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 第十二章 國士(求紅票)

作者 ︰

更新時間︰2013-01-12

宋獻策;河南永城人。他苦讀書,學識淵博,尤精通「術數」,以「術士」為生,長期雲游四方,為人佔卜吉凶禍福。

在外人看來,宋獻策此時三十多歲,舉動之間,就自有一種氣度,顯是武功有著相當的功底,行走之間,青衣飄飄,甚有幾分仙風道骨。

宋獻策此時正在沿街不徐不疾的走著,正觀察著整個夷陵縣城的情況。

敏銳的知覺,知道應邀而來,一到了夷陵縣城,就有人將他全面監督之下,但是心境出奇地平靜,自下定決心而來,他將所有的期待和擔心,均擱在一旁,剩下的只有如何欣賞著整個城市。

用厚土奠實的大路,這也罷了,大路兩邊皆種植樹木,只是現在仍是樹苗,仔細看去,整個縣城,秩序井然,雖然仍舊不免一些雜亂骯髒,但是至少沒有垃圾成堆,沖天的臭氣情況,也算是一等一的治理了。

心頭暗贊,就這點,就可以知道,這個縣令的制度就是建立了起來,權威也開始深入地方,正常運轉了。

為官之道,其實無非就是權力秩序有沒有建立,能夠不能落實,觀一點就可知其本質。

沿途看過,交了路錢,到了城門口,宋獻策驗過路引,入得了城中,到了城中,到底不一樣了,千年古城長街老,小樓處處,人來人往。顯的很是熱鬧,或許有幾個衙役在街道上走過,宋獻策眼見如此,不由嘆息——民治如此,已經足夠了。

這個李岩,年才十九歲,倒也真正在此地站住了腳。

而自己,已經三十歲了,自幼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是自幼也曾熟讀詩書,有救國救民的志向,但是命運蹉跎,也沒有考取到什麼功名,不過也曾做過道士,獲得了武功傳授,更知道了不少隱秘的事。這次他來,不但是因為李岩的名氣,還因為那件隱秘的事,更要來親自看看這位的能力,幾度思考,還是毅然來了。

眼見的情況。還沒有使自己失望,也希望自己不會使李岩失望吧!宋獻策如此想著。他模著懷中的書信,問了路,直向縣衙走了過去。

而在縣衙中,高順和譚縱等人都在書齋之中,這時情況緊急,需要趕快安排諸事,正在吩咐詢問。

高順听罷李岩的問話後,就說著︰「訓練時日尚短,不過經大人之法打出來的武器,比尋常武器精銳許多,再加上火炮助陣,守城是綽綽有余,野戰的話,也只有一擊之力。」

話說,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是很不簡單的,這高順雖然在歷史上不起眼,但是畢竟也曾在名將輩出的三國歷史中留下姓名,其曾經訓練的陷陣營也是赫赫有名,雖然到這里的時間還不長,但結合現在的條件訓練的部隊也是不可小看,他的統率力,練兵能力也都是一等一的。

譚縱也點頭同意說著︰「我方現在有高順將軍率領的精銳有三百之眾,大人有這些人護身,到了府城也應該不至于會出什麼狀況,大人接受府城之後,有了千戶所的兵丁,守城應該是無礙的。」

李岩點頭說著︰「只是防守府城還是不夠,高順將軍所領部隊應該作為機動力量主動出擊,其他各縣要盡快通知,安排驛丞,通知各縣,做好準備,夷陵就交給譚縱你負責了,人手我到了府城再派給你一些,這里也一定要不容有失,等我走後,你要以訓練新兵為主。」

譚縱微笑的說著︰「少主還請放心,如是敵軍全力而來,夷陵我自是守不住的,不過敵軍力量分散,時間還算充裕,再加上火器相助,我相信守住夷陵不是問題。」李岩雖然帶走了三百訓練了一定程度的兵丁,不過民兵還有二百余,剩余的訓練過的兵丁也還有百十人,以這些人為基礎,再訓練幾百人也還是可以的,不過這些士兵只能用于防守了,野戰恐怕是不行的。

李岩舒眉笑著說道︰「如此甚好,譚叔,此事就交給你了,還有,你需要在招募一些衙兵,我到了府城,會在給你撥下錢糧以及武器;另外,職位你就擔任縣丞吧,縣令還是要報到吏部的,不過縣丞我現在就可以決定了。」

「是,多謝少主栽培,下官已明白。」譚縱立刻跪下應命,現在分工很是明確,譚縱掌控夷陵縣,這是進川首要之地,聯通四川的要道,絕不能失;而宜昌更是水陸兩地要沖,更是重要,現在也只好把重心放在更重要的宜昌府城了。

