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此起彼伏,怎生得了?
可因為皇後明顯的被人指使自暴了太子的罪行。三位大人心里便順著往下想了,莫非寧王真是被人栽贓的?而此時,永樂帝被太子之事一鬧,頭腦也冷靜下來,想起寧王昨日的辯解,如果是昨日,他必是一點都不相信的,可經過這場變故,他望見了案台上古莫非的那張條幅︰唱邪謀以誤國,挾虜勢以要君。那君犯是行武之人,小小年紀就懂得李代桃疆,安排下這枚棋子,讓太子犯的事今日才暴了出來,莫非寧王也被中了圈套?
我暗暗揣測著在上位坐著的幾位貴人的想法,雖處于危地,心情卻有幾分激動,我一向只擅謀戰場之策,從未象如今這樣地揣測過人心,可戰場也由人組成,萬變不離其宗,歸流到處。不也一樣?
夏候商收藏李士元孫女,可此‘李沐非’卻非彼‘李沐非’那麼金礦之事便要大打折扣,同理,蔡菁身上玉佩,收有君家的陣圖,也就有可能是被人栽贓了,如果蔡菁並非蔡志和之女,那麼,如此重要的東西怎麼落在她的身上?可見這栽贓之人只怕原來也不知道蔡菁並非蔡志和之女!
兩單栽贓之事,卻讓人不得不想到了太子身上,因太子自己也承認,他不動李沐非,更不動蔡菁,就是為了給寧王埋下一個炸彈。
看了太子慘白的臉色,我心想,這不過是第二步而已,我的布置安排,還不止如此,等你明白過來的時候,所有一切,都已經晚了。
「花氏,本官問你,你既是花家養女,對花家必是熟悉之極,本官連夜詢問了一應相關人等,更是听取了那花家真正的女兒林姑娘的證詞,現有幾樣事要問你。如果你真是花家養女,必清楚無疑。」
我暗暗地想,一夜的準備,有了皇太後的坐鎮,便事無大小巨細,事事皆理得清楚明白,她並沒有昨天在堂上與皇帝爭執,因她知道,皇帝那時正在氣頭之上,處事未免失了分寸,甚至沒有仔細去盤查我的真假,更明白昨日那些人針對的是寧王,她任眾人盡心盡力地傾情演出,卻在暗暗思索布置,甚至連審案的前後順序都安排得合理適當︰她放下寧王之事不理,先讓皇帝詰問太子,問清之後,皇帝心中有了比較,才會冷靜地處理寧王之事,不會象昨日那樣怒火沖頂,此時。再讓古莫非問起我的身份真假,既使我的身份為假,皇帝有了前車之鑒,也會仔細地盤問對證,查找其中不妥,而不是象昨日一樣,不分青紅皂白便將所有推到了寧王頭上。
太子深深了解自己的父皇,但他不了解皇太後,他能輕易地讓自己的父皇怒火中燒,如果沒有皇太後在場,那麼,他之計謀,便成功了……就象多年前一樣,皇太後的一場傷寒,養病不過月余時間,便讓西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皇太後對皇帝真是苦心之極,如果她略強勢一點,她昨日便可以直接提出疑點,駁得皇帝臉無顏面,可她沒有這麼做,而是暗地里與皇帝商議,第二天再由皇帝出頭審案,旁人只會感覺皇帝的英明神武,雖受短暫蒙騙,但不失為一名聖明天子。
我心里卻有點冷冷的,可惜,如果皇太後略打一個盹兒,這皇帝便要出一點兒差錯,有時只是朱批上的一句話而已。便會使得生靈涂炭。
我一邊思索,一邊抬起頭來,向古莫非道︰「大人,您盡管問,妾身言無不盡。」
古莫非道︰「你既為花家養女,自稱年少之時便居于花家,對花家定是十分熟悉,花家發生的事,事無大小巨細,你想必也非常清楚了解,那本官問你,你養父身上冬日里常穿的那件黑色毛背心,是他獵得何物所織?」
我愕然地抬起頭來︰「大人所說可是家父那件唯一的貂毛背心?可大人為什麼說是他自己獵得?此物乃是家父有一日入城賣了獵物,在城中購得,家父喜愛之極,一到冬日,便穿于身上……」
古莫非諍諍善誘︰「那你的養父有沒有說過,這件皮裘皮心,是在哪家店購買?」
我思索半晌,搖了搖頭︰「家父未曾提過,實在不知。」
古莫非一拍驚堂木︰「滿嘴慌言,連馮國棟都知道,這件背心是他的女兒看中了。便買來送給他的,你卻毫不知情?」
我搖頭道︰「大人,既是家父親女所送,家父不告訴我此事,想是怕我產生誤會,才騙小女這件背心是城中購得!」
他這個問題問得極為刁鑽,很明顯,這件背心或許是隨著母親遠居蘇州的花凝昔所送,但此等事情,自是不會在養女花凝昔面前提及,但養女常年居于花家。養父或許不會向她說,但偶向村里人提起,或多或少會傳至養女的耳內,所以,說不知道也不對,說知道卻也不對,怎麼都會讓人懷疑,最好的答案,也許就是我這種回答了。
古莫非再問︰「那好,本官問你,你說養父教你武功,你的經絡才會被馮國棟查覺有異,那本官問你,你養父不過一名獵戶,後雖從軍,也不過官至百夫長,一名百夫長所教武功,能稱得上武功高強之極嗎?」
我顫顫地道︰「小女不知,這武功高強的概念在哪里?養父教了,小女便學……」
我如此答話,自是破綻百出,古莫非見事情越是明朗化,便一聲冷笑,回頭向永樂帝道︰「皇上,可否依前議而試?」
永樂帝點了點頭,略一揮手,我尚在茫然之間,就見面前黑影一閃,一支手忽地伸向我的脖頸之間,如在平日,我自是百般提防,可在公堂之上,眾人望著,事發突然,我自是做了最基本的自然反映︰不自覺地將脖頸一擰,自頭至頸而下,脖頸便如蛇一般地滑出了那雙手。
我這才反映過來。跌坐于地,臉色倏地慘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