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 第四十四節 夾擊(下)

作者 ︰

袁宗第和後軍的聯絡工作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此時大部分軍隊已經返回他的旗下,前軍的兩千戰兵已經集結了一千五百人,剩下的部分也已經回到了戰線上,但是還沒有返回建制。早先返回的士兵狀態基本上恢復了,可以和那八百沒有參戰的戰兵一起發起進攻。袁宗第計劃以後軍為主攻,在主力營猛攻張勇的同時,從西面發起配合作戰。只要袁宗第發起總攻的烽火,後軍就會開始進攻。他猜張勇可能會判斷失誤,把主要的兵力用在自己這個方向上,這樣就能給明軍帶來很大的優勢。

不過袁宗第還沒有下令生火,因為他現在有些困擾,不清楚背後出現的清軍到底實力如何。胡文科的部下大都不清楚具體的清軍兵力部署,雖然俘虜們交代的情報很混亂,但有一點好像是真的,那就是此次清軍對萬縣的攻擊規模比袁宗第最初想像的要強大不少,號稱有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但王明德的動向只有張勇知道,就是張勇麾下的普通士兵也不知道王明德正在急速趕來,胡文科的部下對此更是一無所知——就是他們的統帥都不知道王明德距離此地已經很近了。至于袁佳文弼統帥的十個牛錄的漢八旗,那些俘虜更是完全不了解,因此袁宗第只知道整個戰略上清軍的實力相當雄厚,但具體到這個戰場上,他還是相當地缺乏了解。

因此當袁宗第派去西方的哨探與王明德的斥候發生接觸後,袁宗第也判斷不清這些清軍到底是張勇所屬的某支部隊,還是另外一支清軍主力部隊的先鋒;如果是另外一支新的清軍部隊的話,他們的規模和戰斗力到底在什麼水平上,更是無從知曉。如果這些敵人只是被切斷的張勇軍的一部分的話,袁宗第就不必太擔心他們能發起有力的攻擊,只要留下少量監視部隊就可以。

「可是俘虜們說有好幾萬韃子陸續向萬縣而來,或許這支韃子也會有上千披甲?」俘虜的口供讓袁宗第變得警惕起來,他覺得還是謹慎一點兒為好,不要完全無視來自背後的威脅。

如果沒有俘虜的口供,袁宗第大概就會讓最疲勞的、負傷的甲兵和輔兵一起留下來威懾監視西邊的清軍,同時接應陸續歸隊的部下,擋住那些想尋機策應張勇的小股敵兵便是。但現在袁宗第決定留下三百甲兵,以免被突然出現的另外一支清軍打個措手不及。

剩下的一千二百名戰兵,袁宗第會帶著他們向張勇發起進攻,以便牽制住張勇的主力,不讓他有機會發現錯誤,從西線抽調部隊去抵抗明軍的主攻部隊。對西方留下三百甲兵並不算很多,但袁宗第覺得就算清軍有幾百、上千披甲,他們也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了,而在東線投入越多的兵力,就能越快地瓦解張勇的抵抗。

促使袁宗第做出最後決定的,還是因為他始終沒有觀察到西方升起任何烽火,這說明背後的清軍並沒有主動聯絡張勇發起夾擊的心思。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清軍的援軍才會毫無夾擊明軍的念頭?袁宗第認為這只能說明清軍的實力很弱小,缺乏進攻的能力,所以才不聯絡張勇;或許就如袁宗第最初猜測的那般,背後的清軍原本就是張勇指揮的一部分,他們只是在尋找機會救出主帥而已。如果繼續等待,說不定反倒會等來清軍的援軍,袁宗第在西線留下的防御部隊,也是在防備清軍突然趕到戰場。

「點燃烽火吧。」袁宗第籌劃了一番,部署好背後的防御,不再繼續耽誤時間,下令發起進攻。

看到靖國公升起的烽火後,位于張勇東面的明軍後軍不再遲疑,也不再隱藏實力,趕到戰場並且完成披甲準備的兩千五百明軍擂動戰鼓,大踏步地向前走去。最後的五百明軍戰兵一旦趕到,後軍的軍官們就會把他們也投入作戰——靖國公被眼前的敵人與主力隔開,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消滅敵人,完成與靖國公的會合。後軍的指揮官們都是袁宗第的子佷、心月復,他們都認為在這個爭分奪秒的時候不需要保存預備隊,而是應該全軍壓上。

「來得好!」

張勇雖然平均部署了兵力,但是他本人則坐鎮西線,親自指揮對袁宗第的戰斗。他的八百親兵緊靠在長江邊,其余的九百披甲位于縱深側翼。看到明軍向己方戰線逼過來後,他立刻下令嚴陣以待的弓箭手前出,走到軍陣前向敵方射箭。

