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六九章︰行千秋萬代之教,立千古長青之門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六九章︰行千秋萬代之教,立千古長青之門

「大願?」

無當聖母死去,那截教卻是再不存在,也不知有何大願。()只是這誅仙四劍,卻是通天教主之物,豈會無緣故的來到陳希夷之身。

「不錯,正是截教大願。」

李長安卻是識得天地大勢,此翻下來,又與通天教主踫到過一面。得知他之心事,是以,這誅仙四劍,便未回得碧游宮。

「敢問師父,不知是何大願?」

聖人之願,豈能小視,陳希夷哪能猜得出。

「三清之中,只有太上老君之人教還在。只是太上老君萬萬年不理人事,那人教弟子,更少在人間走動,是以三清之道,至闡截二教滅亡之後,便再也不在。闡截雖然是為兩教,但歸根還是一家,是為我太乙玄門。如今我中土,若是沒了道門,天長日久,定會失了傳承。通天教主之意,便是令你,代三清開闢一個教派,以傳其功法,道學。」

此中雖然是通天教主之意,但也是三清之意。

「原來如此,果然是個大願。」

傳教一事,自然是極其重要的。有的門派,便是因為沒有傳承之人,便是斷絕了香火。從此,再沒有此門。便是鎮元一脈,自四十八弟子身死之後,五莊觀氣運就要開始衰退。若是鎮元子不尋得良徒,恐怕萬壽山五莊觀,從此便會失去傳承。

陳希夷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如今李長安說起,陳希夷三思過後,方才點頭,說道,「師父,此傳教之事,雖然困難。只是我為中土之民,雖不屬三清,但同為太乙玄門。今朝天地大劫,卻是將闡截二教的所有弟子,全部送入了星辰之上。此太乙教義,恐怕就會斷層。我願下得山中,開闢道派,行千秋萬代之教,立千古長青之門。」

「嗯,如此,我甚是欣慰。」

李長安看著陳希夷,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歡喜。爾後又道,「此次洛陽一戰,這天地大劫仍未結束,西方佛門,此時已然準備南下,入我中土之門。不說天地大劫要來,便是不來,我太乙玄門,也要下得世俗,將佛門逐出西域。只是天庭及西域外佛之氣運仍存,一切便令其施展手段,你只旁觀便可。」

「是。」

「還有……」

就在李長安交待完之後,卻是又轉了回頭對陳希夷說道,「冥河血海,可能也會不甘寂寞,冥河來襲,你便自己將其送往星辰之上。」

「想不到,冥河血海的冥河老祖,卻也想插手這天地大劫。」

冥河之處,是為六道輪回附近,鴻蒙開闢以來,生成的地獄黃泉,其中有幽冥血海。在幽冥血海中,天生孕育了一個胎盤,後成為冥河教祖,有大神通,演阿修羅一族。

洪荒之時,妖族掌天,巫族掌地。冥河老祖雖然存在,但奈何不得強大的巫族。再到封神之時,闡截二教,各大弟子皆很出色,那冥河老祖,亦不敢再犯。如今闡截已亡,佛門東侵,此舉,正是大好時機。便是隱忍了萬萬年的冥河老祖,此時也坐不住了。

