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 第四十章 天下巨震

作者 ︰

但是和普通百姓不同的是朝廷方面的態度,當有人把于家軍大獲全勝的消息傳入京師他的宮中的時候,崇禎驚得當場下巴差點掉在了地上,半晌嘴巴都沒有能合起來。

按照他對建奴大軍的理解,這建奴大軍應該是非常非常能打的,這麼多年來,他登基都已經十多年了,可是卻幾乎從未听說過某支大明的軍隊,將建奴大軍打的大敗虧輸過,偶爾傳入京師一兩次所謂的大捷的消息,也不過僅僅是斬首數十,充其量也不過斬首過百的小打小鬧,其中還有很大水分。

即便如此,這樣的消息也能讓他高興好一陣子,大大的封賞一下獲得戰果的軍將們,並且要在朝堂上,專門公布一下這件事,來提振一下大明大臣們的士氣。

但是就算是這樣的小打小鬧的勝利,對他來說也非常難得,他沒沒听說的都是各種不利的消息,不是今天這兒的軍隊被建奴攻破了,就是哪兒的屯堡被建奴攻破,又損失了多少多少兵將。

自他登基之後,建奴到現在都已經破關而入,襲掠京畿三次了,哪一次建奴入關,大明軍隊無不被揍得大敗虧輸,今天不是死了這個將軍,明天就是死了那個知州,要麼就是某某縣城又被建奴攻破,某某知縣殉國。

他听得最多的還是這些消息,所以長久以來,連他自己,都已經染上了強烈的恐奴癥,提起建奴就有點不寒而栗。

這一次建奴入關,他已經死了兩個總督,守備以上、將吏百余人之多,連濟南的德王都被建奴大軍給擄走了,至于失地更是被建奴攻破州府縣城四十余座,天天一睜眼就得到的消息是哪兒哪兒哪兒又被建奴大軍給攻克了,死了多少多少兵將,被擄去多少多少人口。

以至于這半年來他自己都覺得要麻木了,雖然天天都很憤怒,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辦,雖然他在京畿已經集結了十幾萬大明的官軍,可是這些官軍現如今卻根本拿建奴大軍沒有辦法。

他豈能不知到這些大明兵將們對建奴大軍的畏懼,他們只要能不打,是絕對不會擅自發瘋,去和建奴大軍動手的,所以現在連他自己,都已經對這些大明的軍將們失去了信心,對這些大臣們失去了信心,一心只想著,趕緊走吧!建奴大軍,你們還是搶夠了趕緊走吧!走了我老人家也就安生了,不用天天遭這樣的罪了。

可是現在他突然間就听聞,于孝天居然引兵,和建奴大軍進行決戰了,而且還是一戰勝之,將建奴大軍打的是冰消瓦解,大敗虧輸,基本上就算是全軍覆滅了。

這個消息怎麼能不讓崇禎驚掉下巴呢?他怎麼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在他看來,這絕對不可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于孝天率領三萬多兵馬在大沽口登陸這件事現如今已經是朝野盡知,雖然事後傳言,說于家軍走水路,又從南方運來了一批兵馬,但是數量也很有限,更多的是轉運了不少物資過來。

前些天于家軍在天津衛堵住建奴大軍,雙方大戰了很多天,建奴未能突破于家軍的阻礙,通過天津衛。

這件事已經夠讓他震撼了,但是他私下里還是認為,于家軍是運氣好的成分比較多,而且他們雖然是客軍,但是卻第一時間奪佔了天津衛,應該在天津衛站穩了腳跟,出其不意的擋住了建奴大軍的攻勢。

但是他雖然沒有听說于家軍那些天損失了多少兵馬,但是也篤定的認為,于家軍肯定消耗也不小,傷亡絕對不會輕。

所以于家軍這麼做,才會讓他看不清于孝天到底想要做什麼,于孝天領著這些麾下兵馬,以少擊多,死守天津衛不退,根本就是在以卵擊石,自尋死路。

所以他才會為了面子,下令不許陳新甲率領駐保定的明軍,以及匆忙從山海關一帶調入京畿的援軍偷襲于家軍的側後。

因為他認為,有建奴大軍,就足以收拾掉于家軍這區區三四萬亂軍了,他本來打定的主意,就是坐山觀虎斗,看一場狗咬狗的好戲。

可是這才沒幾天工夫,于孝天那邊,便傳來了在天津衛以南,和建奴決一死戰的消息,當時他就覺得于孝天這廝確實瘋了,本來他就兵力並不佔優,據城死守還有幾分把握,建奴恐怕是拿他沒有多少辦法,這仗可能會僵持一段時間。

而于孝天居然會主動提出,要在天津衛以南,跟建奴大軍決一死戰,而且是野戰,當時他和手下重臣就認為于孝天當真是瘋的沒邊了,這豈不是在自尋死路嗎?就算是你姓于的手下炮銃犀利,但是能架得住人家建奴十萬大軍猛擊嗎?

