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43 粽子

作者 ︰ 靚

這場小風波並沒有影響到溫氏賣菜,把菜都賣完後,溫氏把竹筐板凳放到小板車上,抱女兒坐上去,在後面推著小板車,先買了豬肉豬骨頭及網油,離開菜市,到街上米鋪買白面白米還有糯米,又去買了白糖鹽醋醬等,經過布莊門口,溫氏帶好兒進去,請小伙計幫看著小板車,挑了五種花色的普通棉布,其中白色的給全家人做里衣里褲,藍底白花是溫氏穿,粉色花球的是給好兒,天青底雲紋的是給阿旺,淺藍淨色是給小樹。

天氣暖和了,冬天厚重的窗簾和門簾也要換成輕薄的,溫氏又挑了白底印染青竹的薄棉布買下,那輕紗質好的價貴三四倍,溫氏不舍得買。

後天就是端午節,私塾里放假一天,一大清早,好兒一家拉板車載蔬菜去菜市擺賣,今天除了茄子豆角南瓜還新添了空心菜,溫氏照舊帶了鐵鍋木柴等使用,當場演示炒空心菜,阿旺小樹負責看好攤上的菜,好兒依舊做解說員。

一大盤青油油的空心菜,免費讓人品嘗,清脆甜女敕爽口的口感立即贏得大眾喜歡,定價七文錢一斤的空心菜,三十斤立即被搶售一空,那蔡家嫂子得知後來晚了一步,直怨自己今天干嗎要在家門口跟人嘮叨,用那嘮叨功夫來菜市,她肯定也買到了空心菜。

溫氏含笑道︰「蔡家嫂子,今兒個是端午節,先吃粽子要緊,明兒我不出攤,後天我還賣空心菜,後天不管你來多晚,我都給你留上兩斤。」

蔡家嫂子大喜︰「那太好了,溫妹子,我這先謝過你了。」

今天是節日,人情來往的,大家的飯桌上多少都會添菜,肉菜素菜都少不了,因此今天好兒家摘的菜蔬也比往天多了三分一,十只大南瓜,八十只茄子,五十斤豆角,其中南瓜五文錢一斤,茄子和豆角都是四文錢一斤。這一天賣菜的攤販也多了七八家,但這絲毫不影響好兒家的買賣,老熟客都來光顧,再加上免費嘗試空心菜的活動,又引來一些新顧客,好兒家的菜蔬照舊是最早賣完。

去肉攤買了五斤一刀切,稱兩斤豆芽,一家收拾東西準備撤退。好兒的目光無意掠過旁邊幾個菜販,劉貴仁和馬家福看往這邊的陰沉眼神,讓好兒心里驀地升起疑惑和警惕心。

好兒和小樹坐在小板車上,溫氏在後面推,阿旺走在身邊,時不時搭把手,一家子走出菜市,也不逛街,徑直往家趕,回去還要包粽子,煮粽子呢。

包粽子的竹葉是前天從山里竹林摘的,燒水清洗過晾干就能用。還有做餡料用的綠豆粉,是昨天拿去村中的磨坊用石磨研磨好的。溫氏洗淨豬肉,切成長條形,以鹽醬腌入味,阿旺負責淘糯米,濾去水分,加入適量鹽攪勻。

包粽子時,仨娃兒就在旁陪溫氏聊天,看她包粽子。三張竹葉互相重疊平鋪在左手掌上,淨手抓一把糯米放上,順竹葉長度攤開,食指在糯米中央輕輕一劃出窩,放入一條半肥瘦豬肉,撒上綠豆粉,將兩端兩旁的糯米輕輕往豬肉綠豆粉上撥,覆蓋。右手將竹葉往里包卷,卷的同時,左手食指跟著往里壓住,然後再卷另一邊,其余指頭也跟著往里壓住,再把竹葉兩端往里一折,用麻線開始圈圈捆綁結實,打個活結,一個長方形、中央鼓起猶如駝背的粽子就包好了。

