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人生 第十一章 送行下

作者 ︰ 冬諺

孫府正門前停放著幾輛馬車,門口聚集著一些給二房送行的人。因為老爺們都在衙門,只有作為主母的大太太和三太太前來送行。

大太太和被丫鬟扶著的三太太對二老爺夫妻說了一些場面話,各拿出200兩銀子的儀程送給二老爺。

二太太看著圍在身邊的大少爺孫環勃和二少爺孫環輝,不放心的再次囑咐道︰「娘把周媽媽留下了,你們有事就找她,要記得常給我們寫信。」

站在二太太身後的周媽媽,出言安慰一直不放心的二太太︰「太太您放心,老奴就是拼勁全力也會護的少爺們周全。」周媽媽明白這是二太太的慈母心在作祟,當母親的總有為孩子操不完的心。

大少爺和二少爺都在國子監上學,早出晚歸的,平日里二太太也沒有時間和他們說上幾句話。周媽媽只要把少爺們的槐蔭閣把持的好好的,丫鬟、小廝都敲打的老實,就不會出現大的差錯。

大少爺孫環勃少年心性,不耐煩母親絮絮叨叨的嗦,今天送行,只能耐著性子再听一遍。

听著周媽媽安慰母親,截住了母親的嘮叨,大少爺心底暗喜,忙表態道︰「娘,我們有祖父、祖母照顧,您還特意為我們留下周媽媽,就放心吧!兒子大了,會帶好弟弟的。」

知子莫如母,二太太一听兒子的話,就知道兒子孫環勃又不耐煩听這些瑣事,只能在心底感嘆男孩子心粗,不如女兒家細膩,想想帶在身邊的小女兒孫淑嬌,找到了一絲欣慰。

二太太順著周媽媽和兒子孫環勃的話,也就不再提這些瑣事了。

二太太把小兒子孫環輝拉倒身邊,囑咐他要听哥哥的話。

二老爺看看時間,差不多該出發了,就招呼所有人上車。

這次二太太跟隨二老爺去蓬萊上任,帶的人比較多,滿滿當當的十輛馬車。其中二老爺自己一輛馬車;二太太、五小姐淑嬌以及二太太的2個隨身大丫鬟一輛馬車;2個侍妾和各自的大丫鬟一輛馬車;剩下的丫鬟、僕婦兩輛馬車;男僕隨著剩下的五輛行李車。

等所有人都上了馬車,安頓好後,一聲令下,車隊就由威遠鏢局的四位鏢師護送,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二老爺收好大太太和三太太送來的四百兩銀子,捏捏暗袋中父親給的二千兩銀票,深深的吐出一口氣。憶起父親私下給自己銀子時說的話,現在還是深受感動。

孫府今年年初剛剛分了家業,只是太夫人和太老爺還在世,對外沒有宣稱分家,一家人還是住在一起,也就是內分外不分。

二老爺的產業主要是田莊和鋪子,鋪子的收益是每個季度末才上繳一次,現在還到時間,沒有收益可拿。雖然二老爺手里還有一些錢,二太太的陪嫁也不少,不過太老爺還是拿出二千兩體己給二老爺應急。

二老爺對太老爺的態度一直是恭敬有余而親近不足,太老爺為他上任做的幾件事,讓二老爺孫志杰反省了很多,意識到父親也是很關注自己的。現在想起父親,二老爺的心里覺得親近了許多。

七天後,二老爺到了蓬萊的平安信就送到了太夫人和太老爺的手上,一直牽掛著這件事,收到這封信太夫人的心才算安穩了下來。

太夫人打發丫鬟把二太太一起寄來的信送到了大少爺孫環勃的手上,另外還打發順道丫鬟給二小姐淑琴和李姨娘報了平安。

話說二老爺的離開,對孫淑婷並沒有什麼影響,每天從早到晚跟著逄嬤嬤學規矩已經佔據了孫淑婷大部分的精力。當孫淑婷漸漸的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才騰出精力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四月初十早上,大太太給太夫人請安的時候,太夫人就吩咐大太太,這兩天錦繡閣的繡娘會來給主子們量體裁衣,讓大太太到時做好安排。

