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將門風華 第五百零九章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 五

作者 ︰

逆王妃遭逆王脅迫,最後攜子服藥身亡一事,迅速在京里流傳開來重生將門風華。

好端端的,逆王妃帶著兒女住在逆王府中,逆王未歸案,逆王府戒備森嚴,逆王妃怎麼會突然尋短?還道是遭逆王脅迫呢?

于是就有人暗指太子因皇帝對逆王心軟而不悅,因此才會對逆王妻兒下毒手,還朝逆王潑髒水,誣指是逆王妃遭逆王脅迫,才做出這等駭人听聞的事情來。有人指控,自然就有人出來力挺,把之前皇帝要將逆王妃出族,太子為她說話,還因此遭皇帝怒斥,還命他在家靜心想一想的事提出來左證。

當然,指控的人不屑的頂回來,道是人都被害死了,才能假好心說情,正坐實了人就是太子下黑手害死的。

兩邊人馬從朝堂上吵到朝堂外,皇帝卻是坐壁上觀,冷眼看著兩派人吵鬧不休,力挺太子的人有實例在,指控的卻只能逞口舌之能拿不出實證來,刑部的人最是為難,每遇上這種情況,不等雙方拉他們出來左證就先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開玩笑,全案還在審理中,還沒揭出來,是誰放逆王偷溜進逆王府的,也還沒問出來,他們正頭大著,要隨便在外露點口風,壞了皇帝的大事,他們的腦袋還留得住嗎?

刑部這幾日將原駐守逆王府的人全都拉來詢問,這些人原屬五城兵馬司及大理寺,刑部尚書是覺得,逆王犯的是謀逆,又是宗室,大理寺派人駐守很合理,五城兵馬司似乎就不夠看,皇上應該派御衛或是京營的人來看著的,或者這幾處都派人來才是!

刑部尚書這日審問過大理寺的人之後。不禁有些抱怨的走回後堂,刑部一位侍郎听了忍不住開口︰「大人,人多口雜啊!」刑部尚書嘆了口氣點點頭,他給那侍郎一記贊賞的眼光,可不就是人多口雜嘛!

那位侍郎是在提醒尚書。刑部並不是一塊鐵板,他這樣一路走一路抱怨的。讓有心人听了去。立馬就能朝尚書身上潑髒水,尚書要是中箭落馬,上台的肯定是另一位侍郎,那家伙與他不和,又是個小氣愛計仇的,他要升上去,自己日子就不好過了!

刑部尚書卻是誤以為,他是在提醒自己,看守逆王府。若用太多部門的人,難免人多口雜,但單用大理寺的人,或是五城兵馬司的人,萬一都是逆王的人馬?逆王與淑妃可是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明面上參與逼宮的人家,都被抓走關起來了。但台面下,還有多少人是逆王一派的?

逆王不也就是因為如此,才能到現在還在外頭流竄?

想到拖了一年還逮不著逆王,刑部尚書其實心里也有點懷疑,太子是否不耐煩皇帝這般優柔,而出手除了逆王的妻兒?可是回頭想想,太子向來是以待兄弟仁厚出名的,他現在只是儲君,可還不是皇帝,這麼做只會毀了他一直以來的努力!

刑部尚書這麼一想,便覺太子出手的可能性不高,那順王呢?為太子出手逼逆王出來?當初不就是順王追捕不力,才讓逆王逃走的嗎?如果是他想要彌補一二,是不是會代太子出手,除去逆王妻兒好逼逆王出來?

他覺得自己好像找對了方向,便興沖沖的折回方才審問的大廳,翻起審問時的卷宗來,接下來幾日,他審問的方向,不再拘限在逆王身上,而是朝向太子及順王。

只是很可惜,他查問了半天,只追查到大理寺的幾名衙差與淑妃娘家的管事有著牽絲帶縷的關系,卻是與太子、順王毫無關連,他不死心,又讓人查五城兵馬司的人,卻是揪出與薛家有關系的人。

薛家如今在京里都沒人了!二房、三房扶棺回鄉丁憂,日後還有沒有起復的機會?照他看,就算能補上差事,只怕也與原先相差甚遠!

秦王一死,薛家的倚仗就沒了重生將門風華!加上頂梁柱的薛老太爺過世,那些原本擁立秦王的人,還會把著皇貴妃,替她做這種事?不過,也難說,畢竟秦王是死在逆王手里的,皇貴妃恨太子沒把秦王及時救下,那出手殺害秦王的罪魁禍首,她可能放過他嗎?可能看著他的妻兒安然活著?

刑部尚書頭疼的伸手撓著頭,可憐他童山濯濯之勢日漸嚴重,毫無改善的機會!照這樣說起來,順王在京里根底不深,就算他想代兄出手,似乎也沒人手,太子有人手,可是這麼做不止無利還有害,那麼唯一可能出手的人,就是皇貴妃了!

看到逆王妃的遺書,刑部尚書原是覺得那是抹黑,是太子的手筆,可是現在,他倒是覺得,興許逆王真的脅迫逆王妃了!或是皇貴妃做的!

連結到除夕那天宮中流傳出來的流言,他覺得,皇貴妃惱羞成怒之余,確實是有可能干下這般傷心病狂的事情來。

只是,這件事真能牽扯到宮里的娘娘身上去?

