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過後,雖然陽光一樣燦爛,但卻沒有令人難以忍受的灼熱,秋風吹來,開始漸漸感受到一陣陣涼意。
下海討生活的人也漸漸地少了,在岸上還只是感到涼爽的時候,海水卻開始冰冷了起來,在海水中泡上半個小時就會發冷,尤其是潛入十來米深的海底的時候,耳朵都會被海水冰得生疼。
高天原是少數幾個仍在繼續撈海蚌的人,除了他水性好外,他也感到這兩三個月來身體素質在不斷提高,力氣大,耐力好,眼楮靚,閉氣長,現在發現耐寒能力居然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在十月的海水中泡上兩三個小時身體也沒有感到什麼不適。
隨著下海撈海蚌人的減少,高天原反而加大了捕撈量,一天最多時撈了六百多斤,少的也撈了三百多斤。
而收購的人除了曹福明,又增加了另一位收購商----黃子良,黃子良是龍江省人,從新寧縣的八一三部隊退役後,因為妻子是本地人,他自己也習慣了新寧的生活環境,干脆就留在了本地。黃子良有一段時間在海邊的牛山邊防部隊服役,而且他的一位同鄉商北國還是牛山邊防部隊後勤管理處處長,在軍民共建活動中,對周邊沿海海鮮的捕撈、銷售情況曾作過詳細了解。
因此在黃子良退伍後,商北國建議黃子良去做海產批發,商北國和黃子良共同出資,又從一些同鄉、戰友那里借了一些錢,購買了一輛儲運海鮮的廂車。然後,通過部隊中的戰友、同鄉的關系,不僅要極短的時間內在周福市建立的批發網絡,在南邊的白鷺特區也和兩家與部隊有共建單位的酒店取得聯系----供應一些特有的名貴海鮮。
前一段時間因為王進為首的惡勢力團伙壟斷了周邊的海鮮生意,曹福明靠著當兵時練出來的一股狠勁,堅決不買王進的賬,但是畢竟強龍難壓地頭蛇,不僅自己和兩個助手馬正貴、向紅陽被打傷,就連運海鮮的廂車都被打爛了。
而黃子良依仗著部隊關系撐腰,同樣硬頂了下來。其中有一次王進帶著李剛、何大唯等一大批打手想把黃子良的收購點也砸了,結果黃子良帶著兩個同鄉黃良湘、黃水萍頂著,在雙方就要大打出手之際,商北國通過拉練的名義拉了一排的士兵,把王進一伙人反圍了起來。烏合之眾畢竟是烏合之眾,別看王進、李剛一伙人對普通百姓凶得不得了,對上這些邊防官兵,立刻就拉稀了,之後也不敢再找黃子良的茬了。
雖然黃子良有軍隊的關系,但做起生意也還算公平,並沒有因為收購商少了而壓下收購價格,仍然維持了以前的價格,而王進一伙能做的就是給黃子良他們添點堵----警告那些漁民、討海人不得將漁獲賣給黃子良。
過了十月份以後,海蚌的收購價格提高到了六十元以上,幾乎是原來旺季時候的兩倍了。
為了方便到遠處的海岸線去撈海蚌,高天原不久前買下了一艘十匹馬力的漁船,是一艘典型的近海漁船,船身是木頭的,馬達後置,尖翹的船首和呈v字形的船底,可以劈開海浪以及在海浪中保持船身穩定。
要撈海蚌的時候把船開到特定水域後,用船錨下到水里定住後,從船上跳到海里去撈,撈過一個水域就把海蚌提到船上,上船開到下一個水域再撈,不用像以前那樣要一直拖著裝海蚌的網袋,到交貨的時候直接把漁船開始漁港內卸貨成交。不用的時候交了管理費停在漁港內,或是仗著一身蠻力直接把船拉上來,放在沙灘上。
近段時間,因為加大了捕撈量並且要把船開到較遠的地方去撈海蚌,然後還要送到漁港去交貨,所以每天要花的時間都大大增加了,高天原不得不請下午半天假。在高天原向班主任鄭小瑛老師保證課外時間會堅持自學,保證不落下功課後,班主任也了解高天原家里的情況,便同意了高天原的請假。
這天,在官帽山外海,高天原把當天要撈的最後一個海蚌放進尼龍網袋,扎緊袋口,然後拖著沉重的網袋飛快的撥打著海水,緩慢地向海面游去。
