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一插嘴,林宥倫干脆連解釋也省了,閉口不再回答任何的問題,等護送周彗敏、王組賢四女的保鏢折返回來,一行人突破記者的包圍,上車之後揚長而去。
「這個林先生,果然到哪里都少不了關于他的新聞。」張曉燕折起報紙,隨手丟在一旁的座位上。
彭華正專心開車,沒有回她的話,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吳楚楚卻把頭轉了過來。
「四美相伴,就不知道今天陪在林先生身邊會是哪一位。」
張曉燕聳聳肩,她有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這種事情怎麼可能猜得到。
吳楚楚似是羨慕地嘖嘖嘴,然後換了一個話題。
「小燕,你真覺得林先生會對我們飛碟唱片感興趣?」
張曉燕將自己的看法跟吳楚楚說了一遍,這些吳楚楚實際上都已經從彭華口中听說了,這時候再听張曉燕說一遍,只不過是為了給此行增添幾分信心。
三人一路駕車來到和林宥倫約好見面的咖啡廳,走到門口的時候,卻迎面遇上了一個熟人。
擦肩而過的時候,彭華、吳楚楚都沒有特別的留意這個戴墨鏡的女人,張曉燕卻一聲驚呼。
「阿姑,這麼巧,你也到這邊喝咖啡?」
周遊一臉訝然地摘下墨鏡,和張曉燕握了握手,接著目光才落在彭華、吳楚楚二人身上。
「小燕,你們這是……」
「約了一個朋友在這邊見面。」
張曉燕並沒有直接說她們來見誰,不過周遊心中卻已經猜到了答案,點點頭說︰「看來你們就是林先生口中所說的第三批客人了。」
听到這話,不僅是張曉燕十分意外,便是彭華、吳楚楚也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解的神色、
周遊是中視的人,張曉燕是華視的人,兩家電視台雖然是競爭關系,但周遊做的是電視劇監制,而張曉燕是綜藝節目主持,兩人之間並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平曰里雖然談不上私交深厚,但也有過一些接觸。
問題是,周遊是怎麼知道他們是來見林宥倫的?
「阿姑你也是來林先生約來的?」張曉燕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周遊笑著點點頭,「林先生還在里面等著,我就不耽擱你們了,以後有空再細聊。」
張曉燕心里還有幾個疑惑沒有解開,就讓彭華、吳楚楚先進去見林宥倫,她陪著周遊走到咖啡廳門口,分別前倒是從周遊口中探知了更多的消息。
周遊是林宥倫約見的第二批客人,而在她之前和林宥倫見面的是吳墩。
周遊到的時候,林宥倫和吳墩已經談得差不多了,不過周遊也是在旁邊等了足足半小時,吳墩這才告辭離開。
張曉燕本來還想從側面打听一下林宥倫約見周遊是不是和「那件事」有關,但周遊口風很緊,只說張曉燕見到林宥倫就知道怎麼回事,然後就坐上車走了。
同一時間,往里走的彭華、吳楚楚也在議論這件事。
「看到了吧,在那位眼中,我們飛碟唱片從頭到尾就只是個添頭。」吳楚楚本來對此行的期待就不是很高,見到周遊,愈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謀劃在台灣成立一家電視台才是林宥倫最主要的目的,而飛碟唱片對林宥倫而言只是一步閑棋,落不落子都無所謂。
「這會不會是一個巧合。」
彭華並不指望林宥倫會對唱片業有多大的投資興趣,只不過是心底里還是留了一絲僥幸,林宥倫只需要拿出拍攝一部電影的投資,就能解決飛碟唱片現在所面臨的收購危機。
「林先生投資一部電影,回報率至少都在300%以上,投資飛碟唱片,我們每年能夠拿出30%的回報率已經很不錯了,換作是你,會把錢投給我們嗎?」吳楚楚笑著搖搖頭,「看著吧,等會兒見到林先生,他對小燕的態度,絕對要比我們兩個更熱情。」
彭華沒有回答,不是他對吳楚楚的話沒有任何想法,而是此時兩人已經走到了林宥倫近前,再議論這些事情就有些不合適了。
林宥倫對彭華、吳楚楚印象不深,看到兩人能夠經過保鏢的盤查走過來,便認定他們就是今天要見的人。
林宥倫從座位上起身,目光直朝彭華、吳楚楚看來。
「是彭先生、吳先生吧?」
彭華、吳楚楚都掏出自己名片,雙手客氣地奉上。
林宥倫接過名片,這才將兩人對號入座。
「林先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和我們見面,我和國華都感到十分榮幸!」吳楚楚雖然對此行不抱太大希望,但面對林宥倫時卻表現得十分的恭敬。
林宥倫抬手請兩人坐下,「吳先生說笑了,我對二位也是聞名已久,特別是吳先生,我小時候還听過你的歌……」
吳楚楚擺擺手,嘆了一口氣說︰「都是當年事,看到林先生,我就知道自己已經老了!」
林宥倫又和吳楚楚閑聊了兩句,然後才看著彭華。
「彭先生今天是一個人來的?」
彭華還沒有開口,吳楚楚就搶著替他回答說︰「林先生說的是小燕吧?她在門口遇到了一個熟人,怕林先生等急了,就讓我們兩個先進來。」
說著,他朝彭華遞了個眼色,那神情分明就是在說︰怎麼樣,被我猜中了吧?
彭華附和著點點頭,心里卻有些失落。
林宥倫這麼快就問起張曉燕,足以證明其涉足台灣電視產業的迫切決心,至于唱片業,在林宥倫心目中估計真沒有多少地位可言,不然也不會這樣就把他和吳楚楚晾在一邊。
吳楚楚和彭華實際上都猜對了一半,在林宥倫心中,電視產業卻是比唱片產業分量更重,不過飛碟唱片確實一個例外。
台灣新生代最優質的歌手資源,差不多都握在飛碟唱片手上,這一點讓林宥倫格外的心動。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現在正是飛碟唱片最輝煌的時期,不然環球、華納這些國際唱片巨頭也不會動了收購飛碟的心思。
而在今年6月,飛碟唱片正式宣布全面停產黑膠唱片,其他唱片公司差不多也在同時期做出了類似的決定,整個唱片市場上,卡帶已經主要載體,這也就是意味著盜版的成本急劇降低,而輝煌一時的唱片行業也即將受到盜版潮流的猛烈的沖擊。
到了90年代中後期,很多出名的歌手都轉型做了演員,實際上也是因為唱片業不景氣,做歌手賺不了太多錢,同時期香港「四大天王」的火熱比拼雖然主要集中在音樂上,但這四個人都有在影視界多元發展做支撐。
這時候收購飛碟唱片,投進去的錢未來十年內都難以收回成本,甚至要想挨過唱片業蕭條期,還得不斷地往里面砸錢,從賬面收益來看,這絕對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最經濟的辦法,自然是等到唱片業蕭條下去的時候再購買,但這樣也有一個弊端,那時候唱片公司名下的歌手,要麼是已經心灰意冷退出歌壇,要麼就是約滿轉投環球、華納這樣的國際唱片巨頭,那時候即便能夠低價收購一家唱片公司,但人心散了,想要再東山再起難度不小。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港台的唱片公司差不多都已經被海外唱片巨頭收購或是擠垮,那時候再進入這個行業去和海外巨頭競爭,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此時收購飛碟唱片,賬面上是收益固然重要,但林宥倫最看重的其實還是飛碟唱片此時的行業地位,要是能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未來至少也能和華納、環球這些國際唱片巨頭在亞洲地區有一爭之力!(未完待續。)