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每一爆都漲了三個收藏,喜乎?憂乎?收藏推薦,大家隨意吧!
董力二人與斯密朗一行,倒是成了武漢青山區分局袁勇局長最大的難題。
今天袁勇本來是備了點禮物,帶了夠勁的白酒,準備到叔叔家去拜訪一下。
自從堂弟因為痴武如狂而進入少林學武之後,袁武似乎也和叔叔一家親近了許多。想著叔叔那勢力,自己如果能當好這半個兒子的角色,博得老人的歡心,以後還不是平步青雲。
偏偏在這個時候遇到了堂弟的小。大家都是兄弟,這個案子,自己當然扛下來啊。
可是十幾分鐘之後,袁勇就焦頭爛額了。
在十幾分鐘里,接到了不下二十個電話,袁勇才知道自己處在多麼龐大的漩渦核心。
市政府,武鋼,國土資源廳,船廠,甚至還有些莫名其妙的專家與警局系統內部被各路大神請出的說客都打來了電話。
二十幾個電話,勢均力敵的兩派︰嚴肅從重處理,快低調了結。
其中最讓袁勇納悶的是兩個分別從武鋼和上海熱工研究所工程總工的電話中對董力天壤之別的評價。董力,是凶殘的暴徒?還是級天才呢?
武鋼的分量,袁勇當然是知道的,一號領導在六十年代的時候還在武鋼的配套研究所里呆了四年,武鋼的地位可想而知。當然,領導當年就是從上海熱工所調到武漢的,所以那邊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都是領袖戰斗過的地方呢!
上海熱工所的總工在幾天前還只是董力命令下船廠搶險的眾多技術員中的一個。這幾天日本川崎撤走人員物資,中國方面要整合資源,優化技術,因此造船各基地都留了一些人手下來幫忙。
今天他們得知董力居然因為暴力事件被弄進了警察局,當然要出聲音。免得他們眼中的少年英雄毀在了局子里。
在警察局內,紅女人一直惡毒的喋喋不休,其他幾個澳洲人都打電話訴說著中國人的野蠻,並四處搬力量。只有斯密朗一臉陰沉,雙目毒蛇般凌厲的刺探著董力。
最後董力二人在各方的強壓下在警局里窩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低調的釋放了。拘留了一晚,毫無傷的釋放,這就是青山分局兩面討好的做法了。
董力回到家里之後,洗了個澡,見到久別重逢,因為董力出事而從大學趕回的姐姐。一家四口與楊錦兒其樂融融的吃了團圓飯。
大家雖然極力做出喜悅的模樣,董力卻依然能夠感受到一絲沉重。
飯後,父親對董力說道︰「今晚帶你到陳書記家去!初中的時候,還總纏著你萌姐姐補習,高中之後,倒是去得少了!」
董力知道,父親嘴里的陳書記,就是如今分管工業的陳道斌副市長。兩人當年在造船廠結緣。董源是一個念舊的人,因此老稱呼一直沒變。
這次斯密朗一行人考察武漢,背後似乎有市政府運作的影子,而最後新西蘭人偃旗息鼓,是否有陳市長的影子呢?
可是陳市長雖然看重父親,也不可能為了自己,開罪新西蘭公司,影響政府決策吧?
董力想著想著,對這個市長就越的好奇。董力記得前世自己的父親在正科級上不斷地消磨著銳氣,陳市長也因為派系的傾軋抉擇而幾起幾落,兩家當年工人時代結下的情誼越來越淡。
直到陳萌因為政治聯姻而遠嫁他省,那段‘萌不離夢’的姐妹情,那段‘阿力小尾巴’屁顛顛跟隨的青蔥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這次董力到陳家,陳萌不在,父親董源陪著洛阿姨聊天,董力卻是被陳市長叫進了書房。
陳道斌市長比董源只大一歲,可或許是官位使然,那句陳伯伯叫得一點都不勉強。
陳市長打量了董力一陣,若有所思的說道︰「今年夏天,你確實成長了許多。這次船廠救險的全過程我都有詳細報告,因此我比你父親還要更看好你!有些事情我就開門見山直接講了!」
董力有著穿越者的厚臉皮,可是被一正廳級省會副市長這麼夸,還是有些飄飄然,不過他也對陳市長即將‘開門見山’的內容警覺起來。
陳市長的第一句話就讓董力陷入了宿命的無力感︰「你父親這次升遷無望,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繼續呆在船廠,做一個沒有實權的正科!」
董力語氣酸澀的道︰「問題出在哪里?」
陳市長也有些唏噓︰「你父親走了正確的程序,將自己可能調離的消息告訴了林孝彰。林孝彰動用了國稅周副局長的關系,也說動了張局長,以你父親軍廠工人,牽連甚廣的名義,擱置了這次調動?」
董力嘆息道︰「父親怎麼這麼傻,調動崗位一日未定,就不應該聲張,這是常識啊,他怎麼會告訴別人,而且是仇敵林孝彰呢?"在與林孝彰相斗多年的陳市長面前,董力不用隱瞞對林孝彰的敵對情緒。
陳市長寬慰的笑道︰「二十多年了,你父親‘工農商學兵政黨醫’什麼沒有經歷過?怎麼會傻。工作調動,秘而不宣只是官場向上爬的潛規則而已。官場明面上的規定可是要及早與上級領導溝通,以方便領導人事安排,工作的移交與後繼人員開展工作。何況你父親覺得與林孝彰頂了這麼多年,林孝彰應該是盼著他離開的,卻沒想到林孝彰這時候還使這樣的陰招!」
董力對稅務局的一些情況也有了解,周副局長一定是以‘不希望稅務的山頭多出一股陳副市長的勢力’的名義說動張局長擱置父親的調動。稅務局周副局長背後本就是通天的勢力,張局長當然不希望又多出一股勢力分薄自己的掌控權。
當然,如果周局長利用背景,過于強勢的話,張局長也會同意引入陳市長的勢力來平衡一下,可是周副局長一直還算本人,正副局長各管一灘,互不相逼,也確實沒什麼蛋糕分給新的勢力了。
董力微微一嘆,其實當初自己到461廠就是問父親調動的事,如果當時兩人就離開船廠,探討這件事,董力就會現告知林孝彰的不妥,從而有足夠的時間補救。
可董力明白,461廠的十幾天,帶給中國造船業是怎樣的契機,相信就算是父親,也會為搶險重于升遷的選擇而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