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第四卷 吳嘉風雲 第六十八章 出手 (二)

作者 ︰ 言無休

心說最感到痛快淋灕的是站在曾思濤後面的翟志勇,他嗓。」曾思濤對這次會的安排,也全部听得懂才才動員會上的一席話。他感到異常的興奮,痛快淋灕。曾思濤的話象鞭子一樣,鞭鞭見血地抽打著李立中,曾思濤告訴全市干部︰李立中簡直就是睜著眼楮說瞎話。曾思濤在這樣的大會上,就讓李立中難堪,告訴社會各界,李立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並且曾思濤也是想把全市干部的精力轉移到農村了,轉移到農村和全市經濟的展上了,防止大家在機關無事生非,把精力放在議論區縣干部調整上。

更主要的是利用這介。機會,狠狠的敲打一下李立中,讓他知道一點天高地厚,收斂一些無聊的行徑。

曾思濤這一手是民心可用,曾思濤提出要減免農業稅,楚漢的老百姓,特別農民,肯定會一輩子念念不忘,什麼叫政治高度,這才叫政治高度,這才是真正的政治」

李立中才網從會場出來的時候,心情很不好,李立中回到市委的時候對著一同走進辦公樓的楊東學說道︰「東學書記,曾市長今天可是意氣風啊,不知道家銘書記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李立中想探探楊東學對于曾思濤今天的做法有什麼看法。

似乎是沉吟了一下說道︰「年輕人,總是有股子沖的的,免征農業稅固然是好,但是那也意味著腰精簡機構和人員,下面鄉鎮的干部總是要給個飯碗,總是要吃飯,要工資的,還有農村教育和醫療衛生的投入,這些都是需要錢的,這資金從那里來?沒有錢,最後只會是弄成個四不象。不過,曾市長是能人,也許真搞起來也不一定,看看再說吧

「呵呵,我也是這麼考慮的,這麼重大的事情,政府都不跟常委們通個氣,出了問題可怎麼向省里、怎麼向干部群眾交代啊。」

李立中听得出楊東學話里的意思,楊東學對曾思濤搞的免征農業稅的前景是相當不看好的,這件事現在才才剛開始,要等曾思濤正式實施後,農村干部那反對的口水就要把曾思濤淹死,到時候」,

李立中是想曾思濤這樣嘩眾取寵,最後不知道如何收場,而薦志勇心里想著曾思濤是站得高看得遠,實際曾思濤既沒有如李立中楊東學等人想的那樣,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但也遠沒有翟志勇那麼樂觀,取消農業稅,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大好事,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今天在會上沒有講︰那就是以此為契機,一場以鄉鎮政權為核心、更加廣泛和深入的變革大潮取將到來,這將對推進解決「三農問題。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鄉鎮的撤並和精簡人員機構是勢在必行。對于從事農業工作的人來講,今後不會甩為農民不交稅而傷透腦筋,但是工資如何保障,人員如何分流小作為市長,曾思濤必須要考慮的。楚漢進行取消農業稅試點,現在背後有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作為支撐。但是全國全面取消農業稅後,中央財政本來就面臨壓力,很難再通過轉移支付去養一些「閑機構」和「閑人

曾思濤需要思考的是,面對農民「無稅時代。的到來,站在歷史新十字路口的鄉鎮政府,將遭遇職能重心向服務型轉變、機構人員精簡等諸多新挑戰。歷史上鄉級政府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加強基層的管理。原來鄉鎮其主要工作是保證催耕催種計劃的落實,另外就是由于當時交通、通訊不達,行政輻射面有限,需要鄉鎮政府進行面對面的管理,以及對國家政策方針落實情況的上傳下達。而時過境遷,隨著廣播、電視、通訊事業的日益達,現在這些情況已基本上蕩然無存。相反地,個別地方卻出現由于基層政府過多的行政干預,而擾亂了市場規律和運行秩序的「怪圈

國務院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是︰從全國範圍看,鄉鎮平均人口與鄉鎮吃「皇糧。的人口比例大約為三十比一,鄉鎮政府機構臃腫,財政供養人口失控,直接加重了農民的負擔,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非常有限,無法造福于民。基層政府規模必須與農民的供養能力和中央財政的承受能力相適應。根據鄉鎮的規模和經濟展水平等實際情況,對現有的鄉鎮和其機構進行撤並、分流人員、壓縮支出,是鞏固稅費改革成果,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重大舉措。農村改革必須要在「沿革」中「變革」。

