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在大唐愛 第173章 後位

作者 ︰

勤政殿(夢在大唐愛173章節)。

為免掃興,江采隻並未提及李瑁及楊玉環特來探望之事。宮中處處布滿李隆基的眼線,江采隻自知,即便不刻意說提此事,想必也難逃李隆基法眼。連同東宮那邊,此時正在操辦張良娣壽辰一事,定然亦在李隆基掌悉之中。

既是用膳,便痛痛快快簡簡單單的吃。正所謂「食不言,寢不語」,安靜而不失溫馨,如此再好不過。

女人本即話多,故,必要之時,必須懂得收斂(夢在大唐愛173章節)。李隆基之所以屢屢單召江采隻獨陪共膳,無非是滿意于,江采隻跽坐在食案前時的這份少言寡語,全不像後.宮的其她妃嬪一樣,每每陪侍于旁時,總在挖空心思的多嘴多舌,句句有所針對,意有所圖,往往攪得李隆基連頓飯也吃的食之無味。

「陛下,少時嬪妾便徑直回梅閣了。陛下也好專心圈閱奏折,處理朝政之事。」將近用完膳食時候,江采隻柔聲細語說著,邊為李隆基添了勺羹湯,儼然一副賢妻良母之貌,只可惜……

驀地又思及江采隻日前滑胎的事,李隆基龍顏微黯。有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許是近幾日太過悲慟于皇兒胎死月復中的緣故,李隆基夜寢時分,夢魘中總縈追有襁褓里嬰兒的啼哭之聲,雲里霧中,卻總也模不見蹤影。午夜夢回,夢中驚醒,一扭頭卻發現與之同床共枕于側的江采隻眼角掛著行清淚,唇際噙有咸澀的淚痕。

縱使如此,日間相處時,不管是大庭廣眾之下,亦或是兩人獨處于芙蓉帳之內,江采隻卻從未在李隆基面前表現出過一絲一毫的不快,甚至乎連只字片語失子之痛的怨尤之詞亦不曾當著李隆基之面哭訴半回。李隆基不是不知。江采隻實則是把心中隱傷在以一己之力盡可量承忍之淡化之。時間是撫平一切創傷的良藥,江采隻絕口不提傷情事,李隆基當然更明曉,其實,江采隻更是在為大局顧慮,不想因于李唐家一家之小事而累及整個天下的社稷之大事。

知書明是非,通情則達理。對于江采隻的知書達理,李隆基除卻由衷喟嘆不已。唯有愈為疼惜眼前的這個女子。補償之︰「愛妃,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不可一日無主,今下中宮無後,後.宮是非不息則不利前朝安定,朕思來想去之下。決意擇日行冊封大典,加封愛妃入主中宮,替朕打理後.宮諸多繁瑣。以安天下,以慰臣民。朕堅信,由愛妃帥六宮之人。必可為後.宮、為大唐增添蔥蔥佳氣!」

立後之事,李隆基確實忖度久矣。奈何自武惠妃去年仙逝之後,一直未有較合適的人選。畢竟,冊立新後,乃國之重事。的確。後.宮不寧,足致朝野震蕩,是以,入主中宮者,不止要德才兼備。

反觀江采隻,聞李隆基言,頓怔懵,持于手正要夾菜的箸,「啪嗒」一下子滑月兌出手,掉落在地之際,這才回過神來,意識到己身的失禮,忙垂首起身屈膝︰「嬪妾失禮,懇請陛下寬恕(夢在大唐愛第173章後位內容)。」

李隆基看似毫未介懷的付之一笑,伸手攙向江采隻︰「朕恕愛妃無罪即是。」

李隆基的口吻,顯是帶著分玩味。江采隻俏臉酡紅,依是屈膝于原地,稍作沉思,朱唇輕啟︰「謝陛下。」

但見李隆基即刻朝伺候在殿內的高力士正色下旨道︰「力士,傳朕口諭,即日起,令中書省草擬立後詔敕,交由門下省審奏之後,呈交朕圈閱。同時命欽天監選奉立後事宜的良辰吉日,以便早日行冊封儀式,屆時,由尚書省頒發公諸,詔告天下,普天同慶。」

眾所周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分工細密,職守分明,互為牽制。由于中書、門下二省官署俱位于尚書省之北,故而二省又合稱「北省」,至于尚書省,則常被稱作「南省」亦或「南宮」。現下李隆基意欲冊立皇後,自然少不了三省參與其中。

「老奴遵旨,即刻前去傳旨。」高力士應聲即作勢恭退往殿門外,代為下旨至三省六部各行其是,酌辦冊後之事。

環目高力士,江采隻娥眉一蹙,及時出聲道︰「陛下,可否先行听嬪妾一言?再行定奪立後事宜?」

江采隻的反應,不由使李隆基意外。與此同時,高力士腳下亦是瞬滯。坦誠講,李隆基今個有此聖諭,可是著實合高力士一百二十個意,萬萬不曾料,江采隻反而貌似對此持有極大的異議。中宮之位,求之不易,但凡六宮中人,自古無不日思夜想有朝一日可鳳印在手,母儀天下。