刑部尚書這邊自以為查出真相,而大為苦惱時,順王府也開始動作了,首先是論功行賞,接著就是領過。

正月底,順王府王妃處理家務的小議事廳里,地下及廳外站了滿當當的人,內院里所有的下人都被喊來了,眾人一臉茫然,幾個管事嬤嬤和媳婦們全眼尖,注意到廳里兩側站了王爺、王妃的親衛們。

大家交頭接耳,議論著究竟有什麼事情,王妃要把所有的人都喊來,當大伙兒音量漸漸拔高,里外吵雜成一片時,忽聞一名內侍高聲道︰「王妃娘娘駕到。」眾人仍在討論著,並未因王妃到來而住嘴。

慕越在丫鬟、嬤嬤們簇擁下走進來,站在前頭的幾名管事嬤嬤,首先發現不對,今兒似乎不同于往日,以前時辰到了,王妃進小議事廳,可從不曾讓人高聲宣告的,今天卻特別讓內侍喊了一聲。

再看看兩側的親衛。她們開始覺得心跳加速,似乎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王妃高坐在小議事廳的上首太師椅,捧著一盞茶低頭慢條斯理的攪動著茶湯,她的左右站著何媽媽和顧嬤嬤,何媽媽低聲請示過後。便示意草兒和白露兩一一唱名,被點到名的人都不免心頭一震。旁邊的人自然也察覺到不對勁。這些人手腳不干淨,欺上壓下的,在場不少人都被她們欺壓得很慘,曾有人想到王爺跟前去告狀,可是王爺看似溫和,其實是令人望之生畏的,畢竟是皇子啊!

她們等啊等,等到了王妃進門,可是王妃當起了甩手掌櫃。她們原是巴結討好著在正院里侍候的宮女和女官,沒想到王妃進門隔天就處置了一名女官,還把正院里的女官和宮女全交給顧嬤嬤管教,這讓她們有些不知所措。

本想與王妃的陪嫁丫鬟、陪房們處好了,再想法子跟王妃告狀的。沒想到今日王妃就出手了?

那幾個被點到名的人,站到了慕越的跟前,眾人都知這些人的秉性。故紛紛退開去,騰出議事廳正中的位置給這些人站,等到草兒兩人點完後,顧嬤嬤往前一步問︰「你們可知罪?」

「奴婢不知身犯何罪啊!」

「王妃娘娘,奴婢冤枉!」顧嬤嬤一問完,那些人便跪下磕頭,口里喊冤心里卻直打鼓。

慕越抬頭揚眉質問道︰「顧嬤嬤不過問一聲你們可知罪,你們就有人喊冤了,難不成是知道我的人查出了什麼,所以才喊冤?」

「娘娘……」一個嬤嬤抬起哭得老淚縱橫的臉,正要哀告,卻被慕越抬手制止。

她朝何媽媽揚了下頜,何媽媽會意,厲聲道︰「你們自個兒都心知肚明,自己身犯何罪,還是你們以為王爺和王妃都是胡涂人,任你們膽大貪墨也容得下?」何媽媽銳利的眼神掃過廳里下跪的眾人,就連退至一旁的人也感覺得王妃這位女乃娘不好惹。

何媽媽讓草兒將她們所犯罪名,統統念出來,草兒早得慕越指點,從管廚房的管事嬤嬤念起,這位嬤嬤不止中飽私囊,還公然將御賜的藥材拿回家去,貪,也得有個分寸!

合著她們將王爺、王妃當羊了?何媽媽雖早知這些人犯的事,但听著草兒一樁樁念出來,還是火冒三丈,草兒念完後,停下來等慕越指示,而適才被念出所犯何罪的嬤嬤渾身抖若篩糠,臉色慘白,王爺和王妃兩都是行伍出身的,她原想王爺不管內宅之事,王妃打仗興許很行,內宅的事卻未必懂,看其他嬤嬤也是這麼做,她就大著膽子做了,後來見沒人發現,膽子也越來越大,看著御賜的干貨、藥材,那有不心動的,這種東西跟內造那些御賜之物不一樣,上頭可是沒有印記的,轉身一賣,她全家十年的花銷都有了!

再說,王爺是太子的親弟,日後榮寵那是板上釘釘子跑不掉的,這些御賜的東西,怕是多到不行,那她拿走一些去轉賣又怎樣,到時候記個熬壞了,就能報銷掉,王爺夫妻只怕連庫里有多少東西都不清楚!

「利用職務之便,偷盜府中財物,那就直接送官究辦吧!」

「王妃娘娘饒命啊!」那個嬤嬤眼淚鼻涕糊成一團,砰砰砰地,磕頭求饒著,慕越不耐煩听她嚕嗦,朝站在廳內的親衛招手,立時過來兩名親衛,她們動作迅速麻利,將人扠起,其中一人在嬤嬤下巴處動了一下,那個嬤嬤立時安靜下來,廳里眾人只見那嬤嬤的嘴合不攏,口涎直往下淌,其他跪在地下的,見狀驚恐不已,那嬤嬤的下巴被卸下了,她們簌簌擠成一團,面色幾轉,怕自己就是下一個被處置的。

「想必你們都知道,王爺年前捐了筆錢賑災,王爺原想著多捐一點,沒成想府里竟是擠不成多的余財,所以你們不必跟我喊冤,把你們揪出來,就是物證俱全。」慕越掃了眾人一眼,淡淡的道︰「你們當初既然有膽犯下這事,今日又何必喊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將門風華最新章節 | 重生將門風華全文閱讀 | 重生將門風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