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舊事 正文 冤家路窄第三十回(三)

作者 ︰ 水蠆

有道是冤家路窄!此刻橫在李一官面前的又是邦特庫的「格羅寧根」號。

邦特庫是襲擾大明沿海的干將這年來他可謂是盡職盡責。之前他同「維多利亞」號與俞咨皋打了一場。他眼見俞咨皋扎手便搶在俞咨皋靠近之前掉頭逃跑了。是役「維多利亞」號受了傷便回澎湖修整。邦特庫則同另外兩條船跑去中左伺機打探軍情。是役他們雖折了一條單桅帆船但是邦特庫的「格羅寧根」號受傷不重竟仍在附近海上游蕩並且再次撞見了李一官的船隊。

本來東印度公司這番北來尚且順利。至少在俞咨皋到來之前他們在大明的海上為非作歹多時卻也並不如何凶險。在年初的時候幫特庫還劫了一條大船船上載有二百五十人艙里的絲綢等物琳瑯滿目竟晃得人眼都花了。不過俞咨皋到來後邦特庫的好日子便此終結。短短月余光景邦特庫便先後兩次在俞咨皋手里吃了大虧。如今邦特庫汲取教訓適應了新的情況。他小心在外海游弋只劫掠商船卻再不過分逼近廈門並且全力避免與福建水師的沖突。

只是之前損失叫讓邦特庫胸中憋滿了邪火。奈何大明的商船、漁船如今皆已極少出海邦特庫對于港口里商船雖垂涎三尺奈何他勢單力孤也不敢硬闖。邦特庫舉著單筒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遠處的大明商船。據他目測那是兩條大約五百噸的容克船1。只看那兩船的船身深入水中邦特庫便知道那兩條船上裝滿了財寶!這是近日來邦特庫所見最好的獵物他又如何能夠放過?

「哈哈兩條大魚!」邦特庫興奮地叫了一聲。他看到前面船上正在拋貨但他才不相信他們會將最貴重的財產丟進海里。看樣子這兩條船只是想減輕負擔一起向外海逃逸。

眼見兩條肥魚邦特庫卻忽然感到為難「格羅寧根」號只是一條六百噸的帆船在對方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意圖同時搶劫對方兩船難免有些力不從心。同時搶兩條他怕貪多嚼不爛放一條又不甘心這叫他一時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過他已無時間多組考慮。「格羅寧根」號大體是南北航向而李一官的船是大致向東。便在邦特庫猶豫的當口雙方便已靠近了不少。方才他僅僅是站在瞭望台上才勉強看得到對方的船身現在只要站在甲板上便可以看清楚了。他微微皺起了眉頭既想不明白他索性也不去想了。

邦特庫下到後甲板上親自握住舵柄駕船向對方壓了上去。

……

出于對李一官的信任林福毫無二言便跳到船頭去做準備。李一官是昨夜才上船的船上的人手尚且認不明白。好在行前李忠將自己用慣的幾個年輕人交給了李一官這才勉強緩解了他的困境。

李一官將最為要緊的事交給了林福現在他身邊的則是另外兩個年輕人一為李英一為莊桂。他們都是李忠留下的人李一官此時身邊人手不足他也只能信任這幾個青年了。

李英負責左舷邊炮李一官瞧他額頭微微出了虛汗便道︰「紅毛壓上來了!」

前方紅毛船稍稍改變了航向李英也已看到他搓搓手心的汗水道︰「來吧!少東家都準備妥了!」

他們現紅毛船時已是正午。此時幾個時辰過去日頭已經偏西。甲板上水手們還在將一包包棉紗、布匹從船艙搬來然後統統丟進海里。李一官看看身後的殘陽親自將兩舷的邊炮巡查了一遍並且查驗了火槍、刀槍最後李一官又來到船頭看了船錨。

相比于李一官身邊的幾個青年林福顯然要鎮定許多。其實李一官也希望將林福留在身邊奈何他實在不放心將緊要之事交給他人。李一官靠在林福的邊上淡然一笑道︰「等下便看你的了!」

「哈哈!阿兄且放寬心。」林福拍了拍身邊的錨纜漫不經心地回答。

「好!」

李一官眼見紅毛船越來越近他和林福互以眼神做鼓勵便將身側的莊桂拉來道︰「帶著他!」說罷李一官頭也不回地返回船尾重新接過了舵柄。

……

「左舷炮預備瞄準桅桿!」

邦特庫注視著獵物的一舉一動「格羅寧根」號本佔了地利因此航不必太高只要死死卡住對方的出路即可。邦特庫細心地看到這兩條明船雖都在拋貨但是打頭的一條明顯拋得更多更快。顯然貴重的物品都後面一船而打頭的這船是要來引開自己。

邦特庫權衡利弊立刻將打定主意去搶李忠。只是要奪取後面的那船他也不得不先解決李一官。「格羅寧根」號上的十八磅炮雖然威力不小但是距離遠了很難命中。即使近距齊射除非引爆對方的火藥否則一時半刻他也極難月兌身而引爆火藥卻是可遇而不可求。

為了避免糾纏邦特庫便打算打斷李一官的桅桿。「格羅寧格」號左舷六磅以上的大炮十二門全部裝填鏈球彈。這種炮彈是將兩枚實心炮彈以鐵鏈相連一出炮口兩枚實心鐵球便飛轉出去最是對付桅桿的利器。只要打斷了李一官的主桅李忠便孤掌難鳴了。

……

紅毛船從右前方欺了上來並且封鎖了航路但李一官的船仍是鼓滿了風帆向外海方向疾沖。此時他的兩船都已停止拋貨炮手則在炮位就緒。

李一官親自掌舵死死地盯著右前方的紅毛船。他的船雖然比紅毛船略小但是相比之下並不十分懸殊兩條船右舷的三百斤以上邊炮加在一起也有十門。狼銃雖不及紅夷炮遠但是放進了打火力卻並不遜色許多。況且佛郎機是後膛裝填火更。李一官見紅毛貪圖財貨果然不肯在隔遠放炮反倒欺身上來心下不禁大喜道「預備右邊炮。」

「得令!」

「放!」

……

──────────────

1容克船「容克」為「」之音譯乃西人對中國帆船之稱謂。大明朝廷對海外貿易戒心甚重洪武、永樂兩朝嚴禁民間泛海禁民間私造二桅以上大船。鄭和以後朝貢亦迅萎縮。由此大明航海技術停滯不前甚至有倒退跡象大明的海船亦迅小型化。西人東來之後大明海船在船體大小、堅固程度及火力等項皆遜色于西人。故東來西人甚輕大明海船。「」一詞本身有「垃圾」之意西人之此稱顯為歧視。

──────────────

?

&1e>.

pp;}

&1t;/>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朝舊事最新章節 | 國朝舊事全文閱讀 | 國朝舊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