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無怨 第六十二章

作者 ︰

話說這邊竹雲在川滇邊界被「搶」到了布日固德的府中,季少庭那邊也一切都安頓好了。

王月君模著懷里竹雲給她的那封心,神色黯然的帶著已經恢復了少女打扮的封品品三人,還有四季門中的幾位高手一路北上去了。

季少庭親自送她上的馬,表情雖然沉重擔心,卻沒有多少依戀,只是連連吩咐屬下保護好夫人。

王月君到了四季門之後就被稱做夫人了,四季門到底是季少庭的。剛被那些高手屬下稱做夫人的時候,王月君欣喜了一下,這里沒有竹雲,沒有柳若清,沒有妾室和小愛郎,只有她一個真真切切的夫人。

可到了晚間卻不見季少庭進房,使人去問過才知道季少庭在另一處院子住下了。這個時候被稱做夫人的欣喜一下子不見了,想起竹雲給她的那封信,眼淚終于在忍了多年之後流了下來。

竹雲給她的信里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和一個配方而已。竹雲在信中告訴她,她吃了太多年避孕的藥物,已經造成了她宮寒的體質,在季家的時候不方便告訴她,現在這樣情景卻顧不上許多了,讓她一定斷了那些藥並且好好調理,最後還附上了調理的藥方。

王月君心里也知道她吃避孕藥物的事瞞不過竹雲,卻沒想到她會記在心里,還悄悄的給了她一個藥方。她明白,這是竹雲假借送藥方的名義告訴她︰我容得下你。

王月君只覺得心里苦的不能再苦了,心道︰你容得下我,可是少庭卻已經容不下我了,我自問容不下你啊。

容不下又能怎麼樣,王月君和季少庭之間已成了死局,維系兩個人之間關系的只剩下兩家父親多年交往的情誼了。在四季門中休養了幾日,一直也沒再見到季少庭,只是下面的人會偶爾傳來一些消息。

季少庭很忙,他是真的忙,他已經準備把四季門明立江湖了,所以要準備的事還有很多,要給父親的舊友和自己的一些故交發帖通告,還要給給江湖幾大家上拜帖言明,更要借這個明立的時機把關于那個組織和魔主的事揭露于天下,忙完這些還有抽出人手給王月君準備出行的人手,每天竟然連思念竹雲的時間都沒有了。

這一天王月君知道自己是等不來季少庭的,也不再等了,自己尋到了季少庭辦公的地方告訴他自己要出發了。

正好季少庭也給她準備好了人手,兩人也不再多說,定了第二天就出發。

看著季少庭緊張的吩咐下人照顧好自己,王月君卻沒有感到一絲甜蜜,她很希望季少庭能拉著自己的手,親自說一句︰「我很擔心你。」

可是季少庭卻沒有這麼做,只是將馬的韁繩交到了王月君的手里道︰「路上小心。」便再無話了。

騎在馬上的王月君咬了咬下唇,終于把自己的心思說出了口,「少庭,不管這事到最後如何,我不會棄了你。」說完便策馬遠去了,不給季少庭半點反駁的機會。

季少庭也只能看著那漸小的背影嘆一聲︰「你這又是何苦呢。」

王月君一走,季少庭也稍微空閑了一些,空下來就會思念,他思念父母,思念弟弟,更思念竹雲。

雲,你走到哪了?一路可平安?一切都好嗎?

竹雲就坐在布日固德的正殿里,也見到了布日固德口中說的那個搶來的尚書公子,還有尚書公子的妻子,當即明白,這個布日固德並不是他自己表現出來的那種大奸大惡的野蠻王子。

因為蘭花花對竹雲甚是恭敬,布日固德也沒有拿著王子的款對著竹雲,反而是和多年好友似的一同陪在了客座。蘭花花又請小詩去客棧報信並把菊阿婆等人一起請來,然後也才在正殿中落座。

