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72砌牆

作者 ︰ 靚

王月蘭一臉笑容插話道︰「我說你們都推托啥,溫慧娘掙了錢,日子好過了,知道咱們日子不大好,有心關照大家也是人一份心意。慧娘,我家的田地沒種冬小麥,你要是不嫌棄,就用我家的田地起磚,四塊田要是不夠,就用五塊,你就付兩百文給我們得了。」

好兒听得十分無語,什麼叫沒臉沒皮?這個就是了。而且人家把話說得多好听,反過來她家還得領人家的情了。

溫氏笑了笑,說道︰「邱三嫂子說這話,可折煞我了。我當然希望大伙兒都能過好日子,可我溫家住的還是土屋土牆,管顧自家不及,你說的關照,我是心有余力不足。有劉剛亮大哥家的田地,也足夠用了,就不麻煩你了。」

說完又看向大伙道︰「這次我家起磚,還需要麻煩各位叔伯兄弟幫工,挑磚的工錢,起房的工錢,仍照上回的給付。起房時還管兩頓飯。」

大伙一听,紛紛出聲說去幫工。到這個時節,農活輕閑,能有錢賺,工錢又高,溫家的飯菜也可口味美,誰不想去賺啊。

「家里的豬還沒喂,回家喂豬去。」邱三沖王氏說了句,沉著臉轉身往外走。王月蘭就笑了笑,笑得很是自然,帶著閨女轉身前還來句「慧娘,那你下次用到,就找我啊。」

好兒在心里朝王氏豎起大拇指,銅牆鐵壁的臉,強大。

溫氏是言而有信的人,當天就把兩百文付給劉剛亮。劉剛亮推托一番,收下了。

溫氏又帶了錢去付給常家和萬家,這兩家哪里肯接,那錢串子就在大人手中推來推去,好兒在旁看得好玩,耍太極拳呢……

最後溫氏將錢串子索性扔到桌上,抱起好兒就往大門跑,常四嬸、林大梅在後面追,跟攆賊似地,好兒趴在溫氏肩膀忍不住咯咯地笑。

劉剛亮家里,他媳婦捧著這些錢,笑不攏嘴,兩百文啊!她去給人家紡布,一天工錢才六文,男人去給鄰村的員外家干活挑擔,一天三個時辰,工錢才十文。這兩百文,他們得干多久才掙到?

「剛亮,咱家的地,生金元寶了都。」女人一個個銅板兒捏模,眼里閃著光亮,喜滋滋地說道。

劉剛亮拿起一枚銅板,想了半響,對媳婦道︰「二崽他娘,你以後少跟王月蘭湊堆。」

「這關人王月蘭啥事?人又沒帶我干壞事。」剛亮媳婦不解,不在意地說道。

劉剛亮肅起臉孔,低聲訓道︰「你懂個啥?頭發長見識短!你記住我的話去做,錯不了。要找人閑嗑,你找常四嬸,找陳小鳳,找別人去,總之不許跟王月蘭湊堆!還有,小貨郎家,你也少去。」

「是是,我知道了。」剛亮媳婦應著,看男人把錢小心翼翼收起來,嘴里嘀咕了句「跟誰來往還得你管,把我當啥了都」。

荊棘木籬笆被拆除,好兒家的二菜園,圍起了一米七多高的三面土牆,拆除的荊棘被挪到牆頂上固定,還有那些木棍,被削尖了一並插到牆頂。原有的不夠用,就請人上山砍荊棘和樹丫,給所有的圍牆頂都「戴」上荊棘和尖木。這樣一來,土牆看著怪異,外人想翻牆進來可不容易了,安全系數一下提高許多。

這趟起磚砌牆,鏟制土磚的師傅依然請的是常四叔和吳二伯,以及上嶺村的里師傅。因這次起土磚數量比上回多了兩倍不止,除了邱三和小貨郎家,以及村長、里正,村里的壯漢小伙子都來挑磚。

到了砌牆,不需要這麼多人,五六個人足夠,常四叔和吳二伯是砌磚砌牆的好手,自然是留下,里師傅家中活兒多,鏟制完土磚,領了工錢就回去了。

溫氏就另挑了徐大才、萬永林、黑五爹及劉剛亮留下,管兩頓飯。常四嬸也過來幫忙給溫氏打下手。

這幾人砌牆有經驗,兩天半時間就給砌好了二菜園的三面圍牆。

溫氏管的兩頓飯,兩葷三素帶一個葷湯,大米飯加白面饅頭,伙食非常的好。雖然幫工兩天半,溫氏仍管足第三天的晚飯,伙食一樣不變。這讓砌牆的幾人,更覺那背後中傷溫氏的人著實可惡可恨。

