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167陸家祖規

作者 ︰ 靚

)

「這幅畫,送給陸爺爺如何?」

「好,您若是喜歡,我還可以多畫幾幅。」

這雖是一幅女子的頭像,在場的人並不覺得陸老太爺此話有何不妥,他們都看到了陸老太爺眼中的一絲惆悵,還有一種他們說不清的情緒在里面。

陸老太爺把畫卷起,轉而問起好兒家的情況,陸韶陽又在旁出言證實,便對那十幾畝地的菜園和果園產生了好奇和興趣,當下笑說要找個時間去好兒家轉轉。好兒自是含笑說歡迎隨時去做客。這位陸家老太爺給她的印象很不錯呢。

老小幾人在浩然堂談笑之際,下人忽報大爺來了。好兒轉頭,正見陸海興快步從外面走進來。原來陸海興在凌雨軒等了一陣不見人影,問了下人,才得知兒子和客人都被老太爺截去浩然堂了,趕緊的過來。

陸海興對老太爺說要去好兒家轉轉並沒有反對,就兒子所說的情形來看,好兒家如今也住進了大宅院,且門前的道路已拓寬修繕,種花種樹,來年必定又是另一番景象。陸海興正想說明年夏天再去,權當是去避暑。卻听好兒開口對老太爺說,建議他明年三月至九月期間去鄉下做客,緣由是這段時間景色最好,物種最為豐富,氣候也好。陸海興不禁面帶笑意,在心里點點頭。

「好兒,我听錢集寧說,你打算明年減少漫畫風,換別的畫法?」陸海興最為關心的,還是自家繡坊的生意。

「是有這個打算,明年減少三分之一的漫畫,增加寫實手法的靜物畫,就像江東縣的火鍋燒烤城里的那些屏風畫一樣。」

陸海興想了下,問道︰「你說的寫實手法的靜物畫,是不是明南靖帶回來的那個屏風上的圖?」

好兒點頭,視線投放庭院里移動,「就是類似那樣的,不僅花和瓶子可畫,譬如這一石一凳,這棋盤,還有游廊,都可以入畫。」

陸老太爺把當家椅子交給長子,便不再過問,這會听得長子說到生意上的事,就又想到好兒剛才提的棋館,忙打斷道︰「你那什麼畫的,先放一邊去,我打算開個棋館,以棋會友,以棋結友,海興,這事可交給你了,最好能在年前就辦好。」

「棋館?」陸海興詫異,老父一下棋就不知道要吃飯,這真要開了棋館,那還得了?正想開口反對,陸老太爺又道︰「不許反對,誰反對誰無效。棋館的位置離家不要太遠了,省得我吃個飯來回跑,別一到棋館就又餓了……要有地龍取暖,不然大冬天的我這把老骨頭經受不住。其他的,你自己看著辦。」

陸韶陽在旁偷偷擠了擠眼眉,陸海興無奈,老頭子真是越活越小了。

「是,是。兒子一定滴水不漏地照您說的去布置。」

「嗯,有什麼不懂的,你問這小丫頭。」陸老太爺冷不然又拋出一句話,迎上陸海興不解的目光,好兒一個尷尬,很想鑽石桌低下去,心里懊惱為嘛嘴巴那麼快,無端端提什麼棋館……

時近中午,陸老太爺留好兒和常樂吃飯。好兒在上飯桌前,被老太夫人召見。

陸家老太夫人儀容端莊肅穆,一身富態富貴,跟老太爺完全不是一個類型的,好兒心里驚奇這兩人是怎麼做夫妻到老,那氣質實在是天南地北地遠。

老太夫人問上幾句好兒家中境況,爾後夸贊送來的瓜果比外面賣的要好,最後賞了好兒一對瑪瑙小鐲,一看即知是小姑娘戴的,好兒便大方謝過,接下禮物。

飯畢,眾人移至偏廳喝茶閑聊片刻,好兒和常樂便適時提出告辭。陸家按常例回了兩份禮,一份給好兒家,一份給常樂,令常樂倍感意外,受寵若驚之感,心道不愧是名望一族,禮數周全得無可挑剔,又顯示出對人的尊重。

陸韶陽另單獨送給好兒一份禮,里面裝的是筆墨紙硯三套,是送給她和兩個哥哥的。又遞過一個小包裹,里面裝的是他考秀才期間所閱的一些書籍和擬題試卷,這些都是他的夫子為他所備,如今他考上舉人,已然用不著,便拿給好兒帶回去給阿旺看,希望能有所幫助。好兒極為高興,連聲道謝。

陸韶陽得知她在彭城買了宅子,便跟了去認個路。

「明年你哥哥來彭城考試,可提前些過來,一定要來找我。」陸韶陽叮囑好兒道。

「嗯!我一定告訴哥哥。」好兒點頭應道。

好兒家買下的這二進院子,在陸韶陽眼里顯得過小過窄,不過他什麼也沒有說,好兒一家的樸實上進,他都看在眼里,一步一個踏實腳印,好兒家從一無所有到如今的產業起步,陸韶陽相信,這個二進院子只是一個過渡,將來,好兒家擁有的,必定更大,更多。