就在這時,有衙役進來,下跪稟告︰「大人,外面有人自稱宋獻策,說是奉大人之命而來。」

宋獻策啊,是你,明末名人,終于來了一個了,李岩心中一跳,閉上眸子,收攝心神,好一會才輕描淡寫的說著︰「恩,你等二人就可辦事了,譚縱你可召宋獻策進來。」

「是,大人!」二人立刻退了下去。

宋獻策,明崇幀十四年四月,宋獻策由寶豐舉人牛金星推薦,到李自成農民軍中。他出謀獻策,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戰役戰斗計劃必先向他征求意見。一次,宋向李說︰「流入順河干,陷于十八灘,若要上雲天,起自雁門關。將軍開始起義就是馬上稱王,定國號為闖,已經驗證了這種說法。現在按‘起自雁門關’一語,將軍起義就是從現在開始啊!」李自成聞之大喜,拜他為軍師。宋精于奇門遁甲及圖讖等術,李自成信若神靈。宋根據明王朝政治腐敗,即借術數指出其「國運將終」。為了更快地建立農民政權,樹立李自成的威望,他又提出「十八孩兒當主神器」的口號。此一口號的提出和宣傳,對于動員爭取群眾,鼓舞農民士氣,孤立明王朝統治者,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崇禎十四年十一月,農民軍攻取南陽。李自成依宋獻策計,采取迂回戰術,使明將楊文岳疲于奔命。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宋獻策助李自成商定謀略,設官守土,除暴安良,被封為「開國大軍師」。二月,李自成揮師東渡黃河,進軍北京,所向無敵,月余兵臨城下。此時,宋獻策向李自成奉獻讖語︰「孩兒軍師孩兒兵,孩兒攻城管教贏,只消出了孩兒陣,孩兒奪取北京城。」李自成遂點強壯童子五千余人,發械參加攻城。城周圍雲梯林立,孩兒兵手持短刀,如同猿猴四面登城,銳不可當,守城官兵驚慌失措。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宋獻策助李自成商定謀略,被封為「開國大軍師」。進入北京後,牛金星、劉宗敏等陶醉在勝利之中,劉宗敏對明朝降官酷刑拷烙。後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農民軍敗多爾袞鐵騎之下。

次年隨李自成撤往湖廣,宋獻策和劉宗敏等農民軍佔領武昌府,後被清軍包圍,突圍中被清軍俘獲,後生死不明。

不過,宋獻策能得李自成這般信任,雖說沒有像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等人那樣精才艷艷,不過想來他的思想並不會迂腐,不可能像一般讀書人那樣空談誤國,憑他的能力想來管理一府之地還是應該綽綽有余的吧,李岩如此想著,就听見外面有人傳告︰「主公,宋獻策來了。」

「宋先生請進。」李岩不至再多想。急忙快走兩步,出了書房。再見得宋獻策,果然身材修長,一身青衣,神色淡淡,李岩連忙笑著,走下台階,拱手作禮說著︰「宋先生遠道而來,我竟然不能遠迎,還望宋先生寬容。」

其實作為未來地主君,作為一個掌一府之地的知府,能夠降階而迎,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榮耀了,這時宋獻策也沒有日後成為李闖軍中「開國大軍師」那樣的地位,連忙上前跪倒︰「宋獻策拜見大人。」

「宋先生是天下名士,快快請起。」李岩連忙扶了上去。

二人進了書房,謙讓了一陣,按賓主入座,侍女獻上香茗,然後便紛紛退下。

李岩也不多繞,直接開口問道︰「宋先生,聞您才學甚厚,還敢請教,不知道何所謂為官之道?」

一到來,就問這個問題,宋獻策倒是一呆,不過他稍一沉吟,就回答的說著︰「論語有雲︰君子不器,而是「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要「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聞其言也厲」;要「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要「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之,不去也。」

這些其實也平常,李岩點頭稱善,說︰「就憑宋先生一言,就可以知道如今天下之官多沒做到如此;否則,如今大明也不會如此搖搖欲墜了;你可知道,如今陝西眾匪已經出了陝西,其中一路已直奔此地而來。」

對這件事情,宋獻策當然明白,不然他也不會來投奔李岩了,嘆息的說著︰「朝廷如果再不能剿得李自成和張獻忠等部,就是坐困西北、西南,再加上建奴侵擾,雖還是大明,實已失了大半天下!能不能度過次關,就知到大明氣數將如何了。」

其實他願意在李岩這里出山,也是看清楚了這點,不到無可奈何地情況下,他是不考慮投靠造反一派地,這也是很明顯的事情。

李岩繼續詢問道︰「宋先生,我大明太祖之武功,實是千古第一,按說國朝二百年來,武功也是不差,可如今怎麼會如此,這是什麼緣故呢?」李岩就這樣直接問著,這時,已經是將近崇禎十一年,一些真正知機的人,已經開始把把家財偷偷轉往江南了,北方此時已是賊寇並起了,也只有江南還算是平靜。

宋獻策想了想,說道︰「洪武大帝已一介布衣之身,二十五歲出山,至四十歲就奪得天下,出身之低歷屆王朝罕見,武功實屬千古第一;但也因此,國策偏失,重農輕商;用人方面也是如此,立國功臣,罷、貶殺很多。鮮有終其天命者。」

「雖然洪武帝英明神武,內修制度,外撫四夷,崇尚節儉,勤理政務,物產豐盛,但是天下諸官因俸祿過低和商人因地位過低而互相勾結,導致大明二百年來官員品德實是千古最低。」

「本來後任諸帝也還有改正的機會,但是因為靖難之役,成祖即位,因此祖制在難更改!」

宋獻策也不矯情,直是而談,這一大段,信口而出。

李岩先是一怔,越是听來,心下越是吃驚。到了最後,不禁目中生光,說實際地,他本來對宋獻策並沒有多少好感,畢竟歷史上,他干的事情,在李闖那里實是溜須拍馬,活月兌月兌一個神棍模樣,而他所獻的建議,有識之士應該都會辦到,李岩也只是無人所用,才想到他的,畢竟東林黨諸人是不可能投靠他的。

但是現在看來,還真是國士!眼見縱論天下,是非得失,那種飄逸瀟灑,英姿勃發的神態。不禁大起敬慕之心,心中定位立刻就不一樣了。

譚縱也算是一個人才。但是相比之下,到底還是此人勝出,果然歷史上留名青史者,都毫不簡單啊!

當下就說著︰「宋先生所說,讓我頓時大悟,宋先生真是國士也,是否來助我?」

「大人美意,在下怎敢不同,宋獻策,拜見大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官上任最新章節 | 新官上任全文閱讀 | 新官上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