當年薩爾滸之戰,大明軍隊不照樣也是裝備了大量的火器,而且兵力也遠超過建奴數倍之多,可是最終不是還是被建奴打的大敗虧輸,數路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在了關外。

這于孝天居然自以為是的以為在天津衛擋住了幾次建奴大軍的猛攻,就不知道他姓什麼了,居然提出要和建奴大軍在野外決一死戰,這不是瘋了是什麼?

所以當時崇禎就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認為這一下他不用在擔心于孝天這個心月復大患了,就算是于孝天這次不死,估計也會被建奴大軍打的大敗虧輸,能逃到海上逃回福建,就算是不錯了,弄不好這家伙甚至可能當場就被建奴大軍給宰了,也說不定,所以這于孝天已經不太可能繼續當他的心頭之患了。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才剛剛三天過去,就傳來了于家軍在天津衛以南,和建奴決戰,一舉將建奴十萬大軍打的是落花流水,差點就全軍覆滅。

崇禎能不驚訝嗎?驚訝的輕恐怕都不行,嘴巴張的老大,愣是流出了口水他都不知道,半晌才反應過來,趕緊令曹文昭召集大臣,入宮議事。

這時候大臣們也都听聞了消息,知道馬上聖上就會招他們入宮議事,所以也不用招呼,一個個都溜溜的就先跑到了弓門外面候著,果不其然一會兒工夫,就傳出聖旨,招他們覲見,于是一幫夠格的大臣,都趕緊呼呼啦啦的涌入了宮中。

崇禎立即對這些大臣問計,問當下該如何是好,這于家軍也太過凶厲了一些吧!怎麼能這里厲害,居然連建奴十萬大軍都給擊潰了?

現如今最關鍵的是朝廷應該怎麼處置這件事,是趕緊派人去給于孝天慶功,大賞于孝天麾下的兵將嗎?

開什麼玩笑,于孝天絕對不是好鳥,他此次大舉興兵直接殺奔天津衛,根本就是居心叵測,就算是他擊敗了建奴大軍,沒有反心,也充其量就是功過相抵,封賞他肯定沒門。

所以給他慶功大封是肯定想都別想的事情,能不治罪與他,就算是相當不錯了。

可是于孝天好歹現在也算是大明名義上的軍將,好歹腦袋上頂了個都督同知兼福建總兵官的名頭,他麾下的于家軍,雖然大部分可能並無大明軍隊的編制,可是好歹這一仗也算是為大明出頭打的。

而且他們打的是大明上下無不痛恨的建奴大軍,還打了這麼大的勝仗,這堪稱絕對絕對的大捷,在大明的歷史上,這樣的大捷幾乎都沒有幾次,甚至找不出這麼厲害的大捷與之相提並論。

這要是不賞,似乎也說不過去,這不光是于孝天恐怕不干,他手下的人恐怕不干,這天下悠悠眾口,噴吐沫星子,估計都能把朝廷給淹了。

于是崇禎很糾結,非常糾結,大臣們也很糾結,也非常糾結,最後有人提出,這次于家軍和建奴決戰,雖然消息已經傳開,他獲得了大捷,但是于孝天尚未派人入京奏捷,那麼朝廷眼下可以暫時完全不去理會,權當沒听說好了。

這大捷的消息還需要落實查證,這都需要時間,不能憑著有人空口白牙的說說就算的,必須要正兒八經的先等于孝天奏捷,接著派人過去查探戰場情況,清點人頭俘虜,這才能論功行賞。

當然論功行賞肯定是不可能的,建奴大軍雖敗,可是于家軍卻還在,去了一個心頭之患,剩下的這個更是心頭之患中的心頭之患。

于是有人立即便提出來一個計劃,反正現在于家軍跟建奴剛剛激戰了數日,就算是他們獲得大捷,也應該是慘勝,估計他們自己的損失也小不到哪兒去,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最虛弱的時候,如果再放過這個時機,讓他得到補充的話,那麼接下來誰都不敢說這家伙會做出什麼事情。

所以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朝廷先昭告天下,把于孝天說成一個罪臣,抗命不尊乃是其次,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擅自領兵直入塘沽,更是居心叵測,絕對有不臣之心,所以崇禎可以先一步昭告天下,把叛臣的帽子先給于孝天扣在腦袋上,坐實他的罪名,然後令天下兵馬共同討之。

(感謝大漠笑春風、顧小俠、一醉人幾位弟兄的打賞)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海寇最新章節 | 大明海寇全文閱讀 | 大明海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