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妖不成孽 第九章、總教頭的生活

作者 ︰

教頭一詞對我來說不算什麼新鮮,想當初在警隊的時候,雖然沒有這個虛名,但好歹上下百多號人都恭稱我一句「大師姐」,連武警總隊的那幫人都跟著兄弟們這麼叫。所謂大師姐並不是按輩分來派的,而是按照拳頭的強硬度來論的。

那麼多或彪悍或機靈的鐵血男兒在我面前,那都跟小雞似的,壓根不經打。後來為了少挨揍,多吃糖(當然特別是那幾個肚子比孕婦大的辦公室的主兒,每年年終都期待著被我摔幾跤,好吃上那救命的巧克力),便人前人後都狗腿地「大師姐、大師姐」的叫著。多年下來也成了習慣。警局換了幾撥人馬,在我讓老哥耍手段消除記憶後,所有人都不記得我是什麼時候來的,「大師姐」這個稱呼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我們那些弟兄和武警兄弟都是上過科班的,對我尚且服服帖帖,那麼教這一百來號在武學道路上明顯走歪了的男子,顯然也不會是多少難事。

等走馬上任的第二天,我才發現那些武訓隊的男子根本沒把我教頭,而是神仙。

走到哪里都有無數雙如膜拜神祇的火熱眼光,渾似只要我看他們一眼,他們便能如同被神仙點化一般,瞬間變成打遍四方無敵手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這樣也就罷了,最厲害的還是被我一拳打破鼻梁骨,做小狗狀的大鐵塔森修。自從我一只腳踏上練武場,這個大個子便沒有離開過我身邊三步,儼然成了自動送上門的雜役兼狗腿子。水送到手上、汗巾送到手上、椅子送到下。誰多看我兩眼。他那兩只大銅鈴眼楮便瞪了回去,活月兌月兌生怕把我給看壞了。

我也只能苦笑著搖搖頭,隨他去了。而這些閃爍著火熱光芒的男子被我統一打發開始了基礎訓練。警校里的課程索性就全盤照搬,反正也沒人找我要版權費。

本著就地取材的節約精神。在我的指揮下。一場地的人熱火朝天地往麻布袋里裝遍地都是的沙子。大伙兒雖然都不明白我的用意,但也沒有人提出異議。他們已經視我所說的每一句如聖旨一般了。不大工夫,沙場上粗大的木樁間,便懸掛起了若干沙包。

我又丈量了百步,讓人在最後一步處插上小旗。以此類推。劃出五根跑道來。反正無邊的沙灘上有的是地方,如果有必要,再劃十根八根都不是問題。

不多久,村里的婦女又送來了制作漁網時用的網線。小股擰成大股,做了不少長繩。抻了抻,手感正好。大鐵塔問我是不是準備下海打漁,我笑著搖頭。回答,這是鍛煉你們腳步靈活性用的。

不出半日,一個雛形現代訓練場有了模樣。還有一些道具因為器材原料的關系無法制作,但目前這樣我已經極為滿意了。

擊打、往返跑、跳繩,這些都是基礎訓練的必備項目,被我照抄了過來。

開始時,大家不明白這些到底有什麼作用。而且練著也覺得變扭,似乎不扎馬步、不被劈幾下,就不算練武了。

但很快,一旁觀摩的于夫子就明白了什麼。背著手在這三項基本訓練前來回走動,嘖嘖稱奇。

「這是訓練靈活性、機動性、以及耐久性的方法。」我看他似乎能夠明白,便解釋道,「擊打沙包能訓練上肢和下肢的力量,體驗與目標接觸時的瞬間感覺。而且可以提高擊打的速度和力量,同時提高承受能力。另外便是增強大家的眼力,讓大家掌握到與對手的距離感和擊打的準確性;往返跑是為了訓練下肢力量和反應速度,鍛煉大家的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如果要進一步改變大家的肺活量,我會適時增加變速跑項目;至于跳繩,就是因為比較容易,上手快,不限場地,而且結實全身肌肉是最好最簡單的方式,而且可以協調四肢,使動作敏捷,加強穩定自身重心,算是一種極好的有氧運動。」

我滔滔不絕,于夫子听得津津有味,雖然對一些名詞,比如協調性、距離感還有有氧運動不能理解,但他至少是明白了七八分。

站在于夫子身邊一起听我講解的村長就如雲山霧罩一般,一點也不明白了。不過,他只要看于夫子一臉欣慰,便認準了這樣訓練一定有用。

集體訓練這便開始了。

雖然這批漢子在最初的道路上走了一點歪路,但絲毫不妨害他們對武學的熱情和堅定。想想吧,整個村子的安全都在他們身上,血海深仇卻無法得報就如一道道恥辱線畫在他們的臉上,這樣的他們怎麼能不拼命呢?

