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 第三十九節 夜圍東宮

作者 ︰

十月的夜風已帶了蕭殺的寒意。冷風呼嘯著穿過宮城夾道,如惡鬼吟哭般的聲音回響在層層疊疊的宮殿上空。楊辰一手撈著披風領子上垂掛的杏黃穗子,一手挑著素絹宮燈。晨霜走在她身側,一股狂風將她頭上兜帽掀掉,滿頭青絲在夜風中張揚飛舞。晨霜急忙拉緊了帽子,兩人不禁加快了腳步。

東宮的樓台殿宇崎嶇高聳,如一頭猛獸在夜色中靜靜蟄伏。韋良娣的香宜殿在東宮的最深處,殿前沒有點燈,只有楊辰手中的宮燈照亮眼前方寸。白石台階上有星星點點的烏黑的血跡,越往上血跡就越多。楊辰越看越心驚,快步隨著晨霜走入大殿。

殿內地板上的血跡愈發多了,在昏慘慘的光下十分刺目。不知是不是心里的作用,楊辰只覺得空氣中都飄著淡淡的血腥味兒。晨霜快步往屏風後走去,高聲道︰「娘娘,奴回來了。」

楊辰也顧不得太多,隨著她轉屏風而入。內殿帷幔高挽,李仙蕙仰面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死,身下的床單早已被鮮血浸透。她額上掛著大顆大顆的汗珠,痛苦地申吟著。她在哭,這哭泣似乎是無意識的,卻淒淒切切,哭得人心里發慌。

楊辰心里一懸,這還是李仙蕙嗎?下午分別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一轉眼竟成了這副樣子?

韋良娣坐在床頭握著李仙蕙的手,滿目都是痛心、關切和驚魂未定的猶疑。她披頭散發坐在那兒,身上月白的寢衣也沾染了大片的血跡。床邊另有藥藏局的兩位醫官正在忙碌。大殿盡頭,太子李顯垂頭坐在那兒,仿佛不存在似的。

「良娣。」晨霜出聲喚道。

韋良娣抬起頭,雙眸微微一亮︰「上官婕妤怎麼說的?」

楊辰上前一步,沉聲說道︰「婕妤已經去含元殿面見陛下了。婕妤請良娣千萬鎮靜,等婕妤的消息。」

韋良娣神色稍緩,微微點了點頭。

床上的李仙蕙似是听到了什麼,微微睜開眼楮,啞聲喚道︰「母親……」

韋良娣握著她帶血的手︰「仙蕙,母親在呢。沒事的。」

「延基過來了嗎……」李仙蕙聲音暗啞,似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說出這句話。

韋良娣抬手為她拭去頰邊的淚水,說道︰「延基沒事,你別惦記他了。」

李仙蕙微微喘了口氣,啞聲說道︰「母親……我的孩子……是不是保不住了……」

「孩子還在,還在,」韋良娣轉頭,對著那兩個醫官喝道,「你們說,孩子是不是保得住!」

兩個醫官哪敢說別的,紛紛低頭道︰「小世子平安,小世子平安。」

李仙蕙微微闔上了眼楮,輕聲說道︰「延基呢?他怎麼不在……」

魏王現在應該還困在王府。李仙蕙由親兵護衛著出逃時動了胎氣,到東宮時已然小產了。楊辰看著床上蒼白如紙的李仙蕙,看著滿床的鮮血,心里一陣陣難過。

此時前殿傳來腳步聲,一個太監跌跌撞撞地跑進來,急急說道︰「娘娘,不好了,外面來了一群兵,把咱們東宮給圍住了!」

「兵?什麼人帶的兵?」太子李顯急急問道。這是他第一次開口說話,聲音里滿是惶恐引起的顫抖。

太監低身答︰「是控鶴監張易之。他還拿著聖旨,要殿下和娘娘交出魏王妃,不然就要闖進來了。」

李顯雙腿一軟癱坐在地上,面色慘白,喃喃道︰「這可怎麼辦……香兒,怎麼辦啊?」

「他敢!深夜帶兵闖東宮,他想謀反嗎!」韋良娣一聲怒喝,小太監「咕咚」一聲跪在了地上,不敢言語。

韋良娣站起身,說道︰「晨霜,好好照顧郡主。我倒要看看他有沒有這個膽子。」說著便往外走去。

楊辰低頭道︰「良娣,奴隨您同去。」

上官婕妤派她來的目的就是安韋良娣的心。外面的張易之不一定知道她是上官婕妤的人,可只要韋良娣明白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是收買人心的最好時機,一定要讓韋良娣以為上官婕妤是在無條件地支持她。這也是崔湜送給她的那本《戰國策》里的學問。