因此,縣鄉機構臃腫的現象必須改變。必須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推進鄉鎮區戈調整和機構改革,同時科學合理地確定鄉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利用免征農業稅的機遇對鄉鎮機的進行改革調整,消除機構臃腫,分流和精簡鄉鎮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減輕財政負擔。當前行政機構設置本身存在著撤鄉並鎮的峨糊。可行時,撤鄉並鎮也符合我國農村城鎮化的兆細鄉並鎮,先應將那些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比較小的鄉鎮合並。其次應按照城鎮化的要求,以那些具有展成為城市的鄉鎮為核心進行合並。對那些暫時不具備合並條件,但又不夠建立鄉鎮財政條件,或建立鄉鎮財政後比較困難的鄉鎮,可考慮撤消鄉鎮財政,建立鄉鎮財務,待條件成熟後再建立鄉鎮財政。同時按照精減、統一、效能的原則,合理確定鄉鎮職能、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清退鄉鎮聘用人員,裁減編人員,對現有干部實行民主推薦、競爭上崗、擇優錄用。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科學界定鄉鎮政府的職能和機構設置,切實減少行政審批,從抓生產經營,催種催收,真正轉變到落實政策、行政執法、提供服務上來。

還有一個問題是,「後農業稅時代」鄉鎮財政如果沿著稅費改革前的老路繼續走下去,是不可能有出頭之日的。要使鄉鎮財政順應改革的步伐,與新的經濟形勢相適應,就必須對鄉鎮的收支體制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鄉鎮財政生著巨大的變化。一些鄉鎮即使進行撤並精簡,即使沒有農業稅,鄉鎮依然還是有一定的收入,不足的缺口,還是需要縣市進行一定的轉移支付,這部分曾思濤已經是考慮過了。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開支實際是曾思濤感到壓力比較大的,那就是教育投入,由于財力的因素,農村教育資源的配置需重新進行調整。

在農村教育上,先要重新就中央財政和鄉鎮財政職能定位,這樣更有利于解決當前乃至今後在這農村教育方面供給不足的問題。目前,在縣、鄉財政能力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縣、鄉很難勝任全部農村「普九。教育的責任,因此,有必要對現行農村教育供給體制進行改革。曾思濤的想法是即變「普九。教育由縣、鄉財政承擔為中央與縣、鄉共同承擔,具體分可考慮是︰縣、鄉財政主要負責「普六」中央財政負責剩下三年的教育責任。或者采取差別責任制,例如︰在經濟達地區,由縣、鄉財政承擔全部「普九」教育;在經濟不達地區,或鄉鎮財政規模有限地區,初中三年教育由中央財政負擔;在經濟展一般地區,由縣、鄉財政和中央財政共同承擔三年初中教育。

事實上,目前中央財政已經負擔了一部分貧困地區的「普九」教育,上述改革並不會大幅度增加中央財政的負擔。與此同時。在農村教育中還可以通過合班並校、合理定員、競爭上崗、擇優選聘等措施,調整優化農村中小學布局,精簡優化教師隊伍。按照危房改造同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相結合的思路,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從實際出,本著「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以使農村教育資源的配置更加科學化。他才走進辦公室,公安局的副局長溫新民後腳就跟了進來。

「李書記

李立中心情正不好,本不想搭理溫新民,不過一想還是算了。危難時候,更需要抱成團。

「新民,什麼事?」

「唉,現在」,是工作難做啊?」

宋克強要清洗公安系統,他溫新民日子好過才怪。

「你和克薦同志好好交流交流,我可是你頂頭上司哦。」

「克強同志倒是沒有啥,現在是曾市長對我有意見。」

「曾思濤對你有什麼意見?」

「還不是上次公交車停運的事情,這完金是企業自的行為。再說我這是分管交警的,又不是分管交通的。」

「我怎麼沒听說?」

「市里的房地產老板周黎明不是在開春水花園麼,交警支隊的房子也在附近,周黎明為了要連片開,想把交警支隊的房子也撤掉了,但是就拆遷的補償問題,支隊和局里對于周黎明的標準有不同意見,如果不答應拆遷,恐怕又是拖改革開放的後退,這本來是群眾的意見,但是我不是分管交警這一塊嗎,恐怕又把這帳記在我頭上了。唉,」

「支持市里的建設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讓國家財產蒙受損失嘛。這樣的事情得堅持原則嘛。」

「我也想堅持原則。

問題是人家周黎明背後有人來頭太大,堅持原則原則說不定就要觸怒有些領導啊

溫新民告訴李立中,周黎明同曾思濤關系不一般。不是曾思濤撐腰他們敢和公安局叫板?