竹雲捏著茶盞似笑非笑的看著蘭花花,布日固德也一雙牛眼瞪著他等他開口,倒是讓蘭花花全身不自在坐在椅子上不停的扭動,抓耳撓腮了半天才講述起布日固德事。

布日固德就是蒙古大汗眾多兒子里最不得喜歡的一個,因為蒙古朝廷和漢人朝廷定了永為睦鄰的盟約,就被當成質子送到了京城換走了一個皇帝的堂兄。為什麼是堂兄?皇帝是先皇的獨子,沒有親兄弟,現在他也沒有自己的兒子,送去為質的堂兄已經是血緣上最近的皇家人了。對于這樣的交換蒙古大汗來說也無不可,反正布日固德也是他不喜歡的兒子,換個皇帝堂兄也不算虧。蒙古汗王之所以不喜歡布日固德就是因為他胸無大志,用蒙古大汗的話來說,布日固德心中沒有草原只有武功。一個好好的汗王子非要當什麼游俠勇士,就是不肯去開疆闊土,不是胸無大志是什麼?在蒙古大汗的眼里,能放牧千萬匹駿馬也比成天天滿草原的游蕩要好,所以干脆就借著交換質子的時機,把這個看著很不順眼的兒子扔給了漢人皇帝。布日固德再滿心不願,也得听從父汗的旨意,帶著同樣身懷武功的幾十個侍衛就到了京城,一路上安慰自己,听說漢人的武功很神奇,到了漢人的地方也許能學到更好的功夫。

可到了京城之後,漢人皇帝把他拘在京城並不讓他到處走動,當真是氣的不行,成天在華麗的王府中憋悶的的要死,就到大街上溜達。出去溜達的多了,就惹出不少亂子,不是昨天打了哪個王爺的小舅子,就是今天打了哪個大員的親戚,再不就是教訓了那個爵爺的管家,反正沒有一天不惹事。皇帝也不好懲治他,畢竟他這個質子是在「兩邦友好」的前提下送來的,不但不能懲罰還得多多偏袒,對天下人做出一副仁慈的面孔。

布日固德成天惹是生非,表面是發泄心中不滿,其實是想逼漢人皇帝把自己遣回去,可是漢人皇帝偏偏就忍住了。正憋悶的滿大街溜達的時候,無意中驚了長公主的車駕,然後就鬧到了皇帝那里。到了皇宮皇帝和長公主密談了一會,皇帝便說不怪罪布日固德了,又問他對長公主怎麼看。

什麼怎麼看?我看都沒看著,不就是驚了她的馬麼,我能怎麼看?腦袋略一轉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感情那個長公主看上他了,想讓他做駙馬。

布日固德當然不願意,那個長公主是皇帝的姐姐,今年三十多歲,守寡都十年了,看上我我也不要,我再不濟也是一國王子,才不要一個老寡婦呢。心里這麼想,卻沒當面表現出來,打著哈哈說沒見著,不知道怎麼看當天也就應付過去了。

誰知道這個長公主竟然鐵了心的要和他好,總是時不時的派人送東西過來,還約他相聚。布日固德躲不過去就出城騎馬散心,結果在路邊救了一個要上吊的婦人,一問才知道京里一個紈褲爵爺竟然把這個婦人的秀才相公搶進府里當了男寵,婦人尋夫不成被打的遍體鱗傷,遞了幾次狀子卻沒衙門敢接,最後無奈只能上吊了。

布日固德听了只覺不忿,卻也不知道怎麼幫助這個婦人,要管吧他不知道怎麼管,不管吧又怕自己走了這個婦人又上吊尋死,實在想不到主意,就陪著婦人在路邊枯坐,一坐就是一上午,正是饑渴難忍的時候,去京城辦事的蘭花花恰巧路過,見到一堆蒙古漢子圍著一個落泊婦人在路邊發呆,還以為遇到什麼強搶良家的事呢,上去一盤問才知道是這麼個狀況,對這個蒙古王子也產生了好感,布日固德是個直性情的人,和蘭花花聊了一會自然而然的就熟洛了,倒苦水一樣的把自己的事說了一遍,他不說也罷,一說就有了後來的那些熱鬧。

