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北」字的本義是「背」或「相背」,它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為兩個人一個向左、另一個向右背向而坐之形,生動形象地指明該字的意思是「背對背」。如在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一書的《軍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佯北勿從。」在這里,「北」即是「敗」或「敗逃」,這句話的意思為「敵人假裝敗逃,不要盲目追趕」。
北既為背,「敗北」就可以理解了。當兩軍相接時,是正面相向的,激戰之後,敗方撤退,轉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敵方,這就是「敗北」了。勝方朝著敗軍背後餃尾窮追,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北即背,「敗北」就是背敵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東、是南、是西,都叫「敗北」。
「坐北朝南」的意思早在原始社會,中國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發現的絕大多數房屋都是大門朝南。古時候在選擇城址時,應當「相其陰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正吁陌之界。」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坐北朝南,也是為了采光,因為太陽東升西落,方向朝南的房子受陽光照射時間最長,光線最佳,不論是屋門或屋窗朝南,還有是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為季節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
古現代的寺院和道觀均建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被民間認為是「風水寶地」。而這確實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擋住凜冽的寒風,夏可迎清涼的南風;前臨潺潺溪流,則提供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提供了清新的空氣。如此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使生活在此的人心曠神怡,而堅實的岩層地基又使建築物可歷經數百年而不倒。
古代的皇帝也都是坐南朝北,治理天下,定都北方的朝代也一般比較穩固長遠,相反一些定都南方的朝代往往是短命,把南視為至尊,而把北象征為失敗、臣服。宮殿和廟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當上皇帝稱「南面稱尊」;打了敗仗、臣服他人「敗北」、「北面稱臣」。正因為正南這個方向如此尊榮,所以過去老百姓蓋房子,誰也不敢取子午線的正南方向,都是偏東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諱而獲罪。
拿歷史做比較,就單單以南京和北京作比較,其統治時間顯而易見︰
三國時期的吳國吳222-280建業江蘇南京,
十六國東晉317-420建康江蘇南京
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蘇南京
齊479-502建康江蘇南京
梁502-557建康江蘇南京
陳557-589建康江蘇南京
元1206-1368大都北京
明1368-1644北京北京
清1616-1911北京北京
中華民國1912-1949南京江蘇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在中國之所以選擇北京建都的朝代比較多,並且能夠「千秋萬代一統河山」,北京在赤道以南將近40度,所以風景靚麗的大好河山盡現眼前,中國的地勢也是南低北高,因此坐在高處展望眼前天下可以一覽無余,哪個有叛逆之心的不法分子更是有難逃難逃法眼的感覺,陽關普照不論是從光線還是磁場上,都對坐在高處的人有利,從北面而講南方江河交織,良田沃野,稻香魚美,適宜百姓繁衍生息,從風水上說山壯丁水生財,北方山地丘陵多地基堅固,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脈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因此以此作為政治中心也就穩定長久,北京作為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帶非常重要。明朝建都北京是為了「天子守國門」,防止蒙古騎兵入侵。所以從地理戰略位置上說,北京在南方與北方的安寧穩定上都可一手而兼治。從一般家庭居住來說,都喜歡門前熱鬧後庭安靜的,熱鬧說明人們快樂幸福安康,後庭安靜,靜已思遠,可以提升自己的文韜武略,達到長治久安,所以坐北朝南充分選擇了天時地利人和,而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