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進化 第33章 曹沖稱象

作者 ︰ 一頁成名

董力在紙上畫著幾條船以及船上吊機位置,噸位的簡圖,說道︰「想要檢測出三十五台吊機中,哪一台的馬達是次品,我們的常規技術確實達不到,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吊機滿負荷運轉,從而測試最惡劣工況下的馬達工作情況,次品馬達馬上就現形了。」

這種方法叫做滿運載或者運載測量,也被稱之為臨界點測試,是測量馬達性能極限的最佳方法。

徐青雲搖了搖頭︰「當前情況下,滿負載測試絕對是最佳的選擇。可是就算我們分七個批次,想要找到每個吊機滿負荷運載的噸位的物體就很難,何況只有幾個小時,到了午夜,大風一起,測試會很危險的。」

段天涯臉色漲紅的盯著中野一夫道︰「難道要向日本狗妥協,求他告訴我們馬達編號?」

董力在眾人說話的時候,已經在紙上書寫完畢,眾人看到的是一系列數學物理公式的運算。

董力說道︰「每艘船上的吊機由二十噸到一百六十噸不等,一些小噸位的吊機加上動滑輪組可以將載重噸位翻幾倍,當然,再經過機械效率的運算,三十五台吊機的實際最大載重量可以算出來。」

董力指著自己演算的數據說道︰「大部分吊機的滿負載重量不同,我們根本找不到噸位剛好相等的一批批貨物給他們測試。可是我們注意到七艘船中最輕的一艘自重在其余六艘船,三十台吊機適當使用滑輪組的話,剛好可以在滿負荷的情況下將最輕的船吊起。這時候,我們只用觀察這三十台吊機的馬達是否運轉正常。如果現不了次品,只需要檢查最後的五台就可以了。」

眾人此時才明白董力的運作。這實際上是一次‘曹沖稱象’的逆操作。當初曹沖沒辦法得知一個龐大大象的重量,只得利用浮力將他等重于許多石塊,石塊重量相加,從而得出大象的噸位。

如今是董力沒辦法短時間內弄到符合三十五台吊機的‘石頭’,于是直接讓他們起吊等重量的最輕船舶。

下午四點二十二分,大連,青島,上海,九江加上武漢本地總共六十多位專家風風火火的趕到武昌造船廠。

這種七條大型船舶同時測試的大場面,只有造船總廠的水域運作得開。

武昌造船廠書記廠長一肩挑的林孝彰臉色極度難看的盯著眾星捧月的董源父子。

今天張廠長披紅戴綠的,甚至請到了省台的記者,安排了船廠子弟獻花,準備弄一場船舶下水試航的大場面。

畢竟這七條船舶是全國次與國際頂級船級社的合作。只這個‘全國次’就是極為了不起的業績了。

就在林孝彰熱情洋溢的表講話,展望船舶未來的時候,突然接到軍代表的電話,這七條船舶的甲板吊機系統存在故障隱患的消息傳過來,幾名省台記者的錄像頓時停了下來,開始向上級匯報。

在軍代表讓林孝彰準備安排船舶檢測的時候,林孝彰知道了這次隱患是眼中釘‘董源’的兒子現的。

早不現,晚不現,偏偏這時候現,這不是擺明了給我上眼藥嗎?

可是林孝彰轉念一想,又冷笑起來︰呵呵,董源,以後你想上眼藥的機會很多啊!你在那邊廠子里困了十幾天,可是生了很多事呢?

林孝彰陰謀得逞的快感沒有舒爽多久,就已經被董力指揮的暈頭轉向了。

董力清楚地記得,武漢造船廠歷史上與挪威船級社的合作是以技術糾紛結束的。這也使得隨後幾年歐洲船東都極為鄙視‘中國制造’。

中國造船業由此斷開了與歐美強國的合作。

諷刺的是,中國造船的展,是在千禧年後,隨著歐美造船成本的增加,日韓兩國憑借成本與技術優勢,逐漸成為世界第一,第二的造船國家。亞洲也成為新的造船中心。

堂堂中華居然是依靠著撿一些日韓不願做的船舶項目,逐漸展造船業的。

如果這次與歐洲的合作能夠成功呢?歐美強國就會提前五年現中國造船市場的巨大潛力,從而先于日韓兩國展。

關系中國造船業能否越日韓的頭等大事。董力也顧不得自己鋒芒畢露的指揮著六十多個全國頂級專家工作了。

董力拿著巨大的圖紙分配眾人任務道︰「將七大船舶以自身重量排列,編號一到七號。將七號船舶行駛到圖紙的a點,其余六艘船按照圖紙的位置排列。隨後我再布調整各吊機回轉角度的指令。林廠長,你負責另一塊,如果我們的測試證明這三十台吊機都沒問題的話,次品馬達就應該在七號船的那五部吊機中。你要在四個小時內,調齊八百噸物資讓最後五台吊機滿負荷運轉。」

林孝彰向莫天來建議道︰「莫老師,我們收到了省氣象台通知,今晚到明天武漢會有大到暴雨,為了安全起見,測試可不可以延後啊,與挪威方面只能商談延後供貨期了。」

林孝彰就是了解到今晚到明天的暴雨,才提前在下午弄一個船舶下水的宣傳片給省台的。

董力搖了搖頭,說道︰「北歐人嚴謹得可怕,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對中國人的技術和信譽都是持鄙視態度,我們不可以給他們飆的借口!如果我們加快度,趕在今晚十點前應該能測試完成的。」

董力畢竟是在武昌造船廠長大的,因此對這片水域極為熟悉,他在來這里的路上,就為七條船畫好了方位圖紙。

下午六點零八分,七艘船都到達制定水域。董力則和幾個技術員呆在附近一艘巡邏艇上,無線電指揮!

董力站在巡邏艇上,感受著巡邏艇震動越來越劇烈。看來,風暴就要來了啊!

董力微皺眉頭下指令︰「一號船舶一號吊機向左回轉八十度,與七號船左舷十二米鋼件對接••••••六號船舶五號吊機,與七號船舶右舷尾七米鋼件對接。」

董力有條不紊的布了三十台吊機與七號船舶的對接。

巡邏艇上的技術員們看著這個十五歲少年有些稚女敕的背影,想象他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每一台吊機的位置與角度計算的如此精準,在崇敬之余,居然涌出一陣恐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動力進化最新章節 | 動力進化全文閱讀 | 動力進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