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大明 第二百五十三章︰舉棋不定

作者 ︰ 春江釣客

紫禁城寢宮之內,朱元璋臥病在床已然十余日.他雖是身子壯健,日理萬機,畢竟也是六十余歲的老人,朱標的早逝對于他來說無疑于重重一擊。

眼見侍立一側的朱允炆頗顯形銷骨立,念及他承受亡父之痛時還時時伺候自己湯藥,饒是朱元璋鐵石心腸,心胸之中也是不禁一暖,轉頭對他沉聲說道︰「你且回宮歇息。」

朱允炆內心之中對于這個皇爺爺的畏懼可遠遠勝過了父親,眼見朱元璋眼中不可違拗之意,忙即叩首謝恩,退出了臥房。

耳聞孫兒的腳步之聲漸行漸遠,朱元璋不禁嘆息一聲,逐漸從喪子之痛中緩過來的他腦中已然漸漸清醒下來,轉頭眼見殿中燭火通明,回想方才朱允炆那略顯單薄的少年身材,暗自忖道︰這孩子孝順溫良倒是頗像其父。思慮及此,又不禁暗暗嘆息一聲轉念忖道︰可惜一個好孩子卻未必做得了一個好皇帝,大明王朝的未來儲君又該當選擇何人呢?朱標的早逝使得他臥病在床,內心之中是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儲君之位的定奪無疑是他目下最為需要決斷之事。

身在應天的朱權?這個混小子的身影剛在朱元璋的腦海中閃過,便即忍不住搖頭苦笑,回想其昔日膽大妄為,和徐瑛拜堂成親的先斬後奏,荒唐莫名之舉。他雖經歷喪子之痛,卻還是固執的認為顧念情義對于身為人臣者可謂長處,但對于一個執掌江山社稷的人君者,無疑是一個致命弱點。

朱棣?這個兒子在眾多兒子中,無異于最似自己。殺伐決斷,行事絕不拖泥帶水。回想其昔日統帥大軍降服北元余孽乃爾不花部,俘獲三萬余眾。可見其已然明了一個道理,沙場之上盡戮敵軍對于一個獲勝的統帥並不為難,但不趕盡殺絕卻能得到更多。這個道理昔日的常遇春,今日的藍玉終其一生,卻也未必明白。更為重要的卻是北元雖則土崩瓦解,但草原之上依舊有打著北元黃金家族旗號的韃靼和瓦剌,這些異族蠻夷他日未始不會舉兵來犯,大明王朝更需要一個知兵善戰的皇帝,而不是一個長于深宮的少年君主。

待得宮女伺候自己更衣完畢,朱元璋卻又不禁皺起了眉頭,揮手將宮女趕出房外,獨自端坐尋思。

朱標雖則早逝,但他身為太子的影響之力卻不是那般容易消除,回想昔日自己在稱吳王之際,為定軍心便早早將其立為世子,經過這許多年的刻意扶持,朝中文武百官大半都對其忠心耿耿。自己這一生和太多的讀書人打過交道,早已深知這干酸儒自幼接受的便是忠臣不事二主的燻陶,可謂深入骨髓,非是一道聖旨便能輕易改變,自己若要立朱棣為儲君,還不知曉會在朝中遭遇多大阻力。

饒是朱元璋慣經風,在儲君這個涉及大明江山社稷的抉擇上也不由自主的有些舉棋不定,舉步跨出寢宮,朝武英殿而去。

約莫半柱香時光後之後,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指揮使邁步進到御書房中,叩首頓地參見皇帝陛下。身為天子親軍的首領的他,自然知曉太子逝去會在朝野之中引起多大動蕩,這十數日來不但密令應天城所有錦衣衛屬下密切監視百官,且每日夜間恭候于武英殿外,以便隨時候命。

「朕十數日不曾臨朝,百官之間如何議論?」朱元璋眼見蔣賢到來,又即恢復了昔日君臨天下的氣相。

蔣賢眼見朱元璋神色氣度和昔日仿佛,不由得定下神來,躬身奏道︰「據微臣屬下所報,文武百官眼見陛下多日不曾臨朝,難免驚疑不定,多有言及……」說到這里,忍不住微微抬頭,看了看朱元璋面上波瀾不驚的神色,終于大著膽子言道︰「多有言及皇儲之事。」

