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幾天劉榮都不斷的在長安周圍的幾個國家馬場轉易找來了兩百多匹看上去還算可以的戰馬來進行實驗。
只有親自去找過劉榮才真正清楚為什麼重騎兵在古代會最終被淘汰出戰爭的主角位置。
因為合適的戰馬實在太難找了。
在長安周圍的四個比較大的國家馬場中大漢國至少馴養了近萬的戰馬種群。但是符合重騎兵基本要求的戰馬只不過區區數百匹合格率僅為百分之幾。
這還是劉榮的要求不算高的緣故他只需要戰馬可以馱起一百三十公斤左右的物體進行中短距離的沖鋒就足夠了。
但是很顯然要馱動一百公斤以上的物體進行高奔馳戰馬先就必須有合格的體型。它至少需要有八尺高一千八百漢斤重才有可能有足夠的動力使重騎兵在沖鋒時保持高運動。
顯然在沒有更優良更合適重騎兵的優種戰馬之前重騎兵只能成為一種奢侈的兵種。
正如劉榮自己所一向認定的那樣不能大規模運用和制造以及補充的東西再好也只能放棄。
所以很可能劉榮夢想中的重騎兵規模可能會進一步壓縮它或許只會成為戰爭的輔助兵種而非先前所想象的主力。
既然此路不通劉榮不得不將視線轉移到輕甲弓騎兵身上。
相對于重騎兵在戰斗接觸瞬間所爆的毀滅性威力來說弓騎兵或者說游騎兵的戰斗就像一個猥褻的刺客。
游騎兵作戰注重蠶食。屬于那種來去如風見縫插針的兵種。
實際上來說即使裝備了馬蹬與馬鞍使得騎兵可以在馬上射箭但是在戰馬地高運動中你射出的箭不可能有太大殺傷力更不可能有什麼準確度。
比如說現在在甲莊中。騎著百來匹戰馬在進行射箭實驗的羽林衛們。
他們射出的箭在三十步內就已經失去了殺傷能力當然這或許是因為角弓沒有出現的原因。
但是即使如此瞎貓也總能撞上死耗子。所以這些在高中興奮的射著箭的羽林們顯得非常興奮他們已經參加過戰斗清楚戰爭的實際情況。
當然明白相對于游騎兵在高運動時射箭精準度會大大減低一樣靜止不動的步兵與騎兵同樣難以瞄準高中的騎兵。
而與他們打過交道地匈奴騎兵的馬戰都是在近距離之間的戰斗。
而當騎兵能夠在馬上拉開弓時。近距離肉搏就可能會演變成一邊倒的遠射……
「怎麼樣?」劉榮笑著問剛剛完成了一次集體游射下馬休息的李賁︰「感覺如何?」
「殿下這個東西簡直太好了!」李賁牽著自己的坐騎。撫摩著那具嶄新的馬鞍道︰「臣現有了這個以後臣在馬上地動作比以前靈活了至少一倍更能夠把弓拉到半圓……:東西能夠全部裝備到大漢國的騎兵手中去那麼臣保證以後匈奴人將有來無回!」
劉榮笑了笑這是自然的馬蹬與馬鞍的出現。是騎兵戰斗的革命性變化。
有了馬蹬與馬鞍之後雖然說像游牧民族吹噓的那種騎射萬能。顯得非常可笑但是騎兵的作戰實力明顯增強是絕對的。
再加上馬蹄鐵後騎兵的遠距離奔襲能力亦大大提高了。
正是因為這三項看似不起眼地明最終將騎兵推上戰爭的主角位置。
「再試一下這個!」劉榮把騎槍拿起來在手里掂了掂好家伙真的很重!這東西至少有八十斤重。
「你們具裝進行沖鋒!」劉榮指了指遠處的那一排稻草人他心中其實多少還是一些割舍不下地重騎兵情節的。
「殿下只披胸甲行不行?」李賁掂量了一下重騎槍的重量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臣的馬已經很累了可能承受不起太高的重量!」
「只披胸甲?」劉榮笑了笑他忽然想到自己以前好象走進了死胡同。
在他意識中重騎兵就應該連人帶馬一起披甲。
但是很顯然假如是連人帶馬一起披甲的話且不說戰馬是否能夠承受單單就騎兵沖鋒前所需要的準備時間就足夠令人頭疼了。
劉榮猛然想到戰爭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攻佔敵人多少土地也不在于擊敗了敵人多少次而是在于最大限度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大程度的打擊敵人地戰爭潛力。
而很顯然那種連準備工作都需要大半個時辰而且轉彎極度不靈活一旦側翼失去掩護就徹底完蛋的重騎兵顯然不適合擔任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工作。
它唯一的用途就是用來擊破敵人的主陣。
但是這未免太浪費資源了吧!
今天他猛然听到李賁說起只披胸甲原先困擾了他多日的難題似乎一下子解決了。
顯然展那種連人帶馬一起披甲的騎兵既不適合大量訓練也不適合大量培養那麼退而求其次展那種既可以沖鋒陷陣擊破敵人主陣為後續步兵開路又可以跟隨輕騎兵高機動作戰的中型護甲騎兵怎麼樣?
于是他點點頭道︰「可以!」
他說︰「只披胸甲頭盔試試看!」
「諾!」李賁點點頭便退了下去準備去了。
半個時辰之後手拿重騎槍在山谷中展開的一百名騎兵如風一般沖過那些稻草人長長的騎槍挑起漫天的草雨。
這一次騎兵的度與轉彎度都比起之前幾次披重甲時大大增加。
劉榮高興的點點頭看來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應該就是盡快的制造出一種堅硬的較輕騎槍以及角弓來裝備騎兵。
于是他把王啟年叫過來命令他去把那些騎兵的裝備與馬蹬馬鞍以及馬蹄鐵全部收起來存入武庫中去。
他可不想被人知道了新式騎兵裝備的存在……
以下字數免費
昨天晚上沒睡好現在精神非常差……只能寫出這麼點了我得去睡覺明天開始還債累計欠下大家四更一萬五千字下周一並還清再加上兩節利息。
所以下周每天基本更新是四更請大家多多支持。
注︰西漢一尺o:1米所以八尺就是1。8米左右而西漢一斤實際上只有現代的半斤不到所以一千八百漢斤就是三百公斤左右。
秦漢時期一步為六尺所以一步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一點四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