按規矩衣物太太們每人每季度8套;姨娘、小姐、少爺每季度6套;妾侍每季度4套。超出份例的部分就要自己出錢購買,當然孫府主子購買錦繡閣的衣物會有一定的優惠。

孫府的下人是每人每季度2套衣服,和主子們定做衣服的時間相當,不過不是由錦繡閣的繡娘們縫制,而是由孫府的繡娘縫制的。當然得寵的丫鬟和僕婦會有主子賞賜的份例外的衣物或布料,可以多幾身替換的衣物。

四月十一巳時四刻孫淑琴和孫淑雅早課結束後,倆人來到靜室,邀請大姐孫淑婷一起去大太太那選做衣服。

現在正是衣物換季的時候,錦繡閣的生意紅火,繡娘們忙著給各家的貴人裁制衣物。作為東家,錦繡閣更是派出最強的繡娘陣容為孫府的主子們量體裁衣。

女人的愛美天性讓三位小姐听到繡娘到來的消息,都格外的興奮和期待,同樣需要量體裁衣的逄嬤嬤痛快的放過了三位小姐。

等到孫淑婷姐妹三人到的時候,姨娘們正熱熱鬧鬧的選著衣服的面料和款式。

七小姐孫淑芳年紀還小,樣式和顏色由大太太做主已經選好了。八小姐孫淑湘更是剛會走路不久,更不能拿主意,孫姨娘也沒有帶她過來。考慮到湘姐年紀小,皮膚嬌女敕,孫姨娘挑選的布料以柔軟、舒適為主。

大太太看著大小姐孫淑婷和三小姐孫淑雅在各自在生母幫助下挑選布料,母女間的親密刺得大太太眼楮生疼,眼光里更是閃過一絲記恨。

孫姨娘的女紅出色,從做丫鬟的時候開始就給大老爺縫制衣物,直到現在即使再忙,大老爺的貼身衣物也還都是孫姨娘縫制的。

大太太不是沒有給大老爺縫制過衣物,不過那都是剛開始倆人感情還可以的時候做的。大太太的女紅並不好,情濃時還費心費力的為大老爺做過衣物,大老爺也只是穿過幾次,並不喜歡。後來二人感情出現問題,大老爺就再也沒有穿過大太太做的衣服,大太太很是倔強,從此在大老爺的衣物上就沒有動過手。

雖然大老爺和大太太感情不睦,不過為了嫡子謙哥,大老爺給予了大太太很多的體面和尊重,可再多的體面和尊重也改變不了大老爺對孫姨娘的另眼相待和更願意去美艷的周姨娘那的事實。

大太太想過抬舉幾個人分散一下大老爺對孫姨娘和周姨娘的寵愛,不過都讓大老爺擋回去了。

從小受的教育和看到的宮廷爭斗使大老爺明白,後院中的妻妾和睦是不存在的,平衡很重要。

女人多,是非也多,大老爺並不是貪愛美色之人,不想給自己添麻煩。公事已經佔據大老爺太多的精力,不想為女人間的爭寵再來分散自己的精力。

孫淑婷姐妹三人一邊挑選布料,繡娘們同時給她們量尺寸,把每人選好的樣式和布料及特殊要求分別記錄下來。

等一切都弄妥當了,半個時辰已經過去了,定好大概送衣服的時間,大太太就安排人把繡娘們送出府。

辭別大太太後,孫淑婷和孫姨娘一起回孫姨娘的院子。進入內室後,孫淑婷拉著孫姨娘的袖子道︰「姨娘,你給我找塊布料,我想給逄嬤嬤做身衣裳。」晃了晃孫姨娘的袖子,接著道︰「您看,逄嬤嬤教了我快一個月了,挺盡心的,我想表示一下心意。」