從漁船側面浮出海面,將網袋上的繩套掛在船舷一側的鋼制掛鉤上,雙手抓住船幫,用力一躍,跳上漁船,伸手提起掛在掛鉤上的網袋放在船艙里,拉過帆布,將之前的浸在船艙里的七袋海蚌一起蓋住。
抓起毛巾擦干身上流淌下來的海水,直接站在船艙上月兌下濕漉漉的短褲,打開腳邊的塑料袋,拿走一條干淨的短褲換上,又拿走剛才月兌下的上衣穿上,從工具箱里拿出一只小保溫瓶,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光里面的溫水。
抓住兩指粗的纜繩,把特別訂制的船錨提出水面----海邊的小漁船一般是不帶船錨的,出海後正常情況是不會在外停泊,到港後都是系在港內石堤上的拴石上----發到船尾柴油機,轉舵向漁港方向駛去。
半個多小時後,高天原就看到站在他的漁船舶位上方的曹福明和黃子良,旁邊分別是他們運海鮮的廂車。
「小高,今天的收獲怎樣啊!」曹福明和黃子良都迎了上來。
「放心,短不了兩位哥哥的貨啊!來,幫個忙----」高天原系好纜繩,翻開帆布,從船艙的海水中提起一袋海蚌送過去。
「哎哎哎,等一下,等一下!來,大良,托住袋子下邊啊!」黃子良搶先抓住袋子,入手一沉,趕緊用力提住,一面招乎高個子的黃良湘一起抬起袋子往岸上搬去。
「這袋我來,這袋我來。」曹福明趕緊接住下一袋,和馬正貴一起抬到岸上。
不一會兒,八袋海蚌都搬上了岸,曹福明和黃子良正好一個四袋。
「九十二斤、八十五斤、八十七斤、九十一斤,黃哥,一共是三百五十五斤,一斤六十二元,一共兩萬兩千零一十,沒錯吧!」
「八十九斤、八十八斤、八十六斤、九十八斤,總共是三百六十一斤,共計兩萬兩千三百八十二,曹哥,算你三百八好了!」
「好,小高,你點一點有沒錯!」
「一、二、三……嗯,沒問題,那下次就星期五下午還是這個時間在這里等吧!」高天原也就點了下捆數,整捆的錢都塑料袋包好後裝進一個帆布的軍用背包里,背在身上,再把零的錢卷成一卷放在褲子口袋里。
在漁港邊的紅花飲食店叫了兩碗拌面和兩碗扁食,風卷殘雲般一掃而光,從店後臨時搭蓋的停車棚推出寄存的三輪車騎了上去。
順路拐到鎮上的新華書店,高天原準備買為自己和姐姐買一些參考書和課外材料,再給弟弟妹妹買點故事書和小人書----弟弟高天平從學校里面學的,加上姐姐和高天原教的,已經認識了不少字了,基本可以看懂故事書和小人書;小妹妹高良瑾還是只能看小人書,加上參考上面的圖畫,連蒙帶猜地勉強看明白書上的內容。
「阿姨,阿姨,這本書幫我拿出來,對就是這本,《法布爾昆蟲記》彩畫本。」
「哼,這本書很貴的,不想買不能看!」正在打毛衣的那位卷發中年婦女略微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為高天原打擾她編毛衣而不快,不滿地哼道。
「我當然要買了,誰說我不買了!」高天原也大聲地回道。
「哎呀,你個小漁佬,年齡不小口氣倒不小啊!你知道這本書多少錢麼,你身上的錢只夠買本小人書還差不多!」
「哎哎哎,魏姐,我來我來!」高天原反擊這個潑婦,另一邊一位穿著整潔的印著白花的藍上衣,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收完一個買作業本的小男孩的錢後,看到組里的那個魏紅芬忙著給女兒打毛衣,也沒心思花在工作上,就要和買書的人吵了起來了,連忙走過來。
「你是要這本書?」小姑娘從玻璃櫃里小心地把《法布爾昆蟲記》取了出來,轉到背後的價碼處,微笑著指給高天原看︰「你看,這本書要五十八塊六毛錢,而且整本書外面有玻璃塑料紙包裝,不拆開是看不了里面內容的,但不買書是不能拆開的!而且,我們這間書店總共也才只有一本,不能弄髒的呢!」
「小昔,何必跟他嗦呢,這種小崽子拿了幾毛買冰棍的錢就以為很有錢了,根本不可能買得起這麼貴的書的!」
「你……」高天原剛想罵這個三八才拿幾毛錢當大錢呢,想了想,何必跟這種潑婦一般見識呢!