「韶陽哥哥,你如今是舉人老爺了,」好兒說到老爺兩字,就忍不住笑,陸韶陽也就比哥哥大個兩歲左右,叫老爺讓她想到老態龍鐘的老頭子。「那你什麼時候去京城參加會試?」

陸韶陽笑笑,說道︰「會試我就不考了,以後我會協助父親打理陸家產業,仕途那條路,是我弟弟他們承擔的責任。」

好兒和常樂都深感驚詫不解,陸韶陽便向二人說起個中緣由,「說起來,還得從我祖爺爺那會說起……」

陸家起步是靠刺繡,到後來開繡坊,形成相當規模,名氣在外,雖然無法超越雲水閣,但一直穩坐刺繡行業第二把交椅,百年來無出其右。陸家後來還涉及其他行業,網絡人才跨行經營,經過祖上兩輩的奮斗努力不懈,終形成今天陸家商業的磬石地位。

到陸海興這一輩,主要就是守成,繼續穩固當前,發展的腳步變得緩慢。陸海興為人行事非常沉穩,卻並不墨守成規,喜歡接觸新事物,這也是他能夠接受漫畫的一個原因。

「我們陸家發展至今,產業多,家族也日益壯大。我祖爺爺那時起,就立下了一個祖規,當家位置,只能由大房的嫡長子繼承,繼承之人必須帶有舉人身份,歷練五年後,方能接手陸家當家人之位。大房的其他子孫,其他房的子孫,必須有三人以上入仕,剩余者則听從當家的安排,協助管理陸家旗下產業。

我爺爺這一股是大房所出,我爺爺、我爹都是嫡長子,爺爺退下之後,由我爹接任,以後,又是我來接任我爹的位置。」

好兒和常樂听得驚異不已,這陸家的祖規還真是有些與眾不同,按好兒的理解,不是歷來最重視嫡長子入仕出頭嗎?可在陸家卻恰恰相反。還有繼承人必須具備舉人資格一條,也令人匪夷所思。這是為什麼呢?

「韶陽哥哥,這麼說,就算你的志願是將來做官,也必須打消了。」

「呵呵,那倒不是,讀書太苦了,而且官場的復雜,朝堂隨時風雲變幻,哪比得上一介商人自由奔走。」陸韶陽含笑說道,絲毫不覺得一介商人有悖于如今的舉人身份。

常樂半是困惑,半是思考,又不由回想起當年的自己。那時他通過童生試後,便已覺得讀書有多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看家境太過窘迫,不願意一家人就為了供他一人而苦上加苦。在第一次參加院試落敗,他便棄學,經受老父一頓訓罵後,仍是堅持心中想法,走出落日村,給人當學徒,跟人四處奔波,直到掙回來二十兩銀子,除了老父,一家人眼楮都亮了。

那會看到兩個小佷兒吃肉的幸福表情,常樂愈加堅定要走從商這條路。甭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先讓家人吃飽穿暖,不再面黃肌瘦,再去考慮其他的,常樂就抱著這個念頭,一直到開了自己的南北干貨鋪子。

「韶陽哥哥,樂叔叔,還有我,我們三人,既然如此熱愛經商,那我們就一起努力,韶陽哥哥將來繼續發揚光大陸家產業,我和樂叔叔一起,合二人之力,一起發展壯大我們的商號,達成我們的夢想!」

好兒握起一只小拳頭,語態十分堅定。她要奮發!她要努力!她要打造一個東唐傳奇!

陸韶陽的眼楮熠熠發亮,常樂的心有些澎湃飛揚。

十二月上旬,好兒接到明家發來的信函,邀她年前到彭城,結算她的稿費和紅利,辦兩桌席面慶賀成功。好兒也正想今年提前去彭城的店鋪進行結算盤點。

越近年關,越是事兒繁忙,家中有大棚蔬菜,田間的冬小麥、甘蔗,還有北封縣莊子那邊,溫氏必須在家中坐鎮管理。巧味道系列店及火鍋燒烤城、海味干貨鋪等離不開常樂和陳有平。阿旺和小樹學堂尚未放假。

這一趟彭城之行,依然是好兒一人前往。溫氏讓文成峰駕車,陳小安隨侍,路上好照顧好兒,彼此有個照應。幫小閨女收拾妥當換洗衣物等行李,又細心地備了兩份禮物,讓好兒送給明陸兩家。

「醬泡菜壇子太重,影響車程,你到了彭城,先從巧味道那里取四壇大號的,每家給送兩壇,醬菜還是泡菜你自個定。」

「到人家里做客,千萬記得不要收受禮物了。」

「娘不在你身邊,自個多注意點,不要凍著,餓著,人太多、人太少的地方盡量不要去,不要自個出去走,有什麼事,讓文成峰或小安去辦……」

溫氏絮絮叨叨地叮囑,好兒微笑傾听,不時嗯嗯出聲點頭。前世的同學常跟她抱怨說老媽今天又叨我,怎麼怎麼地煩。可她早年喪母,從來沒享過母親的嘮叨。

如今听著溫氏不厭其煩的嘮叨,好兒听在耳中,卻覺得是世上一首最動听的歌謠,只有母親才會唱的歌謠。(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