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舊事 正文 血染的河山第六回(二)

作者 ︰ 水蠆

人呢?

李一官先是一愣旋即想通了此種關節!

罷了殺了便殺了!李一官心說帶上他們本來也在計劃之外如今少了八人糧食和淡水正好多撐一些時日總是自己弟兄性命要緊些。李一官對這件事並不關心只是覺著這些人沒有死在紅毛之手卻死在這里多少有些感慨。

感慨過後李一官卻也不會為了此事耗費半點心思。此時已是次日午後烏雲漸漸遠去海面上被太陽照射得開始有些悶熱了。他斜了張弘一眼只是讓他取來干糧和水一一分了。

李一官無精打采地斜倚著船舷一手捏著多半根干糧一手端著水筒。他一邊吃喝著心里卻盤算著下一步該怎麼走。糧食和水畢竟有限多撐不了幾日還是要盡快靠岸才是。至于登岸後會否被官軍擒獲又或者其他什麼危險卻不是他能把握的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

少了八個人浪費糧食李一官等人的日子確實是好過了不少。

其實他們的船是在台灣海峽以北不遠處被邦特庫洗劫的而邦特庫的主要任務是騷擾大明沿海同時為澎湖盡可能地提供給養所以在洗劫李一官之後邦特庫便這在漳、泉近海游弋。李一官的小船雖然被暴風吹偏了方向卻也沒有走得太遠因此盡管李一官的小船遠不如「格羅寧根」號開得快但是又過了一日的午後李一官等人仍然得以登岸。

這是一個普通的漁村听口音還是福建地界。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百姓大多是依靠大海生活。海上風高浪險遇難的船只比比皆是這回李一官四人也確實被風暴折磨得狼狽不堪因此他們並沒有引起漁村的恐慌。

這個漁村是一個陳姓為主的小村落看到李一官等人落難開口也是閩音樸實的村民便善意地收留了李一官等人。而作為回報李一官便做主將那條帆船送給了這個村子。

李一官問了村民總算知道現在已經是八月初三1距離遇險已經月余。自六月底遇難至八月初這一個多月里李一官可是將這輩子所有罪都消受遍了最後僥幸留得一條命在人也是瘦了幾圈上岸不久便紛紛病倒。好在他們身體的底子厚又虧得村民們好生看顧足足折騰了數日這才漸漸好轉起來。

李一官四人未被安頓在一戶人家。這個村子並不富裕即使族長的房子也十分簡陋。因此李一官和李忠被安頓在一家林福和張弘則在另外一處不過之間倒也相距不遠。

收留李一官的這一戶人家上下一共五口是老陳夫婦二人以及他們的兒子、兒媳、孫子。老陳四十出頭卻因終年勞作頭已經花白他的妻子小他數年卻也已經顯了老態。兒子陳勛年不及弱冠與李一官倒是相去仿佛大前年娶了一個二七妙齡的媳婦不久便生了一個胖小子虎兒至今已兩歲多了。

說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是不同的做法所得的收獲可是大不相同。駕船出海通番貿易賺的是大錢若運氣好只消僥幸跑一回便可掙足了一生的開銷。然而似陳家村這般打魚過活的則是混個溫飽亦屬難得了。

道理誰都知道但是要出海貿易也得有條件。貨本、貨源貨船還有熟悉海路之人哪一樣也少不得而這些物件陳家村這樣的小漁村卻是一樣也沒有。所以他們只能望洋興嘆繼續他們的辛苦勞作。

李一官逃命用的那條帆船其實是郭鴻泰從澎湖趕來尋找「格羅寧根」號的坐船。此船雖不足百料大小但是相比于普通人家的漁舟還是大了許多。船只雖有些破損不過修繕一番後飄洋過海也非不能。所以李一官將此船饋贈對于陳家村來說已是一份相當貴重的厚禮了。即使他們不能就此開創新的生活至少出海打魚更加安全也可以去到更遠更深的海域捕撈更多的收獲。

陳家村投桃報李對李一官等人的照顧也是更加周到。為了讓接手李一官四人的人家能夠照顧好他們陳家的族長專門給這兩戶人家送來了一些大米、兩條肉以及些許豬油見李一官等人生病之後又請了本村的赤腳郎中給他們瞧了病。甭管這郎中醫術如何單單這份心意便足夠李一官等人感動的了。

陳老漢的一家對李一官的照顧是無微不至。普通漁家沒有太多講究再說陳老漢家也沒有太多的房屋所以這幾日里陳老漢和兒子陳勛在外面做活家里就是陳夫人和兒媳婦在照顧李一官兩人。

這女人的心思總是細膩在陳家婆媳的精心照顧下李一官也慢慢恢復了生機只是身子還有些虛弱大多時候還是躺在床上。倒是每日陳家兒媳婦給他們送飯、打掃的時候李一官少不得多瞧人家幾眼偶爾也會說笑幾句。

倒不是李一官對陳家媳婦起了什麼歪心思他是李家嫡男至今雖未婚娶但是經歷的女人卻也不少。府里身邊伺候的丫鬟自然是跑不了的這些年南北闖蕩東洋的倭女、南洋的佛郎機、紅毛的女人他也照樣有過經歷。這陳家媳婦雖仍在二八年華但畢竟是勞苦人家的女人哪里入得李一官的眼。再說李一官也不是恩將仇報不知好歹的畜牲陳家這般照顧與他他豈能起了非份之心?

其實李一官是想起自己的未婚妻了。

李家是大戶嫡長的婚姻顯然不能任由李一官做主李一官出生不久父親李旦就已經給他定下了親事。不過這女圭女圭親也未必都是悲劇李一官運氣好李家和他的岳丈家往來密切他自小和未婚妻青梅竹馬感情倒是十分融洽。女方今年已滿了十六這次出海前兩家就定好了婚期只等李一官回平戶就完婚了誰知道出了這麼一檔子事險些要李一官連命都丟了。

飽暖思婬欲饑寒起盜心。這幾日李一官漸漸緩過神來了不知怎的他看著陳家媳婦便想起自己的未婚妻來是以常常愣神。好在有李忠在旁他自己也算知道廉恥沒叫人家察覺。

「叔叔!」

──────────────

1明天啟二年八月初三丙寅既基督一六二二年九月初七。

──────────────

?

&1e>.

pp;}

&1t;/>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朝舊事最新章節 | 國朝舊事全文閱讀 | 國朝舊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