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明末清初 第二十三章 壞消息

作者 ︰

過了山海關,車馬沿著官道向寧遠城方向駛去。沿途行人極少,偶爾踫到一隊明朝守軍,也是匆匆而過。一路無話,緊趕慢趕,到日頭快要落山時,我們來到一座小鎮。馬車行駛在還算寬敞的街道上,發出的「噠噠」聲,清脆入耳。走了一小會兒,忽听駕車的老把式自言自語道︰「咦!這鎮子怎麼這樣冷清?家家都關門閉戶的,街面上也听不到叫賣聲……」

老把式小聲嘀咕的話,引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掀起車簾向街邊望去,卻發現路邊的店鋪關了大半,有幾家開張做生意的,也不見顧客登門,街面上的小攤更是寥寥無幾。

我看了一會兒,便放下簾布,頭靠著車窗,一個人默默地想著心事︰「難道鎮子上的老百姓對時局的動蕩和邊關的戰事早已心生恐懼了麼?三百年的大明朝就要氣數盡失了麼?……」也不知過了多久,馬車驟然間停了下來,我的思緒才再次被拉了回來。

「這座小鎮實在是太小了,我們的馬車都快走到街的盡頭了,才找到這樣一家小客棧。」等我陪著白馨下了車,白竣帶著一臉的不快、上前解釋道。

我抬眼望去,發現面前的客棧只是一個坐北朝南的二層小樓,灰色的外牆不僅留有雨水浸漬的印痕,而且有些地方的牆皮已經月兌落了。店掌櫃帶著兩個小伙計親自接出來,一邊吩咐小伙計把馬車拉到後院,幫小全子等人卸下箱籠和行李,一邊陪著我們上樓選房間。

最後,白竣選了二樓最東頭兩套干淨的屋子。等我們安頓好後,店掌櫃又去樓下招呼客人的飯菜。客棧里打尖的人實在是少,一進門有七八張桌子,可吃飯的人還湊不夠一桌。

由于客棧比較清靜,我們在房里稍做休息後,便決定一起下樓用餐。店掌櫃十分熱情,招呼店里的小伙計給我們上酒布菜,店家說端上來的是小店最好的吃食,可我們見了卻頓時失了胃口。白竣更是氣惱小伙計不懂事,冷著臉朗聲問道︰「這就是店里的招牌菜?怎麼盡是些蘿卜、白菜、白薯、紅薯?把你們的掌櫃請過來,我倒要問一問他,為何這樣慢待我們,難道是怕我們付不起錢麼?」

小伙計听了,連忙去找掌櫃。一時間,店掌櫃從後院趕到前廳,對白竣陪著笑臉道︰「這位客官,不是老朽不想做生意多賺些銀錢,實在是拿不出您要的東西來。想必您在關內,不知山海關一帶的戰事,松錦一戰後,我大明朝不僅損兵折將,而且周邊的城池也多數落到了韃子手中。如今,這山海關一帶,听說就只剩附近的寧遠、前屯、中前、中後等四座城池了,外圍被韃子一直困著,幾個月前,韃子還曾一度攻佔了寧遠一帶,我們這里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人禍。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別說這個時候客棧沒有生意,就是有生意也拿不出豐富的吃食啊!」

店掌櫃搖頭嘆氣嘮叨了一陣,我們听了也倍感動容、唏噓不已。想是這店里人稀,說話聲就顯得分外清晰,引得店里其他幾位食客也豎起了耳朵。

白竣听了店掌櫃一大堆牢騷話後,卻有幾分不信的樣子,目光先向店內掃了一遍,然後低聲問道︰「我等在關內就听聞松山城破後,吳三桂坐鎮三海關一帶,整頓敗卒,積峙糧餉,士氣高漲,邊關秩序井然,連周邊百姓的生活也恢復如前,沒想到卻是人心惶惶,家家閉戶、日日不出,不是听說那清軍有意和談停戰麼?怎麼這一帶還會如些緊張?」

「和談?韃子擄掠成性,野心勃勃,怎麼會輕易停戰?這一帶的老百姓都嚇怕了!客官來時,想必也是見了街上冷清的樣子,實不相瞞,這座小鎮,如今卻是空了一半,許多人早已攜家帶口逃往關內避難去了,周邊幾座城里的百姓也是如此,朝廷的軍隊倒是進駐了不少。近幾年來,韃子數次入關侵擾,劫掠的金銀無數,大批漢人被趕到遼東,或淪為奴僕作苦役,或被驅往戰場當靶子,許多人都丟了性命。听說錦州陷落後,韃子們乘勝追擊,再次進入中原一帶,攻城略地,血流成河,戰亂中被殺或自殺的漢人不計其數。這位小哥兒,看您這一行人像是投親的,可是到這一帶投親?不過,老朽好心說上一句,雖然關內也是戰亂四起,但也比留在這里強。如果您真是到這一帶投親的,還不如回轉家去,免得受邊關戰事的連累。如果您不是投親,而是要去關外做生意,那我更要給您提個醒,雖說亂世進橫財,但前方寧遠城已傳出消息︰大明危機,一切當以國事為重,非常時期,大明子民不許出關,違令者斬。客官可以出這山海關,卻出不了前方的寧遠城呀……」店掌櫃好心提醒,卻讓我心中一動。想想此行確實容易讓人起疑,好好的跑到邊關來做什麼?天吶,不會被有心人舉報成奸細吧!