箭雨揮灑過去的時候,張勇睜大眼楮觀察著敵軍士兵的動作,他看到明軍士兵紛紛舉起盾保護自己,同時盡量把身體躲在掩護物後。

「不過如此。」張勇的第一次射擊是在極限距離上,雖然弓箭鋪天蓋地的飛過去氣勢驚人,但殺傷力其實非常有限,大部分箭可能都不會對明軍構成威脅。對面明軍的行進速度明顯減慢,從對方士兵的動作中,張勇看到了緊張,這讓他心中頓時一松︰「裝備還可以,但是士氣一般。大都是新兵吧?袁賊身邊的近衛也不過如此嘛。」

要不是張勇從貴陽帶出來的親兵被鄧名殲滅了大半,那今天袁宗第的兵力即使有優勢他也無所畏懼,可惜現在張勇的親兵營也有大量的新兵,雖然十日一操的訓練一年來從來沒有停止過,但首次上戰場難免緊張,士兵發揮得如何也沒有保證——可能會突發神勇,也可能會手足無措,張勇知道新兵的表現最不穩定。

為了保險,張勇還把自己的二百名老兵都安置在西線前排,東面只留下了幾十個,這些老兵會給親兵營的新兵起到榜樣作用。這樣一來,西線四百親兵中的老兵、新兵比例就達到了一比一,足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袁宗第的部隊繼續前進,而張勇的弓箭手又連續射了幾輪箭,不斷有明軍負傷,他們退到陣後。張勇注意到袁宗第的前進速度始終快不起來,在傷兵後退的過程中,陣型保持得也有些不自然。總的說來,張勇認為對方的士兵還不如自己這個曾經受到重創的親兵營。

「看來袁賊果然是不行了,嗯,剛才他打胡文科的時候,估計也很辛苦。」雖然袁宗第的部隊稱不上很強,但張勇還是非常緊張,直到現在他還沒有看到援軍出現的跡象。之前張勇望眼欲穿地看著西面,卻始終沒能找到王明德呼叫自己的烽火︰「怎麼王總兵還沒有到?早上的時候他不就在我身後嗎?就是烏龜也該爬到了啊。」

明軍靠到近前,清軍的弓箭手退到甲兵的陣後。剛才張勇讓無甲兵在自己親兵的陣前構築了簡單的工事,現在他們就站在這些木籬笆後面,等待著明軍即將到來的進攻。

不過袁宗第並沒有一腦袋扎上來,而是讓他的弓箭手反射,試圖擾亂清軍的陣容。張勇不甘示弱地還以顏色,羽箭在兩軍頭頂上橫飛……就在這時,張勇終于看到了一道黑煙在幾里外升起。

「王八羔子,可算是到了!」張勇高興地大笑起來。直到現在為止,袁宗第的攻勢還很無力,他的防線也沒有遭到真正的考驗︰「傳令下去,告訴全軍這是王總兵的一萬大軍!」

傳令兵聲嘶力竭地大喊,張勇的親兵和其他清軍將領的部下一時間也都是士氣大振,整條戰線上都是士兵自發的歡呼聲;面沖東方的另一條防線上,也有不少清軍回頭張望,見到明顯是清軍的狼煙後,這些士兵紛紛因為援軍抵達而發出興奮的吶喊聲。

「趕快點起煙火,讓王總兵來增援我們!」張勇急切地下令道。

差不多就在黑煙升起的同時,王明德指揮著他手下的一千多披甲發起了進攻。剛才听到袁宗第那邊響起鼓聲後,王明德就知道袁宗第展開了對張勇的進攻,對他來說這就是進攻的號角聲。所以這道狼煙根本不是試圖與張勇溝通,而是鼓勵張勇堅持——在王明德看來,袁宗第肯定會全力猛攻張勇的西線;同時也是催促袁宗第繼續猛攻,趕快殺穿張勇的防線奪路而逃,好讓王明德來一個乘勝追擊。

袁佳文弼沒有讓自己的火銃兵上前,怕他們擋住了王明德的進攻路線,也怕他們遭到弓箭和伏兵的逆襲,但把手里的虎蹲跑都給王明德增援上去了。

當明軍的後衛展開戰線準備抵抗時,他們看到涌上來的清軍突然一起在弓箭射程外停下腳步,接著就是好多門小炮從清軍陣中被拖了出來。

「這是?」大部分明軍士兵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較輕便的火炮。

……

剛看到黑煙的時候,袁宗第還沒有什麼異常,從釋放黑煙到取得聯絡還要很長時間呢,這可能是清軍援兵的先頭部隊在嘗試聯絡張勇,也可能根本就是散兵游勇在虛張聲勢。

但听到背後傳出的急促炮聲後,袁宗第的臉一下子黑了下來。見多識廣的靖國公一听這種炮聲就知道是什麼東西,綠營中是不允許有虎蹲炮這種裝備的,既然听到了這種炮聲那就說明有滿清的中央部隊出現在了戰場上︰「漢八旗?八旗兵怎麼會在這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伐清最新章節 | 伐清全文閱讀 | 伐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