孫姨娘雖然意外孫淑婷的要求,不過也不反對孫淑婷拉攏逄嬤嬤,逄嬤嬤這樣有本事的人,能教給孫淑婷的本事越多,孫淑婷以後的日子就會越好過。

孫姨娘坐在椅子上道︰「你讓我想想,布料不能太名貴,逄嬤嬤的身份決定了不能穿太名貴的衣服,要合適,天很快就熱了,又要體現心意」。

孫淑婷熱切的盯著孫姨娘,心里不停的祈禱著孫姨娘能夠想出來。

果然沒有讓孫淑婷失望,從沉思中回過神來的孫姨娘笑著道︰「還別說,我這還真有合適的,這真是我的壓箱底了。」

說著就取了自己庫房的鑰匙帶著孫淑婷親自去了庫房。

孫姨娘從箱子中找出布料,是一塊暗紅繡雲紋蜀,布料雖不名貴,但透氣性好,舒適、清爽,適合做夏天的衣服。同時孫姨娘還給孫淑婷找出了一塊姜黃色流彩飛花羅,讓孫淑婷自己作件夏衣。

抱著布料的孫淑婷和孫姨娘回到內室後一直談論著給逄嬤嬤做的衣服樣式,孫姨娘給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

和孫姨娘的討論了一會兒,逄嬤嬤的衣服樣式基本定下來了,就等著拿到逄嬤嬤的尺寸。

在孫淑婷看來,只有合體的衣服才能體現心意,更讓逄嬤嬤驚喜。

飯桌上,孫淑婷又和孫姨娘討論了一些做衣服的細節建議,午飯結束後孫淑婷就回了自己的留香閣。

午時六刻的時候,孫淑婷來到靜室隔壁的繡房找自己的外婆,把自己需要逄嬤嬤衣服尺寸的事情告訴了她。

外婆孫張氏按自己一輩子的做衣服的毒辣眼光和私下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把逄嬤嬤衣服各個部位的尺寸告訴孫淑婷。接著提醒孫淑婷道︰「年紀大了的人不能穿太緊的衣服,做的時候稍微方寬一下尺寸,這樣做出來的衣服穿著會更舒服。」

孫淑婷又听外婆講了一會兒做衣服的注意事項後,才告別去靜室繼續下午的規矩學習。

接下的幾天,孫淑婷的空閑時間都用在了做衣服上,緊趕慢趕,五天後衣服終于做好了。

當孫淑婷把熨燙好的衣服拿給逄嬤嬤試穿的時候,清楚的從逄嬤嬤的眼中看到了意外和感動。

逄嬤嬤一邊輕輕的撫模著衣料,感受著細膩的紋理,「大小姐,您真是費心思了,奴婢怕擔當不起。」從針腳上逄嬤嬤就能確定是孫淑婷親手縫制的,能用幾天的時間縫制一件符合自己穿衣風格的合體衣物,其誠意可見一斑。

「嬤嬤,人家教授弟子還有拜師禮呢,何況您呢?」通過這些日子的接觸,孫淑婷知道逄嬤嬤絕對是個有本事的人。能遇到逄嬤嬤是孫淑婷的幸運,何況二人還氣場相合,相處愉快。孫淑婷明白感情也需要經營,和逄嬤嬤的關系越好,才能讓她願意教導更多的東西。孫淑婷相信在宮闈中生活了30多年的人,經歷的和了解的爭斗手段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比擬的。

孫淑婷一直以來對逄嬤嬤的尊重是逄嬤嬤所能夠感受到的,明白孫淑婷所言非虛。

對于和家人關系冷淡且不可能有自己兒女的逄嬤嬤來說,這種像親人般的溫馨關懷更加難得,特別是這份關懷還是來自逄嬤嬤很有好感的大小姐孫淑婷。主僕感情逐步加深,最後逄嬤嬤更是跟著孫淑婷出嫁,幫扶、陪伴了孫淑婷一生,當然這是後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庶女人生最新章節 | 庶女人生全文閱讀 | 庶女人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