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子 第一百三十一節 知己與見聞

作者 ︰ 魔帥

在劉榮驚艷于美人容貌的時候新任御史大夫直不疑來了一位客人。

「亞相大人好!」薛澤恬著一張苦瓜臉在直不疑府上的下人的引領下匆匆走進客廳只是一拱手算做見禮。

直不疑的心情也並不是很好他這些天經常失眠每每想起天子交下來的任何他總是輾轉難安徹夜難眠。

直不疑現在才真正佩服起他的前輩張釋之來他實在難以想象張釋之的膽子怎麼就那麼大?

「平棘侯前來所為何事?」直不疑看了看薛澤這個難兄難弟他當然清楚薛澤的日子也好過不到那里去。

「明公!」薛澤順勢坐到直不疑的對面他也沒什麼心情去顧及那些所謂的上下尊卑的東西就是一拱手道︰「某方才去見了陛下好叫明公知道陛下已傳了旨意令明公即刻尋找機會磨磨太子的銳氣!」

「這麼快?」直不疑微微有些愣他原本以為這天子怎麼也該給他些時間去熟悉御史台的運作並建立起亞相的威望那樣來說的話至少在五月太子加冠前他還可以過上一段輕松的日子。

但他卻沒想到天子根本不給他去掌握御史台的機會似乎以目前的情勢來看天子壓根就沒想到過要他直某人把御史大夫的權利全部拿到手中。

薛澤舉起雙手朝著未央宮的方向拱拱手道︰「陛下就是這麼說的!」

他看了看直不疑似乎還不清楚的樣子搖了搖頭嘆道︰「亞相大人您怎麼就糊涂了!」

「怎麼說?」直不疑看著薛澤問道。

「明公當知劉舍之事!」薛澤的眼楮看了看四周壓底了聲音道︰「明公啊您在長安也當了這許久地官了。陛下的脾氣您還不了解嗎?陛下壓根就不想朝廷上出現一個多嘴管事的御史大夫否則何以劉舍能為亞相?……令我傳話與明公乃是借我之手告戒明公那些不能踫的東西千萬不要踫陛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你我二人便只需盯著太子就是!」

