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在大唐愛 第109章 聖心難揣

作者 ︰

申時一刻,長慶軒(夢在大唐愛第109章聖心難揣內容)。

由于今日乃是小年,是以,長慶軒里此刻早已是張燈結彩,賓客滿座(夢在大唐愛109章節)。大紅燈籠高高掛,明黃錦緞繞柱梁。

不但有宋王成器、申王成義端坐在案席,就連已逾七年之久未拋頭露面在長安城的薛王叢,竟也趺坐于今夜的這場宮宴之列,且,此時正與岐王範興致勃勃地舉樽對酒豪飲在興頭上,暢懷無所不談。

跽坐于長慶軒右側一長排食案前者,其間坐有李林甫、李適之以及裴耀卿等數十位朝野重臣。值此節慶,群臣入宮朝謁,便被當今天子留于宮,逢著今個一年一度的宮宴,與君同樂番。

李椒跟隨李嶼步入長慶軒時,見到的便是眼前這幅李唐家的諸王和李唐王朝的眾臣子其樂融融的場景。不過,而今這盛唐天下的主宰者——唐玄宗李隆基的御駕,這會兒工夫尚未駕臨。

「叔父,嶼兒來遲,未及恭迎,誠懇叔父寬諒。」一入長慶軒,李嶼即徑直朝著宋王成器等人所在方向疾走去,待拱手行完禮,遂稍側身,對正亦步亦趨于其身後的李椒示意道,「椒兒,還不快些見過諸位阿翁?」

李椒于是謙恭有禮的跨前一步,躬身道︰「椒兒見過諸位阿翁。」

宋王成器、申王成義乃是李隆基之兄,岐王範、薛王叢乃是李隆基之弟。于旁人眼中,李隆基乃是個極重感情之人,素來與這幾個兄弟相處的融洽有愛。想當年,李隆基即位之初,時常長枕大被與宋王成器、申王成義、岐王範及薛王叢四人同寢,並不時設宴與四兄弟同樂,還曾在興慶宮的寢殿里設五幃,與各王分處其中。徹夜促膝談詩論賦,彈奏絲竹,議謀國事。而李嶼做為李隆基的第三子,單論輩分,理當先禮于人前方是為合禮。

宋王成器等人見狀,遂浮現可掬的笑容道︰「哎,無需行此大禮,今兒是個普天同歡的喜慶日子。莫為這些繁文縟節拘縛了興致。只當是場家宴即好。這個可就是椒兒了?來。快些近前來,讓吾等看看。」

「孫兒正是椒兒。」請示眼憨然賠笑的李嶼,李椒應聲湊向食案旁的空位之處(夢在大唐愛第109章聖心難揣內容)。

「嗯,瞧這眉毛鼻子,還跟裹在襁褓中時候一模一樣,並無幾多變化。」繼宋王成器之後。申王成義眼神精光的接話道。

岐王範端持著樽中酒,立時從旁插截道︰「怎無變化?人不是已長大,且生的這般白秀。」

「唉!歲月不饒人啊。當年吾等歸隱田園之前。臨末最後一次抱椒兒時,椒兒那時才多大丁點?尚是個黃口小兒。這一晃已然三年又五載逝去,看來。吾等不服老是不行嘍!」望著李椒,申王成義搖頭嘆息著。

這過程間,唯有薛王叢一人,徑顧在自斟自飲,只字片語也未搭腔。

然而在李椒孩提時的記憶中。對宋王成器和申王成義、岐王範的印象並不怎深,反而尤屬薛王叢,留予李椒的印象格外深刻。李椒出生那年,之于李嶼而言,可謂是個雙喜臨門的吉年,不止是喜得麟兒,與此同時,李隆基更是封賜了座宅邸賞給了李嶼做王府,以慶皇孫的誕生。故,一夕之間整個忠王府成為世人矚目的熱鬧之所,見日登門造訪、攀賀奉禮者絡繹不絕,比肩接踵。時至李椒抓周之日,來來往往于忠王府門前的車馬愈顯門庭若市。至于李唐家的人,則唯恐禮下于人落人話柄,當日無不是一擲千金。但有一人除外。

在那個舉世注目的日子里,薛王叢卻是兩袖清風去了忠王府。確切來講,其實也算不得兩手空空,薛王叢實也帶了件薄禮——一只街頭叫賣尚不足文錢的風鳶,提在手渾身酒氣燻天的于眾人側目下,一頭栽倒在了忠王府門台子上,尚未獻禮便已不省人事宿醉了過去。事後,此事自然變為舉國上下茶余飯後一頂一的趣談。直至如今,在某些場合,譬如現下,眾人看見薛王叢,尤其是睹見薛王叢與李椒前後俱現身在場之時,有的人的眼神仍不免激蕩起怪味。顯而易見,時下李嶼、李椒的到來,使在席者掀起了陣不小的嘈切,淨在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些甚麼。

反觀薛王叢,對于他人的指點卻一律漠然視之,不管是往昔亦或是現在,概貌似根本視而未見听而未聞一樣(夢在大唐愛109章節)。但見李嶼卻不無尷尬,心知肚明定然是叫人啐叨起了不該念起的陳年舊事,故才惹人指手畫腳。較之于李嶼的如芒在背,李椒倒是毫未在意斷斷續續鑽于耳的那幾道嘲謔說笑聲,亦未因此顯露出分毫的窘困。

然,今兒個怎說亦是宮宴,那些說三道四的人,總不宜全無顧忌,少頃嚼舌頭根子,便也知趣的埋下頭去,不敢再妄加非議。畢竟,縱使人家再不濟,也是皇親,這說笑也需拿捏尺度。

