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人生 第二十章 端午下

作者 ︰ 冬諺

年紀大的幾個少爺不願意守在包廂中觀看比賽,他們更樂意到現場去感受那熱烈的氣氛。當為首的大少爺提出來的時候,年紀小的幾個少爺也都用大大的鳳眼熱切的看著太夫人和大太太。

太夫人也樂意不拘著他們,就笑著對大太太道︰「讓這些皮猴子去吧!既然出來了就好好樂呵樂呵……」,說完調頭對孫淑婷姐妹們道︰「你們可不能去……河邊太擠,太陽又那麼大……陪著祖母,別曬黑了……咱們在這看也一樣,等他們回來後就讓你們去逛街。」連哄帶勸的幾句話,就把留守的小姐們的不高興打消了。

少爺們一個不留的全都要去,連最小的衛哥都不樂意呆在包廂中看比賽,大太太只好多安排丫鬟和護衛陪著他們。

等到少爺們呼拉拉的全走了,包廂中一下就顯得格外空曠。從窗口望去,沿河的大街上車來人往的好不熱鬧。

漸漸的听到敲鑼打鼓的聲音,孫淑婷姐妹幾個快步走到窗前,原以為是龍舟比賽就要開始。

看了一會兒,才看到一支舞獅隊伍從遠處走來。

隨著舞獅隊伍的漸漸走近,孫淑婷留意到舞獅隊後面有六組人,每組穿不同顏色短打,且每組有六個人。

「祖母,舞獅隊伍後面跟著的是什麼人」孫淑婷身邊的孫淑琴問太夫人。

太夫人看著孫女們都盯著自己,想要知道答案,笑著開口道︰「那就是賽龍舟的水師,每個水師隊伍有六名水師,每個隊伍穿的衣服顏色是一樣的,每年都有六個隊伍參加比賽……看就是紅色、黃色、橙色、藍色、青色、褐色這六種顏色,只有紅色是每年的第一名穿的顏色。」指著走近的紅色隊伍告訴孫女們,「去年得勝的隊伍今年就穿著紅色短打參賽,其他五隊是從二十個報名隊伍中選拔出來的。」

「祖母,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爭著參加比賽,是因為獎品昂貴嗎?」也是第一次看龍舟比賽的三小姐孫淑雅好奇的接著問太夫人。

太夫人模模孫淑雅的腦袋,回道︰「有人是沖著獎品來的,有的人不是。」

孫淑婷雖然也沒有看過現場的龍舟比賽,也了解祖母為什麼說有人不看重獎品。現在正六品都水司僉事杜水光,就是從這龍舟水師中月兌穎而出的。

雖說正六品的都水司僉事職位並不高,對于平頭百姓而言,這就是一飛沖天,而且後來陸陸續續的,很多優秀的水師都水司或兵部招攬。雖然目前職位沒有人比杜水光職位高,不過對于窮苦百姓而言,這就是一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畢竟貧寒出身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讀書或者喜歡讀書。

過了近2刻鐘,舞獅隊才到達龍舟比賽的出發點。在一陣鞭炮和銅鑼、缽鼓聲中,伴著獅子的舞動,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正式開始。

按照規則,六支隊伍抽簽,兩兩比賽,勝出的3支隊伍中用時最短的直接晉級決賽,余下的兩支隊伍要競逐另一個決賽名額,最後進入決賽的兩支隊伍再爭逐第一名。

兩兩比賽中,勝出的隊伍是紅隊、黃隊和青隊。因為孫府包廂坐落的位置,無法看到隊伍到達終點的場景,只能通過鼓聲听出是誰得勝。

有丫鬟往來于包廂和大堂之間,把勝出的隊伍用的大概時間報給太太、小姐們。酒樓大堂里有專門的地方安排先生和小二記錄比賽用時。

酒樓里給出的時間和比賽現場記錄的時間,相差也只有幾個呼吸,誤差可以忽略不計。酒樓里的這些服務,讓客人既能舒服的觀看比賽又能了解很多比賽信息。

每逢有水上活動的時候,護城河畔這些酒樓、茶館的生意就特別好。

通過初賽,紅隊直接晉級決賽。勝出的黃隊和青隊進行下一場比賽,最終黃隊以一點點的優勢勝出,進入決賽。

在等待決賽開始的時間里,大家都在討論誰將會勝出,很多人支持紅隊,實現龍舟比賽的三連冠。很少有人看好黃隊,不僅僅是因為紅隊實力擺在那,還有黃隊連續參加兩次比賽,在體力和士氣上已經比紅隊差很多,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