蘭花花當時就問布日固德,為了自在能不能不要名聲,布日固德當時就說名聲是個鳥,不擋一拳頭。

結果蘭花花就出了個損招,也就是當時蘭花花年紀實在是小,不過十五六歲,才能想出這麼個損陰德的招,布日固德這個直腸子王子竟然也就听從了。

蘭花花指點著布日固德在某一日和那個紈褲爵爺不期而遇,然後就看上了人家,一路跟到府里直闖了進去,連爵爺並著那個秀才相公一起搶到了自己府里,皇宮來人問,就說搶了爵爺來做夫人。

這一下把整個京城鬧了個天翻地覆,皇帝都傻了,不知道怎麼勸說,指責布日固德搶人是不道德的行為,布日固德卻很無辜的直言道︰蒙古有這樣的傳統,搶親!連聘禮都放到爵爺府里了,這親事就定了,就差「同帳」了。

皇帝蒙了,這紈褲爵爺還收了人家的聘禮?再仔細一問差點沒氣樂了過去,原來布日固德搶人的時候,還讓手下抱了八只小羊崽子放到了人家府中,當天沒還就算是認了這麼親了。爵爺府的主子都讓人搶了哪還有人管那八只莫名其妙的羊崽子啊,整個府里的人上躥下跳的找人打听,進宮告狀,聯系宗族,一直折騰到第二天兩家人才在皇宮里踫了頭。

皇帝嘗試著勸說布日固德放棄這門「親事」,布日固德死活不同意,說聘禮都收了怎麼能就這麼算了,他蒙古王子的面子都丟到天山另一邊去了,結果商議了半天才讓紈褲爵爺的一個族叔做主,用千兩黃金全了布日固德,這樁「親事」就做罷了,至于那個秀才相公根本就沒人提起過。

布日固德用八只小羊崽子換了千兩黃金,還救出了那個秀才相公,更把那個寡婦公主給嚇沒影了,一下子就嘗到了甜頭,心說你不放我對吧,那我就接著胡鬧。

暗中送走了秀才相公和落魄婦人,布日固德就和蘭花花商議了更大的熱鬧。

蘭花花在京城里暗中查訪,看哪家公子不是好人,布日固德就上門搶人,然後換黃金,總能得手,他斷袖的名聲也傳的飛快,傳回了草原,蒙古汗王氣的半個月沒起了床,直想不認了這個兒子。

皇帝對這個到處搶男人的王子也感到頭疼,給蒙古汗王派了個使者傳話,那意思就是我不要質子了行不,你這個寶貝兒子你帶回去吧,也不用你換個新兒子來。

蒙古汗王也是老流氓一個,只說蒙古人重諾,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絕對不讓漢人朝廷吃虧,兒子我是不換的,但是也別想讓他回來,你就好好留著吧。

皇帝實在沒轍,只能暗中告訴京中權貴,把自己家兒子都看好了,別出去胡鬧,讓這個混人王子看上那損失錢財是小,萬一「同帳」了,那兒子也只能不要了。

那段時間,京城里平時為非作歹胡作非為的紈褲們竟像是消失了一般,整個地面上清淨了不少,更沒出現過什麼紈褲橫行欺男霸女的事。

蘭花花那兩三年中總在京城附近,跟布日固德混的越發的熟,最後簡直是比親兄弟還親。

至于尚書公子,就是蘭花花離開北方之前,和布日固德合謀的最後一場大熱鬧。

話說這個尚書公子是個良善的讀書人,從沒仗著父親勢力做過什麼壞事,除了修身養性之外再無其他愛好,一次去寺廟進香,邂逅了一位權貴的守望門寡的兒媳。本來兩人並無交往,一次偶遇翻不出什麼事來,哪知老天牽紅線,兩人在很短的日子里又頻頻巧遇,一來二去的就有了感情。

