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96婉拒

作者 ︰ 靚

收費章節(12點)

不住在村里,管他什麼謠言滿天飛,溫氏沒親耳听見,只當是有瘋狗狂犬,她照舊賣自己的菜,精心侍弄菜園,做她的四幅繡圖標本。並打算等莊稼地秋收後,再雇人花錢起泥磚,把新買的地皮給圈圍起來。

跟溫家交好的人家,卻忍不住要為溫氏打抱不平,尤其是常樂,一旦讓他听到一句不利溫氏的,當即上前怒斥那些婆娘,追問是誰放出的謠言,那些個婆娘哪里說的清楚,只一個勁否認不是自己造的謠,都說是從別人那听來的,這個說是張三,那個說是李四,一團亂麻扯不清,常樂為此氣悶不已,他真是想不明白,這些女人為啥就那麼八卦,就那麼喜歡無事生非嚼舌根子?

卻說好兒母女回來,再想了一遍那三家店鋪,決定再等一等,實在沒有更好的,就從中選靠近菜市那家。

六天後,錢掌櫃帶來個消息,說梁金順手頭又有個要出售的鋪子,覺得挺不錯,讓溫氏這兩天就去看看。溫氏謝過錢掌櫃,等鋪子打烊後,先送萬永林回去,回家把飯菜提前做好,給阿旺、小樹留了紙條,帶上好兒駕車前往江東縣。

這次相看的鋪子,位于鏈子街街尾,三個門面相連,距菜市兩條街,距繁華中心三條街,周邊居民很集中,有七八家小飯館,雜貨鋪四五家,其余皆是經營別的行業。連帶的後院,分成兩進,一進院格局偏小,只有兩間住房並一間雜房,二進院寬大些,三間上房,東西廂房各兩間並耳房。

這家鋪子原來是茶館,老板經營不善,撐不下去了無奈轉手,想去別的地方另謀生路,開價二百六十兩。

「溫老板,我覺得啊,這家鋪子的後院,比上次看的那三家要好,前院給掌櫃和伙計住,你們住後院,這樣互不干擾,挺好的。還有面對的十字路口,無論是去菜市,還是去立花街、石坊街、秀水街等繁華地帶,距離都不算遠。」

好兒想起一件事,忙問道︰「梁老板,東風學堂距離哪家鋪子最近?哪家最遠?」

梁金順想了想,說道︰「東風學堂在同順街,那邊比較安靜……應該是離帽兒街那家最近,離秀水街最遠。溫老板,你們是想找距離學堂近的鋪子?」

溫氏道︰「是這樣,我還有兩娃兒,在念書,鋪子肯定是要優先考慮賣東西,如果還能離學堂不是太遠,那更好。」

「這樣啊……」梁金順思忖了片刻,說道,「溫老板,這四家鋪子都沒有分上下層,如果你賣的菜很多,我建議你選面積大的,離菜市近些的,要麼就選周圍居民大片集中的,只要你的菜夠好,價錢跟市場的沒什麼差異,準能留住周圍片區的居民。」

梁金順站在了顧客的角度去考慮,好兒在心中點點頭,錢松勁介紹的牙人,素質的確不錯。

溫氏看看天色,覺得應該還能趕趟,提出能否再去相看一遍之前的三家鋪子,梁金順二話不說點頭,當即領著母女二人將幾天前看的三家鋪子重新又看了一遍。

最終一番比較,母女倆都選定距離菜市最近,最低一百五十兩的那家鋪子。那條街叫米囤街,離東風學堂不遠也不近。

梁金順很高興做成交易,說這街名還有個典故,據說百多年前朝廷動蕩不安,有個米商很有先見之明,提前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不久爆發戰亂,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糧草,這個米商本是想趁此大賺一筆亂世財,可他的弟弟也上了戰場,並不幸戰死。米商就改變了主意,把囤積的糧食都送給將士們,解決了將士們挨餓的危機。戰亂平定後,這位米商得到天子召見,得了許多賞賜,更被天子欽點為皇商。這個米商還很懂得教育後代,在他辭世後,皇商身份被子孫延續了三代,才逐漸沒落。

「這個皇商的後代,如今還居住在江東縣嗎?」。好兒好奇地問。

「這典故,有人說是真的,有人說是人編的,不過,很多人都將這典故,認定是當地一家姓袁的商賈,袁家三代賣糧食,鋪子就開在米囤大街。」

古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一代拼下家業,二代守成並發揚光大,三代驕縱不思進取。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多富有、多顯赫,到了第三代,最終從盛世迅速走向衰敗。

