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花嫁 二十九 才女

作者 ︰

年華十二的若妍身量較一般女孩略高,縴腰曼妙,風姿綽約,她的眼楮像姜姨娘,細長柔媚,眼角微微上挑,顧盼間神采飛揚,柔情四溢,端的是風流嫵媚,明艷照人。人們常說,這樣細長的眼楮是狐狸眼,這般嬌艷的相貌就是狐媚子。

為此,姜姨娘十分憂愁,女兒長得美貌固然是好事,將來必能得到夫君寵愛,可無奈的是太太夫人們最見不得這種相貌的女子,那會讓她們想起家里妖妖嬈嬈的小妾。姜姨娘自己雖然給人當了妾,但對若妍這個女兒可是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與希望的。她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讓女兒嫁入皇家宗室,但是滿京城那麼多公侯伯府總不是不能肖想的吧。女兒已經十二歲了,姜姨娘心底有些急了,好女婿可不是那麼容易挑的。

不過,這一天機會來了。六月中旬,杭州知府古大人的夫人帶同一雙兒女到梁府做客。

當日,若施在柳府吟了賀知章的《詠柳》,雖然她解釋不是自己所作,古姿瑤卻誤會了是楊先生的詩作,更莫名的是,那首詩竟然傳了出去。江浙傳言,古家千金古姿瑤詩才出眾,于金陵即興賦詩一首,名《詠柳》。

為了這件事,古夫人即刻帶著女兒來梁府向楊先生賠禮道歉,一道來的還有她去年中了舉人的兒子古逸風。

古家雖是朝中顯貴,可楊先生也是名滿洛陽的女師,一言一行,品德才情皆受人推崇,萬一因為這事惹惱了楊先生,古姿瑤就什麼前途都沒了。為此,古夫人特意準備了名貴的禮物上門拜訪,人未到禮先行,在古家來人前,就派下人送禮到梁府。

客人到訪,梁曄也不能再拘著若嵐,只好將她放出來,並叫柳氏好好管教女兒。一日下午,三個女孩剛下課,就見有人送禮給先生,而先生居然破天荒收下了。楊先生名聲遠播,也不是沒人想過要送禮給她,順便希望先生能教導自己的女兒,可楊先生全都推拒了,說是事情有一即有二,如此三番,不免會得罪人。

「古家夫人不日便會上門拜訪,你們切不可忘了規矩,也壞了我的名聲。」楊先生訓斥學生素來嚴厲,若嵐卻並不怕,開口問道︰「先生,你以前不是一律不見外人嗎,為何這次破例?」

楊先生笑道︰「古家的古姿瑤詩才出眾,令我佩服。《詠柳》一詩早已傳遍江浙,我自問不如。」她看向若施︰「若施,古姑娘此詩乃在金陵柳府所作,你當時應是親耳听到的。此女才情卓絕,我也想見她一見。」

「恐怕先生見了之後會失望。」若施听了後苦笑,不知這首詩究竟是誰傳出去的,又是誰誤傳的,可有一點很明白,如今人人皆道古家姑娘才情,如果這時候有人跳出來說這詩不是她寫的,那古姿瑤的名聲可就全毀了。而她們母女大概認為這詩作的原主人是名聲顯赫的女學大家楊先生,此次上門估計是來求個人情吧。

楊先生疑惑道︰「你如此說是何意?莫非古姑娘的品行不好,才高而無德?」

「非也,」若施輕笑︰「此詩並非古姑娘所作,而是先生的手筆。」

「胡說,我自己寫過什麼詩句會不記得嗎?何況,我專攻書法,對詩詞並不精通,斷然寫不出這樣妙趣橫生的句子。」

若施便把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她近日來勤學詩詞,已經把這個時代的詩歌通讀一遍,找出了那些如《詠柳》一般在歷史上消失的詩文,免得將來又惹事端。至于理由,她也編好了,就找個最常用的,自己曾在某處看到過,因當時年紀甚小,如今也記不清是何處讀到。

楊先生听了不無遺憾,直道如此才情卻沒能留下名字。

若妍拉住若施的手惋惜道︰「沒想到古姑娘居然是這樣的人,定是她自己把這事傳揚出去,又仗著她父親位高權重非要咱們也附和她的說法。可憐了我們九兒,那詩才卓絕的名聲本該是你的。」

「姐姐多慮了,此詩原不是我做,何談才情。再說,現在該急的恐怕是古姑娘吧。」料想古姿瑤只是想出把小風頭,卻沒想到事情會傳得這麼開。

楊先生也表示贊同,要知道一個人的才名並不是憑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穩固的,古姿瑤如果再也寫不出同等水平的文,很快會被人慢慢遺忘。那種被捧到最高點又慢慢跌落的苦楚最是磨人,楊先生自己就深有體會。

她少年聰慧,名聲在外,很早就與門第顯赫的人家訂了親,誰知道夫婿意外而去世,而她背負著家族的名聲與壓力,不得不守起了望門寡。楊家是詩書禮儀傳家,女子既已定親,便不能從二夫。自此之後,她便成了家族的棄子,姐妹們代替了自己的位子,一度風光榮華,而她只能守在家中吃齋念佛為故去的未婚夫祈福。若不是她後來做了女師,怕是一輩子都要在那深宅大院里苦悶度日。