朱元璋聞言微微皺眉,心中暗暗嘆息一聲,念及朱棣就藩北平,距離應天極為遙遠,來回只怕要耽誤月余時光,不論一眾朝臣對立儲之事作何態度,自己卻要未雨綢繆早做打算,沉吟片刻後轉身對蔣賢低聲道︰「讓你手下錦衣衛前往北平,接朱棣回返應天。」

蔣賢聞言心領神會,忙即應道︰「微臣領旨。」言罷躬身退出書房之外。

邁步走在寬闊的御道之上,蔣賢遙望夜色中的紫禁城,心中也不禁一陣輕松。

自從獲知太子殿下逝去的消息後,大明王朝未來的儲君花落誰家,這個問題也時時在他心中旋轉。以他對于朱元璋的深知,只覺不論是秦王,晉王,甚至是手握重兵就藩大寧的寧王朱權,都不會是洪武皇帝陛下的選擇,儲君之爭必然在皇太孫朱允炆以及燕王朱棣之間展開。昔日的太子朱標父子深受宋濂等一干腐儒教誨,朝中文官素來將自己和錦衣衛視若蛇蠍,若是朱允炆登基之日,只怕錦衣衛便要煙消雲散,而統帥大軍征討北元余孽的燕王朱棣,不論為大明王朝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也不會被朝中這些忠于太子父子的文臣所喜。試想若是他日洪武皇帝龍殯歸天,燕王登上了皇位,以其當機立斷的性子,則勢必對一眾不肯恭順自己的文臣痛下辣手,只有如此這般,天子親軍錦衣衛方可如魚得水,得以長存于大明王朝。

深夜之中,朱元璋端坐書桌之後,炯炯有神的目光掃視被自己連夜召進宮來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卓敬四人,沉聲說道︰「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古雲︰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朕第四子賢明仁厚,英武似朕,朕欲立為皇太子,何如?」他深知朝中一干文官中,當以面前數人最為忠于懿文太子朱標,是故先行召見,探一探口風再說。

「歷朝歷代,皇位大統皆以立嫡,立長為先。若陛下立燕王為皇太子,將置秦王,晉王于何處?」黃子澄這數日雖則沉浸于朱標英年早逝的悲痛之中,但早有慮及立儲之事,此時聞得洪武皇帝陛下有意立朱棣為儲君,便也不慌不忙,將秦王朱樉,晉王朱-拉了出來作為擋箭牌,胸有成竹的言道。

朱元璋聞言心中不禁一沉。原來他雖是兒子眾多,但由慈孝皇後馬秀英所生的卻只得三個,便是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燕王朱棣以及下面的周王朱橚等諸王卻是其他妃子所生,並非自己的皇後馬氏嫡出。身為庶出子的身份,無疑將是朱棣繼承大統的一大障礙,朝中如同黃子澄這般想法的人只怕不在少數。

方孝孺眼見朱元璋默然不語,忙即伏倒在地叩首言道︰「平民百姓尚且講究個長幼有序,想我大明乃禮儀之邦,如何可以這般立一個非嫡非長的親王為君?」朱標逝世之前,早有御史彈劾秦王朱樉修造王府奢靡無度,被朱元璋召回應天軟禁王府之中。方孝孺對這個秦王素無好感,這般言及嫡長之說,卻是心念自慈孝皇後馬氏逝世之後,朱元璋並未冊立其她妃子為後,由此可見身為馬皇後在皇帝心中分量,非皇帝正妻嫡出的身份便是朱棣的最大軟肋。

朱元璋聞言不禁皺眉,轉頭看了看齊泰問道︰「你卻又是如何一個說法?」他深知黃子澄,方孝孺二人雖則學問極好,卻難免有些迂腐,相比之下,目下面前四人之中,自己倒是更為看重這個兵部侍郎的看法。

齊泰躬身奏道︰「目下北元已然灰飛煙滅,雖則草原之上尚有韃靼,瓦剌,然其勢卻也難和昔日黃金家族嫡系蠻夷相提並論,且互相牽制掣肘,暫無南侵之力。皇太孫雖則尚幼,卻是懿文太子嫡出,賢明仁厚,繼承儲君之位乃是名正言順,可令文武百官,天下臣民信服。」他身為兵部侍郎,深知蠻夷邊患在朱元璋心中分量非輕,這般訴說大明目下暫無外患的形勢,言語所指卻是意指皇太孫朱允炆雖則長于深宮,不知兵事,面對目下大明國泰民安之勢,卻暫時不需面對蠻夷虎視眈眈的局勢。