不過,冥河之中,一切都還只在暗中行事。現在中土的大敵,便是西域佛門。

一翻交待之後,李長安便駕起雲頭,回得了紫霞山。

而陳希夷卻是想起李長安的交待,收了誅仙四劍,也未與天庭仙神再有什麼交集,便化為一道人,來到了長安都城。修了一座道觀,名號紫霞。

暫且不提陳希夷修建紫霞道觀一事,西方極樂世界,漫天仙佛,已然分列兩旁,不知在商計什麼。而坐于正首的那位,便是西方小乘佛教的教主,號多寶如來。

「如今闡截二教已亡,正是我佛門東入之時。爾等,不知有何計策?」

中土之邦,是為天朝上幫,處中州之地,人杰地靈,物產豐厚。人族氣運最為強盛,是以,此地之民,最是各派爭奪之地。

「回佛主,如今北遼駐兵與幽雲十六州處,正好借北遼之勢,與其一道,殺入中土,此之機遇,真是千載難逢,佛主難道還有何疑惑?」

這時,燃燈上古佛卻是在一旁提議。

「借北遼之勢,揮師南下,其勢雖鋒,但如今中土之地,卻被天庭掌管,天人合一,氣運更盛,若是踫到了大神通之人,恐怕反而受阻。」

這時,多寶如來旁邊,一位菩薩,卻是開口說道。

「原來是大勢至菩薩,既然如此,按你之意,我等便要如何?」

大勢至菩薩是為接引道人的右脅侍者,長相端莊,富貴,周身呈紫光之色,天門之頂中,有一肉髻,肉髻如紅蓮花,現一寶瓶,內里裝著智慧的光明,用以濟度一切眾生。

成佛之時,發大宏願,說是要用他之周身之光,照遍十方世界。令諸天國度之民,聞他名號,知曉我佛。所以,大勢至又稱為「無量光菩薩」。此無量光,說的是大勢至每一個毛孔之光,就與十方無量諸佛光明一樣地廣照無邊。

所以這位菩薩,並不是善戰之人,而是以渡化聞名。他心中之佛,便是渡化萬萬千子民。

「周天世界,諸大國度,無不可渡化之人,若是我等去得中土,渡教善眾,這中土之地,不攻自破也。」

大勢至菩薩雙手合什,念了一聲佛號。

「此舉本也甚妙,只是中土之地,萬千子民,已然全部信了玉皇道派,而且此時正處于天地大劫之時,怕是我佛門一入中土,傾刻間,便會遭到殺生之禍。」

「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此翻入得東土,並不是為了渡化善眾,只是為了渡化天庭中有大神通之人,到時天庭之仙神,全是我佛門弟子,這天地大劫到來,又有何妨?」

想不到,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渡化之意。一為傳教,二也為了滅了天庭教派。此舉與封神之時,二聖入得東土引渡諸多道人,卻是異曲同工。

