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情︰誤入帝王家 第四章 殿堂高廟起爭端

作者 ︰

齊貴妃就將事情的經過說了鎖情︰誤入帝王家第四章殿堂高廟起爭端章節。鄺銘的臉色陰沉的可怕,但是沒說什麼,只是不可捉模地看了我一眼,拂袖離去。

齊貴妃的藥很好用,雙荷養了幾天的傷,終究沒留疤沒留痕地漸漸好了鎖情︰誤入帝王家第四章殿堂高廟起爭端章節。期間,听說宣淑妃被皇帝冷落了進一個月,還被禁足在自己的宮中,自然引無數人拍手稱快。

這件事的最後結果是,我跟原本不熟悉的齊貴妃,關系好了些,但是跟宣淑妃的梁子,算是真真結下了。後來宣淑妃的禁令解除了,在後宮中遇到宣淑妃幾次,目光都恨不能殺了我。但是我也琢磨出一點來,宣淑妃……害怕齊貴妃,為什麼,我卻不知道。所以出玉宸宮,我都盡量帶著齊貴妃。

皇後在雙荷受傷期間曾經來過玉宸宮,讓我不要跟宣淑妃一般見識,壞了心境。我笑笑,許了她她想要的答案,看著她端莊的離去,笑容漸漸變成了苦澀。

這個皇宮,真是不安穩的所在。

二月初,楚國皇帝忽律袞祈派使者來夏國出使,表明了和親之意,鄺銘既沒同意,也沒有拒絕,態度十分模糊。晚上,鄺銘在他的寧壽宮設宴宴請群臣使者,我作為唯一一個皇家公主,按例是要與使臣見面的。于是,酒過三巡之後,鄺銘便傳召我前去獻舞。

雙荷並著春夏秋冬四婢女給我盛裝打扮。兩刻鐘之後,我著一身鮮艷的紅袍,外罩金絲刺繡的淺黃紗衣,頭戴碧綠色的玳瑁翡翠,緩緩走進了寧壽宮。

這幾月來,我瘦了很多,下巴變得更細更尖,臉上那一雙本來就不算小的眼楮更是顯得異常的 黑;鼻梁更見小巧精致,嘴唇上習慣性微微上揚的弧度也剛剛好;腰身緊窄,肩削腿長,確然堪稱得上是清麗無雙了。

我剛進寧壽宮,便看見了端王爺和鄺胤賢鄺胤儒。端王爺坐在皇帝的下首,與楚國的使者相庭而坐。鄺胤賢鄺胤儒按次序坐在他的下首。然後是文武百官分居而坐。我一進去大殿,便首先去看鄺胤儒。

幾個月沒見,鄺胤儒卻幾乎沒怎麼變化,只是臉上的神色再見到我的瞬間,本來微笑的神情變得有些淒清和冷淡。他看了我一眼,就轉過頭去和旁邊的一位文官低聲細語,露出淺淺的笑意。

我心下黯然,說不清的苦澀慢慢涌上心頭,卻只能維持著嘴角漸漸僵硬的笑,一步一步走過他的身邊。

至始至終,鄺胤賢都在目不轉楮地看著我,我只能幾不可察地沖他點點頭,快步走到鄺銘身前行參拜禮。

鄺銘賜我免禮後,便道︰「惠敏公主,今日是我夏國與楚國自朕登基以來的第一次遣使來訪,你可願獻舞一曲,為百官們助助興,也教楚國的使臣見識見識我夏國的皇家風範?」

我屈膝,恭敬回道︰「臣妹遵旨!」

樂律響起,我甩動寬雲一般的衣袖,開始隨著韻律起舞。一曲終了,滿堂喝彩。我便委身告退,慢慢退出寧壽宮。至始至終,都有好幾道視線膠著在我身上,可是我卻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鄺胤儒。

次日,鄺銘在朝堂上宣布了同意夏國與楚國的聯姻。消息傳到後宮,雙荷急得大哭起來,我卻覺得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反而有了心理準備,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消息。

我並不是個愚笨的女子。當初在家時,爹爹不讓我出門,亦從不與我談論國家大事,因此我對這個天下知之甚少,甚至還一度以為只有夏國這一個國家。遇到鄺胤儒以後,他常常會說些時政方面的消息給我听,再加上進宮這幾個月,我讀書頗豐,才知道當今天下居然是三國鼎立的,夏國居中,東南有楚國,西北有燕國。三國之間的關系,也並不像鄺胤儒在廣雲寺時寬慰我的那樣太平無憂,三個國家時有征戰。近年來,夏國動亂元氣未復,楚國和燕國時有異動。而三國之中,楚國最弱,夏國居中,燕國最強。最近一年來,燕國不停攻擊夏國東南邊境,妄圖打開一條道通往楚國,隱隱可見吞並楚國的野心。

楚國與夏國兩家唇亡相依,實力又不及燕國雄厚,亡了哪一家,另一家都難保周全。而和親,便是結盟的最好辦法。

想清楚了這些關系,我便覺得和親是遲早的事,鄺銘也果然沒讓我失望的同意了兩家的聯姻。

我以為,既然三國關系如此復雜,和親肯定不會一帆風順,燕國必定會派使者來阻止此事,挑撥兩國關系。和親是我沒得選擇的,那我要做的,便是做好十足的準備,應對將來的突發變故。

夏國的規矩,後宮是不得干政的。下午的時候,我便遣了雙荷去宮里悄悄打听朝堂上的情形,回來——給我听。

晚上的時候,雙荷回來了,不僅打听到了朝里的動靜,還帶回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消息。

今日早朝的時候,鄺銘剛剛將楚國想與夏國聯姻的消息拿出來討論,朝中大臣便分成兩派,一派以端王爺為首,主張與燕國交戰;另一派以丞相赫章秉為首,主張與楚國聯手抗敵。兩派相持不下,分別從民心、財力物力、軍隊、形勢等不同的方面陳述己見。

端王爺認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夏隊此時上下一心,戰意正旺;燕隊向來居住北方,長途南下多有水土不服,戰斗力遠不及以逸待勞的夏隊;燕國侵佔我方疆土,在義理上便輸了一局,夏國與燕國一戰,正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為一體,戰則必勝。

赫章秉卻認為不然,夏國自先皇登基到鄺銘登位,鄺家擁有江山不過一十七載,近年來雖無大戰,邊境上的小戰卻時時有,國家的財力物力損失頗重,不易再與燕國這樣實力雄厚的大國交鋒;楚國與夏國唇亡齒寒,軍隊實力又比夏國稍弱,但楚國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物資很是充足,兩兩互補,方是退敵守土之良策。

兩派官員在朝堂上爭得不可開交,最後鄺銘力排眾議,接受了和親的建議,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端王爺氣憤地拂袖而去。

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消息卻是,鄺銘當即在朝堂上下旨,著鄺胤儒為護嫁將軍,送我東去,遠嫁楚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鎖情︰誤入帝王家最新章節 | 鎖情︰誤入帝王家全文閱讀 | 鎖情︰誤入帝王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