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143豐收年

作者 ︰ 靚

)

店主說,他關門的原因是自己選錯行當,經營不善,他進的布料做的成衣,花色款式都跟不上,他自個也缺乏這方面的眼光,不想賠個血本無歸,因此委托牙行盡快出手,最遲年二十九,他就要離開這里了。

好兒和溫氏都覺得不錯,高山便出面和店主商價還價,最後以一百八十兩的價錢成交。

店鋪出手了,店主卻仍唉聲嘆氣,他為那些賣不出的布匹和衣帽鞋子發愁。

好兒上前細看那些布匹,以中低檔為主,除了粗葛布、粗棉,還有上好的棉布、綿綢,但花色的確顯得老土,只有極少數還看得過去,再看那些做好的成衣鞋子,做工一般,款式跟花色一樣,總之兩個字︰老土。

即將過年,得給家中新招的長工添置新衣。早晚是要買,索性就在這購置一批回去,干活所穿,粗棉的就行,另外再給每人置辦兩身上好棉布的衣裳。至于陳六聲一家和龔桂子,之前已置辦過,便不再買他們的。

溫氏買得多,店主大喜,也不賺什麼利潤了,就按著成本價賣了二十匹給溫氏。

「娘,干脆給他們的被套床單枕套,都換了吧。」好兒忽然說道。她想起那十人帶著鋪蓋過來,有的被面都打補丁了,有的洗得看不出原來顏色。

溫氏爽快地點頭,「行,就听咱小閨女的。」

轉頭又挑了十種不同花色的棉布,讓店主按著中床的尺寸裁剪九張被面、床單、枕套,另一張按照大床尺寸裁剪,說好年二十八過來領取,屆時還要購買二十二雙鞋子,到時候一並付清購買布料的款項。店主欣然應允。

買下這家店鋪,母女倆馬不停蹄又趕往另一家相看。

這家位置稍偏,分上下樓,樓面挺寬敞的,同樣帶個後院和地窖。讓好兒意外驚喜的,是這家店鋪的一樓,可以進行改造,即把小部分間隔開,在連接後院的牆面打通,用來做麻辣燙和烤串非常合適。

經過高山和對方的一番談價,最後以二百兩買下,附帶里面的一些家什。

把店契屋契的手續都辦妥當。當天母女倆帶著二十匹布趕回落日村,回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

把十名長工及小松都叫過來,問明各自的穿鞋尺寸,記在紙上。

嚴崢等十人得知東家要給他們置辦新衣新被面床單,既欣喜又感動,他們從沒見過這麼好的東家。

年二十八那天,依然是陳有平駕車,阿旺跟他坐在前頭,溫氏帶著好兒、小樹坐上車廂,一塊前往北封縣。

到了店鋪,只有店主一人,伙計已經遣散。

阿旺按照記錄的尺寸選鞋子,溫氏檢收裁好的被面床單枕套。二十二雙鞋子,最後挑選出符合尺寸的十八雙,還差四雙,溫氏做主選了四雙偏大半碼的,加厚鞋墊就能穿。

店主已經把剩余的貨物拉走,後面的家什物當也搬走了,今天主要是等溫氏過來取貨,交接店鋪鑰匙。

如今一切都已辦妥當,店主便跟溫氏互相恭賀祝福,道別離開。

時間還頗早,溫氏便讓陳有平領大家去品嘗美食。

從北封縣回來,好兒去了阿旺小樹的書房,兄妹三人開始忙著仔細審查核對各家店鋪送來的賬本,進行清算各項收支及庫存統計。

年底各個店鋪都要進行一次大盤算。好兒給自家的各處店鋪立下規定,年二十六那天為盤算總賬日。各處店鋪的賬房先生,要在當天完成庫存及賬面清算,在年二十七這天將賬本送來給東家過目。至于彭城的巧味道醬泡菜鋪子,因路途較遠,好兒將之推延至年後再親自去盤算,關福只需報來每月銷售額即可。

好兒家先後開的三家醬泡菜鋪子,蔬菜超市兩家,一家火鍋燒烤城/冰飲麻辣湯店,迄今為止生意都很好。

一番詳細清算下來,扣除成本等各種開支,五家店鋪今年的淨賺額合計為一萬九千九百七十三兩八錢。

這個數字令一家都興奮得笑不攏嘴,盯著那串數字看了又看,溫氏更是輕手撫上數字,嘆道︰「咱們家竟然有這麼多錢了。想想以前……哎!」

小樹用眼楮丈量著溫氏的起居室,在腦子里想象著,天真地道︰「娘,這麼多銀子,是不是能把這間起居室堆滿了?」

溫氏笑道︰「哪能堆滿?再多出個幾十萬兩差不多吧。」

幾十萬兩!小樹的大眼楮睜得更大更圓了,一副無法想象的夸張表情,惹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溫氏摟過小樹,揉揉他越來越圓潤軟乎的臉蛋,對三兄妹道︰「能掙現在這個錢,娘已經心滿意足了。那些個幾十萬,娘不貪想,你們也不要貪想。咱們一家踏實、心安地過小日子,那些富貴人家也不如咱們來得自在。」

