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舊事 正文 要變天第二十五回(二)

作者 ︰ 水蠆

俞咨皋率領船隊迅向前方的兩條紅毛船靠近。

他迫切求戰並非是他俞咨皋窮兵黷武而是他亟需一場戰斗來親身體驗紅毛的實力。俞咨皋知道這番紅毛來犯與前幾次不同。紅毛興師動眾而來不大兵打得他們心服口服這些不知好歹的畜牲是決不會向朝廷低頭的。

此外俞咨皋如此這般也是有心給福建水師一個下馬威。上一回張嘉策和紅毛打得一仗說起來俞咨皋都覺著丟人這不得不讓俞咨皋對張嘉策和福建水師心懷疑慮。俞咨皋肩負重任而來他擔心由于福建水師不濟壞了自己的大事!所以俞咨皋也需要一場勝利來消除福建水師上下的心病同時展現自己的強勢以便自己將來接受福建水師。

俞咨皋現邦特庫時雙方相距四十里之遙若邦特庫落跑俞咨皋也是無可奈何。因此俞咨皋端著千里眼憂心忡忡地注意著敵人的動向。不過在他的船隊迅前行了十五里後俞咨皋終于欣喜地現那兩條紅毛船居然不走看樣子反有一戰的心思。

看到紅毛船如此這般俞咨皋心中大呼痛快他抽*動著滿是皺紋的臉皮向身邊的徐一鳴道︰「傳令接戰!」

……

若論邦特庫個人的意思他是不願同眼前這幾條明國戰船交戰的。顯而易見在船只的數量上邦特庫處于絕對的劣勢至于雙方的火力對方也很有可能強過自己起碼他很難佔到多少便宜。但是去歲與福建水師的一戰給東印度公司上下的印象都深刻非常!東印度公司區區八條船在福建水師上百條戰船中間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若非後來自己失誤叫明軍撿了個便宜那場戰斗幾乎可以說是完勝。

正是因為那次戰斗使東印度公司上下對大明水師愈不放在眼里。盡管邦特庫相信遠離這些敵人是最好的選擇可是他不得不將這個事情拿到隨船評議會進行討論決定。其結果當然不是邦特庫所願看到。評議會以絕對多數贊成通過決定與眼前的那支船隊交火。

邦特庫不能抵觸評議會的決定因為東印度公司以及整個尼德蘭都在宣揚民主而痛斥獨裁。民主與自由是尼德蘭的最高追求所以根據東印度公司的規定邦特庫即使是船長也不能違背評議會的決定。于是他只能選擇戰斗。

邦特庫只有兩條船他在數量上處于劣勢因此他不能與對方相向而行否則在搓身而過的一瞬他將遭到嚴重的損失。于是邦特庫以「格羅寧根」號為先「維多利亞」號在後成縱隊在海面上兜了一個圈子。他打算咬住對方的旗艦一舉摧毀它!

擒賊先擒王這個道理並非只有漢人明白。

雙方相距不足十里之時俞咨皋忽然現紅毛船掉頭向東行去。他以為對方要逃于是緊忙下令追趕。俞咨皋不是張嘉策他手下的隊伍也不是無膽的福建水師。若是二打一的局面他俞咨皋再不敢沖上去拼一拼將來他可是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父親了。

當然俞咨皋很快就現對方並非要逃。「格羅寧根」號和「維多利亞」號在海上兜了一個圈子然後將船對準了俞咨皋。在那一瞬俞咨皋的帥船竟是與邦特庫的「格羅寧根」號相向而行的。

「放!」

「放!」

幾乎在同一時刻俞咨皋帥船上的一門頭炮和「格羅寧根」號的兩門船炮在相距兩里的距離上先後噴出了怒火。濃烈的硝煙騰空而起炮彈滑出炮膛飛向各自的目標又幾乎同時在距離目標不遠的海面上激起一道道水柱。

「左轉舵右邊炮預備!」

「右滿舵左舷炮預備!」

一擊不中之後兩支船隊立刻反應將船舷面向對方以圖迅進入射角。

「放!」

「放!」

兩邊的炮火再次響起!但是這一輪火炮射的時候雙方的距離仍近兩里之遙。在這起伏不定的波濤之上兩里的距離足以令所有火炮失去準頭。雙方的炮彈果然再次落空全部沉入了水底。

俞咨皋面帶微笑看著右舷方的敵船面對對方猛烈的炮火紋絲不動。此刻他在享受這硝煙彌漫的感覺。俞咨皋在廣東的這些年里沒有懈怠這四條戰船都是他嘔心瀝血打造出來壓箱底的家當。

這四條船不但動用大量的鐵力木打造在船形上也汲取了泰西的一些做法不但加強了船體的強度船舷的厚度也足有尺余。此外他利用香山澳的便利給這四條戰船每船配備了一門三千斤的紅夷炮做頭炮還為每船裝了八門千斤佛郎機、四門五百斤狼銃作邊炮。俞咨皋的這四條六百料戰船稱得上是大明水師最精銳的戰船即便與紅毛船相比差距也縮小了許多。正因為有這樣的利器傍身俞咨皋才敢于如此強硬地與紅毛在海上一爭雄長。

經過最初的幾番交手局勢已十分明了!事實果然如他所料對方不但在數量上勝過了自己在火力上自己也很難佔有優勢。盡管俞咨皋的炮彈尚不曾擊中「格羅寧根」號但是從那一道道濺起的水柱他便能夠判斷出來對方的船上的火炮十分強大。邦特庫看得出來與「格羅寧根」號相比甚至與「維多利亞」號相比俞咨皋的火力仍有不足。但是他更知道在近距離上即便是「格羅寧根」號也不可能完全抵御對方火炮的打擊「維多利亞」號更是不成!同時從對方炮的度來看他們的舷炮應是後裝的在射上也優于自己。

幾輪炮火過後俞咨皋同樣也模清了邦特庫的底子。他信心十足地命令道︰「貼上去打垮他們!」

──────────────

?

&1e>.

pp;}

&1t;/>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朝舊事最新章節 | 國朝舊事全文閱讀 | 國朝舊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