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黑暗時代 [長評]恐懼和希望,哪個更重要

作者 ︰

——再扶殘醉

也許作者並未意識到,《生活在黑暗時代》回答了許多我們在現實世界需要回答的問題。也許作者有意不去強化地提出這些問題,而是字里行間地讓讀者慢慢揣摩,比如,末日的話題。

有段時間,喝心靈雞湯的人們都被要求回答這個問題︰「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現在會做什麼?」醍醐灌頂,人們開始重視現在,享受生活,而非受累于凡塵名利。不過,大部分人在經過一段人間神仙樂後就會意識到,明天不是世界末日,于是,入世的入世,受折磨的受折磨。可是,《生活在黑暗時代》強迫你面對它,明天的末日不是假設。

現實中,「末日」,或者說突然降臨的災難並不乏見。按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相對論,這個「末日」更是時時存在。在我小時候,期末評語「上課愛搞小動作」是我的末日宣言,這張紙帶回家,意味著我的假期將由滿布訓斥,怒其不爭的家長臉開始;兒子小時候,沒寫完作業玩溜溜球被我發現,則是他的末日前夜,這意味著他第二天上學時將沒有機會向同學展示他奇妙的溜溜球技藝,最關鍵的是,連溜溜球都沒法帶上學。

是什麼支撐著我帶回評語,兒子繼續上學?我希望父母在評語上沒注意這句話而是注意我的成績,兒子則希望同學們可以把溜溜球借給他。是的,希望。

3月份世界各地開始熱映的美國大片《饑餓游戲》,頗讓少男少女們尖叫。電影里有一句台詞讓人印象深刻︰「希望是比恐懼更為有利的武器」。當災難降臨到凱妮絲頭上時,是什麼讓她堅持下去,希望。統治者用希望換取人們的求生。只有希望存在,人們才會苟且偷生。

災難來臨,你會如何。給自己個希望活下去?給自己個恐懼去逃避?

支持張一凡的是希望,她希望以己之力,拯救家人小世界;支持家人的是希望,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張一凡身上。

張一凡,行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生活在黑暗時代最新章節 | 生活在黑暗時代全文閱讀 | 生活在黑暗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