溫氏包粽子的速度相當快,每一只都捆得夠結實,仨娃兒看她包了五六只,都躍躍欲試想動手包。溫氏當然是不讓,說等明年端午節再讓他們自己包粽子。

溫氏一共包了二十八只粽子,用那口專門燒水用的大鍋煮粽子,剛好能一次裝下。煮粽子很費柴火,費時間,阿旺負責燒火,好兒和小樹也陪著坐在灶邊,仨娃兒聊得十分歡快。

小樹忽然蹭地站起身,轉身就往外走,「差點就忘了,我該喂雞去了。一會我就回來。」來字剛落地,人已沒了蹤影。

溫氏正在菜園里走動,看哪有野草就拔掉,有蟲子就除掉。空氣中滿是菜園的清新隱香,整齊有序的壟地,翠綠深淺不一,溫氏走完一遍菜園子,心情格外的舒暢輕快,多虧有菩薩送給女兒的神水,這些菜蔬才能長得老快,像那空心菜,才割沒三天,就又長得完滿,可以再割去賣了。如今,她們賣菜賺來的錢,除了應支日常開銷,剩余的都存入了匯通錢莊,溫氏在心里仔細算了算,快有兩吊錢了,臉上就忍不住溢滿笑意。

溫氏轉出菜園,先到後院去,見小樹在喂雞,便往回走,進了廚房。阿旺正在灶前燒火,額上沁了一層汗珠,臉蛋被火光烘得紅彤彤。見她進來叫了聲「娘」。

溫氏笑應著,端把小板凳在阿旺身邊坐下,抬袖幫他擦擦汗,看大鍋上冉冉冒著熱氣,問道︰「阿旺,鍋燒開多久了?」

阿旺道︰「才燒開沒多久。」

溫氏幫著看灶火,說道︰「燒開了,把火調小點兒,也不用老坐這看。外面涼快,你到門口坐著,火差不多就往里添。」

「噯,我知道了。」阿旺應著,端了小板凳往門口坐,一轉頭就可以看到灶口里的火。

「好兒呢?」溫氏不見女兒,忙問道。阿旺道︰「妹妹說出大門口,一會就回來。」

「這孩子,坐不住。」溫氏笑著說了句,進堂屋把買回的布料拿出,鋪在桌子上,用尺子量好,開始裁剪。

小樹喂完了雞,到水缸舀了水洗淨手,跑進堂屋一看溫氏剪的是天青色的布料,又跑出來告訴阿旺,「哥哥,娘在給你剪新衣服,你是第一個。」

阿旺嘴角揚揚,幾分小得意,「因為我是哥哥。」

好兒此時正在玉千妝空間里收摘瓜果蔬菜,忙得不亦樂乎,芒果、李子、桃子、牛甘果、楊梅,每一種都裝了滿滿一大筐,整個倉庫飄溢著各種果香。倉庫里有輛推拉小板車,底下四只輪子自由滑轉,她就用推拉小板車,來來回回地把這些果往倉庫里運送。

蔬菜倒是極少,基本都是其他季節的蔬菜,迄今為止,好兒已將倉庫里所有的作物種子嘗種了個遍,那些作物種子的盒子或袋子下方,都貼上了名字標簽,並注明是哪個季節才有的菜蔬。

空間自有神奇作用,不管摘不摘下來,這些果蔬都不會老化、腐爛,色澤、氣味、味道一直保持新鮮完好。好兒不能把它們拿去賣,就隔三差五地取一些出來,一家子平時吃的水果都給解決了。

端午節,掛艾草,吃粽子,賽龍舟。最後一項熱鬧是落日村及附近都沒有的,听村里人說,要看龍舟賽,得去易安縣,從羅仁鎮走,要走五多十里路才到達,那邊有條易安江,據說是江面是落日河的五六倍寬,也有人說落日河就是易安江的一個支流。

因此端午節就供拜一下神靈,相熟的親戚好友互相走動送上自家粽子,節日就這麼平靜地過,好兒心里不免遺憾,前世她年年都去觀看龍舟賽,那場面,鑼鼓喧天,口號嘹亮,看得人渾身熱血澎湃,恨不能也沖上去劃動船槳,助自己看好的隊伍奪冠。