直不疑恍然大悟先前種種疑惑之處。頓時豁然開朗。

薛澤說的沒錯這陛下定是在惱他這幾日專心于御史台的工作一力與底下的屬官聯系企圖把前御史大夫劉舍在時下放給底下御史的權利拿出來重塑亞相的權威。

卻不知。陛下根本就不需要一個權利極大地御史大夫。

他只需要一個听他命令的傀儡否則假如丞相跟亞相聯起手來怕是天子的詔令亦也擋得。

想到此處直不疑頓時就像被人潑了一盤冷水那些剛任御史大夫時生出的萬丈豪情頓時熄滅的干干淨淨。

「多謝明公提醒!」直不疑連忙起身對薛澤行了一禮道︰「若非明公點悟某便差點觸怒了天顏而尚不知為何!」

「亞相大人客氣了!」薛澤亦連忙起身回了一禮︰「你我皆同病相連。日後某家遇了難處還須明公多方提點才是!」

「這是自然的!」直不疑點點頭道他忽然明白了為什麼當年張釋之病死。馮唐會哭的那麼淒慘原來是同病相連十數年相互早已經互為知己了。

他看了看薛澤在這瞬間他對薛澤地觀感亦猛的上升了好幾個層次從難友上升到好友的高度。

薛澤亦看了看他兩人相視苦澀一笑。

「敢問明公辭別之前。陛下可還說了別的什麼話?」直不疑想了想問道。

「陛下說了亞相這幾日可大膽說話.直不疑欲言又止。有些東西根本不需要說出來的。

「哦!」直不疑鄭重的點了點頭胸中自是立刻知曉了天子的用意。

「做臣子真難!」直不疑在心中感慨一聲便對薛澤道︰「明公可留下來與吾同飲!」

「善!」薛澤拱拱手道︰「吾正想討些明公家中佳釀一飲!」

「請!」直不疑站起身來將薛澤請入後院書房這時候門外傳來了太子儀仗經過時的喧鬧聲直不疑停下腳

下心來听了一會心中忽然有了明悟正色道︰「今日苦些今後大漢萬民幸甚!」

「如此想來這苦也算不得什麼苦了!」他說︰「這壞人總歸是須得有人去做的!」

薛澤愣了愣他雖信奉法家與直不疑地黃老學多有抵觸但是所謂大道三千殊途同歸諸子百家雖然治國理念截然不同但目標是一直的那就是造福天下萬民使中國繁盛。

于是他長身一躬道︰「明公之言大善某受教了!」

然後兩個才剛認識不久的大漢官員親密的像多年地老友一般相互笑談著走進後院之中今日他們怕是不醉無歸了……

劉榮的太子儀仗從霸橋之上橫渡而過當面迎上了如今已經頗具規模的大漢書館只見這座他留在這世界上的第一個改變之座傲然挺立在渭水之邊伴隨著楊柳飄飄從那里面傳出了幼童的朗朗讀書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則不爭……

他莫名的感到一陣甜蜜這華夏終究是華夏這中國也終究是中國縱是滄海桑田歷史起伏只要這華夏的文明還在這讀書之人的聲音還在那麼中國就依然是中國不管它是衰落還是強盛。

他不自覺的接著念了下去︰「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然後他在李文姬驚訝中令人停住了攆車將車簾掀起仔細的看了幾眼這座自建成以來便不斷地擴大規模的書館。

只是這幾個月不見這書館便又擴張了些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全京畿地區乃至全大漢國的最高文化學府每日都有無數來自各地地各派學者會集于此或听大賢講演本派學說或與他派辯論各自長短久而久之許多身家殷實的學者都喜歡上了這里的環境許多人干脆就在這附近住了下來每日來這書館一次或與他人辯論或聆听那些大賢講演本派經義甚至有不少名宿還在這里開館收徒。

方才那些幼童的朗誦聲便是黃生門下的十來位天姿非常不錯的幼童在師長的帶領下誦讀黃老派經典《道德經》。

這稚女敕的聲音是這個國家的未來听了一會劉榮放下了車簾示意車隊繼續前行。

「殿下方才所為何事?」李文姬有些好奇的問道。

「听大漢的未來!」劉榮笑了笑道。

「大漢的未來?」

「恩文姬你听那些朗朗的讀書聲不正是我大漢的未來?」劉榮高興的道︰「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如紅日初生其道大光如江河伏流一瀉汪洋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這些大道理妾身是不懂的!」李文姬道︰「但妾身也是知道小孩子教育的好了總歸會有成才的一天就像妾身家中的族人凡到七歲便會學習射箭至加冠之時已是人人會射!」

「就是這個道理!」劉榮笑著道他心中暗贊一聲眼前這個他未來的太子妃知得進退要知道不管在那個朝代後宮干政都是大忌。

而她卻選擇了迂回的方式來附和劉榮的話顯示出她的心思非常玲瓏一點就通再加上得天獨厚的優勢與自小培養出來的那種氣質李文姬確實是一個母儀天下的人。

馬車從霸橋而過很快便繞過幾條大道從武庫方向駛向長樂宮半個時辰後太子儀仗在長樂宮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在長樂宮宮門之前早有宦官在那里等候見了太子儀仗他立刻過來宣旨將劉榮與李文姬恭敬的請下攆車。

整個長樂宮都已是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的氣氛在這里李文姬將接受一個多月的封閉式訓練以保證她能在婚後熟悉太子妃的身份。

劉榮輕輕踏到這片宮牆之外的土地上伸出手來抓到李文姬的小手道︰「這就是長樂宮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天子最新章節 | 大漢天子全文閱讀 | 大漢天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