「小昔姐吧,你好,我有帶錢了,你看!」高天原從褲兜里取出卷成一卷的錢,攤在玻璃櫃台上。
「啊!你怎麼會拿這麼多錢,不會是偷拿家里人的吧?」孫小昔瞪大小汪汪的大眼楮,一眨不眨地盯著高天原。
「放心啦,這是我剛賣完魚的錢啦,你看,我還是剛從漁港回來的呢!」高天原不知為什麼,又向這個看起來很熱情又很天真文雅的小姑娘解釋起來起來。
「那你怎麼沒把錢還給你家大人啊,是不是私下偷拿了?」
「好了好了,小昔姐,我是來買書的,不是讓你來追究是否有沒有偷拿家人錢的。還有,再把這一套《十萬個為什麼》也取出來吧,嗯,動物、植物是上下兩本,化學、天文、地理、數學、軍事、交通、歷史、文化、藝術、體育好像都是一本,整套也要五十多,買了;這一套12本的《故事大王》選集也要,《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也各要一套;還有《三字經》、《百家姓》、《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動物王國》也都拿出來。算一下,一共多少錢了?」
「啊?喔,好!」孫小昔還在吃驚中,听到高天原的問話,連忙拿旁邊的算盤飛快地撥動起來。
高天原一動不動地看著這個清秀的小姑娘專注的神情,突然覺得有點奇怪,自己怎麼喜歡看這個小姑娘呢?嗯,不過看起來真的有點賞心悅目。
「你好,總共三百六十七塊九角。」孫小昔抬頭微笑著向高天原報道,臉上露出一對可愛的酒窩。
「喔?喔!好的。一、二、三……三百六十八,找我一角錢。」
「好的,找你一角錢,需要我幫你包起來吧?」
「嗯,包起來。還有,再幫我拿兩本《新華字典》,還有兩本《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是給弟弟妹妹用的,《現代漢語詞典》自己和姐姐一人一本。
「一共十九塊兩角。」孫小昔翻到後面看了兩本書的價格,迅速報出總價。
「等一下,還有這些小人書也給我取出來,《三國演義》、《前後漢演義》、《水滸傳》、《西游記》、《西廂記》、《闖王李自成》都是一套、《山鄉巨變》、《鐵道游擊隊》、《三毛流浪記》、《紅燈記》、《智取威虎山》……」
孫小昔飛快地撥打著算盤,那個像卷毛狗一樣燙了一頭卷發的魏紅芬也放下正在織的毛衣,吃驚的看著高天原報的那一大堆的書,不過卻沒過來幫忙,看了一會兒又坐下低頭繼續織毛衣。
「一共一百三十六三角,你看!」孫小昔把用圓珠筆記的一張清單和價格匯總遞給高天原看。
高天原湊過去,跟孫小昔幾乎頭踫頭地一起對著,鼻子端聞到一股淡淡的梔子花的味道,不由得小心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嗯,嗯,嗯!正好,給,一百四十元。」
孫小昔仔細地用牛皮紙把書本都墊好後,用紅色的包裝帶捆扎起來。
兩個人一起把書抬到三輪車上,高天原向孫小昔道謝後,騎上車飛快地蹬了起來,一邊蹬一邊不由自主地想著剛才親密的接觸,臉上好像有點燒燒的,不知為什麼心跳得好像有點快,但又感到有一股很溫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