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著大片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
殤國關之變時,蠻族趁武成大帝帶皇子在江水城北面草場圍獵時偷襲,趁機一舉攻下京城,雖然不日便被趕回北方,但帶走不少金銀寶物。多少帝女王孫,也被靼子群驅北上,到得那里,哪管你是金枝玉葉,有些姿色技藝的,納入大族為奴為婢,算是好的,其余多是被賣來買去,當牲畜一樣使喚。至今仍有不少流散在外,贖都沒人贖,趁早滅了返家的念想,只想熬過這一輩子早早托生。
此時休戰兩年,種族界限雖不那麼明顯,是蠻國的大都,兩族交流也頻繁些,但華族人在此還是謹言慎行。
易牙在當地尋了個教書的職業,此時蠻族漸漸重視中原文化,易牙教的好,頗多大族將自己家子弟送去上學,也當先生般尊他。
一日教課完畢,一學生家小僕來話,說主子要請教書先生吃晚宴。易牙本想推月兌,卻又念著這家也沾著點皇親國戚的關系,以後行事也方便些,便帶墨吟去了。
蠻族還保持著游牧民族的習慣,多住在氈包里,一般的蒙古包多為拆卸式,就算是固定的,也只在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這家算是大家,四個氈包相連。小僕引至一個氈包前,便自行退下了。這個主包從外面看能容下百十多人,頂蓋紅緞覆蓋,配以藏綠色流蘇,周圍用厚毛氈圍起,單留一個柳編小門,細紗做賬,又保暖又通風。
屋里已有很多人,單空了幾個位子。原來這家主人不單單請師傅一個,易牙與主人見過後,自行帶墨吟尋了個靠門的客席。
席間幾個吹笛子的女婢,奏的是華國的樂曲,叫拋球樂,詠的是深閨小姐選婿拋繡球的,易牙見個個不卑不亢,心里明白,莫不是某將軍某尚書家的嫡系子女,是學不來這樣的曲子的,應也是受封郡主,現卻指著父母當年悉心教養,供人消遣娛樂,勉強度日,不甚傷感。
墨吟見坐在右側上位的,除了易牙教的男學生,還有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黛眉蓮臉,瞪著一雙黑漆漆的大眼楮,也打量著自己。喝過幾旬酒,當家主婦見墨吟和自己的姑娘均坐在凳子上扭來扭去,笑道︰「都是大人,讓幾個孩子下去吧,也莫拘了他們。科爾芳,你招呼著客人,好好玩去。」那小姑娘大大方方行個禮,舉止竟也有華族深閨女子的幾分樣子,拉了墨吟的手告了退。
易牙在席間又多囑咐了自己學生幾句,無非是蠻族人自己騎射重要,但也不能看輕學業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