這似乎已形成了一條定律。套用風水先生的話來說,運數已盡,衰敗必然,這天下的好運數,不會只眷顧某一家。

選定了鋪子,三人回到旺角一號酒樓,把結果告訴了錢松勁。

錢松勁點點頭,說那個位置不錯。又問溫氏何時開始收拾鋪子和院子,他這邊派幾個人過去幫忙,能收拾得快些。

「謝謝錢老板幫忙。就明天吧,明兒我早些過來。」溫氏說道。一旦買下鋪子,當然是越快開業越好。

梁金順見錢松勁如此照顧溫氏母女,更加不敢怠慢半分,跑進跑出的將一切手續給辦得十分妥當。溫氏見梁金順十分熱心落力,另封了一個大紅包表示謝意。

臨走,錢松勁又讓掌櫃拎來一個禮盒,里面裝的依然是各式美味點心。好兒笑眯眯地謝過,十分坦然地收下。

從酒樓出來,溫氏把房契交給好兒。家里的地契房契等重要東西,全都是好兒負責保管,溫氏也不知小閨女藏哪,但她十分相信小閨女會保管得妥當,這就夠了。

經過布莊,溫氏進去給一家人都扯了一身純棉布料,回去慢慢縫制,等入秋轉涼就可以穿了。

買下了鋪子,接下來要忙的事情很多,收拾干淨店面,把牆壁重新粉刷一次,使店內如新、明亮,把缺角或呈現裂縫的地板給更換掉,訂做不同規格的貨架,櫃台、長凳、椅子,後院要添置一些必須的床鋪桌椅等家俱,廚房里的一切使用……

溫氏在羅仁鎮和江東縣之間來回跑,忙得不可開交,好兒有時候跟去,有時候呆在家,設計小小的廣告傳單,沒有印刷機器,全部得手工制作,要準備兩百份,不但一家人都幫忙復制,就連林大梅、陳小鳳、春兒及常樂叔佷,都過來幫忙。

新開的店,必須聘請經驗豐富、信譽好,人品可靠的掌櫃一名,賬房一名,伙計一名。好兒一家把掌櫃的名額預定給了常樂。至于賬房,還是通過梁金順幫介紹。

溫家要在江東縣開蔬菜鋪,就像沸水開鍋,傳遍了整個村子。當听說要請伙計,立即有七八戶人家主動去找溫氏,想替自個的孩子報名。

溫氏本就沒想從外頭找人,可店鋪新開張,也不知會怎樣,暫時只要一名伙計,得是勤快老實本分的,溫氏從中挑了劉大寶最小的弟弟劉四寶。這娃兒十六歲了,為人本分有點木訥,平日里只知道埋頭干活,因為家里窮,還沒說上一門親事,溫氏便想讓他來干活掙點錢好說個媳婦。言明除了包吃住和月錢外,每個月還有兩天假。其他人得知這麼好的待遇,都羨慕不已。

令好兒一家意想不到的,是常樂竟婉拒了他們的邀請。江氏的臉上就閃過失望。

「大妹子,你幫我太多了……我想在家里,好好地自我反省。」

溫氏以為常樂是接受不了從老板變為掌櫃身份,她心里也覺得讓常樂做個小掌櫃確實是委屈了。可她目前也沒有太大的能力,只能這麼幫著恩人。

「四叔,四嬸,你們幫我勸勸常樂吧。」溫氏說不動常樂,只好向兩個老的求助。

江氏抱著七兒,臉上帶些許期待,偷偷瞭向公爹。農家的活,她當真干不了,也吃不消。如今有個機會能跳出去,她是巴不得,溫氏開的待遇也挺好,她無法理解丈夫為什麼要拒絕?

而蒙氏卻是一臉羨慕,當听到小叔竟拒絕,又看到妯娌閃過的失望,蒙氏的表情中又多了一絲幸災樂禍。

常四嬸沒有說話,通常在常四叔發表意見前,她是不會先說的。常四叔吧嗒吧嗒抽著大煙筒,目光在自家人臉上逐個看過去,當落在江氏身上時,稍稍停頓了下,這才收回視線。

看向溫氏,常四叔心里除了欣慰,還有感激,這個女人善良、樸實,有情有義,不忘恩。當初小樂子救人、幫人,並沒有救錯、幫錯。

他暫停抽煙,想了一會,緩緩說道︰「大佷女,你的情義,我們一家都知道,你的心意,我們都懂。小樂子栽了這麼大跟頭,就像他自個說的,是該好好反省,吸取教訓。種莊稼雖然勞苦,但能讓人心里最踏實。大佷女啊,你還是另尋人選,就讓小樂子在家種種莊稼,過了今年再說。」

江氏低下了頭,很是沮喪,忍不住在心里對常樂生怨言。

溫氏仍不想放棄,便將目光投給好兒。她這小閨女會說話,常樂也很喜歡好兒,她希望好兒能說動常樂,去江東縣做掌櫃。

好兒烏溜溜的眼楮一直在屋里的大人臉上打轉,此時收到溫氏示意的眼神,她搖了搖頭。她看得出,常樂不是故作姿態,他是真的想要留在家里一段時間。至于江氏……這是常家內部的事,她們不能去摻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