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在大唐愛 第356章 棄命從財

作者 ︰

今時想來,若有那寶珠在手,許是還可解得眼下這一時之困。既是水珠,即便不在沙海之中,刨個坑埋在地下,指不準也能涌出幾眼甘泉。

可惜大食國早已將那顆寶珠收回,這「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時下大旱成災,珠到用時更是悔之晚矣。當年先帝睿宗將寶珠嵌在錦盒之中,其上貼有御筆封條放于安國寺金庫中做為鎮庫之寶,顧名思義,那寶珠自也堪稱是為國寶,怎奈後人多敗家,楞是將寶珠以四千萬錢賣了,現下又如何還能皆大歡喜得了。

李隆基長長的嘆息了聲,一臉的愁眉不展,若說今下再問大食國借水珠一用,只怕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于事無補。

看著李隆基咳聲嘆氣,嘆口氣老十歲,整個人仿佛蒼老了許多,雙鬢隱隱生出根根銀發,江采隻突兀覺得有些于心不忍,今白本是只想盡己所能,敷衍了事而已,然而此刻轉念一想,就算不為李隆基著想,黎民蒼生卻是為重,豈可因一己之私,因己身的恩寵得失而置萬民于不顧。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且不管後.宮干政與否,有幸想個法子拯救民生于水深火熱之中,之于自身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天大的造化。

想著自己無緣無故的只身一人來到這千年前的大唐,幾經苦折也未尋見穿回去之路,或許就是上上上輩子欠下的因果,非要今世來償還這一切,浮生如夢。亦真亦假,倘使可多積一點功德,說不定可以早些功成身退,無需再糾纏在這夢生之中。緣起緣滅,凡事皆有其定數,既如此。也就無所謂過于去計較眼前的得與失,任它愛恨離愁團團糾葛在其中,只要心胸放得開,無愧于心,終有一日可在這天地間撥開雲霧見青天,即使做不回自己,至少不會失了本我。思及此。江采隻抬首凝目身前的李隆基,溫聲輕啟朱唇︰

「陛下,恕嬪妾斗膽,安國寺既為福音祥地,陛下何不在安國寺辦一場齋會?待三日之後。王元寶廣募濟糧歸來,也便撞鐘認捐。」

高力士一愣,看眼一言不發的李隆基,但見龍顏不可捉模,忙朝江采隻使了個眼色,那意思自是暗示江采隻莫再往下說。自榮登大寶以來,李隆基就一年比一年抑佛揚道,早在開元二年,就一度下敕削肩僧尼。禁止再造廟宇鑄佛抄經,今日江采隻竟在御前諫言前往佛寺誦經拜佛,可不是犯了大忌。

閣內靜極一時,直憋得人發悶,幾近窒息。眼見江采隻自顧自說,高力士干著急得硬是急出了一身的汗。卻又不便多言。在御前侍奉了數十載,之所以久受寵任,于朝野內外亦無大惡之名,多虧得其順而不諛,諫而不犯。

四下好半晌靜寂,才見李隆基微霽顏,若有所思的拊了拊掌,開金口道︰「也罷,便依愛妃所言,三日後在安國寺舉辦齋會,以作祈福。」

李隆基此言一出,高力士又是一愣,未料李隆基非但未震怒,反而允準了江采隻所請,這著實出人意料之外。但听李隆基又道︰「此事便交由太子去操辦,愛妃意下如何?」

江采隻頷首垂眸︰「但憑陛下做主。」

高力士也趕忙在旁應了聲︰「老奴這便去傳旨。」

「今日時辰已是不早,且待明日早朝,再行下敕便是。」龍目微皺,吃了口茶,抬了抬手示下高力士先行退下,並順勢扶了江采隻起身,「朕,久未與愛妃對弈,今日良辰美景,朕與愛妃殺上一局可好?」

「陛下有此雅興,嬪妾自當從命。」江采隻淺勾了勾唇際,輕移蓮步提步向一旁的幾案,取過棋盤平放于茶案之上。

昔年李隆基每與江采隻弈棋,屢屢敗北,只不知近年棋藝有未有所長進,亦或是越發生疏了。往年江采隻就不曾假意退讓過李隆基一棋一子,時常殺得李隆基叫苦連連,今下照舊更不會曲意奉迎。

一連下了七局,李隆基無一局不敗,有道是賭場得意情場失意,這弈棋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反正也不是頭回敗在江采隻手里,李隆基對此倒也未怎在意,況且江采隻也曾說過,其不過是誤勝而已,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李隆基為此也早就心中釋然。

直博弈到月上中天,李隆基才作罷,由江采隻侍奉著寬衣就寢,一夜無夢,酣寐至五更時辰,才起榻上朝。

兩日很快過去,待到齋會之日,一大早兒大駕鹵簿就駛出宮門,親臨安國寺。皇太子李及其長子廣平王李俶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開路,李林甫、裴耀卿等滿朝文武皆隨駕在行,薛王叢亦身在其中,後.宮諸妃嬪則有且只有江采隻一人乘坐鳳輦在後,皇甫淑儀、董芳儀等人均留在宮中,姑且代為協力六宮事宜。