江采隻淺提衣擺,蓮步繞至殿下,不疾不徐面朝李隆基叩首之後,才莞爾笑曰︰「陛下抬愛,嬪妾感念在懷。嬪妾出身低微,不過是個鄉野之女,原即不敢奢攀宮牆之內的高尊……」美目挑眸高力士,江采隻方又續道,「幸蒙高給使、薛王不嫌,引薦入宮門,承陛下寵愛嬪妾有加,身為女人,嬪妾何其幸哉?今,隆恩浩蕩,嬪妾人微言輕,惶恐之至,愧不敢拜受(夢在大唐愛173章節)。此生得陛下恩寵,嬪妾但求無它,安平相伴陛下左右,白首偕老,于願足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江采隻一席話,情之切切言之鑿鑿,叫人聞之,感觸頗深。飲水思源,由此可見,江采隻實非是個見利忘義之人。厚德載物,以江采隻之才德心智,擔李隆基所委以的重任,今時當不在話下。放眼六宮中人,中宮主位,理應非江采隻莫屬,時下也唯有貌婉心嫻如江采隻者位主中宮,方可及早一掃而清積壓于後.宮上空的團團陰霾之氣。

怎奈李隆基與江采隻的各抒己見,話均已說至听似全無回旋余地的份上,唯恐事有不妙,高力士匆忙在邊上插接道︰「陛下,老奴覺著,以江梅妃之才德,入主中宮,實乃早晚之事而已,但時下,似乎不宜操之過急。一者,江梅妃入宮不過大半年,宮中多的是老人兒,由才人晉為妃子,早先已是惹人嫉妒,若今下再晉位後位,難保有人更不服之。」

見李隆基正襟危坐在上,長眉皺舒,若有所思,高力士略頓,拱手又道︰「老奴有些話,且不知當講否?」

江采隻頷首︰「高給使大可但說無妨。如言之在理,陛下乃一代明君,自不予以追責。」

高力士言外之音,實也是江采隻不無憂忡之處。樹大招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對權利的無限**,人心或多不少皆有之,然而,權位固然讓人眼紅,性命更重要,倘使福薄,無命享之,高處不勝寒,與其見日膽戰心驚的過日,處處心機防謀,弄致心力交瘁不堪負重困境,反不如安于本命。退而求其次,不無裨益,才是大智。

但聞高力士諫道︰「陛下,江梅妃日前痛失皇嗣,前兩日王美人宮苑相繼發生命案,有婢子墜井身亡,死于非命。這兩件事現下在宮中鬧的沸反盈天,陛下若挑此時加封江梅妃,立為新後,恐有招人非議之嫌。」

皇嗣遭人暗害之事,高力士只一言帶過,反而把王美人宮苑里一名婢子之死,著重贅言了幾句,令人直覺意味深長(夢在大唐愛第173章後位內容)。痛失皇兒,李隆基和江采隻眼底的傷痛,近些時日,高力士盡收于目,此番諫言,非是避重就輕,而是顧及李隆基龍體,至于大說特說王美人身邊宮婢的事情,自然也另有一番意思。

「以力士之見,當如何?」殿內片刻靜謐,李隆基睇目高力士,沉聲詢道。

聞聖詢,高力士步上前小半步︰「回稟陛下,此乃陛下家事,老奴本不該多嘴,以老奴愚見,陛下當日既已將王美人宮苑里的命案全權交由江梅妃查處,不妨將立後之事暫且緩上一緩。」

高力士賣了個關子,話里話外點到即止,弦外之意卻不言而喻。那日王美人大鬧梅閣,一口咬定江采隻乃殺人凶手,聲聲央懇李隆基為其做主,懲辦江采隻,不得已之下,李隆基才默許江采隻插手調查紅花之死的真相。正如高力士之言,如果江采隻真有本事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但為己洗刷冤屈,到那時想是六宮亦再無人膽敢造次不服。母儀天下之人,有把六宮打理得以和為貴之才,必定不會是位有失婦德的惡毒皇後,但也不可欠缺該有的威望。江采隻立威之日,李隆基再對文武百官提議冊立江采隻為後的事情,方為天時地利人和之時。

「也罷,此事且擱一擱再議不遲。」須臾思量,李隆基凝重定奪道,「愛妃養養身子……」

「嬪妾承謝陛諒。」江采隻面露微笑,行了個微躬禮。

高力士滿堆著笑意奉承道︰「陛下聖明。」

江采隻旋即對高力士當場報以微微的點頭,以表誠謝。見狀,高力士連忙躬身答禮,轉即退于旁側靜候侍奉。

做為御前能說得上話的人,很多時候可以左右天子的聖奪。若非奸臣,即為忠良。倘是奸人,必為一國之患,反之,則為萬民之福。史載高力士乃千古賢宦第一人,今日江采隻可謂大長見識。(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在大唐愛最新章節 | 夢在大唐愛全文閱讀 | 夢在大唐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