可是倆個人之前根本就沒可能,一個尚書公子,一個權貴寡媳,說破大天去也不可能成了姻緣,二人最後踫面的時候抱頭痛哭,說干脆一起死了吧。

兩人當然沒死成,讓愛慣閑事的蘭花花給攔下了,並應下幫助兩人好事的諾言,讓兩人各自回家。

然後就是兩人按著蘭花花說好的日子去進香,在回家的路上,齊齊讓布日固德這個「剎星」給搶了回去,並把跟隨的家人一並制住了,不讓他們傳信,還讓自己的侍衛們在半夜的時候把迷到的小羊崽子弄到人家府里。

等兩家人找了一夜也沒找到人,卻在天亮十分發現了自家院子里的八只小羊崽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布日固德那兩年這樣的事沒少做,八只小羊崽子換千兩黃金的事,早就在權貴們間傳開了。

兩家人趕緊使人準備黃金去換人,布日固德卻不放了,給多少錢也不放。

官司就一直打到皇帝面前,皇帝奇了問布日固德為什麼不放人啊,布日固德眼楮一瞪道︰都「同帳」了,怎麼放人?

兩家一听,得!這回就算你放人,我們也不敢要了。

不管怎麼著惱,兩位權貴也只能把兩個被搶之人從家族中除了姓名,就當從沒有過,這事也就算了,實在丟不起那人。

要麼說酸文人酸文人,名聲比骨肉親情看的都重。

這樣也就讓布日固德得了手,把兩人就收在府里,讓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自己卻真的不在乎名聲。

皇帝讓布日固德折騰怕了,以前是用羊崽子換黃金,這次是真的搶人了,還一搶搶倆。實在頂不住朝中壓力,想把布日固德打發走了,可是蒙古汗王知道這事之後,更是咬死了不接人,皇帝最後實在無奈,把布日固德打發到這里,給建了王府賞了不少東西,就讓他安定在這里了,管你在遠方怎麼鬧騰呢,只要你不在京城鬧騰就行。

布日固德就是那個時候出的京城,也是在那個時候和蘭花花分的手。

布日固德在宜城是真的開心了,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他,他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太歲。他也不欺壓百姓,也不胡作非為,但是到處搶人的愛好卻是改不了了。

沒了蘭花花,他還有別的手下,到了地界就讓手下們去打听哪個官不是好人,哪個權貴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他就會當街搶人,竟然把宜城知府的公子也搶過一次,知府寶貝兒子趕緊用三萬兩銀子把兒子贖了回去,結果沒多久知府就被抄家了。布日固德搶人從不避諱,知府贖人的事也很快的就讓言官知道了,言官知道參布日固德肯定沒後話,干脆就把當時的知府給參,誰讓你一個小小的知府出手就是三萬兩銀子,不是貪的是哪來的?不參你參誰!

皇帝接到消息,抄了知府的家,換了個新知府,兩年下來宜城讓新知府治理的也算是井井有條,再沒哪家公子少爺紈褲們橫行霸道了,皇帝看著吏部送上來的官員考績,宜城知府的評價上竟然是個大大的優字,心中苦笑,這宜城太平之象,有大半都是這個胡鬧王子的功勞。

再說今天布日固德要搶王君陽,那真就是臨時起意的,這其中又不得不說是個大大的誤會了。

布日固德喜歡當街搶掠美男子在宜城幾乎是盡人皆知,那買首飾的攤主見到布日固德從遠走來,十分擔心王君陽這個美男子,臉上就帶了一些急切,還有對布日固德恐懼,讓人看上去他的表情就很不對了,也恰好是這個時候布日固德走近了,看到了攤主「為難」的表情,又見了王君陽一身華貴衣飾,以為王君陽是仗勢欺人的紈褲,買東西不給錢,就想去教訓一下而已,當時他注意力全在王君陽身上,只琢磨他是從哪冒出來的一個權貴公子,以前從來沒見過呢,根本就沒見到王君陽給那攤主銀子,等王君陽拿了銀釵給了兩個丫頭要走,他趕緊把人攔住了,連羞辱帶調戲的,為的就是教訓他好給老百姓出氣,結果卻是鬧了個大烏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江湖無怨最新章節 | 江湖無怨全文閱讀 | 江湖無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