幾趟課程下來,我很快便輕松了。他們的自覺性極高,而且極為團結互助,只要有一人不明白,不用我多說,便有無數隊友幫助甚至陪夜訓練。

面對如此饑渴如海綿般吸收知識的隊員,我很快便將他們帶回了正常的訓練道路上來了。

基礎打好後,我便開始了搏擊戰術的教學。

這個課程稍微吃力一些,因為他們不能理解很多我的說法。這種東西太過新鮮而陌生,現代人覺得理所當然的詞語,在他們的耳中可是一團霧水了。

不過還好有于夫子,這個老頭果然有過人之處,每每能將我抓耳撓腮想不出如何解釋清楚的詞語,轉換成他們的詞匯,輕輕幾句,便讓所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實在是讓我佩服個半死。

就這樣,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在這不知不覺中一晃而過。

我教會他們現代搏擊術的同時,傷口也終于褪下了最後一層結痂。

那一日,我正蹲在校場看他們聯系,忽然想到了我一直忽視的一樁事情。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漢子練得再好,沒有稱手的兵器總不是件好事。有家伙才能打贏仗,他們又不是義和團的傻子,喊喊便刀槍不入了。

看看情況,顯然我到來的地方還不是熱兵器時代,什麼槍支彈藥就別想了。先從他們老是使用的鐵片改造起吧。

幾個月下來我已經很熟悉整個村子的情況了。村里只有一名鐵匠,海默,他帶著兩個十四五歲的徒弟幫村子里的人打鐵做兵器。不過海島上鐵是難得的材料,所以,他的手藝也比較單調,僅限于打幾只鐵錨,和修補修補損壞的兵器。

我和村里的孩子混得很熟,連海默家的三個兒子都極為崇拜我。一般是我那假假的總教頭頭餃,一般是我總能想出些奇怪卻好玩的游戲。

「有沒有想過打造些不一樣的兵器?」一天我和海默閑聊時,這樣問他。

「不一樣的兵器?」海默揚著粗大的濃眉,打鐵漢子的不拘小節讓他滿不在乎地回答,「哪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兵器?這個!」他晃了晃鐵條一般的兵刃,「我就想著怎麼能加粗加長,又拿起來稱手。總教頭,你是知道的,這東西死沉的,要是再加粗,我怕那些兔崽子根本提不起來。哈哈。」說著他開懷大笑。

「為什麼要加粗加長?」我問。

他一瞪眼,「這還不明白?加粗就能更容易砸死人,加長麼你更夠得著別人,可別人打不到你。」

「所有的兵器都這樣嗎?不止是島上的?」

「當然!說實話,別看我們遠離大陸,不知道其他最新鮮的東西,可是這兵器我敢保證,一定是最新式的!」

我撓撓頭,我到底到了什麼地方?難道原始成這樣?

「也許不是夠粗夠長便是好武器。」我這樣說。

「什麼?」海默瞪圓了眼珠子,顯然不相信我的話。

「要不,我來試試?」我笑道。

「你?」海默頓時頭搖如撥浪鼓,「總教頭,不是俺看不起女人,這打鐵哪是女人干的活?你受不了的。」

我一笑,這話是不錯,可惜,我不是女人,至少不算是人。

活得太長,便會很無聊。所以,在漫漫歲月中,我們和老頭子學會了如何打發時間。那便是學習一切新鮮的、好玩的東西。

我學過國畫、書法、吹拉彈,也學會打鐵、造船、磨豆腐。在古中國學習過木馬流車的技法,也在文藝復興時期學過機械、解剖和肖像畫。

隨著人類越來越爆發的頭腦風暴,我到後面學習的東西簡直可以用「恐怖」兩字來形容。如果我們一家看過模過學習過的東西被人類知道,一定首先會不惜一切代價地消滅我們。

誰听說過一家子下能制造武器彈藥,上能制造航天飛行器?

當然,這是存在于理論上。想要造一艘飛船,可不是只憑腦子里那點知識就足夠了,還得有足夠的資源和人力,否則就算累死我們也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地變出一艘來。而且,我們一家最不願意做的事情,便是一個「累」字。

學習可以,但千萬不能累,累了,我們便失去了興趣。

說這麼多,不過只是表明一個觀點,這種小兒科的冷兵器改造根本不在我的眼中。

海默半信半疑,一再囑咐不要逞強,才將一根他剛剛制作完成的鐵棍放到了我的手中。

海默家的三個孩子正好都在家,一听到我要改造他們父親最得意的作品,連忙都從後院趕了出來,擠在角落里竊竊私語。(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無妖不成孽最新章節 | 無妖不成孽全文閱讀 | 無妖不成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