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116養豬場

作者 ︰ 靚

)

卻說幾日後,村長召集了全村人開會,溫氏也坐在席上,等村長把事情一說,大伙兒議論紛紛,將信將疑的目光投向溫氏。

有人質疑問道︰「溫慧娘,你家種那麼多菜,現在又讓我們種菜賣,萬一我們把菜種出來了,你突然說不要了,我們怎麼辦?」

「是啊,一畝地的菜可不小,我們又不像你有鋪子有門路賣菜,光是菜種就得花不少錢,種出來你又說不要了,那不是逼我們死路嗎?」。

一些人附和,一些人不說話,然大伙兒的眼中,卻或多或少帶了一份希冀。

「她不就逼了我們死路嗎?現在又來充當好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哪!」王月蘭坐在人群中,怨氣地說道。

好兒就坐在常四嬸身邊,將周圍的各種議論嘀咕听了個清楚,她回頭望過去,那帶了幾分嫵媚的女人,此時一副受害者形象,眼底卻掩不住心中的嫉妒。

「村長,我想跟大伙說幾句。」底下有點鬧哄哄,溫氏便側眸對萬友田說道。

萬友田頷首,起身兩手一揮,大聲道︰「大家靜一靜,听溫慧娘說幾句。」

村長發話了,大家便靜了下來。

溫氏站起來,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村民,微笑說道︰「大家請放心,凡是溫家指定種菜的人家,都將簽訂一份合同,白字黑字,雙方按照合同辦事。」

「讓部分人先種菜,是因為我溫家雖然找到菜的銷路,但目前還不是很多。大家不要太擔心,賺錢的途徑,不僅限于種菜,溫家的菜園,今年起會經常招收短工,大家農忙之余,可以通過做短工掙錢。

此外,我提前在這里告訴大家,溫家最遲在五月底,將開辦一個養豬場,需要雇若干長工,咱們一條村的,我就想從村里招人,大家有興趣願意干的,可以提前報名。」

溫氏的話才一落地,底下就熱鬧興奮起來了,又是找人種菜,又是招短工,又是辦養豬場,賺錢的機會就在自家門前,他們能不激動嗎?

「溫慧娘,那短工和養豬場的長工,也會簽合同嗎?」。底下有人問道。

溫氏道︰「短工是不定時,工錢日結,不需要簽合同。養豬場的人需要固定,所以會簽訂合同。不過,我有兩點要特別聲明。」

掃眼認真傾听的村民,溫氏斂去微笑,略帶肅嚴道︰「對種菜,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精心侍弄好,爛的、壞的、瘦小的、滿蟲眼的,我不會要。我補充下,菜種我來出,你們不必自個掏錢買。種菜期間,我會不定時去察看菜的生長情況。」

「養豬場招的長工,我要求簽訂不少于三年的合同,也就是說,願意去養豬場做事的,干滿三年後,你可以繼續簽合同,不想干也可以離開。我要招的人,他必須人品可靠,不怕髒、臭,做事踏實、仔細。有關工錢待遇問題,都將在合同上詳細列明,有村長、里正見證,大家盡可以放心。」

這最後一句話,徹底消了大伙兒的擔心。是種菜還是做短工,亦或是等到五月底去養豬場做工,人們開始在心里各自琢磨。

通過向村長、里正、常四叔等人詢問了解,溫氏對村中二十來戶人家的菜地情況已悉知在心,她當場點了七戶人家,其中就有春兒家、二崽子家。這七家的菜地都毗鄰落日河,彼此間相距也不遠,每家種一畝地菜,散會後立即簽訂合同,領菜種。

這七戶听到自家被選中種菜,都很高興,那些沒被選上的,則是一臉羨慕。

當場就有人要報名去養豬場干活,這第一個報名的人是劉剛亮,他家田地少,以前是去鄰村地主家做工,後來是給小貨郎家做短工。溫家要辦養豬場,他老父當即就叫他報名。

其他人則猶豫不定,沒想準,溫氏就說不急,讓大家回去慢慢想,想好了,就去溫家報名。

由于招人名額有限,只招九人,大伙兒又擔心拖久了,會被別人搶先一步,第二天溫家就來了六個人報名。溫氏把一式兩份的合同拿給各人,不懂認字寫字,就按手指印代替,若是還不放心,就拿去給村長或里正過目。

六人果真拿去找村長,確定合同沒問題,這才放下心,把合同折好了小心收起來。

家里事情越來越多忙了。

鎮上的蔬菜超市,擺進了各種醬泡菜,空間顯得有些擁擠了,想找一間空間更大些的鋪子,一時又找不到。不管怎樣,是時候該請掌櫃和伙計看鋪子了。上午因為要賣菜,鋪子的空間會顯得緊巴巴,等菜一賣完,空間又顯出來了,這時候再多擺幾壇醬泡菜出來也不遲。