通過丫鬟的傳達,各種激烈的辯論傳到了孫府眾位女眷的耳中,大廳中勝負標盤上大約三十個人中才有一個支持黃隊勝出,比例相差懸殊。

孫府的眾位女眷們也在討論誰會勝出,按照丫鬟傳遞來的信息,大家覺得紅隊勝出的希望很大。

可孫淑婷總覺得紅隊有點懸,在很多事情上孫淑婷的直覺是很準的。

經過激烈的決賽,黃隊以微弱的優勢勝出。在決賽中黃隊以領先半只船的優勢在最後成功反超,獲得最終的勝利。

當黃隊接過勝利者的百兩白銀和六套紅色短打賽船衣服時,護城河畔響起了久久不歇的歡呼聲。

當然大廳中賭黃隊勝出的人的歡呼聲更是激烈、高昂,不僅僅賭贏了有面子,他們更獲得了不菲的收獲。

************

「真沒想到最後是黃隊領先,紅隊怎麼會輸呢?」

「我看是紅隊驕傲了,老話說得好啊---驕兵必敗。」

「我覺得是黃隊計策用的好,讓紅隊輕敵了,每次用的時間都比紅隊多,還多劃了一次,讓對手以為勝利在望,誰料最後會功敗垂成。」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覺得是黃隊實力強。」

「計策也好,實力也罷,反正是黃隊正大光明的贏了。」

孫淑婷兄妹幾個逛街的時候,到處都能听見關于這場龍舟比賽的討論聲。孫淑婷牽著承哥的手,听著他興奮的比劃、說著龍舟比賽的場景。

出來逛街的是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少爺們是從大少爺到七少爺兄弟七個都出來了,其他的少爺小姐們年紀都太小,太夫人和大太太不放心,把他們留在了身邊。

孫淑婷頭上帶著遮陽帽,帽檐邊垂下淺粉色紗巾,直到頸部。既防曬,也是因為孫淑婷不方便像年小的妹妹們那樣直接拋頭露面。在京都,漸漸的興起十歲以上的未婚小姐上街戴圍帽,孫淑婷也算是順應潮流。

孫淑婷他們大的牽著小的,在四個年輕護衛的陪同下,順著人流往前走,看到喜歡的攤位,都去瞧瞧。雖然女孩子喜歡的東西和男孩子不一樣,不過為了安全大家還是在一起沒有分開逛。

這里不是京都繁華的地方,店鋪里的東西也不精致,除了年長的孫淑婷和孫環勃定力強,沒有買幾樣東西外,其他的弟弟妹妹或多或少的買了不少看中的東西。府里的吃用都不差,對年幼的弟妹們而言,親手花錢買東西的興奮是難以言喻的。

當他們走出這條購物街,每個人手里都提著不少的東西。孫淑婷一手拿著東西,一手牽著承哥。承哥則舌忝著手里的糖人,被孫淑婷牽著的手里還拿著照他的模樣捏的小泥人。

出了購物街,沒有兩邊的小攤擋路,路面顯得很寬闊,在此等候的車夫看到小姐、少爺們出來後,忙上前招呼。

其中一個車夫上前對為首的大少爺孫環勃道︰「大少爺,太太已經回府了,吩咐小的在此等候,不知少爺、小姐們是不是現在就回府?」

孫環勃看了看身後的弟妹們,年長的幾個交換了一下意見,大家一致決定回家。

孫環勃把弟妹安排上馬車,他和弟弟孫環輝騎馬,才啟程回府。

現在人流分散了很多,不似來時的擁擠,花了二刻多鐘,就到家了。

馬車上的少爺、小姐們由丫鬟扶著從踩腳凳上下來,就有等候在一側的大丫鬟荷香上前行禮,「奴婢荷香給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四少爺、五少爺、六少爺、七少爺請安,給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請安。」荷香先依次給小主子們行完禮,才接著道︰「太夫人特意吩咐奴婢在此等候,讓少爺、小姐們都去芷蘭院參加宴席,宴席快要開始了。」

