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進度也開始加快,第一條從淡水城到船寮的大路,在幾百名苦役們的努力下,從兩頭一起開工,用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徹底修通。
于孝天在離開淡水城之前,親自檢查了這條道路的施工質量,並且為這條道路的開通舉行了一次剪彩儀式。
這條路作為一條重要的主干道,是按照他們的一級路進行修築的,寬十步,路兩側有兩米深四米寬的排水渠,路基是經過反復碾壓結實的三合土碾壓或者夯築而成,路面鋪上了一層大沙碎石,還有石灰和爐渣,也經過了反復的碾壓,很是平整結實。
路面截面也是弧形的,中間高兩側低,前幾天下了一場雨,但是路面的水立即便被排入了排水溝之中,接著順著排水溝排入到了淡水河之中,一點積水都沒有,僅僅有極個別的地方修築的不太好,有些積水,但是也馬上被人整修好了。
現在這條路徹底大變樣了,走在上面很是舒服,牛車來來往往運送一些物料,也便捷了許多,牛拉車的時候,也省力了很多,就算是有很多牛車一起上路,也不會再在路上形成擁堵了。
不少移民跑來看熱鬧,看到這麼好的一條路,都好奇的到路上走走看看,一個個都是贊口不絕,看著其他那些正在施工的道路,朝著他們的移民村不斷的延伸,不由得各個都一臉的憧憬,以後等所有路都修通了的時候,他們再來淡水城就方便多了,不管是采購還是交糧或者買點小東小西土特產,都變得方便了許多。
加之農田中不斷延伸的水渠,也讓他們看到了豐收的希望,他們以前在陸上的時候,除了大戶人家有時候有人力物力,來給他們自家的田地里面修點溝渠,來灌溉之外,老百姓根本沒有能力來修建溝渠。
而老百姓自家的農田灌溉和排水都很困難,很多年份都要靠天收,老天照顧的話,風調雨順一年下來,還能多少吃幾頓飽飯,但是萬一老天不作美的話,遇上大旱或者大澇的話,那就慘了,許多人家基本上要落一個顆粒無收的下場,但是官府還是照樣到了交糧的時候上門催收,除了正賦之外,還有數不清的加派,就算是殷實一些的家,遇上這樣的年景,也會被鬧得家破人亡。
特別是這兩年遼東戰事緊張,更是不斷的加派遼餉,日子過的更是不堪。
但是在海狼這里,他們卻看到了希望,許多人去年來到這里,兩手空空,海狼不但給他們分發農具,還管他們吃飯,不讓他們餓死,更是給他們劃撥了地塊,讓他們耕作,給他們糧種,讓他們種植。
現如今還帶著他們興修溝渠,花錢派人築路,這日子過的就更有盼頭了。
說起來他們以前在陸上也沒少給官府交糧納稅,但是官府什麼時候管過他們的死活,遇上個好官的話,一旦踫上災年,不說給他們賑濟了,能上奏朝廷,給他們爭取個減免,就算是青天大老爺了。
可是官府什麼時候也想不起來,為他們修條路,幫他們興修溝渠,倒是撈錢的手段和名目層出不窮,就算哪天心情大好,要修個橋什麼的,照樣還是要讓大家另外湊份子,當官的還有胥吏反倒是從中還要不少撈錢,交的皇糧當真是都拿去喂狗了。
而他們到了這里之後,卻發現海狼的大當家跟官府不一樣,總是在替著他們打算,給他們一件接著一件的辦好事,而且這里地方也越來越平靖了,剛開始時候土人還時不時的會來襲擾一下他們,現如今在海狼部眾的進剿之下,不少附近的土人都被修理怕了,有些干的過分的土人部落,干脆就被滅了,現如今他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有了盼頭。
不少人現在就算是讓他們回陸上去,他們也不會再回去了,就算是死在這里,他們也願意留在這兒跟著海狼干。
而于孝天眼看著這邊的情況都已經進入軌道,開始穩步朝前推進,于是便悄然離開了淡水,僅帶了兩條船,裝上了一些淡水運往雞籠的貨物,朝著雞籠而去。
雞籠灣之中,現在的船只比上一次于孝天來的時候,更多了一些,也顯得更加熱鬧了一些,于孝天的船尚未進入雞籠灣,便遠遠的看到雞籠灣外面的海面上,有不少點點帆影,不少小漁船正在海面上打漁。
而且還有一條飛字號快船,高懸著海狼旗在海面上游弋,另外有一條同樣掛著海狼旗的捕鯨船,似乎拖拽著一條獵獲的鯨魚,正在朝著雞籠灣之中行駛。