好兒家的粽子,煮了快兩個時辰才歇火。一揭開大鍋蓋,熱氣直燻人面,廚房滿是粽子的香氣。溫氏用燒火棍夾了四個粽子裝在洗菜盆里,阿旺立即端出堂屋,好兒小樹緊跟後面,小樹迫不及待伸手去拿,燙得他呲牙咧嘴,猛吹自己的小手。

阿旺笑他,「看你猴急的,一人一只,妹妹比你淡定多了。」

好兒盯著熱氣騰騰的粽子,正好咽下一口水,聞言立即笑眯眯地看向小樹。小樹沖她吐吐舌頭。阿旺手並筷子一起,將四只粽子的繩子先後解開,打開兩端折的竹葉,這樣粽子散熱較快。

「還燙手,你們再等一等。」阿旺說完,轉身又去廚房。

溫氏把粽子一只只夾起,放在竹簸箕和菜籃子里,阿旺就端出來,晾在院子里,好讓粽子身上的油水滴干,又不至于弄髒廚房地面。

大鍋太重,母子倆合力扛出院里晾著,小樹叫道︰「娘,哥哥,快來吃粽子,不燙了都。」自己先拿了一只在手,一邊吹氣一邊打開。

溫氏笑著走進堂屋,阿旺到廚房拿了塊抹布過來,拿起粽子打開竹葉,往下拉開一半,用抹布裹住粽子下半,遞給好兒。這細心的舉動,讓好兒心里暖暖甜甜,有哥哥就是好哇。

糯米微沾竹葉的顏色,帶著竹葉特有的清香,粘稠香軟,入味的半肥豬肉和著入口即溶的綠豆粉,又香甜又甘醇,當真是一大美味。

「娘,粽子好好吃!」小樹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說,滿臉都是滿足的幸福。

為了吃粽子,一家子只喝了點稀飯,就等著粽子下肚飽餐,好兒每咬一口,只覺人間美味莫過現在嘴里的綠豆豬肉粽子。

溫氏包的粽子個兒不大不小,小樹吃完一個還想吃,被溫氏阻止,「糯米不好消食,一次只能吃一個,不然要吃壞肚子。」小樹只好砸吧砸吧嘴巴,看向簸箕里粽子的眼神,那是留戀又留戀。

吃過粽子,歇了片刻,溫氏拿過另一個小竹籃,往里裝了六只粽子,用塊藍布蓋上,小樹見狀忙問︰「娘,你要把粽子送給誰?」

溫氏還在另扎粽子,說道︰「這是送給常女乃女乃家的,這四個是送給萬家跟徐家。」

「娘,會不會送太多了?」小樹看著那些粽子,一臉不舍,心里有些肉痛,一下子就少了十只,家里就只剩下十八只,剛才他們吃了四只,現在就只有十四只了。平均分配下來,他們每人只能再吃三只粽子,還剩兩只,不夠分……

「咱們在這安家落戶,多虧人家幫忙,送幾只粽子,盡點兒心意。」溫氏倒沒注意小樹的表情,在她看來,得人相幫,哪怕事情再微小,也不能過雲就忘,在自己的本分範圍內,給對方送點東西,既是人情來往,也是一份感謝心意。

好兒好笑地伸手捏捏小樹的臉,說道︰「有舍才有得,咱們要在這生活一輩子呢。」

「好兒這話說的在理。」溫氏含笑點點頭,起身去洗手。

阿旺听在耳中,心中若有所思。小樹嘟了嘟嘴巴,心想等明年端午節,要叫娘多買糯米回來包粽子,嗯,自己也動手,多包幾個,嗯,還要把粽子包小一點兒。

小樹在心里轉著小心思,又伸手模了模那些即將送出去的粽子,說自己留下看家。溫氏就帶著阿旺和好兒,帶上粽子往村里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