我微沉雙睫,偷眼向白竣看去,發現白竣听了那番話也是一怔,又掃了一眼店里,發現只有店掌櫃和兩個小伙計陪著我們,而先前在店里用飯的那幾位食客,卻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離開了。

許是感受到了詭秘的環境和莫名的恐懼,我輕咳了一聲,抬眼對店掌櫃笑道︰「掌櫃的,多謝您一番好意。我們既不投親,也不做什麼關外生意,而是去那寧遠城接人的。」

白竣听出了我的意思,連忙接續道︰「前段日子,家里收到了寧遠姑母的來信,說是邊關一直戰事不斷,本來想帶著表弟入關避難,怎奈姑丈故土難離,所以家父才斷然決定,讓我帶著一行人去姑丈家探望,順便勸說姑丈,先接出表弟,等邊關太平了,再親人團聚。」

店掌櫃听了,頓時一副釋然地樣子,笑道︰「不是我多嘴,令尊這樣的安排很是妥當。故土難離乃人之常情,可是非常時期,卻也要做一番打算。不瞞您說,這個小客棧本是我與自家娘子一起經營的,松山、錦州被韃子佔領了以後,我便讓舅爺接走了她母女三人……」

一頓飯就在這有意無意的閑聊中吃完了。飯後,我們回到了二樓各自的房間,經歷了一番沐浴梳洗後,換上干淨衣服,一身清爽,心情也隨之好了許多。我看白馨安靜地歪在榻上,手里拿著書很久也不翻一頁,也不知她在想些什麼,便上前湊趣道︰「每每看到白小姐讀書,我就好生羨慕,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可惜我識字不多,也不知什麼時候能找到那些黃金?」

「呵呵,你這丫頭實在有趣,我手中的這一本就送了你,看你能不能找到黃金?」白馨說著就隨手把書遞了過來,我連忙笑著接了,攏目看去,封皮上寫著「烈女傳」三個大字,雖然「傳」字寫成了繁體,但卻並不難認。

古代的漢字大多是繁體,而我對繁體字一向頭痛,除了沒有繁簡之分的字和極少數簡單的繁體能認得外,絕大多數並不認識。書剛剛翻了兩三頁,我變皺起了眉頭,剛要求白馨教我認字,便听得張婆子在外間說話︰「少爺,您來了,小姐正和楊姑娘在屋中說話呢!」

白馨一听白竣來了,忙下榻穿鞋,迎了上去問道︰「哥哥怎麼來了,可是有什麼事麼?」白竣掀簾進來後,看了看自家妹子,又看了我一眼,然後說道︰「多虧了楊姑娘機智,樓下吃飯才沒惹出外人的猜疑。可是,如果店掌櫃的話屬實,此去寧遠就極為不妥了。剛才和高侍衛議了一下,他的意思是先進了城再說,我猜他可能想去寧遠城中打探明軍的動向,然後想法兒傳給表姨夫,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極有可能陷入危險之中,這可如何是好?」

白馨听了,小臉瞬間就被氣紅了︰「哥哥,高侍衛可是想拿我們做掩護來打探消息麼?表姨夫怎會派了這樣有心思的人?我們家和表姨雖然只是族親,但終歸沒出五服,說起來也算是至親的了,難道表姨夫為了出人頭地,就不顧表姨在族親中的臉面了?這話我卻不信,定是那高侍衛人大心大,自己想要找機會向主子邀功,所以才會一副急功近利、不管不顧的樣子,表姨夫在這事件上,也算是所托非人了!看來,對高侍衛,我們還要防著些。」

「妹子所說極是,但高侍衛畢竟是表姨夫派來接我們的,而出關尋表姨一家又要倚仗此人,只能求同存異,盡量顧全了。明日妹子先留守客棧,我和高侍衛快馬去寧遠探探消息……」白竣說了心中的打算後,又和白馨嘮了一會兒家常,見已過了二更,便起身告辭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到明末清初最新章節 | 穿越到明末清初全文閱讀 | 穿越到明末清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