那條駐守在這邊的飛字號快船,遠遠的便發現了于孝天帶的兩條座船,于是立即便調轉船頭,朝著他們迎了過來,並且放了三聲禮炮,表示對于孝天的歡迎。
于孝天的座船還是那條雙桅快船,船桅上面高懸著一面瓖紅邊的金狼旗,這是他身份的象征,只要是海狼部眾,見到這面旗,便知道是于孝天親自駕臨了,故此才會馬上過來迎接。
在巡邏的飛字號快船的引領下,于孝天帶船駛入了雞籠灣之中,听到那條飛字號快船在海面上的禮炮聲響起,三座炮台上也都鳴響了禮炮,騰起了一團團的白煙。
黑頭、孫寶強等人,腳不沾地的便趕緊帶人到了碼頭迎接,于孝天下船的時候,招呼人從船上抬下來了一個箱子,在黑頭等人的引領下,進入到了這里的基隆堡之中。
雞籠寨現在已經改名為基隆堡,是于孝天過年之前下令改名的,有了後世的名稱,加上雞籠兩字的諧音,改名為基隆,意思為基地昌隆,倒是也很不錯,于是于孝天便不等其他人來改名字了,直接將雞籠寨,改名為基隆堡。
這樣一來,基隆堡听起來要比起以前的雞籠寨響亮的多了,眾人也都很樂意這樣的修改,而雞籠灣口部外面的那個小島,也被于孝天按照後世的稱呼,命名為和平島,省的以後不知道誰會把這些地名給改的面目全非。
在進入基隆堡之前,于孝天便看到了那條比他先進港的捕鯨船,確確實實帶回來了一條大鯨魚,灰白色的鯨魚這個時候早已死亡,被捕鯨船用繩子綁上,身體上還布滿了傷口,在身體周圍,還漂浮著不少空木桶,防止拖纜斷裂之後,鯨魚沉入水中。
這條鯨起碼有十幾噸重,雖然于孝天到來是件大事,但是也大不過趕緊將這條鯨進行分割處理。
海狼捕鯨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更是現在基隆堡的一個支柱產業,現在已經擁有了十幾條專業的捕鯨船,這些船只分散在台灣島周圍數十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游弋,一旦發現鯨魚出現,便對其進行捕殺,如果運氣不好的話,這些捕鯨船便充當大型漁船,在海面上進行捕魚作業。
在于孝天下船的時候,便看到基隆堡北面的岸邊,已經建起了一條寬大的木質滑道,在岸上安裝了畜力的絞盤,當鯨魚被捕鯨船拖回來的時候,有人將纜繩接過去拉到岸上,綁在絞盤上。
牛開始在人的驅動下,拖動絞盤,將鯨魚通過這條木質滑道,緩緩的拖上岸,有幾十個工人,在岸邊幫忙,將鯨魚拖上岸之後,立即便就地開始對死鯨進行分割處理。
他們動作相當嫻熟,有人負責剝皮,有人負責清理內髒,也有人專門負責分割鯨肉,將鯨脂和鯨肉分離,分別裝上推車,迅速的運往岸邊的工棚里面進行處理。
這個時候沒有冷藏設施,雖然年年冬季會派出船只到北方運冰,但是這些冰是遠遠不夠處理這麼多鯨魚肉和魚鮮的。
所以到岸的魚鮮以及鯨魚,都要立即進廠進行分割腌制處理,將鯨肉和魚鮮用粗鹽腌制起來,然後送往晾曬場進行晾曬或者直接送去進行燻制,制成肉脯或者咸肉,然後長期儲存起來。
而鯨脂被分割下來之後,立即便送去熬制,將鯨脂熬煉成鯨油,裝入大木桶之中儲藏起來,然後送往南日島或者淡水的肥皂作坊,制作成肥皂,或者儲備起來食用,還分發到海狼各處,作為保養武器的油脂使用。
現如今基隆堡的捕鯨業和捕魚業已經形成了相當系統的處理方式,一條鯨魚到岸之後,僅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便會被分割處理完畢,包括鯨骨最後也不會被拋棄,將會被砸碎運去磨成粉,抑或是充當飼料,抑或是充當廢料壯田之用,總之不會剩下任何東西,算是徹徹底底的全部被利用了起來。
這不像是後世西方捕鯨業大發展的時候,捕鯨船在遠海上大量捕鯨,只收取鯨脂,直接在船上熬煉成鯨油,其余的東西少量留下一些肉供他們食用,其余的都丟棄到了大海之中。
現在海狼可舍不得這樣浪費,鯨魚身上任何部位,都會被回收利用起來,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恩賜之物,捕鯨已經有傷天和了,如果再浪費的話,就實在是太過分了。
(昨晚一晚沒睡,小家伙還是發燒不退,急死我了!這會兒已經懵了!另外感謝wdj1972兄弟的打賞!多謝!)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