果然,韋良娣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對著她點了點頭。

東宮大門打開,眼前火光熊熊,刺得人眯起眼楮。風趁著殿門開啟的縫隙咆哮而入,吹得楊辰身上的披風「騰騰」地飛起來。韋良娣只穿著月白的寢衣,迎風而立。白石階下,火光簇擁當中,張易之手捧明黃聖旨,正陰沉沉地看著她。

「韋良娣。」張易之一躬身子,極為夸張地行了個禮。在他躬身過程中,他的眼楮始終咄咄地盯著韋良娣。

「控鶴監深夜帶人圍宮,想干什麼?」韋良娣沉聲問道。

張易之淡淡一笑,火光中他的容貌愈發妖冶︰「我奉神皇陛下旨意捉拿叛黨。良娣若不想給自己惹麻煩,還是趁早把人交出來吧。」

韋良娣冷冷一笑︰「你妄想。」

張易之雙眉一挑︰「既然如此,我可就要親自進去拿人了!」

「你敢!」韋良娣雙眉陡立,穩穩擋在宮門前,厲聲喝道,「這里是東宮,是太子的寢居之所。你敢放肆,就是謀反!」

張易之不自覺地後退了一步,雙眼仍舊緊緊盯著韋良娣,似要把她盯穿。楊辰站在韋良娣身後,亦被她的氣勢所震撼。這個女人經歷了那麼多風雨,能夠重回宮廷,不是沒有道理的。

兩下一時僵持。忽听一個清朗的女聲說道︰「這大半夜的,都聚在這兒做什麼?」

正紫帷幔的步輦從黑暗的深處緩緩而來。輦前挑燈的太監正是江祿。

一見上官婕妤來了,楊辰立馬就放了心。一旁,韋良娣也暗暗地松了口氣。

楊辰上前打簾,扶著上官婉兒下輦。她內穿著緋色寢衣,外面披一件淡青罩衫,也似是匆匆而來的模樣。

「上官婕妤,」張易之仿佛也有了底氣,高聲道,「我奉旨捉拿叛賊。韋良娣卻將其窩藏,應與謀反同罪!」

上官婉兒看看張易之,又看看韋良娣,忽而一笑,道︰「這大晚上的,火氣都這麼大。」

楊辰扶著上官婉兒走上石階,站在韋良娣身邊,正對著張易之的人馬。上官婉兒淡淡說道︰「有什麼事兒說開不就得了,哪用得著這麼劍拔弩張的。這兒到底是東宮,逼到太子屋里去也不好看。得了,控鶴監在這兒等等,我進去看看。」

上官婉兒說著轉身要往里走。身後張易之高聲喚道︰「上官婕妤,您可要小心些。」

這話分明帶著脅迫的意味。

上官婉兒淡淡轉身,挑唇一笑,道︰「多謝控鶴監。」

說罷便攜著韋良娣走入東宮。身後大門,轟然關閉。

++++

今日小札︰韋皇後——珠簾後的女人。

上回說到太子李顯的被貶出洛陽。後面的故事和他老婆韋氏密切相關,因此就放在一講開八。

先說說韋氏是什麼人。《新唐書》上說,韋氏是京兆萬年人,也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她祖上在太宗朝是個王府典軍。這個出身,放在後世果斷不是皇後的料。可這里偏偏是大唐,一個木材商人的女兒都能登基稱帝,典軍後代嫁給皇子,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野史記載,韋氏和李顯是因「香」結緣,《大明宮詞》里好像也借鑒了這個說法。不同的是《大明宮詞》里是李顯沉迷香料,最後被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用香毒死,而野史中是韋氏擅長用香,並且還因現長壽香得到武則天的賞識,賜名香兒,立為太子妃,最後登上皇後之位。

茯苓以為,這純屬扯淡。韋氏要真會制什麼長壽香,武則天才不會把她貶到房州去呢。肯定是留在自己身邊天天制香,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所以說,韋氏能當上皇後,完全是憑她自己的真本事。

