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風雲 第一百二十章 風波過後(下)

作者 ︰ 巴莫

李璟睡的是很晚,但是還有比李璟睡的更晚的。

東宮。

自從李景遂被封為皇太弟之後,李景遂就搬到了東宮居住,此時東宮書房中正一片燈火通明。

一個中年男子,頭帶襆頭,一襲白色長袍,腰間佩戴一塊絕世美玉,腳下穿著一雙黑色長靴,眉頭緊鎖坐在主位上,不知道在想什麼,獨自發呆。

他的下手分別坐著兩個身穿官服、頭頂官帽的男子,一個面如冠玉,唇紅齒白,相貌英俊的青年;另一個則是鶴發雞皮,皺紋縱橫臉上的老者。

兩人靜靜的坐在那里望著主位上的男子,等待男子先開口說話。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

那個英俊青年明顯沒有老者鎮定,在這壓抑的氣氛中,他的額頭竟然漸漸的滲出豆大的汗珠。

「可惡,真是可惡。」主位上的男子突然狠聲叫道,本來儒雅的面容此刻竟然變的猙獰起來。

「確實可惡,聖上這次清洗,很明顯目標直指皇太弟你啊!」老者贊同道。

主位上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皇太弟李景遂,他听到老者說話,目光從老者臉上掠過,又經過青年,這才開口說道︰「查密使,你錯了,我不是說聖上可惡,而是說那個暗中陷害我的人可惡。」

「陷害?這又從何說起,難道是燕王在背後陷害你?」查密使疑惑的問道。

「哼,量他還沒這個膽子,前幾次刺殺,聖上已經開始懷疑他了,如果他此時再有所動作的話,就算他是聖上的親生兒子,聖上也會大義滅親的。況且以他的聰明,才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李景遂分析道。

「如果不是燕王,那會是誰呢?」查密使更加迷惑了。

若論動機,就數燕王李弘冀和皇太弟李景遂兩人最大,因為李康如若身死,只有他們兩個獲益最大。但是他知道李景遂並沒有派人擄走李康,這個可以排除,那麼就剩下李弘冀了,如果不是李弘冀,那這個人會是誰呢。

「還能有誰,除了他們,我實在是想不到還有誰會這麼做。他們的目的不過是想陷害我而已。」李景遂恨聲說道。「真的應該恭喜他們,他們的目的達到了。」

听完李景遂的話,查密使立刻明白了過來,這個他們,他知道是誰。如果是他們的話,綁架李康這件事就可以說過去了。因為如果李景遂和燕王兩人都失去聖心的話,他們將會是最大的獲益者。

「哼,早晚有一天我會一一除掉他們。」李景遂目露凶光,咬牙切齒道。

查密使和青年感覺脊背發涼,心驚膽戰。

「大哥這招妙啊,真是妙不可言。」李景遂臉色一變,恢復他儒雅的風格,輕聲說道。

「皇太弟的意思是?」查密使很知趣的問道,就像一個設計好的托兒。

「你沒發現大哥早就想借機除掉爾等嗎?」李景遂目光在查密使身上不斷的逡巡,反問道。

「是啊,卑職早就猜到了,可是聖上這次做的有些過了。」查密使眉頭緊皺,沉聲說道。

「是啊,我爹爹說的對,聖上這一次罷官貶黜的人數已經達到快一百人了,宋大人可是我朝元老,為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次他被放歸九華山,可是寒了很多士子的心啊!」查密使身邊的青年贊同道。

查密使的全名是查文徽,官居樞密院史,樞密院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戰事,屬于朝中重臣。他和宋齊丘等人都是擁護皇太弟李景遂才走到一起的。

因為他是樞密院史,經常被李璟傳召,又因為他有勇有謀,很被李璟看重,也正是因為這樣,宋齊丘等人被貶,他才安然躲過一劫。

青年名叫查元方,是查文徽的大兒子,官居起居舍人,跟隨在皇帝身邊,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並記入史冊。所以和父親查文徽一樣,深得李璟恩寵。[]

「不,還不夠,大哥的目的還沒達到。」李景遂搖了搖頭,說道。

「還不夠,怎麼可能?」查文徽父子齊聲叫道。

「不是不夠,而是遠遠的不夠。看來他已經下定決心想廢掉我這個繼承人了。」李景遂目光灼灼,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道。

「啊!」查文徽睜大眼楮,不相信的望著李景遂。

而查元方听完李景遂的話,低頭沉思起來,看來他是想到了什麼,畢竟他經常在李璟身邊走動,得到的信息要比兩人多點。

李景遂和查文徽並沒有發現查元方的異常,查文徽還在震驚之中,李景遂則是在想事情。

過了片刻,李景遂對查文徽說道︰「查密使,最近你要是沒有重要事情,就不要到東宮來找我了,派個人傳個話就好,最近大哥一定會派人暗中監視我的,如果我們來往過密的話,恐怕大哥會對你不利。」

