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當代文學,有那麼一點抵觸,友人向我推薦三本書,《一地雞毛》、《銀城故事》、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以讓我窺一窺當代文學發展的堂奧。帶著半欣賞半懷疑的態度去看了看《一地雞毛》,兩個字︰瑣碎,也仿佛只有這樣的一個詞,作者全力地去表達了,字里行間,其形式,其內容也好,非瑣碎不可。沒有等同身受,但是身臨其境,其所敘述的並非我所不能感受的。為世俗瑣事所費心,整天吵架不停的男女主人公,也曾經有過溫馨浪漫的愛情,也會有溫馨浪漫的時刻。這個渾渾噩噩無所作為的小人物,也曾會「說話很直」,懷抱理想,有那麼一份「優雅」的文學情懷。現如今,仿佛只能概嘆「生存困頓?理想坍塌?確定性追求喪失的生存現象?小林感到生活的無意義是因為他的存在理想、價值追尋受到了日益商品化、世俗化的社會現實尺度的嘲弄?(主人公小林在思考,但沒有跡象說明他能思考什麼出來。)庸俗的人際關系網像一張巨網籠罩著小林,在一個高度官僚化的單位里,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抱負和個性」(——來自《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點評。)有時候之所以會寫讀書筆記是因為讀了一本好書,讀了好書,寫了,讀了不好的書,也寫了,想必要有比讀了好書獲得更多的益處才可以。這本書,沒有想象中的好,光看文學史的介紹。仿佛更好。這讓我有這樣的一種錯覺,外國文學史是介紹遠不如內容,中國的是看簡介比親自去讀還好!讀完以後,更引人注目的恐怕不是玄而又玄。可以讓人慢慢咀嚼,讓人獲得另一種閱讀的快感的文學問題,而是庸眾們左右為難社會問題和價值觀問題吧。我感覺8、90年代的中國其實與現在真的何其相似。大家都知道的弊病,都知道應該要解決的問題依舊沒有去解決,還是只去概嘆去感傷,小林兄一面想保住自己的尊師重道時,一面痛罵圍攻自己的現實,順帶把那位「本很尊重」的大領導也罵了一次。這還不夠,借著情節作者把本很「低賤」的商業經濟抬高了一下。因為畢竟賺了他媽的180塊,生活好上了,「管他領導不領導的,要是以後能做天天都去」,把本應「高貴」的文學也借友人之口踩了一下。讓他朝地上啐了一口濃痰說那是︰「狗屁!」這讓我不爽卻讓不少人認同和暗暗爽了一把的,因為世界上有此種價值觀的話恐怕僅僅是保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一家吧。文學沒有那麼高尚,市場經濟也沒有那麼低賤,只是主人公,煩惱之人的代表,**太大了吧,物質的自身的理想都要,兩者之一傾斜淪為庸俗和無奈的一員也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只是最後果不其然最後抄水表的老頭也送禮了,吃著微波爐弄的東西。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吧,生活會越來越來好的。庸俗主義的勝利,未來對「己」而言,前途更光明吧。在這里,**也好理想也好,在這里都模糊了。難道說為家庭,為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豈非不是一個艱辛而又遙遠的理想?它同樣需要個人的努力奮斗啊。與此對比,《銀城故事》就像一部小型的史詩,一部革命黨人奮斗的血淚史。故事大概如下,1910年中秋前夕,長江上游的銀城發生了刺殺滿清知府的爆炸案。面對血肉橫飛的尸體和即將發生的革命黨暴動,已經決心退役的綠營老兵、銀城守軍巡防營統領聶芹軒立即展開無情的搜捕和鎮壓。砍頭示眾之外,又把所有嫌疑人關進站籠,押做人質,勒令革命黨人投案自首,否則每天殺死三人。在總指揮還沒有到來之前,貿然行刺的歐陽朗雲,是銀城育人學校的教員,曾經留學日本,投身同盟會參加反清,並在日本結識了秀山兄妹,又一同來到銀城任教。銀城是一座盛產井鹽的城市。育人學校是銀城鹽商世家敦睦堂族長劉三公和兒子劉蘭亭一同興辦的新式學校。