多寶如來,燃燈古佛,還有彌勒佛,也都是中土道門中人。如今,卻是成為了西方佛門之士。此之功德,何其大也。如今天地大劫到來,佛門之士,也可去得東土渡得一切仙神之輩。

「大勢至菩薩此舉,甚合我等之意。」

一時之間,西方極樂世界的眾千神佛,卻是齊齊稱贊,暗嘆此舉之妙。

「不過,此舉雖好,若是我佛門大舉進入中土,卻令天庭有所查覺,不如兵分兩路,一邊隨北遼大軍去得幽雲十六州,一邊只派一兩位佛門大能,去得中土,渡化天庭眾神。」

「大善。」

諸多神佛接連點頭。

「那便有請大勢至菩薩,去得中土一去。」

要說渡化之功,除了西方二聖之外,便是大勢至菩薩。他之無量光力,極其恐怖,瞬間一開,十方之地,見其光明,皆可立地化佛。

「是,佛祖。」

此策是為大勢至所出之測,去得中土渡化大能之事,自然由他去完成。是以,大勢至在得道多寶如來吩咐之後,便要駕起雲頭,往中土而去。

「大勢至,且慢。」

就在大勢至要去得中土之時,接引道人,卻是出現。

「教主吩咐,不知有何事?」

多寶如來是為佛祖,掌管小乘佛教,接引與準提道人,是為教主,掌管大乘佛教。

「中土之大,多有大神通之士,你此去中土,便會危難重重,我便賜你九品金蓮,隱你身形,聖人之下,休想看得你是何人?」

「多謝教主。」

這金蓮雖然被蛟子咬去三品,降為九品,變為先天靈寶,但神通也是不俗。除卻不可震壓氣運之外,可檔諸天神通,更為其妙的是,只要金蓮在身,聖人之下皆看不得他之真身。

大勢至怎麼也沒想到,此去東土,居然被接引道人賜下九品金蓮。有此金蓮,那大勢至入得中土,便再也不怕什麼神通之人。以後之事,只要一心渡化便是。

謝過接引道人之後,大勢至菩薩搖身一晃,化為一個老年道人,就此進入了中土。

一路行來,中土之地,雖然經受了無數次的戰火,但天朝上邦氣運豐厚,許多地方,仍是歌舞升平,好不熱鬧。譬如這洛陽都城,至天庭帥大軍攻克,趙匡胤稱帝之後,越是顯得熱鬧。

大勢至化為的老年道人,也因為中土之民全部信奉玉皇道門的原因,一路走來,不少平民,也都對其顯出足夠的尊敬。

「好一個天朝上邦。」

大勢至久居西方,甚少來得中土之地。以前只知道中州之地,是為天朝上邦。但如何個上邦法,卻是一直不得而知。如今親自到來,看得這洛陽城中之景,卻是大生好感。心中念頭一緊,更是堅定要將此處,化為佛門之地。

想罷,這位道人,卻是走到了一處客棧。這時,早有店小二出來迎客。而就在這時,這位老道人,突然全身散發出金光,光芒一掃,整個客棧之人,全部化為佛門弟子。不過,為了不引起天庭道門的注意,大勢至菩薩只是在他們心里,中下一個節印。平時仍是以普通之民生存,若是時機到來,便可化為佛門弟子。

之所以渡化客棧之中的平民,這只是大勢至想打听一下洛陽城中之事。無量光一閃,傾刻之間,全部平民便已認得這位老道人。之後,在大勢至的尋問下,洛陽都城的所有之事,客棧眾人,也都全部向其道來。

「看來,得向玉皇道觀下手。」

從幾十人說出的話語當中,大勢至卻是得出一條信息。若要快速渡化天庭之仙神,第一個,便先從玉皇道觀開始。要知道,天下之民,此時皆已信奉玉皇道觀。每一個地方,都有此觀。若是將玉皇道觀之人,渡為佛門弟子。時機一到,恐怕整個天庭,便要出現暴*。

想後,大勢至念了一段法咒,將客棧之人的所有節印,全部消退,因為大勢至已然得知,如今洛陽之地,最是為天庭仙神重視。他便出得洛陽,往長安城趕去。先從西邊的長安城開始,慢慢的,再往東,不用多久,整個中土,恐怕都要成為西方佛門之弟子。

長安城,玉皇道觀。

天下之民,皆信玉皇道觀,是以玉皇道觀,卻是很多。便是落魄了的長安城,也有一座玉皇道觀。而且,道觀之中的道士,皆是天兵天將下凡駐守。不過,不是非常重要的玉皇道觀,里面的一些道人,大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天將。

大勢至菩薩,第一個去的,便是長安城的玉皇道觀。

一路很順利,沒花多少功夫,在大勢至無量光現出之後,玉皇道觀的幾位道人,全部都化為了西方佛門弟子。不過,外表之中,卻是看不得這些道人的改變。

大勢至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知道自己已然完成了第一步。爾後,便召集了一干玉皇道人,問了一句,「長安城處,除了玉皇道觀有天庭兵馬外,不知是否還有別的仙神?」

「阿彌陀佛。」

眾位道人齊喧了一聲佛號,便由主持開口,說道,「長安地處中州以西,是為舊都,除了我玉皇之外,卻是沒有多少仙神。只是……」

「只是什麼?」

听得主持遲疑,大勢至便追問說道。

「只是近來長安城以西百里之地,卻是修了一個道觀,此道觀號紫霞,觀中主持測算無雙,有一些神通,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哦,紫霞?」