就在這時,只見長慶軒外行色匆匆走進主僕仨人,竟是壽王李瑁帶著兩名家丁僕僕趕來赴宴。

不同于李嶼父子的則是,李瑁進入長慶軒後,頭眼看到的人卻是李林甫,即時拱手迎向的人,亦為眼下正與李林甫同側坐于右席位的朝野諸臣︰

「李相,李侍中,裴侍中,諸位大臣萬福。」

群臣見李瑁沖李林甫、李侍中及裴耀卿等一作招呼過後,順便也一帶而過其他在座的諸臣子,遂忙起身回禮︰「壽王安好。」

武惠妃在世時,即與李林甫交好,關系匪淺。雖說前不久武惠妃已是香消玉損,但李瑁身為武惠妃之子,子承母路,同李林甫走的較近,確也不足為奇。何況,李林甫本就一直在暗里策動群臣,意欲呼吁朝臣一並上書進諫,請李隆基冊立李椒為新儲,榮遷東宮之主,替補監國之虛位。且,今個白日,李林甫還曾當面對李隆基有此一提。關乎這一點政見。朝野內外但凡明眼之人,盡對此洞悉的了然于心,想必李椒自是同樣心中有數,只不過心照不宣罷了。就算是故作親厚有加,那也得假戲真做才是。

「呦,這不是阿兄?」半晌,余光睨見李嶼站在對面,李瑁率然轉身走向李嶼。待環見薛王叢等人時刻。才又補續道。「瑁兒見過諸叔父。」

「免了。」宋王成器既為薛王叢四人之中的長兄,聞李瑁見禮,便有權代為抬袖作答。只是口吻淡若清水,听似無色又無味。全不像適才見著李椒時分,讓人一見即透著那麼股子親切感可言(夢在大唐愛第109章聖心難揣內容)。

本著長幼有序之禮,待李椒先行與宋王成器等人寒暄畢。李嶼這才對李椒回拱道︰「十八弟來了。」

「阿兄幾時入的宮?椒兒也一同跟來了。」李瑁一雙桃花眼,閃著濃濃的笑意夾了眼李椒。

李椒原地躬身道︰「椒兒見過叔父。」

「吾也是剛來。」李嶼看眼李椒,略頓。正要再說些甚麼,只听長慶軒外已然傳入一道尖柔著高嗓兒的拉長調聲︰

「聖人至!」

回頭便見李隆基的龍駕已停至長慶軒。

諸臣見李隆基下了御輦,龍行虎步直入長慶軒而來。清一色由席位站起,面面恭迎向聖駕︰「臣等參見陛下。」

李嶼、李椒及李瑁自也不例外,朝李隆基俯首之余,當即不約而同退卻至側。

待李隆基步至龍座,方單手背于後。龍目微挑道︰「卿等起見吧。」

「謝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諸臣遂轉向龍座,再度齊聲頓首。

「今日乃是辭灶節,朕設宴于此,一者,是欲與卿等,行君臣同歡,其次,朕要告知卿等一則喜訊。」李隆基龍顏威嚴的說著,便睇視下座的李林甫等人,頓了頓,才又說道,「日間李相、李侍中、裴侍中奏報朕,邊陲首戰告捷,此乃可喜可賀之佳訊。朕已派人日夜兼程馳往邊關,犒賞邊軍,不論官卑,凡有功于國有績于民者,統嘉升官次,以慰邊軍將領之功績,以舞將士之士氣!」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紛紛離席,恭敬的聚于長慶軒殿堂下,叩首于地,三呼萬歲。

目注諸臣叩恭,李隆基挑目薛王叢一側的寥寥幾人,須臾,正色道︰「由自廢太子罷黜,迄今為止,已有段時日(夢在大唐愛109章節)。東宮之位,虛懸已久。朝政之事,朕,近來日覺力不從心。鑒于歷朝前車之鑒,儲宮虛位,不定所立,實非是甚幸事。故,今,朕當決于重臣前立定新儲。」

李隆基之聖意,下達的未免突如其來了點。諸臣聞罷李隆基言外之音,頓添惶訝之色,相覷之際,卻又無人膽敢當庭吭議。惟余李林甫,尚算淡定,似是胸有成竹。

薛王叢卻還是副無所謂的樣子,只管凝神于擺在食案上的那壺酒,仿乎壓根就充耳未聞李隆基的金口玉言。

靜候李隆基聖諭的空當,李椒狀似無故的暗斜眼身前的李林甫官帽,在這大冷的天里,額際早是滾燙著滲出層細密的汗珠。再看李嶼,杵立于宋王成器等人身後,徑自低沉著頭卻不知究竟在思索何事。

李椒緊挨于李嶼旁邊,臉上亦相摹不出任何的表情。自古立儲,不是立長便是立賢,反正不致以立孫就是。諸臣只在忍不住月復誹犯嘀咕,今日這殿堂上,評視于外人口中的長與賢,二者卻有幸均在。果是聖心難揣。

李隆基目光從李瑁身上一掠而過,滑及李椒,片刻,方落定于李嶼頭頂︰「忠王仁孝,年又居長,當守器東宮。傳朕旨意,擇日下詔,並昭告于天下,年,伊始之月,委責忠王監國,朝臣相輔之佐之。」

李隆基此諭一出,李林甫面色「刷」地蒼白。李瑁亦隨之變色,瞬息人色全無。

而李嶼仿佛也被這從天而降的「擔子」,砸襲懵滯,楞是忘卻叩謝這份別人求之不得的浩蕩皇恩。反倒是李椒,瞳底隱斂過了一抹喜色。

「臣等遵旨。」

直至眾臣再次頓首,李林甫與李瑁及李嶼三個人,方才無措的隨即伏拜在地。(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在大唐愛最新章節 | 夢在大唐愛全文閱讀 | 夢在大唐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