當年劉三公高瞻遠矚,送兒子劉蘭亭、養子劉振武去日本留學,本想振興家業,萬萬沒有料到,他們竟然雙雙投身革命,加入了同盟會。育人學校校長劉蘭亭是銀城同盟會負責人,而表面上率領人馬奔赴銀城鎮壓起義的新軍管帶劉振武,正是同盟會東京總部委任的銀城暴動秘密總指揮。冒險行刺的歐陽朗雲,忍受不了別人的無辜死亡,拒絕了秀山芳子的愛情,投案自首。但本來決心英勇獻身的歐陽朗雲,卻又在凌遲酷刑下終于招供,銀城革命黨人陷于萬分危急之中。身份已經暴露,起義已經毫無意義,總指揮又遲遲不來,辛辛苦苦建立的學校面臨解散,面對選擇的煎熬,劉蘭亭在百般猶豫中最終下令放棄了起義計劃,可又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在地窖里自殺身亡。掃清了攔路的農民起義軍,終于趕到銀城的劉振武,知道了父親為救哥哥活命和聶芹軒做了一場交易,知道自己已經陷入絕境。為了復仇,他決心組織敢死隊去參加聶芹軒的鴻門宴。就在劉振武要拔槍射擊的當口,卻發現父親劉三公被當作人質押上宴席。最終,在萬般無奈中隨秀山兄妹逃亡海外的劉振武,竟又意外地死在自己的骨肉兄弟的刀下。革命黨人的理想,其追求,立足于改造社會,造福人民。但其動力的根源,卻源自于少數幾個人的**(雖說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毫無疑問,歐陽郎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蠢材,但其理想與**的渾濁認識不僅害了自己,導致自己愚蠢和叛徒的罵名同在,還葬送了眾革命黨人的性命。劉蘭亭真漢子,劉鎮武太女敕,在老練的對手面前敗下陣來。有時候不僅在想,為了革命的勝利,要干得比你的對手還狠,甚至于違背了自己乃至大家的道德底線,又有何不可?只是干得比你的對手還殘忍,就變得和他們沒有差別,那麼革命的意義就又失去了。如同一場不平等的游戲,非超凡之人而不可贏啊。《天龍八部》則顯得悲愴而發我心思。喬峰英偉,大氣,登場不久就盡顯王者本色,而已卻最容易遭遇他人的嫉妒,從而遭遇一連的厄運——他被懷疑是他一直對抗的民族敵人——契丹人。但他並沒有輕易被擊倒,他一次次地主動去追查,但又一次次陷入被陷害殺人的危機,武功高強,心思細密的他也毫無辦法,一時間整個武林都與他為敵。當得知真相(果然是契丹人…)後,他又去主動地追查當年害死自己父母的凶手,卻又受迷惑誤殺自己最摯愛的戀人阿朱。阿朱的臨終遺言是希望他忘記仇恨,還有好好照顧她那失散的妹妹阿紫。他這才停止了這悲劇般的「行動」。至于到了最後,他再次以蒼生為重,勸阻遼國皇帝不要出兵侵略宋朝,結果中毒被囚。阿紫逃出遼國,傳信中原,天下豪杰聞風而來,救出蕭峰,並捉住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應有生之年不向宋朝發兵。兩軍陣前,認為脅迫皇帝、愧對族人,因此又自殺身亡。故事至此基本結束,作為書中實際的第一主角,無論是出于個人感情還是以民眾為先,都只能落下悲愴的下場。尤其是阿朱一死,喬峰的身上仿佛就烙上了死亡的烙印,仿佛將來也不可能幸免。對比其他兩位主角,段譽、虛竹甚至慕容復,段譽一生桃花運不斷,還修習了一身絕世武功,一個略有點「無恥」的小色鬼最後也抱得絕色美人歸,虛竹則以行善為先,卻歷經無數劫難而不死,還化解了許多糾纏已久的武林恩怨。慕容復則一心想當皇帝,也不缺乏時機和才能,但最終也只能落得個瘋癲的下場。唉,理想也好,**也好,說到底都是人生中本質中相同的事物,也總免不了宿命這樣東西。不過,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無所質疑的,擁有這樣的覺悟的話獲得什麼樣的結果也是無足輕重的了。主動也好被動也好,結局不可能被確定。喬峰最終自殺身死,追隨阿朱而去,可能也多虧了脅迫皇帝這樣一個契機,段譽一直被動承受著外界的「脅迫」,雖抱美人歸,但卻失去雙親,被擺上了皇帝這樣的尷尬地位,也算是幸福的代價吧。對虛竹而言,恐怕做和尚的日子也比「現在」好吧,至于慕容復的結局,就見仁見智了.基本上是在兩個大的學術層面上繼續展開在它的文學批評功能方(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