韓廣斌將人牙子範里冬介紹給好兒母女,範里冬是當地很有名氣的人牙子,干這行快二十年了,人緣廣,信用好。溫氏請他介紹一名人品好的掌櫃。

範里冬立即答應下來,「你們請好伙計了沒有?要不一起找?」

溫氏道︰「伙計只要一名,已經有人選了。」

「那行,就這兩天,我一定給你找好掌櫃。」

兩天後,範里冬帶了一個叫黃永專的男子過來,家在鄰角村,以前在合籮鎮給人做掌櫃,因老母年事已高,年後便辭了,攜家回來盡孝心,同時也想在本鎮再找掌櫃做,好養家糊口。

溫家的蔬菜鋪子帶有後院,雖然窄了些,黃掌櫃一家四口也能住下。談好月錢看店等事宜,簽了合約,當天下午黃掌櫃就把兩兒子接來,方便孩子上學堂,妻子則留家服侍老母。

至于伙計,找的是崔六娘的大兒子何大林,今年十三歲,在好兒眼里就是未成年童工,可這里不是前世,八九歲就出來給人當學徒干活的大把,溫氏這麼做也是想幫扶一把崔六娘罷了。

至于開辦養豬場,好兒的想法是最好能找有人轉手的,這樣場地、房子等都是現成,接手過來即可。如果沒有,就得找地方買地籌建。

托範里冬幫辦這事,半個月後,範里冬過來了,「有兩處地方,都不在村子里,一處是北河村的地,離這大概二十里地,沒地名兒。一處就在騾馬市附近,那地界歸羅仁鎮管。」

北河村的那塊地,背山面田,一條大路從前面穿過,附近有幾個水坑塘,離得最近的那戶人家也有兩三千米遠,養豬場若是辦在這,也燻不到人家。這塊地沙石多,無法種莊稼,每畝三兩半銀子。

位于騾馬市附近的地,土質肥沃一些,靠著山坡,周圍都是平坦的原野,從大道岔入小路約兩百米即到。這塊地,每畝要價五兩銀子。

要說地理位置,自然是騾馬市附近的好,但價格太貴,好兒母女一番思量,決定就在北河村那邊建養豬場,雖然遠了點,但大路通暢,運輸什麼的也很方便。

建養豬場,場地要足夠寬大,要建豬舍、工人住的房子、廚房澡房茅房及倉庫,也要考慮一些綠化,豬舍跟宿舍得分隔開。圍牆、豬舍、茅房可以用土磚起,其余的用青磚起。

買下十三畝地後,好兒走了一圈下來,把地形畫在紙上,再根據地形和東西南北坐向,規劃養豬場各區間功能及綠化帶。將規劃圖畫好後,交給請來的造房師傅梁開仁。這造房師傅和帶來的工人,也都是通過範里冬找來。

在空地搭起工棚後,四月上旬開始動工,梁開仁和他的建築隊伍,干活效率是又快又好,四月下旬,養豬場就全部起好了。

溫氏找常四叔一起過去察看養豬場的建造質量,在常四叔點頭說沒問題後,把工錢一次付清給梁開仁。並笑說道︰「梁師傅,日後我家起房,要上哪找你?」

顧客主動幫襯生意,梁開仁自然高興,呵呵笑道︰「好說好說,我就先謝過你了。我家住豐收鎮旭東村,離你們羅仁鎮約莫二十一二里地,你直接過去或是托人捎個口信都行。」

「噯,我記下了。」溫氏讓陳六聲從車上搬下一壇酒,送給梁開仁。

這是好兒提議送的,她跟範里冬打听到,梁開仁為人豪爽,認識的人比範里冬還廣泛,平時好兩口,一是酒,二是听書。好兒就留了個心眼,從縣城的好日子酒坊買了兩壇好酒回來,等養豬場工程一結束,就送給梁開仁。

梁開仁一見那酒壇子的標志,眼楮頓時大放亮光,好日子酒坊的酒,那可是聞名百里,他平素都不太舍得自個掏錢買喝,沒想到,接溫家一個小工程,竟送這好酒,他頓時對眼前的女人高看幾分。

他接過酒壇子放好,對溫氏笑道︰「溫老板,你送的這酒,比工錢還吸引我啊。你在這辦養豬場,日後豬出產了若找不到銷路,只管找我,我認識的人也不算少,定能幫你一星點忙。」

溫氏感激道︰「那我就先在這謝謝梁師傅了。年底殺年豬,梁師傅一定要來。」

好兒微微一笑,送酒的目的,成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