若嵐對這些一向不感興趣,只一個勁兒催促先生快看看送來的是什麼。楊先生打開,古夫人送的是一套文房四寶。若嵐撇撇嘴︰「知府大人這般小氣,文房四寶誰家沒有。」若妍卻道︰「妹妹恐怕誤會了,這硯是端溪硯,紙是宣城紙,其余兩樣也皆是地方名品。」若嵐不以為然︰「那又如何,我們家難道沒這東西嗎?」。

楊先生拿戒尺拍了她一下︰「不可言語無狀,還沒被你爹爹罰夠嗎?人家這是一種禮節,這四寶雖然不算貴重,卻是對文人學士的一種尊重,等她們親自來了必然有其他厚禮奉上。這送禮的一套,我教過你們的,你全都忘了?」若嵐是她最喜愛的學生,為人直爽誠善,全身上下都透著一股朝氣蓬勃的活力,那是楊先生沒有的,也是最羨慕的。因此,楊先生嘴上雖然嚴厲,神色卻帶著暖意。

听聞古夫人來訪,柳氏大喜,深感當初請楊先生來府上教學的主意極好,又听得楊先生道,古公子也要來,更是喜得眉開眼笑。她雖沒見過古公子,但听人說那是個出類拔萃的年輕後生。

梁曄剛踏進正房,就見妻子拉著若嵐邊笑邊說,仔細一听,卻是她在教導女兒要趁機拉住古公子的心。梁曄暗道︰胡鬧!

柳氏見丈夫黑著臉進來,心里不悅,每次到自己房里來就擺著一張臭臉,給誰看哪。梁曄罵道︰「夫人莫不是忘了前些日子與我說過什麼,你不是屬意你娘家佷子麼,現在竟然張口閉口竟是要女兒去倒貼人家,夫人,你可連古公子一面都沒見過呢。」

柳氏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柳家哥兒自是好的,可挑女婿那得貨比三家,就不許她給女兒找個更好的嗎?「老爺,這位古公子我是沒見過,可當初給雅兒挑夫婿,從那些夫人們嘴里我也听到過,是個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而且性格溫順文采出眾,要不是他比雅兒年紀小,我肯定挑中他。」

「夫人好大口氣!也不看看自家是個什麼門第,竟要與那古家說親。」

「古家怎麼了,從來都是高門嫁女,低戶娶媳,妾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柳氏想,丈夫雖然是五品小官,可怎麼著也算是侯府的二房,宮里還有一位受寵的慧妃娘娘呢,如何比不得古家了。

梁曄叫丫鬟把若嵐帶下去,和柳氏單獨說話,妻子愚魯,他做丈夫的不教導不行。「古家可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古大人自己深得聖上信任不說,他嫡親的兄長乃京城公爵府的國公爺,為朝廷立過汗馬功勞,國公爺在軍中也是名聲最重的將領,多年來一直替聖上守著北邊的地界。古夫人出身太原王氏,一等一的名門之女,她生有三子,各個都出類拔萃,這位古逸風公子是最小的,去年剛考取了舉人,年少有為,功名在身,你當他會看上嵐兒?簡直異想天開!」

柳氏想到的則是古大人家里的一堆姬妾,不屑道︰「什麼世家子弟,名門貴女,老爺可別當妾身是聾子瞎子。那古大人喜好幼女,一房房小妾往屋里納,古夫人心橫手辣,手里只一個庶子活下來,至于庶女麼,呵呵,全都當了父兄仕途的墊腳石。」比起古夫人的行徑,自己可是善良多了,至少她可沒下手去害姜氏的兒女。

梁曄瞪著眼楮︰「你既然知道還要把女兒往那里送?」

「怕什麼!古大人不假,可做官卻是不差的,老爺你不也說他政績斐然,長袖善舞。至于古夫人,狠毒是狠毒了點,可那是對著妾室通房,要是對嫡親的兒媳,都是當女兒疼著的。古夫人和她兩個親兒媳一向關系甚好,在杭州,誰家不稱贊古家婆媳和睦,親如母女。」柳氏也不等梁曄反駁,徑直說下去︰「反正也不是什麼出格的事兒,我只叫女兒多和古家兩個小輩套套近乎,對老爺的仕途也有好處啊。」

梁曄想了想,提醒道︰「也罷,你提醒孩子們,和古姑娘交好便是,至于古公子,還是遠著點兒,那種權貴人家,嵐兒即便嫁過去也過不了舒坦日子。」

「老爺,妾身知道,嵐兒是嫡出的姑娘,妾身怎麼會叫她去學那沒皮沒臉的小婦做派,左右這古公子都要來咱們家,還不許我相看相看麼。」柳氏心想,男人家就是心思粗,古夫人要是沒那意思,無緣無故怎麼會把兒子帶到梁府來,準是在大哥家里,這位古夫人就看中了自家女兒的乖巧。

梁曄點頭道︰「理當如此。知府大人很快就要高升,官兒是越做越大。這位古三公子雖說是幼子,可也沒理由屈就咱們家的姑娘,夫人還是不要抱希望的好。」

柳氏本想再爭辯,看丈夫臉色不好也就沒說了,心里卻打定主意要牢牢抓住古逸風這塊從天而降的肥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名門花嫁最新章節 | 名門花嫁全文閱讀 | 名門花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