始自武賢儀在月前望春樓觀看彩船巡游一事上被降為才人起,常才人、鄭才人以及杜美人等人較之往年都安分守己了不少,無敢有人再明目張膽的膽敢在宮中滋事生非,說來,近些時日宮中反倒安寧得很。至于曹野那姬,因上回在望春樓差點皇嗣不保,顧及再有個把月其也該至臨盆之日,而此番前往安國寺路上難免有些顛簸,為保安全起見,李隆基並未帶曹野那姬一並上路隨行,臨行時分,只交代皇甫淑儀、董芳儀二人好生加以照拂,一旦有何事,立時差人稟報。

季春之際,臨晉公主已是順利誕下月復中麟兒,且一出生就被封作縣主,對鄭府來說,可謂可喜可賀,一大喜事。皇甫淑儀自也為女歡欣,前些日子「洗兒禮」上,江采隻還曾登門道賀,紆尊降貴公主府。李隆基亦下賜了一千匹吳綾,權當賞賀。臨晉公主母女平安,皇甫淑儀便也放下心,不必再隔三差五的請旨出宮勞心勞力地看顧臨近及其月復中麟兒。今個宮中無人主事,惟其與董芳儀位貴,自當由其二人協理大小事宜。

安國寺始建于貞觀十一年。亦即公元六三七年,地處烏崖山麓的一個石窪之中,四周山巒聳立,絕壁懸崖,群山環抱,松柏叢生,郁郁蔥蔥。尤使人驚嘆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盤根外露,那林中異狀萬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間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錦似繡,競相爭艷,依山傍水,當真是好山好景好風光。

寺內亭台樓閣殿宇禪房比比相連,錯落有致,主院分上下兩層,偏院分內外兩進,共四處院落,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布瓦,雙翹單下昂,五踩斗拱,中間花拱,單檐懸山。殿內供奉有三尊高大精美的三身佛,左右布有色彩明快的佛傳壁畫。偏院又稱清靜處,上有關帝閣,後院古剎禪院,設有萬佛閣、十王殿,放眼看去,入目之處皆不失為雄莊。

車馬駛過深谷瞑之谷,又往前行了一刻鐘,就抵達安國寺,遠遠地就看見一眾寺僧早已恭候在寺院外。聖駕突臨,想必安國寺上下最為受寵若驚,昨日就已掃塵備下香案等物,以待聖垂。

待于正殿敬過香,于寺主備下的廂房中小做休息過後,李隆基遂移尊鐘樓,巧在這時,王元寶等人亦趕至寺中來,與之同來的還有楊崇義。

禮畢,李隆基親自步上前撞鐘,連撞響了十次鐘聲,宣布捐錢一萬貫,之後與隨駕而來的眾臣說道︰「爾等量力而行,凡認捐一千貫者,即可上前來撞鐘一次。」

眾人看一眼站在前面的李林甫,私底下好一陣兒嘈竊,雖說李隆基弦外之音已然再明白不過,撞鐘捐錢之事是自願為之,但天顏咫尺,誰人又敢說自個不是心甘情願的。

江采隻但笑不語在旁,並未急于吱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今日盡管是以中宮之主的名頭伴駕出行,卻終歸不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皇後。何況這兩三年梅閣的恩寵日愈不比往昔,聖寵已然不復再,而在外人眼里,更少不得有人會犯嘀咕,今時若非曹野那姬身懷皇嗣不宜出行,根本就輪不到江采隻出頭。

眾大臣一時心存觀望,無人上前應旨認捐時刻,只見王元寶拱一拱手,上前一步,一本正經的說道︰「陛下力在系民,草民願認捐十萬貫。」

王元寶話音尚未落地,低下已是一片異議,眾臣子登時交頭接耳起來。王元寶在長安城號稱「巨富」,其家在坊中更為響當當的「富窟」,可說難听些講,王元寶其實也只不過是個暴發戶罷了,身為一個奸商,卻在大庭廣眾之下比當今天子出手還要大方,這未免有些打了李唐家的臉。

反觀李隆基,環睇李林甫等重臣,卻朗聲一笑︰「二郎端的樂善好施,不負朕望!」

江采隻頷首在側,淺勾著唇際付與一笑,羊毛出在羊身上,李隆基此為,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王元寶剛欲步上鐘樓撞鐘,才邁出一步卻被身旁的楊崇義一把拉拽住身︰「阿兄何須急……」

楊崇義看似喝了酒,面有醉醺之態,先時跟隨王元寶一入寺門,腳下就有些不穩重,此刻更是打了個酒嗝,一身的酒氣外泄︰「吾與阿兄,這兩日不已籌了三十萬貫?且讓吾先行上樓,撞它三百下鐘,而後再作計議,認捐幾萬貫豈不美哉!」

說著,楊崇義就搖搖晃晃地爬向鐘樓,還未走幾步,卻是腳底下一絆腳,自個絆了自個一腳,就地跌了個趔趄,直沖沖摔跌在了李隆基龍靴前,來了個狗吃屎。這下,旁觀在周圍的文武百官不由被逗得爆出一陣兒大笑。

王元寶看在邊上,不禁面色一變,慌忙疾步過來,邊連連頓首邊急急拽扶向楊崇義︰「萬望陛下莫怪,來之前崇義在府上多吃了幾杯酒,不勝酒力,不成想竟沖撞了陛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夢在大唐愛最新章節 | 夢在大唐愛全文閱讀 | 夢在大唐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