花了一天時間,好兒家才將十壟菜地重新整理好,重新點種菜籽下去。

隔天,溫氏備了兩份薄禮,十二只胡蘿卜分兩份,隨禮送去村長和里正家,當面致謝二人。

經過這次事情,好兒家覺得該養兩只小狗幫看家。萬永林得知他們想養狗,很是贊成,說起吳二伯家的母狗快要生小狗崽了,先去打聲招呼,到時候抱兩只來養就行。

好兒就跟著溫氏去吳二伯家,兩只白毛狗兒犬叫著要撲來,好兒嚇得忙躲到溫氏身後,春兒娘和春兒忙喝住狗兒,春兒娘指著好兒母女朝狗兒道︰「小二、小三,瞅準了,這是慧娘和好兒,來咱家玩的,以後不許沖她們凶。」

那倆狗兒似乎听懂了春兒娘的話,又犬叫了幾聲,晃著尾巴慢騰騰走開了,趴在地上,不時轉頭看好兒母女。春兒娘就領溫氏到堂屋里坐。

春兒正在喂弟弟吃飯,小娃兒吃飯不老實,在院子追小雞跑得歡,春兒端著飯碗,跟在後面跑,好兒看著替她累人。

溫氏跟春兒娘說明來意,春兒娘一口應下,笑說道︰「我家已經養四只狗了,再養就是糟米糧了,得先顧著人不餓肚子先。我估模下個月初就能生了,到時候我裝籃子給你送去。」

溫氏忙道︰「那我先謝謝你了,不用你送,我到時候過來抱小狗仔。」

院子里,春兒碗中的面條都成糊了,可那小子好像不餓,追到小雞就用小腿兒去踢,頑皮得很。春兒很是無奈,轉頭對好兒道︰「回頭我娘又該罵我了。」

春兒比去年又拔高了點兒,小身板跟藤條兒似地,漂亮的小臉蛋氣色不太好,頭發偏黃,這是營養跟不上的緣故。

好兒不禁想起徐大才家的稻兒、米兒,那小兄妹倆的情形好像比春兒還要糟些。

她記得初見稻兒時,身高和阿旺一樣持平,可如今呢,因為自家改善了伙食,阿旺的身高是蹭蹭地往上竄,幾乎追上四兒了,稻兒的身高卻增得緩慢,反過來比阿旺矮去了。徐大才夫婦個頭都不矮,若是營養能跟上,稻兒兄妹不至于會變成矮個子。

「春兒姐,你弟弟叫什麼?」好兒問道。春兒比她大幾歲,叫一聲姐不為過。內心里好兒更想叫春兒妹妹……

「我弟弟叫麥冬。」春兒笑著說道,目光隨著小娃兒移動,「弟弟出生在冬天,我們家又種冬小麥,爹就說叫麥冬。爹還說麥冬是一種好藥材。」

「嗯,麥冬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可以涼血去熱。」好兒點頭說道。瞧了瞧春兒手上的面碗,「春兒姐,或許你弟弟肚子不餓,你看面條都成糊了,也不好吃。」

春兒瞅了瞅碗里,輕嘆口氣,「麥冬早上就吃了碗白粥,一只雞蛋,中午不願意吃飯,娘就給他做面條,吃了幾口就不老實,非要到院子里追小雞玩,不讓他,他就哭,還打滾兒耍賴。」

「這麼頑皮不乖啊。」好兒听著,也覺得頭痛,心想幸好自己沒弟弟,轉念又一想,若是自己有弟弟,肯定不能這麼慣著,才三歲的小娃兒就學會打地滾,再長歲不得變成小皇帝了?

「春兒姐,這麼慣著弟弟不好,會慣出很多壞毛病。」好兒忍不住說道。

這麼慣小孩子,將來孩子大了吃苦頭,大人也跟著吃苦頭。想想前世同父異母的弟弟,後來一身的壞毛病,可不就是給從小慣出來的。

再往深處去想,還是重男輕女思想在作崇,若這麥冬是個小女娃,春兒父母就不會這麼慣。

給讀者的話︰靚在此祝大家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