溫新民點點頭︰「根據我的了解,周黎明曾經說過曾市長和他關系鐵得很」

「呵呵,是啊,為什麼他們那麼鐵?新民,恐怕你比我更清楚吧。你想,曾思濤為什麼暗里支持周黎明?」

溫新民點點頭,這里面的東西李立個…他也是知道的。不就是拿了好處嘛。「這件事堅持原則你可以一舉三得︰一可以表明自己的正直和魄力,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又在市幾套班子中得票,曾思濤又「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二可以抓個典型,從此開刀,把所有違章建築拆除,維護規小的嚴肅性。三可以對有些人形成一點壓力

李立中很清楚溫新民今天到他這里來的原因了,溫新民也是害怕在這一輪調整中被調整下去,想要放手一搏了。

不過溫新具顯然也知道他的難處,這才開完會就跑來說這事,顯然也是希望他能支持。

「有李書記這話我就放心了,我一定堅持原則。」

「恩,新民,不但要堅持原則,你是搞公安工作的,對于有些人的不正當的行為,一定要敢于有所作為

李立中點了溫新民一句,這話里的意思不言而喻︰查查曾思濤有沒有經濟問題。

「恩,我知道怎麼做了,不過有時候遠水解不了近渴

「那就用近水嘛李立中再點了溫新民一下,如果可以,栽贓之類的事情也不是不可以干,先把風聲給造出去,弄得滿城風雨之後,曾思濤自身難保,也就沒有時間來對付他們了。

「還是李書記水平高啊,我這水平剪,是不行,李書記這話一下讓我如夢初醒,」

李立中笑了笑,溫新民的馬屁雖然拍得肉麻,但是這態度很不錯,溫新民這是知道他在市里被曾思濤弄得很焦頭爛額,主動請纓來了,李立中淡淡的喝了一口茶,溫新民竟然洞悉其中,並伸出熱情之手幫自己一把。無論能不能起多大作用,李立中都是覺得這溫新民是不錯的。

他是斤。講義氣的人,他身邊需要更多這樣的干部。李立中對溫新民再了解不過,其實溫新民屬于優點缺點都十分明顯的人。溫新民讀書不多,腦子卻很靈,好交朋友,講義氣。屬于那種「七兩八兩不醉,三宿四宿不睡,五個六個不累」的主。當了五年的治安科長,職業的原因,紅道黑道都熟。往大街上一站,誰是「扒手」誰是「妓。」他一瞧就準。你說他同黑道打得火熱,他說正在做「特情」工作。你說他為什麼十點多上班,他說昨晚忙到凌晨三點。屬于那種也耳重用,也可判刑的貨色。所謂「刑警隊刑警隊,本來就是黑社會。趕走了嫖客自己睡

哪個按摩室最近招了還未破身的姑娘,哪個酒店飛來了一群耙妹,老板自然不敢不先「孝敬」他們。否則,今天檢查治安,明天檢查消防,後天抽查「暫住證」弄得你雞飛狗跳,別說是做生易,你想過日子都不得安寧。而且你還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

黨性,在講台上要講。人和人之間,還是要講義氣,也要講利益。反正李立中是這樣看的。當年先輩們組織農民兄弟扯旗造反,打土豪,分田地。不也是哥們義氣加利益嗎?殺富濟貧不就是打抱不平、講義氣嗎?如果只打土豪,不分田地。就不會再有人跟著他老人家打土豪了。溫新民之所以如此像個貼心棉襖,不就是那次在他當副局長的問題上力排眾議,把他提到了副局長的崗位上。所以才有如此的忠心耿耿。李立中清楚地記得,在醞釀公安局副局長人選時,組織部準備拿出兩個人選,一個是紀檢組長兼機關黨委副書記,另一個是鄭家銘的老鄉,五十有一。在書記踫頭會前鄭家銘想把老鄉提為公安局副局長。這個人,論工作能力是可以的,人也還算正派,在正科級崗位干了十一年。如果不是同鄭家銘的關系,那個預審科長提為副局長也無可厚非。溫新民通過當時的省公安廳的關系要李立中幫忙。這個人是李立中是同一個車皮拉到部隊的戰友,一個連隊不說,還睡上下鋪。現在又是省廳的很有權勢的人,撇開戰友這層關系,李立中也得緊緊抓住這根線。所以,他把鄭家銘的意圖告訴楊東學後,楊東學要他堅決頂住。他就提出了溫新民這個人選,,

李立中把溫新民送到門口,然後回到辦公桌前,在這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現在看來溫新民這個人還是用對了,除了溫新民,李立中對于自己的秘書姜子揚也很滿意小伙子挺會來事不說,嘴巴很緊,還忠心耿耿,接觸的時間長了,兩人之間感情也愈的深厚,李立中沒有兒子,雖然他沒有男尊女卑的想法,但是總還是希望既有兒子又有女兒,李立中也有點把他當自己的兒子待一樣,

李立中想了一下,覺得這好多事情,他都需要仔細的想一想,讓秘書姜子揚進來,吩咐姜子揚︰「子揚,你等會送我去江心洲去,我想靜一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逐流最新章節 | 宦海逐流全文閱讀 | 宦海逐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