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那次掙扎,那次台灣與香港之行,其目的是張愛玲想回到東方找回她想要的中國經驗與中國題材,無奈張愛玲此路沒有走通,而她也一直沒有機會打入美國社會,所以沒有題材可寫,這就是一個作家最大的悲哀。
那次張愛玲返回美國後,賴雅在她的精心照顧下,風燭殘年的賴雅又過了6個生日。但是賴雅在去世前兩年就已經癱瘓了,而且發展到大小便失禁,生活無法自理。
張愛玲勇敢地承擔了一切的責任。除了自己的工作以外,賴雅的生活、看護都是她一個人在承擔,張愛玲為賴雅付出了不曾為自己親人付出的一切。對于賴雅,張愛玲是完全無悔的。而對于張愛玲來說,賴雅是她最初的安慰,後來發展成,是一個精神安慰。她是一葉飄萍,她對外界所持有的態度就是「冷眼相看」。惟有賴雅一人,是她真正的精神密友。
幾乎從他們相識的時候起,賴雅的經濟狀況就極其緊張,並且也從沒有好轉過。經年累月,賴雅靠著每月52美元的社會福利金和他自己微薄的版稅維持著最基本的生活。張愛玲給了他一個家,也給了他一份靠他自己的收入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相對的舒適的生活。這個一生不願被家庭所累的人,最終仍是在家庭中得到了他一生中僅有的一段平靜與安寧。
張愛玲為了這個家,卻因此失去了惟一的孩子,為了得到這個家,得到一個在美國的家,一個在美國有著永久身份的丈夫和一個不會被攆出美國的保障。不知道她有沒有為此後悔過。
張愛玲嫁給賴雅的時候才36歲,是一個女子成熟健康的最好的時段,在很多人感覺里仿佛是一朵鮮花,而張愛玲卻錯誤地插在了美國的牛糞上。這是誰也料不到的。
張愛玲何以自願投入一個「年邁老朽」的美國作家的懷抱?歷來是張學研究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但是,旁觀者往往「不清」,很多人都是用了功利的尺子來衡量這件事情。
著名的海外張學研究者司馬新,認為張愛玲此舉是想找一個生活上的靠山︰「她為自己朦朧的未來心中無數而感到焦慮。面臨多方面的窘迫,她選擇了賴雅做靠山。」
而第一個把張愛玲捧上神壇的夏志清教授,更是認為︰「兩個人的結合,都是考慮了未來能在錢財上能依靠對方,哪知道兩個人全打錯了算盤。」
兩位文學界權威,兩位張學權威,一錘定音!
接下來,各色張學研究者們的分析,大多都是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的。他們認為,發生了這樣的事,除了功利的選擇、經濟原因之外,不可能有別的因素。
——張學研究者們認為︰那是張愛玲做了一場交易。
這個結論,真的是讓我們「張迷」很生氣。,真是讓人笑都笑不出,也更是哭不出來。
在張愛玲的這個第二次婚姻的認識上,人們給予了極大的偏見,在他們的貧窮中,人們藐視過賴雅。但是我們在賴雅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賴雅日記里記錄的食譜中,不乏葡萄酒、漢堡包、雞肉派、意大利匹薩、蛋糕、沙拉、意大利菜肴、牛女乃加麥片,現煮咖啡,等等,還有「培根」——即便是當今的中國都市居民,又有多少人知道「培根」為何物呢?(我收藏的賴雅的日記中記錄他們的生活很是安寧幸福。)
這些東西,不都是當今小資們津津樂道的時髦食品嗎?
張愛玲和賴雅還沒听有窮到要喝白菜豆腐湯的地步!
那些極口稱贊張愛玲「超凡月兌俗」的人,為何要如此狠狠地埋怨張愛玲嫁錯了人??這里也包括我丑陋的偏見!張愛玲的幾封情書我們凡人能寫得出嗎?賴雅情深脈脈的日記不正是張愛玲的最愛嗎?
這些學院派的研究者們,唯獨不懂「世間情為何物」!!