「是,卑職曉得。」查文徽點頭道。

「還有,通知其他人,最近不要鬧出太大動靜,都給我老實點,要是誰敢不听話,惹出什麼事兒來,小心他們的脖子上的腦袋。」李景遂厲聲說道。

「是,是,是。我一定會把你的話帶到的。」查文徽身子一顫,連忙接道。

「行了,你們都回去吧,我自己靜一會。」李景遂對兩人揮了揮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向旁邊的偏室走了過去。

主人都下了逐客令了,查文徽父子也不好再呆在這里,起身離開了東宮。

~~~~~~~~

與東宮不同的是,燕王府確實氣氛如常,府中早早的熄滅了燈火。

在燕王府的一處花園中的一個小亭子里,燕王李弘冀正一個人坐在亭子里,借著稀疏的月光,自酌自飲。

李弘冀喝酒的時候不喜歡有人打擾,所以此刻他的身邊沒有一個下人服侍。

「月是好月,可惜不是滿月。就算是滿月,明天,後天,或者更後,又成缺月了。一個月只有一天才是滿月,呵呵,看來這天下也是聚少離多啊!」

李弘冀喃喃道,端起酒盅輕抿了一口,目光迷離,焦距渙散。

「哎,兄弟,父母,親人。皇位,天下,權利。呵呵,都是選擇啊!想要得到權利,天下,就要放棄親情,放棄兄弟父母。就像天上的月圓月缺一樣,兩者不可兼得!」

「六弟,你的命真好,我這個做哥哥的真的很羨慕。如果能把我換成你,我一定不會去爭奪那勞什子皇位。」

「我也想得到父皇的疼愛,我也想有母後的關愛。」

不知何時李弘冀的眼中竟然淌下了兩行清淚。

「六弟,你放心吧,你的仇我一定會替你報的,我會讓算計你的人死無全尸,不論他擁有什麼樣的身份。」李弘冀說到此處,眼中精光連閃,在夜色中閃閃發光。

~~~~~~~~

金陵與江州相隔千里,消息傳遞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只有鐘皇後培養出來的‘鷹’才有快速傳遞消息能力。當然這一切都歸功于倪恆馴養的第一批蒼鷹,蒼鷹的速度要遠遠的超過信鴿和馬匹的速度。

等到皇甫暉為李康準備好了車駕,李康就帶著眾人啟程快速朝金陵進發。

可是讓李康疑惑的是,身為江州刺史的皇甫暉竟然和他們一道返回金陵。

不過這也正好,李康正想著如何與皇甫暉拉關系呢,這恰恰為他提供了方便。

一路上李康與皇甫暉、張洎、朱俊在一起討論一些關于南唐軍政的事情,也許是因為皇甫暉被免去了奉化軍統軍一職的原因,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與李康三人討論的是熱火朝天。

對皇甫暉這個人,李康是越了解就越佩服,真不愧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名將,治軍和打仗果然有一套。李康從他那里學到了不少的知識,那是在書中不能學到的,只有經歷過戰爭,才能得到的財富。

相對李康對皇甫暉的佩服,那皇甫暉對李康就是驚訝了,可以說是超級驚訝。

他本以為李康就是一個不學無術,只知道吟詩作對的一個酸儒,沒想到李康竟然還知軍事,而且還提出了幾個南唐軍隊中存在的弊端。可謂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但是李康說的這些卻不是一時就能解決的,需要經過三年、五年,或者更多年。

還有就是李康對南唐大形勢的分析,竟然與他不謀而合,著實讓他非常吃驚。

李康的神秘更加增強了皇甫暉的好奇,他總是找時間與李康討論,見縫插針,就連吃飯的時候也不放過。當然這也因為李康這個皇子沒擺他皇子的譜,完全是按照他在現代的處事風格行事。

隨和又有內涵,而且還知軍事,這真是太對皇甫暉的脾胃了,甚至後來皇甫暉竟然拉著李康的手,稱兄道弟起來。

他們兩個的關系,看的是張洎、朱俊兩人郁悶了好久,他們甚至嫉妒皇甫暉,嫉妒他搶走了他們多年的老朋友。

不過,李康也沒有厚此薄彼,一視同仁,經常拉著兩人參與到他與皇甫暉的討論中來。

張洎冷靜、沉著,思維敏捷,月復有才華萬千,不可斗量。而朱俊則是粗中有細,天生大力,熟知兵法,乃為將之料。

有了兩人的加入,四人的討論更加精彩了起來。皇甫暉有的時候就感覺他對面的三個少年或是帶兵打仗多年,浴血奮戰的戰將,或是率領百萬雄師,沉著指揮的軍師,又或是一個在官場浮萍多年的老狐狸。

「老了,真不不服不行了。」皇甫暉望著眼前的三人,心中突然生出一種人到暮年的感慨。

「不,我還不能老,我要看著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成長,看他們如如何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綻放屬于他們的光彩。」皇甫暉的目光突然堅定了起來,望著三人充滿了期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李唐風雲最新章節 | 李唐風雲全文閱讀 | 李唐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