我對韋皇後的印象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詞︰堅強、沉得住氣。

堅強這個事兒咱們留在後面再說(因為現在一說就劇透了)。現在咱們只說說她沉得住氣這一特質。

話說李顯在當了36天皇帝之後,被武則天一道聖旨拉下皇位,貶往房州。房州何處?就是今天的湖北房縣。在那個年代,湖北著實屬于蠻荒之地了。從經濟發達的洛陽到鳥不拉屎的房州,從金鑾殿的天子到被流放的王爺,李顯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巨大落差,並且還要時刻擔心自己的母親會像對待兩個哥哥一樣把他處死。好在李顯是幸運的,他的幸運首先表現在他不像李弘和李賢那樣出色——換句話說,他就是個窩囊廢。沒有人會費心去殺一個活著跟死了沒什麼區別的人。所以武則天沒有殺他,這是他日後能夠重返皇宮的首要條件(廢話,死了還怎麼重返啊,那叫回鄉安葬!)。他的第二個幸運之處,就是他有韋氏相隨。

李顯是個懦弱的男人,他的性格承受不起這麼多的苦痛與煎熬。《新唐書》上說,每次有武則天的信使來,李顯都會嚇得發抖,甚至被嚇得幾次三番想要自殺。幸好他有韋氏。韋氏深深知道李顯的個性,對他絕對不能好言相勸,因為一勸他肯定哭鼻子(真tm窩囊啊摔!),勸也勸不住。只能給他更加強有力的聲音,讓他找到精神上的依靠。當時韋氏說︰早晚都是一死,你急什麼呢?從來禍福相依,咱們現在受什麼樣的苦,將來也定會享什麼樣的福。

這就是韋皇後,不急不躁,直面命運給她的坎坷磨礪,沉心靜氣,等著自己時來運轉的那一天。

想來,現在許多男人面對挫折和困境的時候也難得有她這樣的心境了。

就是這個內心強大的女人給了李顯無盡的力量,支持他熬過了十一載流放生涯,終于在聖歷元年被武則天召回洛陽。這也是咱們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就是因為當年流放時韋氏的支持,讓李顯這個重情重義的男人對她許下諾言︰「一朝見天日,不相制。」啥意思?就是有朝一日我得見天日,你要什麼我給什麼,不會對你說半個不字。一般來說,男人在落魄時許下的諾言很少能夠兌現,可韋氏嫁了個好男人。李顯登基稱帝之後,對韋皇後可以說是千依百順,大權相托。他以自己的後半生乃至自己的性命,守住了這個諾言。

這就又為我們引出了一樁史上第一殺夫案。

公元710年,李顯死了,世人傳說是韋皇後和安樂公主進獻毒餅鴆殺了中宗。韋皇後從此背上一個毒婦的罪名。

在茯苓看來,這仍然是扯淡。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韋皇後是一個相當沉得住氣的人。中宗死的時候韋氏在朝中尚未站穩腳跟,稱帝可以說是痴心妄想,這個時候中宗活著比死了對她更有用,韋氏那麼明白的人會看不出這一點?

又有人說殺死中宗是安樂公主的主意,茯苓以為這也是瞎扯。當時中宗幾個拿得出手的兒子全死了,安樂公主聲勢正盛,明顯就是皇太女啊。她怎麼也要等自己的母親坐穩皇位再說吧?直接殺死她爸,這不是明擺著給她叔叔(李旦,李隆基他爹)騰地方嗎?她叔登了基,還有她毛事啊?

所以,中宗之死不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了討伐韋氏給她加上的一個罪名而已。這是一次帶有政治目的的誣陷,並且成功地蒙了天下人。

那中宗到底是怎麼死的?這里茯苓有一個更加扯淡的想法,而且自以為能說得通。請大家關注後文(竊笑ing)

韋氏的失敗著實可惜,可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只是外因而已,主要原因,還在她自己。

她雖然堅強穩重,但是跟武則天比起來,穩重有余,銳氣不足,或許是那十年的流放徹底銷磨了她的銳氣。在當上皇後之後,她沒有能迅速排除異己——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首先就是一個錯誤。我估計她是不敢。她剛剛坐穩皇後之位,害怕惹惱了太平公主。就是這一份患得患失造成了她日後的悲劇。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沒有容人之量。這一點會在後面李重俊的小札里展開談一談。

最後的最後,韋皇後,這個一度距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的女人,終于還是被李隆基斬殺在了長安大明宮中。

可悲可嘆啊~

這是上架前的最後一個歷史小札了,茯苓多寫了些,饋贈一直跟讀的各位讀者親。剛才看了一下作者調查,貌似大家普遍還是喜歡看的,就是字數不能超過一千。我以後hold著,讓我最後泛濫一回~~

下一講︰不為人知的大周第一美女,李仙蕙。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太平年最新章節 | 太平年全文閱讀 | 太平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