小樹忙道︰「娘,咱們不貪想不行啊,我和哥哥將來還要當大官,保護娘和妹妹呢。」

溫氏看著阿旺小樹倆,柔慈一笑,「娘送你們去讀書,可不是為了指望你們當什麼官。娘送你們去讀書,是為了讓你們識文斷字、知書達理,做官與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堂堂正正抬頭做人,不讓人敢輕易小瞧你們。」

溫氏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再者她曾經歷大起大落,很多東西看得清淡,一家平安健康即是福。

「娘,您的教誨,我和小樹一生都會牢記在心!」

溫氏無爭求的話,反而更激起阿旺、小樹上進奮斗的心。在阿旺看來,娘的話固然是對的,他們也會遵循娘的話去做人。但是,曾經的流浪顛沛生涯,讓他們見到太多的世情無常與冷暖,如果讀書不為去做官,學識再豐富又能如何?一個小小縣令就能把人壓死,而今家中開鋪經商,如果沒有一點背景,不說繼續做大,想要一直保持現狀無事,都難以做到。

阿旺與好兒互換一個眼神,兄妹倆彼此明白心中所想是一致,眼中都含了一絲會心的笑意。

除了蔬菜超市會繼續開到年二十九或三十,其他店鋪都在年二十六七歇業過年。

今年銷售更勝去年,好兒家對員工也不吝嗇。在去年封大紅包發年貨的基礎上,今年多發第十三個月的月錢。並宣布說,今年起,以後每年都會多發一個月工錢。

大伙兒听到這個消息異常高興,這等于是說,他們白拿一個月的銀錢!

就連那些掌櫃和賬房,也都倍感意外驚喜,他們之前在別處做活,也認識不少同行,從未听聞哪家會多給一個月工錢的。溫家如此行事大方,可謂開了一個先例。

此外,今年年貨的分量也比去年增加不少,每一種都是這些伙計家里吃不起的好東西,其中更添加了有錢人家才吃得起的桂圓。這桂圓,就連做掌櫃和賬房的,也只是偶爾為之,買上一兩次。

這些干貨林林總總歸類起來有八種之多,全都裝在一個大禮盒內的小分格。雖然每一種分量不多,卻足以讓在溫家店鋪干活的所有人,心中激動又感動。

溫家的仁厚,換來了這些人的忠心耿耿和死心塌地。

關福帶著女兒在年二十七回來,領了工錢紅包及年貨後,因與常樂久未見,在縣城特意逗留一晚,與常樂小酒暢談至深夜。第二天方帶著女兒及年貨趕回北河村過年。

養豬場今年沒豬宰殺,溫家小院一直在養的卻可以殺年豬了。依然叫肥老八來殺年豬,賣兩頭,留下兩頭,給養豬場的工人每人分發十二斤豬肉,另封一個大紅包,里裝一百二十八文,寓意發的好兆頭。再給那些個短工每人分發五斤豬肉,紅包五十八文。作坊里的村婦們,也給每人分發八斤豬肉,紅包八十八文。剩下的豬肉骨頭等,留自家及長工們吃。

私底下,溫氏給常四嬸多加了一個三百文紅包,給林大梅和陳小鳳二人各加一個二百文紅包。陳小鳳把紅包拿在手捂了一會,又交回給溫氏,讓溫氏依舊替她保管著。

而徐大才,也在領到紅包時,二話不說地又放回去,讓溫氏把紅包跟之前余留的工錢一起保管存著。

好兒不禁在心里嘆氣,掙到錢卻不敢放自家,這叫什麼日子呀?徐大才陳小鳳一家,何時才能分出來過?

今年好兒家照舊給常樂封了個厚重紅包,內裝三十兩銀子。常樂執意不肯收。好兒見如此,一本正經道︰「樂叔叔,你不收下,我沒法跟你談正經事啊。」

常樂也道︰「談正事歸談正事,紅包歸紅包,總之我不接受。」

「那要是開一家干貨鋪,你來入伙做股東,樂叔叔你接受嗎?」。好兒含笑問道。

常樂頓時一怔,開干貨鋪,入伙?

好兒道︰「樂叔叔,我先問你,上次你和陳有平去北封縣,有沒有留意那邊的干貨鋪子?」

常樂點頭,他以前就是做干貨生意的,看到干貨自然而然就會去留意。

「北封縣的干貨鋪子可不少,我瞧見的就有十多家,都是各類菇類木耳黃花菜紅棗黨參……」常樂忽然頓住,訝異道,「好兒,你要在北封縣開干貨鋪子,樂叔叔可不贊成,競爭太大,不容易賺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