便就此毀掉。

若在平時,一干個金仙到此,破那城池只在翻手之間。只是如今天地大劫,人族氣運最是旺盛。是以普通之城池,便也承載著萬千人族氣運。如果沒有修煉到一定境界,還真破不了什麼城池。便說那個清月,他乃是玉虛宮三代弟子。身在沙場之中,表現的也只是神勇罷了。

這便是人族氣運之功效。

當然,若是借人族氣運與外族對敵,那施展的威力,便要大大增加。

太乙真人一招之間,便毀去了堅固無比之城池。一時河東士兵,氣勢大震。心中想到,他們有那仙人相助,還怕什麼。爾後,便是齊齊沖進城中,只要了幾個時辰,便佔領了清河城,活捉了袁庭。

「報將軍,太乙真人率三千兵士,只用了兩個時辰,便破去了清河城。如今清河城,已屬我河東。」

這時,有探馬回來稟報。

「哈哈,各位道長果然有大神通。」

直到此時,石敬瑭才真正的了解到,這九位金仙的厲害之處。

……

「回稟陛下,石敬瑭公然謀反,如今已奪下清河城。」

這時,清河城失守的消息,卻是傳至了洛陽。

「啊……」

李從珂大驚失色,倒不是因石敬瑭叛反之意,而是因那清河城是為重城。城中兵將一萬有余,更有無數物資,糧草一應俱足。而且城牆高有數丈,就算是避城不戰,守他個一兩年,也是措措有余。沒想到,便在兩個時辰之內,就此破開。

「這可如何是好?」

「陛下不急,恐怕是石敬瑭那邊有高人相助,我去看得一看。」

「如此,便有勞國師。」

六耳說罷,便是駕起雲頭,只用了一會兒時間,卻是到了清河城。

「我道是誰,原來是玉虛宮門下。」

就在六耳發現太乙真人之時,城頭的太乙真人,卻也見著了六耳。

「還我徒命來。」

六耳雖用**玄功幻化成為了一個青年道人,但太乙真人萬萬年前便是金仙之身,更深得元始天王傳授,神通非凡,豈會不識得**玄功之術。是以六耳只是剛剛來到,他便認了出來。

說罷,太乙真人也駕上了雲頭,要將六耳拿下。

「哼,如今我練就不死之身,豈會怕你。」

見太乙真人到來,六耳凜然不懼。運起紫微功法,便向太乙真人攻來。

「找打。」

太乙真人早就知道六耳的本事,只是拼斗了幾個回合,便拿出了一百八卦。一翻拋向天空,便向六耳狠狠一砸。

「砰……」

此之八卦威力,居然憑添數倍。當時只將六耳砸了一個跟斗的八卦,此時金光一閃,照射之下,便令六耳無法動彈。之後,就勢砸將下來。頓時,六耳真身,卻是全數粉碎。

「不死之身,還我真身。」

六耳心下大駭,雖然自己身有不死之身,但這八卦何時有如此威力?爾後又看了看清河城下的將領,始才知道。這太乙真人如此厲害,便是沾了人族氣運之威。是故功法便大大提升,如今我單身一人,來到他之軍營,難怪不敵。

「哼,太乙老兒,明日我率齊兵馬,與你一戰。」

再不跟太乙真人拼斗一起,回復真身之後,六耳便駕起雲頭,往另一處城池而去。

太乙真人本來要追,但也知曉人族氣運厲害,是以追到半路,也就返回。

「哼,算你命大,明日再取你性命。」

太乙真人一邊駕雲回城,一邊回道。這個毛臉猴子,從哪修得如此功法。居然連巫族的不死之身,都修煉出來。恐怕明日大戰,也不知能不能拿將他來。

……

「卻是國師駕到。」

話說六耳駕起雲頭,只是傾刻間,便已到了清河城東的一座大城,此城號「泰阿」。聞得六耳前來,守城之將,便派了一干人馬親自來接。

「爾等不用多禮,明日備齊人馬,我便要攻那清河城,將此要地奪將回來。」

「國師英明,只是清河城守城之人,听說是為玉虛宮門下,本領非凡,我看……」

泰阿城「郭立人」幼時當過道士,後來還俗征戰沙場,是以知曉一些修真之事。那玉虛宮听說是為元始天尊之地,天下大都道門,皆是他所創。便連郭立人幼時住的那處道觀,貢奉的神仙,也是三清祖師。

「玉虛宮又如何,他等一干個道士不好好修道,卻來趟人間禍水,我皇乃天命所歸,定教他有來無回,郭將軍放心。剛才我已打探完畢,識得守城之人的神通。明日點齊兵馬,必殺的他有來無回。」

之所以打不過太乙真人,便是因為六耳孤身一人身處清河城,人族氣運不在六耳身邊,是故這才吃虧。

「既然如此,在下便去準備。」

郭立人也是听得六耳神通,說他是為地仙界仙人,特此下凡,以助李從珂大業。當時還是王候的李從珂,便在六耳的幫助之下。一路向北襲擊,

至此勢破如竹,只用得半月,便打到了洛陽城。之後,李從珂居然真正做到了天命所歸,是為真命天子。萬千將領,都對國師佩服的五體投體。做戰之時,每每皆想,說自己是為天命士兵。一旦殺敵,真是以一當十,勇猛無常。

次日,六耳與郭立人點齊兵馬,便急急來攻清河城。

「太乙老兒,出來受死。」

久居軍中,六耳卻是學會了兩軍交戰之時的罵戰。兵鋒還未開動,便先開罵起來。

「**妖猴,你且仗著你一身本事,便在人間界橫行。昨日讓你逃走,今日便是你的忌日。」

封神之時,太乙真人也曾經下得山中,助得西周大業。那一腔罵詞,罵的好不痛快。

「你我休得再說,且下城與我一戰。看今兒個是你身死,還是我先亡。」

「下城便下城,量你也奈我不得。」

太乙真人當夜本想回到遼東將一干個師兄請來,但卻心道,第一陣便請救兵,真的是太沒面子。是以當夜轟然大睡,坐等六耳來攻。

說罷,太乙真人從城中一躍而下。腳踩祥雲,真是個有道真仙。

兩人相見,那是份外眼紅。這個要報殺徒之仇,那個要破奪城之恨。兩人皆是金仙體,又有人族氣運加身。一時頂中光明妙盛,無數仙法使將出來,比平時都厲害三分。真個是殺的難解難分,好不厲害。

二人拼得個三十回合,眼看諸多功法都奈何不得對方。太乙真人就且一跳,拿出了他的「八卦雲光帕」。只見八卦生火增氣勢,日月暗淡無光暉。手中一拋,便是地水火風,好似重開一個世界。

「真是無恥之人。」

玉虛門人也就這點本事,神通無可奈何之時,便連連仗著法寶逞強。見太乙真人又拿出法寶砸將過來,六耳卻是早有準備。一道玉旨飄來,「新唐駙馬石敬塘公然謀反,其罪當誅。今命國師,特此來詔……」

沒想到,小小的一道玉旨,居然生出無數光明。

六耳手中一拋,玉旨便在天空中迎風飄蕩。隨後,六耳所在之軍中,赫然之間,人族氣運暴漲無數倍。

「我皇乃正統天子,你卻是反賊,與我皇相爭,便是擾逆天下,其罪當誅。」

一聲喝言,那八卦雲光居然就此破碎。

「啊……」

太乙真人暗叫一聲不好,卻是吐了口鮮血,從雲頭之中掉了下來。好在清河城將領見機得當,急急將太乙真人救回,方才保得了性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