張愛玲緣何投入賴雅的懷抱?這是因為——
賴雅是一個真誠的人,賴雅是一個有童心的人,賴雅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賴雅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此外,賴雅還是一位溫厚的長者,是一位精神上的富翁,是真正能夠賞識張愛玲才華的人
這一切,就是他之所以能夠打動張愛玲的優勢和強項。
張愛玲並沒有看走眼——她和賴雅後來果真成了「與子偕老」的情侶。12年的相濡以沫,問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賴雅相伴了張愛玲近12年,我們可以12年始終如一地眷念著一個人嗎?這12年,賴雅所給予張愛玲的,不僅是關愛、親情、更重要的是,也成為張愛玲與外部世界相連的唯一的紐帶。除了賴雅之外,她與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團體、任何崗位或職務都沒有很深的關聯。
記得1965年那年的聖誕節姍姍來臨,霏絲的三個男孩及大兒子捷樂米的女友安琪都來探望外祖父賴雅,他們還給他帶來了鮮花和一些玩具作為禮物,沉寂很久了的小屋,重新又回蕩起了笑聲。這時病榻上的賴雅已經不能動了。但他看著成長著的,充滿活力的兒孫們,眼角露出了笑意。淡淡的一絲笑意很快沖掉了這些孩子們帶來的安慰,短暫的一絲笑意絲毫無改于賴雅與張愛玲的悲傷與無助。敏感的安琪深深地被這種憂郁無助的氛圍所感染。臨走告別時,女孩子安琪禁不住暗暗抽泣的哭了起來。
那段時間,賴雅已經病入膏肓了。這個曾經快樂而堅強的男人,現在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他整日里病懨懨地躺在那里,一動也不能動。也許,他的思緒已經回到那些壯懷激烈、笑傲江湖的歲月中去。可是,如今,他就像是一只折傷了翅膀的鷹,哪兒都去不了的。他每天看著張愛玲匆匆忙忙地跑進跑出,喂他吃藥,幫他擦身子。他心痛地看著張愛玲在艱難的謀生與照顧自己之間而心力交瘁的身影,他的心里是存著深深的內疚之情。此生,他已經欠她太多太多。
還記得有一次,賴雅的表哥哈勃許塔月兌來看望他,賴雅見到他時,把頭轉向牆壁要求他的表哥立即離開他。賴雅一向是一個樂觀好客的人,可是,一生慷慨漂泊的賴雅,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憐憫,現在的狀況他也實在是不願意讓親人、朋友看到他的這個樣子而為他傷心。他不願意讓自己的這副潦倒的模樣讓親人見到,如果讓他感到別人在同情和可憐他,還不如讓他死。賴雅拒絕了表哥的探望。
賴雅的一生都希望帶給朋友的是快樂和溫暖。一直到死,他都是這個樣子。賴雅心中的苦楚,張愛玲無疑是最清楚的。多少個寂靜的暗夜里,張愛玲企求著上蒼的恩典,讓賴雅多一天活在世上。許多的時候,張愛玲就是坐在賴雅的病床邊,「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自從他們倆結婚以後,賴雅這幾年對張愛玲的厚愛以及張愛玲對賴雅精神上的依賴,使張愛玲不得不暫時放棄她視為生命的寫作,而全心護理起已經76歲的,已經被病魔折磨的骨瘦如柴的賴雅。
然而,人世間最誠摯的愛也改變不了生死輪回的自然規律,賴雅終于還是永遠地離開了張愛玲,離開了這個他曾經是多麼眷戀過的人世間。
1967年10月8日,在張愛玲過完47歲生日後沒幾天,賴雅終于在麻州康橋痛苦的去世了,也算是結束了命運對自己的折磨。張愛玲她失去了自己的第二個丈夫。
賴雅的願望實現了,他徹底地解月兌了,他不用人們來同情他憐憫他。再也不要他所愛的人為了他而備受生活的折磨。他走完了自己一生多彩而曲折的道路。沒有做成大的事業,但還算是愜意的一生,自由自在的一生。這一生,他是為他自己活的。
那天,1967年10月8日的日子,張愛玲永遠記著這個日子。窗外,有秋葉飄然而落。賴雅的去世對張愛玲來說是一種解月兌,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往往不是重,而是其輕。賴雅將他們精神眷戀的重量帶走了,剩下的,便是充滿了辛酸的回憶和空靜的屋子。
被病痛折磨得過久的人,面容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但在張愛玲的眼里,賴雅和善的面容,永遠不會變!
他走了,解月兌了,也算是轟轟烈烈活了一世
正如台灣學者周芬伶所言,賴雅的價值在中西方文學中,各扶助了一位絕世的文學天才。扶助的西方的文學天才是布萊希特;東方的文學天才就是張愛玲。他自己本人也夠個傳奇人物了!
一些張學研究者大概是出于對賴雅的偏見,或是因為這一幕實在是太愁慘,寫到賴雅死的時候都很低調,一筆帶過。
其實,賴雅之死,在張愛玲生命史上,所佔分量極重。
早年,她從不和睦的家庭中體悟出的是︰人間無愛。中年,她從她的愛情生活里又體悟出愛情的短暫。人間的無愛和人間的愛情她都嘗過了,經歷過了,今生今世,她已了無牽掛,一個人,安靜的活下去吧。張愛玲決定,她不再追求人間的情愛了。
賴雅的遺體火化後沒有舉行葬禮,張愛玲把他的骨灰轉交給賴雅的女兒霏絲,由霏絲安葬。張愛玲是不喜歡身外物與身後的儀式的,她對自己這樣,對自己至親的人也是這樣。
在張愛玲的所有文字中,提到賴雅之處極少極少,連自己的最後一部圖文作品《對照記》中賴雅也是缺席的。然而張愛玲在給著名的台灣作家朱西寧的信中卻曾這樣寫道︰「賴雅不是畫家,是文人,也有人認為他好。譬如美國出版《秧歌》的那家公司,給我預支一千元版稅,同一時期給他一部未完的小說預支三千。我不看他寫的東西。他總是說︰‘i,mgoodpany。’(我是一個好伴侶。)他是粗線條的人,愛交朋友,不像我,但是我們很接近,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已經覺得多余。以後有空找到照片會寄張給你。」
這就是張愛玲對丈夫的最慷慨的贊美了。張愛玲對于自己的私生活,總是惜墨如金的。她和賴雅,在精神上已經契合到多半句也是多余的。
以張愛玲的孤傲,能獲得她這樣的評價的人,怕是不多!