孫環勃和孫淑婷姐弟們都知道每年端午都要在芷蘭院聚餐,緊趕慢趕的回來了。

時間還算寬裕,離開席還有2刻鐘,大家各自回到住處放下東西,整理或更換衣物後,才去太夫人的芷蘭院。

孫淑婷和弟弟孫環承一起來到芷蘭院,在丫鬟的指引下來到自己的席位。和往年一樣,席開四桌,太太、老爺們一桌,少爺們一桌,小姐們一桌,姨娘侍妾們一桌,這些都擺在太夫人屋子的客廳中。

下人們則有廚房加菜,並發放粽子和銀錢過節,當然也有主子自己出錢置辦酒席,讓丫鬟、小廝們一起樂呵樂呵。

孫淑婷在位子上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去了太夫人身邊把湘姐帶了過來。

現在湘姐還小,待在太夫人和孫姨娘她們桌上都不合適,孫淑婷把湘姐抱到自己桌上,讓她感受一下過節的氣氛。

宴席上,孫淑婷這一桌,除了三歲的孫淑芳和四歲的孫淑君要女乃娘照顧外,其他小姐們都是由伺候的丫鬟布菜。

餐桌上的菜很豐盛,四干果,四鮮果,四醬菜,四冷盤,八熱菜,還有一個湯,一個粥,主食是粽子。雞鴨魚肉,新鮮蔬菜和野味樣樣俱全,雖然樣數多一些,可量不大。既沒有違背孫老太爺提倡的節儉,也帶著節日的豐盛,可以看得出大太太為了這次的宴席很是花費了心思。

自家人吃飯沒有那麼多的客套,交談也是低聲細語的。孫淑婷給湘姐盛了一碗南瓜小米粥,墊墊肚子,才給她夾了一些能吃的菜。

湘姐雖然年紀小,可也最敏感的,感覺到吃飯的氣氛與往日不同,沒有太鬧騰,乖乖的讓孫淑婷喂食。

孫淑婷把湘姐喂飽,就放下湯匙,先吩咐身後的丫鬟去把鄭女乃娘找來,接著才用手絹給湘姐擦擦嘴。

孫淑婷快速的吃了一些墊饑的菜肴和粽子,吃了七成飽就停下了。孫淑婷吃完後就把湘姐從鄭女乃娘那抱了過來,坐在餐桌上和妹妹們低聲說話。

等大家都吃的差不多,就有丫鬟把漱口水送上來,還有丫鬟用托盤托著痰盂。在主子們漱口的時間里,另一撥丫鬟上前把餐桌收拾干淨。

等主子們再次坐在收拾干淨的餐桌前,就有丫鬟把泡好的茶水依次放到每個人的面前。

大家喝了杯茶,說了會兒話,就起身和太夫人、太老爺拜別,各回各處歇息去了。

太夫人吩咐大家回去早點歇息,心疼的讓孩子們晚上就不用來請安。

孫淑湘在孫淑婷的懷里,已經迷迷糊糊的要睡著了,為了不折騰湘姐,孫淑婷等大家都離開,和祖母說了一聲後,就抱著湘姐去了湘姐的房間。

在女乃娘鄭氏的幫助下,孫淑婷把湘姐放在鋪好的床上,自己則在一邊輕輕的拍著湘姐的後背。

等著湘姐完全睡熟,還繼續輕輕拍著她後背的孫淑婷,也迷迷糊糊的在一邊睡著了。

**********************************

作者言︰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庶女人生最新章節 | 庶女人生全文閱讀 | 庶女人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