紫霞山,他倒是知道,但是世俗紫霞道觀,他卻是從來沒有听過,也不知道與紫霞山有何干系。于是,大勢至又問得玉皇道觀主持,「那紫霞道觀主持,卻不知姓甚名誰?」

眾位道人听得大勢至問起,搖了搖頭,說道,「那位道人也不知道拜得何方仙神為師,一直皆在紫霞道觀之中,從未出門,也不知道姓什麼,眾人只知他測算厲害,其他便無從得知。」

「這倒是怪了。」

大勢至听得長安以西還有一個紫霞道門,卻是心中一緊。若是真的是地仙界的紫霞山,那便是大大的不妙。一時之間,大勢至便在玉皇道觀之中,來回渡步。

「還是探一探這紫霞道觀。」

終于,大勢至打定主意。心中暗道,我有九品金蓮護身,量他也看不得我之真身。若是去得此處道觀,發現是紫霞一脈,我掉頭便走。如若不是,也一並渡化了吧。

次日,大勢至離開玉皇道觀,駕起雲頭,來到了紫霞道觀。

「這里人卻是挺多。」

紫霞道觀雖然地處洛陽以西百里,但也不知為何,此時進入道觀之人,卻是繁多。于是大勢至便走到一位善眾身前,說道,「這位善人,我乃雲游天下的道士,來得長安之地,卻不知這紫霞道觀有何奇特,我周游天下,怎的從來便沒有听過?」

「這位老道長,你不知,卻也並不奇怪。這紫霞道觀,也只是最近開始修建的。我等聞得觀中主持測算靈驗,是以便從三十里的地方趕來,只想求得……」

說著,這位女子卻是看了看自己的肚子,此中不言而喻,便是來求子的。

「卻是這。」

大勢至謝過這位女子,心中暗道,測算一術,只是小道。不過,此術雖然是小道,卻也能令天下之民信服。想到此,大勢至心中卻是一輕,不自然間,便認為這紫霞道觀只是名字叫做紫霞罷了,料來跟地仙界的紫霞是沒有什麼瓜葛的。

隨後,大勢至便進入道觀之中。

此觀之中,貢奉的仙神繁多,除了三清之外,又有紫微帝君,更有一些星辰之神。

只是看了一眼,大勢至差點笑翻。

看來,這紫霞道觀與地仙界紫霞山是沒多少干系的。若不然,他怎麼會貢奉三清呢。要知道,紫微帝君可是與三清平起平坐之天地聖人,不屬同一門人。

這個道觀一起貢奉,豈不是讓各路仙神笑話嘛。大勢至本想要走,但既然來了,也就看得一看。他卻是想知道,這個道觀之主持,測算之術,又有何神奇的。

「道長,我是西明村一家小戶之女,早就到了出嫁之齡,只是不知為何,村里之人,皆說我是克夫之命,若是娶了我,不說克夫,便要將全家也克掉。所以,直到如今,也未有……」

說以此時,那位女孩兒卻是臉上一紅。想來,她也是太不心甘。為什麼我好端端的一個女兒家,別人都要說我是克夫相呢?

「你命宮之中,凶星太多,顯露于形中,便是克夫之相。各派測算一道雖然不同,但異曲同工,大都能夠從面相之中,得出你之命運……」

「啊,道長,我真的是克夫之命?」

這個女孩也曾經找過一些道人算過命格,雖然大都說她是克夫命格,但女孩兒一直不願相信。要知道,那些算命之人,雖然也算的較準,但有的時候,也會出錯。她之鄰居小妹,便是因為被算命先生說是一生孤苦,從而嫁了一個窮苦人家。只是誰也沒曾想到,事隔兩年,這位小妹靠著一家人齊心協力,既然很快月兌貧,現在早就是一方地主了。

「命運天注定,也逢有無時。你雖是克夫命格,但若時運到來之時,便可借克夫之勢,破掉惡相……」

「敢問道長,不知如何破得?」

女孩兒大喜,便急急問道。U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