張愛玲與賴雅的愛不同于胡蘭成的風花雪夜轟轟烈烈,他們之間是實實在在的愛,是彼此對彼此需要的一種肯定,是淒涼世界里的一點安定喜樂。賴雅在張愛玲最孤獨最無助的日子里,在她創作時期的瓶頸中,有這樣一個男人欣賞她、肯定她,這就足夠使張愛玲愛上賴雅。
愛情是緣分,愛情是沒有條件的。即使再沒有道理,兩個人只要互相欣賞就會滋長愛。張愛玲說過︰「我有時候覺得,我是一座島。」一座島是怎樣的孤獨呢?沒有人知道,但是賴雅似乎知道了,賴雅曾經也說過張愛玲︰「她的照片就像一部小說。」而張愛玲曾被譽為「曹雪芹以來中國最好的作家」,這句話對于一個女人,特別是對于一個孤獨又驕傲的女人張愛玲來說,是一種欣賞和肯定,是男人情話中最動听的一句話。
張愛玲不是一個容易愛上別人的女子,更不會輕易以身相許。投身賴雅,是張愛玲自己的選擇,而12年的婚姻最終只是因為賴雅的死亡才不得不走向別離。
我認為,既然我們尊重張愛玲,那麼對她的第二次婚姻的評價,就應該充分尊重她本人的看法。
從此,張愛玲真正變成了無牽無掛了,她在頃刻間失去了在美國唯一親近的人。在此後漫長的27年人生長河中,她都是一個人走過來的。張愛玲至死都是以賴雅為自己的姓,以賴雅夫人的身份自居。是的,她珍視這一份異國之戀。她珍視那些與賴雅一起走過的甜蜜而溫馨的時光。
許多年前,張愛玲就借著她小說中的主人公說出這樣的話︰詩經上最悲哀的一首詩是︰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悲哀,肯定,鐘情,像銀白的月光,清爽可又有幾多淒切。
這場婚姻,從1956年8月麥克道威爾文藝營大雪飛舞的初春算起(這一年,賴雅65歲,張愛玲36歲),到1967年秋天,總共12年。12年間,張愛玲自己也從36歲艱難地挨到了47歲。老年的賴雅雖然給了張愛玲不少男人的溫暖與關懷,但同時也是更深地把她自己帶入了生存掙扎的漩渦。自幼生于官宦世家的張愛玲,可是做夢也沒有預料到自己的將來,她會陷入那樣的窘迫那樣的無助。她自己曾經說過︰「亂世的人,沒有真正的家」。她自己多難的生活算是一一驗證了這句不幸的話。從上海到香港,從香港又到美國,她總是處在接連不斷的漂泊之中。現在賴雅已去世,她對感情就徹底喪失了興趣。
本來她之所以選擇賴雅,與年輕時代愛上胡蘭成是很不同,有很多的現實因素考慮在內。現在,她完全不再寄希望于愛了。她本喜歡孤獨,賴雅的去世,恰恰給了她一種解月兌。
這一年,賴雅76歲,張愛玲47歲。
從此張愛玲將自己重重深鎖,甚至躲避一切親友的關注,直至守寡後張愛玲終身保留著丈夫的姓氏。那時嫁給美國男人的中國女性,一般都保持原姓不變,而張愛玲卻一直按西方習俗隨夫姓,一直到她死,她用的始終是eileenreyher(愛玲•賴雅)的名字。這一切,無言地證明賴雅是張愛玲心靈的選擇。
張愛玲的第二次婚姻,在一般人印象中,似乎遠不及第一次婚姻那樣炫目,那是我們自己的認識有誤區。她和賴雅,誰都沒有用文字對這段婚姻進行炫耀,但他們有「平淡即是真」的攜手12年。要知道,魯迅與許廣平的婚姻,也才僅有9年的時間。
我們應該為張愛玲的這次婚姻感到慶幸。12年歲月中的相知與默契,這里面肯定有無數外人所不知的細節。
張愛玲的中年,是坎坷的,也是幸福的。
賴雅死後,張愛玲在這個世上繼續活了27年,仍然是讀書寫作;但不同的是,她向外界關上了唯一的一扇門。
注1︰明天是中秋節(9月30日),後天是國慶節,在這里祝我的書友朋友們,我的張迷,我的讀者們中秋快樂,國慶瀟灑。祝我的朋友們健康幸福。
注2︰張愛玲的第二次婚姻結束了,以後的章節敘述張愛玲的27年的幽居生活和晚年生活。這里再次感謝我的朋友們的長期支持和喜歡。008在這里拱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