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 補充資料,吳三桂第一次反復和家書

作者 ︰

二十二日第一書︰

「聞京城已陷,未知確否。大約城已被圍,未知家口如何。望祈珍重,如可遷避出城,甚好。倘遷動,不可多帶銀物,埋藏為是。並祈高朱、陳妾,兒身甚強,囑伊耐心。」

二十二日第二書︰

「封稟後,又得探報,闖王帶四十萬人來攻,京城已破,如此兵勢,兒實難當。擬退駐關外,倘事已不可為,飛速諭知。家口均陷城中,其勢只能歸降。陳妾安否,甚為念!」

灰熊貓注︰這兩封信顯得發信人極為惶恐,方寸已亂,看上去很正常,若我是李自成,或對面不是吳三桂,都會認為招降此人並非難事。

二十五日書︰

接二十日諭,知已破城。欲保家口,只得降順,達變通權,方是大丈夫。

灰熊貓注︰二十五日,李自成委派的左懋德,張若麟以及順軍接受部隊已經與吳三桂相遇,見到此書和左懋德關于吳三桂已經投降並交出山海關的奏報,想必會放松對此地的關注。

二十七日書︰

前日因探報劉宗敏掠去陳妾,又據隨人來營,口述想通。賊掠婦女,無不先奸後斬。嗚呼哀哉,晉升不能復見。初不了父親失算至此,昨趁賊不被,攻破山海關,大紅全勝,殺賊殆盡,駐軍關內,一面已向清國借兵。本擬長驅直入,深恐陳妾或已回家,或劉宗敏知系兒妾,並未奸殺,以招兒降。一經進兵,反無生理,故飛稟聞訊。

灰熊貓注︰二十六日吳三桂襲擊接受山海關的順軍,二十七日既飛傳此書,至此吳三桂依舊沒有打出和順軍不共戴天的旗號。二十八日,這封信和左懋德報告吳三桂叛變的消息一起傳回北京。李自成認為吳三桂只是一個誤會,因為陳妾此時仍在很好的保護中,所以派出唐通部官兵和四萬拷上銀兩去第二次招降吳三桂。

接下來就是明末農民戰爭中提到的吳三桂四月二日再次投降,卷甲入朝,沿途張貼安民告示,四月四日在沙河突然再次叛變,回師山海關再次偷襲了第二次接受山海關的順軍。吳三桂與父訣書也是在此之後,從此再無告父書。

清軍九日離開的沈陽,渡過遼河進入蒙古地區,循以前歷次入關的舊路進入朵顏蒙古地區;而十二日李自成離開北京後,走通州、順義,十六日抵達密雲,此時順軍主要針對方向是和朵顏蒙古接壤的密雲後衛。

而在十五日,吳三桂派去和多爾袞聯絡的人與清軍取得聯系,當日清軍開始轉向,掉頭東進從長城外側指向山海關。而十六日李自成在抵達密雲後發現這一情況後,順軍也掉頭東進從長城內側指向山海關。十七日,吳三桂遣使與李自成議和,李自成認為這是緩兵之計拒絕,發起進攻,十八日順軍攻克永平吳軍大營,十九日外圍作戰,二十日順軍開始攻擊山海關,大戰爆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伐清最新章節 | 伐清全文閱讀 | 伐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