戶科給事中卓敬眼見朱元璋望向自己,忙即躬身奏道︰「微臣以為,陛下乃我大明朝開國之君,立儲若是非嫡非長,豈非亂了規矩,使得後世子孫無所適從,難免有覬覦皇權者趁勢作亂。想那匈奴,蒙古雖則逞凶一時,然一代雄主死後便即內部征戰不休,究其根本便是爾等蠻夷之輩不論名正言順之正統,只較各人兵力強弱。故此微臣以為陛下萬不可亂了規矩。」他雖則在四人之中最為年輕,但論智計卻非是黃子澄,方孝孺可比,深知朱元璋乃是雄才大略,目光深邃之人,所考慮立儲之事,非是只為一代,兩代打算,是故有此一說。

朱元璋聞得卓敬如此言語,心中不禁極是沉重,皺眉沉吟不語。要知他之所以一意孤行,不顧一眾朝臣反對,讓諸王就藩各地,統領不同數量兵馬,其意乃是與廢除丞相如出一轍,便是未雨綢繆,萬一後世文臣中出現權臣把持朝綱之時,諸王可以率軍清君側,今日听卓敬如此言道,不由得使得他暗自心驚,若是他日朱棣登基,那身為皇後嫡出的秦王,晉王的後世子孫又會不會以朱棣一系子孫庶出的由頭造反作亂呢?思慮及此,心中也不禁頗為矛盾,左右為難,只得沉聲言道︰「茲事體大,非朕倉促之間可以決斷,你等暫且退下,容朕細細思量再做打算。」

遠方天際漸漸露出了魚肚白,洪武皇帝朱元璋駐足窗邊遙望天色,不禁微微嘆息。儲君之事牽扯之處千頭萬緒,彷如斬不斷,理還亂的一團亂麻,竟頭一次使得這位昔年千軍萬馬的統帥,今日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失去了往昔的殺伐決斷,陷入了左右為難之境,暗自思忖道︰也罷,待見過六部尚書,侍郎,御史台等一眾官員再作打算。

十余日後,北平城燕王府中,朱棣端坐書房中,回想昔日小時候被父親狠狠責打之際多有賴大哥朱標求情,情不自禁的對身前那個著黑色袈裟,容貌丑陋的道衍嘆道︰「不想大哥英年早逝,此中沉痛,倒教本王難以言表。」回想朝中一眾文臣素來敵視自己,昔日多有賴這個身為太子的大哥在父皇及一眾文臣之間轉圜,今後沒了這個寬仁的兄長從中斡旋,只怕自己更需處處小心為上。

道衍乃是朱棣的心月復之人,對他可謂知之頗深,此時眼見朱棣神情言語全然不似作偽,也是不由得暗暗動容,正欲說話之際耳中傳來一陣腳步之聲,轉頭看去之時卻見一個神情彪悍,身穿甲冑的漢子來到門外躬身稟道︰「啟奏殿下,應天有錦衣衛前來王府傳陛下口諭。」

朱棣聞言不禁一鄂,轉瞬之間已然禁不住面露喜色,答應一聲後站起身來,緩緩朝外走去。自從獲知身為太子的大哥朱標逝世後,午夜夢回之際,朱棣也禁不住悄悄設想儲君之事,此時聞得錦衣衛前來傳父親口諭,內心之中也是難以抑制的一番波瀾,縱然是平日里里身為大軍統帥,養成了極為沉穩的性子,但此時可謂關心則亂,雙手也禁不住在袖中微微顫抖起來。

獨坐書房的道衍听得朱棣腳步之聲遠去,心中不由暗自嘆道︰該當來的,終究還是來了。他深知燕王朱棣素有韜略,當今皇帝陛下兒子雖則眾多,然秦王朱樉,晉王朱-不堪造就,縱然是諸王之中軍權最重的朱權,雖則論將帥之才不遜于朱棣,無奈少年心性,逃不出情義糾纏,只從他忤逆當今聖上心意,和魏國公徐達之女拜堂成親,由此可見一斑,非是人君之選。道衍自從獲知懿文太子朱標逝去的消息之後,已然猜到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為穩定朝局,勢必盡快對儲君之位做出決斷,那麼在諸王之中,自己輔佐的燕王殿下當是不二人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鹿大明最新章節 | 逐鹿大明全文閱讀 | 逐鹿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